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握中悬璧 握中悬璧 2022-12-30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前文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1-33章)后文待续
百年东吴(三十四)周郎谢幕
百年东吴(三十五)借荆州
百年东吴(三十六)交州风云
百年东吴(三十六)第一次濡须之战
百年东吴(三十七)皖城之战
百年东吴(三十八)湘水划界
百年东吴(三十九)第二次合肥之战
百年东吴(四十)第二次濡须之战
百年东吴(四十一)谋取荆州
百年东吴(四十二)荆州情报战
百年东吴(四十三)建都武昌
百年东吴(四十四)受封吴王
百年东吴(四十五)孙刘交兵



百年东吴(四十六)猇亭联营

夷陵之战虽然以夷陵命名,但却是一场发生在长江沿线从秭归至夷道长达两百里以上广阔地区的战役,甚至真正的主战场也不在夷陵而在猇亭。

长江在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奔流于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壮丽的大峡谷,即长江三峡。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而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也分别对应着鱼腹、巫县和秭归这三个三峡内重要的地点。

在蜀汉丢失荆州之后,秭归和巫县都被东吴占领,三峡中仍然被蜀汉控制的据点就只有鱼腹了。为了夺回失地,刘备大军一路东进,很快突破巫县并拿下秭归,将东吴之前设置的防线摧毁,距离江汉平原只有一步之遥。

巫县和秭归已经被东吴合并为固陵郡,作为对抗蜀汉反扑的前沿阵地,按说经过精心准备应该有一战之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原来陆逊在上任后改变了原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部署,将总体战略变更为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新的方案好处多多。首先刘备兵力更强且士气正盛,如今顺江而下势不可挡,因此应避其锋芒。也就是说,固陵郡是陆逊主动放弃的,不是因战败而失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固陵守将潘璋、李异、刘阿等并未遭遇重创,在后来的反击中,他们都有出色的表现。

其次就是为了拉长蜀军的补给线,同时又能缩短自己的补给线,此消彼长之下,对方的后勤压力就更大了。

最后就是水军的问题。夷陵之战虽然基本以陆战为主,但水军仍然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水军决定了这一战的胜负。

长江在三峡流域水流湍急,不适合舰队航行,而将主战场东移到平原地区后,水势变缓,东吴的水军优势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了。

刘备在攻占秭归后于原地驻扎了数月之久,一方面是还在和东吴拉锯谈判,另一方面也在等待后续兵力的集结。

不过长期呆在秭归是无法对东吴形成威胁的,刘备必须得有进一步的动作。

长江在突破三峡后流入江汉平原,但是鄂西山区到江汉平原之间也有过渡的丘陵地带,夷陵便坐落于此。

古语云: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水到了这里就不再凶险,山到了这里便成了丘陵,夷陵得名的由来可谓再形象不过了。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点,夷陵才成了荆州西面的门户,也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夷陵的重要性刘备有着深刻地认识,因此他在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命吴班、陈式率水军作为先头部队进至夷陵,抢占这一战略要地,并且夹着长江两岸修建水寨屯兵。

这是此战中刘备在具体部署上犯的第一个错误,他对东吴水军的强大重视程度不够,反而以水军为先锋,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陆逊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结果还没等蜀汉水军站稳脚跟,陆逊就命宋谦突然发起一次反击,攻破蜀军五个屯,预计歼敌几千人,取得了一场不小的胜利。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这一战的过程,但既然蜀军突前的先锋部队是水军,因此这一战大概率就是双方水军的交锋,这也是吴军能轻松获胜的原因。

听闻先头部队战败,刘备大为震怒,于是在当年二月份整顿军马继续东进,同时陆逊在得胜后也没有恋战,而是继续向东收缩。

从夷陵再往东走,陆地上逐渐变成一马平川,而江面也陡然变宽,一片开阔之下,刘备之后的战术选择也就变得多样起来。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走陆路东进,直逼江陵。或者也可以顺江而下水陆并进,一样可以到达江陵。不过刘备却选择了第三条路线。

蜀军没有选择陆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从夷陵到江陵陆路有将近三百里。当初关羽把江陵经营得固若金汤,急切间肯定难以攻下,如果顿于坚城之下粮道再被吴军截断的话,形势就很危险了。

