查看原文
其他

南阳事件,揭示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相

长平讲谈 2023-10-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古老板的老巢 Author 古原

大家好,我是老古。

国庆期间,河南南阳发生了一起极其不愉快的事件。

参与迷笛音乐节的很多歌迷们,在南阳被当地老乡群起偷盗,损失惨重。有人将此事认定为南阳的耻辱,河南的耻辱,甚至有人上升到中国人的人性,在我看来,这件事,揭露了一个农村血淋淋的真相。

中国大部分人出身于农村,很长时间以来,农村社会往往被包装成为母慈子孝,邻里和睦、田园风情、与世无争的美好社会,农村人,则被包装成为朴素无华、性格正直的好人。

这当然不是真相。南阳发生的事件,不是偶发事件,多年来,中国农村类似事件多如牛毛。

高速公路上车辆侧翻,周边村民集体哄抢的事件有多少呢?

创业者回乡种点新品种,结果大妈大爷们不请自来,直接开抢,一点也不奇怪。

此次南阳事件,光是警方通报,归还身份证就多达七十多件,可见,也是一种集体性的哄抢事件,涉事者,也大多就是周边的普通农民。

这种事件,不仅在河南出现过,在全中国贫困农村,发生这类事情都不稀奇。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大量的农村人,依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虽然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在取消,但是,农村依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他们与外部世界并没有建立起更加稳定长期的连接。

农村人生活的世界,叫作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结成共同体,同族之间,非常注重秩序,不仅长幼有序,而且礼节繁多。

在同族之间或是熟人之间,他们不会发生抢劫和偷盗之事,并且他们还要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其他的势力。

甚至为了同族人抢回来的、买回来的女人和孩子,他们敢于对抗当地的警察力量,在类似的铁链女案件中,宗族势力和村庄势力,才是纵容作恶的最大保护伞。

虽然都是人,但同族同村的人,是一生的合作伙伴,而外族外地的人,则是与他们永远没有关系的外人。

因此,合作与友爱只限于同村同族,而对于外部的陌生人,则是不需要任何文明的规则。

封闭农村的亲情友爱是真的,对待陌生人和外地人的毫不留情,也是真的,这二者会同时发生在他们身上,毫无违和感。

因为,这本来就是人性。

在大城市,的确没有农村的温情,一栋楼上的住户,不要说楼上楼下,就是同层,有可能都是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对于陌生人,人们却远比封闭农村更加珍惜。

因为市场经济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他不是以血脉关系作为合作的基础,人们是以互利交易作为合作基础。

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离开陌生人的服务,他根本就寸步难行。也因此,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区域,发育出来的道德,是对一切陌生人的友好。

因为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感受就是,对陌生人好,就是对自己好,自己每一天都依赖素不相识的人的服务。

当年的义和团之所以仇视外国人,因为他们与外国人不交易不合作,把对方等同于入侵的外来动物了。

今天北上广深,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甚至很多人都能成为朋友,因为中国与外部世界在交易,这些人都是交易对象。

如果有一天,这种交易被阻断,那么,仇视外国人的义和团重现江湖,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人们总是被真实的利益在影响着自己,那些什么中国人的人性、河南人的地域黑的认知,都忽略了利益这一行动动因。

历史以来,温情的农村,只要处于封闭情况下,对外地人往往都是充满恶意的,这是利益的必然。

而城市就是文明,因为城市代表着合作的扩大,代表着财富的增加,代表着陌生人也可以成为合作对象,新的道德产生于市场,人们友爱的对象扩大了。

那么,进一步城市化,才能带来更多的文明。

很多进入大城市生活良久的人,反而对宗族亲情越来越淡漠,因为不需要宗族势力,他依然可以拥有一个安全富足的生活。

我们不是要问南阳官方,你们为什么没有组织好,你们为什么没有管理好,更不是去搞地域黑,而是要问一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生活在封闭的农村,为什么城市里不能装下更多的农村人?

中国的城市化率,远远没有达到目标,仅有65%。

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都超过了90%。中国周边的国家韩国、日本都达到了90%以上。

文明不够的原因是,城市化率不够。但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有强大的反城市化率的声音了,这些人要求对农村各种补贴,试图将农民固定在农村,从事低效率生产,因为这批城市中产有一个恐惧,他们怕有一天被饿死。

不要小看这种声音,恰恰是这种恐惧带来了城市化率的停滞。

也因此,中国依然存在几种社会,这几种社会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一线城市已经比肩发达国家,而落后地区的农村,则还是一幅第三世界国家的情景。

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我相信,中国城市化率一定会持续提升,因为新一代的农村人,已经回不去农村了,过不了多久,农村会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抛荒,现在的大量农村自建房将被废弃。

城市,才是文明。农村人自己也会选择这一条路,即使这条路上依然有无数障碍。那些试图挽留农民的所有举措,终将失效。

体会过更加先进的城市文明,除了一些坐在书房里畅享田园生活的傻鸟外,又有几个人真正愿意回到农村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