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商产融访谈 第1期|余湘军:实业与金融并举,重塑企业估值新坐标

邱晓 湘江金融圈 2023-02-1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739e94fag

财英新媒体 主编 | 晓 清


   【编者按】物换星移,岁月如歌,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的峥嵘岁月,也书写出一部当代湘商史。


  为记录湘商人物的时代面孔,展现湘商产业的投资脉络,由湖南协作异地商会指导服务中心、湖南省股权投资协会、湖南省新三板企业协会、湖南省投资理财学会联合发起,湖南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中南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学术指导,新浪、红网等主流媒体支持,财英新媒体策划的“2018世界(首届)湘商产业与金融促进发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通过与湘商知名企业家、顶尖投资人零距离对话,深度解码湘商的产业脉络与布局,洞悉价值项目背后的投资逻辑;通过优质表达、经典记录、高频传播展现湘商产业项目的市场价值,促进湘商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合作。



     人物脸谱:余湘军,湖南常德人,高级工程师。现任青海省湖南商会创始会长、民革青海省第八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委、民革青海省企业家联谊会会长、青海宝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导  读


  他出生在陶渊明笔下的常德桃源,只身闯荡边陲之地在青海省创业17年,在雪域高原竖起了湘商大旗;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从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起家,创办了涵盖工程建设、生物科技、环保材料、投融资等多行业并举的宝松集团。


  作为最早一批践行“产融结合”发展的湘商企业家,他先后创立了湘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资信评估公司。


  他正在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涉足企业信用评估领域,期望以一己之力为民营企业融资难找到探索路径,让企业在投融资市场找到真正的估值。


领军高原创业,怀揣湘商金融梦想

 

  作为青海省湖南商会首任会长,余湘军的产业版图布局在青海,但却始终与湖南,与金融有着不解之缘。


  2003年6月,辞职下海的余湘军青海西宁创办了他的第一家企业——青海余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从工程承包监理起步,余湘军先后进军房地产开发、酒店业、建筑工程、环保材料等领域。


  2010年11月,他创办了青海宝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同年12月正式组建了青海宝松集团。2011年,他成立青海宝松投资公司和西宁宝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从三年创办、组建三家企业,到一年成立、组建四家企业。余湘军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到资本再扩张的跨越式转型。


  2012年5月18日,湘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成立,这是湖南省首家由部分异地湖南商会会长个人出资、共同组建的小贷公司。余湘军正是该公司的发起人。


  “像浙商有浙商银行,徽商有徽商银行,我们想把湘商银行组建起来,给遍布全国的湘商一个更加通畅的融资渠道和金融环境。湘商小贷公司争取成为申报湘商银行的‘跳板’。”当年,余湘军就曾有过这样的金融设想。


   从2010年开始,余湘军的宝松集团开始进军金融板块,除了参股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他还成立了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2012年,宝松集团在长沙发起设立了湘商小额贷款公司,其90%以上的客户都是湘商企业。


  横跨多个产业的创业历程,余湘军深感金融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金融对于产业而言,是动力源头,没有金融,产业这两个字无从谈起。金融是产业的动力,金融支持得好,产业才能发展得好。


 民营企业的金融动力严重不足


  “现阶段,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金融动力是不足的。国有企业的金融动力是过剩,而民营企业的金融动力不足。” 余湘军说,由于金融动力和支持力度不够,有些民营企业宁愿不开工,因为这样比开工亏损要强得多。由于金融动力支持不够,一些民营企业难以实现产业升级,产品难以更新换代,最后企业就是这样垮掉了。

  

  不少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是不仅没有新增贷款,还要压缩贷款规模。有些银行从去年和前年开始,甚至明确表示不和民营企业打交道。余湘军举例说,比如,以前企业有一个亿贷款,现在银行压缩会压缩到5000万。这使得民营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融资渠道。


  而像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贷款,主要是短期应急之用,融资成本比较高。如果企业作为流动贷款或经营之用,至少要有20%的纯利润,才能保证这些贷款的本息。一般的民营企业很难做到。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生存空间非常低。


余湘军会长与活动组委会一行合影


  “呼吁政府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要分开对待;要让社会看到民营企业的阳光一面,积极的一面,不容易的一面。”余湘军认为,金融要更有效地服务产业,这个产业是确实值得扶持的,金融就应该加大力度扶持,让它跑得更快更好,而不管他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实业转型金融,更看好创投项目 


  左手实业,右手金融。在当下信贷融资市场趋紧的环境下,余湘军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创投基金的蓝海,以及企业如何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重塑价值。


  银行信贷对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高筑城墙,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的融资成本又让创业型民企无法承受。创业股权投资成为余湘军比较看好的选择。在此背景下,宝松集团开始侧重发力投融资板块,一方面逐步收缩传统的担保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


  比如,宝松集团投资了一个高原生物科技项目,通过引入了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专家资源,联合成立了青藏高原特种生物科技集成创新中心。其中,青海省科技厅投1000万,宝松集团投资3000万,目前实验室已经建成,定位做高原特种生物的功能性饮料。


  “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是把湖南的黑茶(金花茶)提炼成茶膏,把青海的枸杞、淫羊藿、红景天等产品拼配到其中,目前这款功能性茶饮正在申请专利,很快会推向市场。”余湘军说。

  

   此外,宝松集团还参与了青海省的一个科技基金项目,投资几家有市场前瞻性的科技企业,其中,一家主营尾矿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公司,预计很快会被大型国企收购,宝松的投资收益有3-4倍。


推动信用建设,重塑企业市场估值


  “现在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越来越重视了。未来信用这一块的市场会很大。”余湘军还发起成立了湖南宝松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并和湖南大学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合作,围绕企业市场估值、企业信用状况、以及政府信用环境等方面开发企业信用大数据模板。


  “企业要讲信用,政府更要讲信用,信用环境是企业家生存的基本空间。”余湘军举例说,宝松集团在青海买了200亩工业用地,国土给的是“工业用地”,规划上还是“发展储备用地”;光办国土资源证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和失信行为,让企业不得不通过法律维权。


  “民营企业,尤其是新三板的1万多家企业中,不少企业都很有潜力,有内涵价值。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国际同行业没有对比,企业价值被低估,或没有体现出价值。”余湘军说,宝松通过与湖南大学的信用大数据平台团队合作,把企业信用数据与国际同行业对比,可以生成类似标准普尔的评估报告,为企业发现合理的估值。

   

   此外,宝松资信评估团队还和人民银行合作,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师培训,晚完善企业应收账款再融资服务。“不仅是信用评估,还有企业资产评估,再融资评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估值。为了金融更好服务产业 ,我们的资信评估将做得尽可能完善, 尽可能得符合国际标准。”


湖南金融圈都在看

湘江金融人物 | 曾盾:爱文艺有情怀,他是暖男气质的银行家

湘江金融人物|于国庆:网点规模不大,人均利润却很高

寻股湘商 | 普济生物:产销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看氨基酸“女王”如何改写日化产业链

克明面业:实业烧虚火,员工持股计划危在旦夕

方盛制药财力不敌对手,三月苦熬收购奇力制药最终落败

湖南省金融办推进企业赴港上市 ,哪些企业跃跃欲试?| 附名单

克明面业:主业不发力,热衷理财大肆举债,社会责任交白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