另一方面,从江北进军还有可能遭到曹魏的夹击。当时孙权已经向曹丕称臣,虽说曹丕尚处于作壁上观的状态,但难保他什么时候会发起突然袭击。

至于为何不能沿着长江水陆并进,则是因为水军的软肋,之前水军先锋已经遭到挫败,更加无法和东吴对抗,因此只能被迫“舍船就步”。

对于这一点,黄权始终保持着清醒,之前水师被东吴击败一事令他对本方的劣势有了深刻的认识,于是建议说:“吴军战力强悍,我们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退难。请让我做先锋,陛下坐镇后方。”

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黄权传)

黄权在这里表达了三个意思。

第一,黄权委婉地说出本方水军战斗力不如对手,一旦战况不利,撤都撤不回来。

第二,黄权并没打包票说让他当先锋就能打赢,而只是想试探一下。

第三,建议刘备不要亲临前线。

作为一个军事素质出色并且在汉中大战中曾经证明过自己的的将领,黄权的建议非常有道理。进易退难在兵法里叫做挂形,如果敌军没有防备,可以出其不意;要是人家早有防备,那就不能去了,否则就是肉包子打狗。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孙子兵法地形)

黄权所说正合兵法,况且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

他说的第二条则是承接第一条之后的,正因为不宜主动东进交战,才只能试探一下。

黄权原话这个”尝“字用得很值得玩味,意思就是说让我试试敌军的实力,摸摸他们的底细。

他认为自己稳妥点的话,就不会重蹈吴班、陈式的覆辙,至少也是个不分胜负的局面。

第三点是针对刘备想要亲率大军前往这一计划,他本就认为东进形势对我不利,所以不希望刘备这个主帅去冒险。

而刘备没有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黄权的道理确实没错,但之前战败的只是先锋,如果主力东出,他觉得就不会输了。

另外黄权态度不够坚决,他对战斗的信心不是很充足,只是试探一下而已,这不能让刘备满意。

刘备的目标就是恢复湘水划界之前的局面,打得这么谨慎,如何收复南郡?

其实刘备决定不听黄权问题也不大,这不是他惨败的主要原因,他的另一个决定危害更大,那就是把黄权调到江北去了。

把黄权打发走,美其名曰防备曹魏,但问题是防备曹魏的意义何在?如果蜀军不在江北的话,和魏军根本不可能有所接触,即便曹丕想要介入荆州战局,首当其冲的也是东吴控制的江陵。

而在得不到制江权的情况下分兵南北岸,将会导致两军无法相互呼应,把黄权部署在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上,几乎就是抛弃他了,这说明刘备当时对他意见不小。

此时的刘备已经非常刚愎自用了,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黄权态度比较保守,不对刘备的胃口,因此才会把他支走,之后刘备身边不同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

其实刘备对黄权的建议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采纳,至少本方水军不行他是意识到了,这才有了后面的第三条进军路线,也就是走江南陆路。

虽说这是刘备不得已的选择,但这条行军路线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将主力部署在江南,方便联络武陵山区中的蛮夷,而最后蜀军也顺利达到了这一目的。而且在江南进军最后面对的是更加容易夺取的公安而非难攻不落的江陵,只不过刘备没想到的是他在夷道就被卡住了。

总地来说,舍船就步表面上看起来不太明智,其实倒也是务实之举。

刘备大军一路东进,驻于猇亭。这里要注意,蜀军虽然在猇亭处处结营,但绝非曹丕所说的那样联营七百里。七百里是蜀军的补给线,中间会有一些兵站,但不可能处处都是军寨。

猇亭是陆逊为抵御蜀军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陆逊将吴军主力部署在不远处的夷道一带,然后就再没有后退一步了,而猇亭也就成了这次大战的主战场。

不过在很多资料中,都认定猇亭在江北,甚至谭其骧地图也是如此。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如果猇亭在江北的话,说明刘备主力就在江北,何必还要黄权去督江北诸军呢?而且若是他和黄权都在江北,黄权也不会因为孤立无援而被迫降魏。

况且刘备还派马良去江南联络武陵蛮,如果他在江北的话,在没有制江权的情况下岂能如此轻易在长江两岸进行调动呢?

针对这个问题,资治通鉴为了让人不产生混淆,特意说明刘备大军是从江南翻山越岭来到猇亭,这足以证明猇亭就在江南。

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资治通鉴魏纪第一)

之所以会产生猇亭位于江北的说法,大概是因为今天宜昌市猇亭区位于江北,而且蜀军之前攻占的秭归、夷陵也位于江北,因此才会产生蜀军始终沿着长江北岸进军的误区。

而事实上蜀军最迟在出三峡之前就已经渡江南下了,因为夷陵以西的水道还是蜀军可以控制的。

此后吴蜀两军就在长江南岸的猇亭、夷道一线长期对峙,从黄初三年二月开始一直持续到闰六月。

不过在整体形势上,蜀军已经愈发不利了,他们看似兵力强大,而且控制了长江两岸很大一片地区,但由于没有制江权,各部之间兵力分散,难以相互支援。

另一方面,对峙时间越长,客场作战的蜀军的压力就越大。

所谓“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因此在深入敌境作战时一定要尽量就地征粮。然而早就做好诱敌深入打算的陆逊坚守夷道,没有将荆州富庶的地区让出来,因此刘备只能依靠益州本土的补给。长此以往,蜀军的战力只会越来越弱。

孙子认为,虽然能攻城略地但却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巩固战果的话,这时候就很危险了。可惜刘备身边并没有人能提醒他这一点。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但凡两军长期对峙,都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等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漫无目的的等待则是自取灭亡。

这个后手陆逊是有的,他一直在等待发起反击的时机,因此局势已经在向东吴一方倾斜了。

当然,陆逊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主要就是内部问题。虽然他对整体战局有着清晰的规划,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颇为困难。

在担任大都督之初,陆逊就经历了不小的信任危机,他本身在军中威望就不足,再加上开战不久就丢了巫县和秭归,虽然是因战术所需主动放弃,但桀骜不驯的军中大佬们一定感觉这个大都督名不副实。

想想也是,陆逊手下这批将领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比如韩当和宋谦就是孙坚和孙策时代的元老,潘璋是孙权的心腹,而孙桓则有着宗室身份,以陆逊当时的资历很难压制住他们。

好在陆逊趁蜀军不备派宋谦实施了一次反击,扳回一城后暂时解决了这个危机。但是现在第二次信任危机又来了,因为诸将对陆逊的坚守不战的策略颇为不满。

当时刘备见陆逊始终避而不战,就令大将吴班率数千人来到平原上安营,作为诱饵吸引吴军来攻。

此计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明,只派几千人来挑战数万大军,岂不是以卵击石吗?后面肯定会有埋伏。然而憋屈了很久的吴军众将却忍不住了,都想吃掉这股蜀军。好在陆逊坚决反对,诸将也只得从命。

后来刘备见陆逊没有上当,就撤去了八千伏兵,吴军诸将见事实摆在眼前,也都无话可说了。

不过任由敌国大军在本土长期驻扎,自己却毫无作为,久而久之部下肯定会再次生出不满。此时陆逊的处境和后来卤城之战期间的司马懿差不多,只不过他挺住了而司马懿没挺住。

有理由相信,陆逊的表现很可能也引起了孙权的质疑,因为他特意上疏对自己的战略部署进行解释。

在疏奏中,陆逊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是刘备逆天而行,因此不会有好下场,第二就是他做出了舍船就步的错误部署,因此不足为虑。

所谓逆天而行,这一点比较抽象,关键则是第二点。所有人都知道顺江而下水陆并进是威力最强的,当年曹操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刘备却放弃了这一优势反而联营据守,显然是自废武功之举。

然而就如前文所说,这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刘备自然想要水陆并进,但是在水军吃了败仗后,他已经不敢这么做了。

陆逊故意如此说不仅能够凸显自己的睿智,还能增强孙权及手下众将的信心,可谓一举两得。

凭借精准的判断和出色的内部沟通能力,陆逊成功渡过了这次危机。

时间一天天流逝,终于到了夏秋之交的时候,战局突然发生了变化。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