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经济新闻

上海财经大学:商科龙头底部蓄势,低位布局静待拐点-20230726

金科 火鸡研究员 2023-07-26

投资要点 :


▪ 2019年以来,上财分数线持续下滑,我们认为,分数线下滑是系统性的,上财基本面仍然稳健优异:


1.上财作为百年商科名校,具有龙头基因;

2.校董会增加校企合作,校领导能力卓越,管理优化助力龙头进击;

3.上财学术排名靠前,会计排名第一,金融排名第四,管理排名第五,学办学水平优秀;

4.上财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助力学生实习;

5.上财资本圈校友资源丰富。


▪ 基于优异的基本面表现,尽管上财分数线下滑,但仍位居财经类高校第一。


▪ 从估值角度来看,上财目前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 从市场有效性来看,高考市场弱有效,原因有两点:


1.考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获取行业信息;

2.考生没有渠道获取行业前沿信息,咨询机构出具的建议有误导性。


▪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看,考生报志愿存在非理性因素:


1.报考比较前沿的专业。问题在于,行业未来爆发的逻辑迟迟得不到验证;

2.报考最热门的专业。问题在于,稀缺往往导致过剩,未来竞争会加剧;


▪ 跨市场来看,考研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上财金融专硕报录比(10.0)远高于考研市场平均水平(4.1),反映金融专业仍然强势。


▪ 投资建议:建立逆向思维,低位考入上财


1.金融行业已经利空出尽,负面情绪得到充分消化,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不大;

2.宏观济下行是系统性的,降薪并非针对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3.随着财经类高校录取分数下滑,内部竞争压力边际趋缓,低位考入上财具有性价比。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高考市场非理性行为;金融行业监管风险。




一、百年名校,龙头进击


1、百年商科名校,还原龙头基因


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海财大或上财,英文名称为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缩写为SUFE。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



2、管理优化助力龙头进击


1921年,上财创校校长郭秉文教授开创了“校董治校、教授治学”的宏图伟业。1921年6月初,作为上财前身的国立东南大学设立了由17人组成的校董会,甲午科状元、前实业总长、农工总长张骞,前教育总长、北大校长蔡元培,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人黄炎培,上海总商会会长聂云台,上海银行公会主席陈光甫,纺织业巨子穆湘玥,棉纱、面粉大王荣宗敬等当时民国时期政、商、学三界名流均任职校董会,共襄教育伟业。


1922年3月,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成立商大委员会作为上海商科大学的最高行政组织。商大委员会汇集了《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中国银行副总裁张公权、上海银行同业公会会长盛竹书、上海总商会副会长方椒伯、工商业巨子田时霖、钟表大王孙梅堂等诸多民国时期风云人物,为上海商科大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奠定了今日上海财经大学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的龙头地位。


2012年11月10日,上海财经大学校董会创立。校董会由热心高等教育、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校友、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企业家、国内外出资捐助学校办学的社会组织代表或个人及学校代表组成。校董会创立以来,积极开展交流访问活动,持续推动校企合作交流,认真落实捐赠及合作项目,进一步巩固了上海财经大学的龙头地位。



上海财经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许涛工作经验丰富,长期深耕教育领域。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教育副领事、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馆教育领事、教育部人事司国外人事处处长、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等职。


上海财经大学现任校长刘元春是著名经济学家,有国师之才。经济学博士,兼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等,是全国第十四届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刘元春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科研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务。


刘元春教授著作等身,在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获得第十届和十一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常规性出席国家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改委、财政部的聘请专家,在汇率政策、货币体系、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上建言献策,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作出重要贡献。


3、学术排名靠前,办学水平优秀


从学校基本面来看,上财学术水平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并不存在问题。截至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国际顶级金融学期刊[1]、会计学期刊[2]、管理学期刊[3]上的发文数量持续提升,其中,会计学以26篇的数量位居第一,大幅领先第二名复旦大学的15篇,金融学以21篇的数量排名第四,管理学以29篇的数量排名第五。





二、基于地利与人和打造核心竞争力


1、位置优越,占尽地利


上海财经大学交通便利,助力学生实习。上海财经大学主校区位于杨浦区国定路777号,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江湾镇站、轨道交通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2022年18号线开通,上海财经大学地铁站随之开始运营,进一步方便学生出行,最快半小时到达陆家嘴,助力学生实习。





2、资本圈校友资源丰富,尽显人和


上财校友资源丰富,资本圈核心职群人数长期排名前五。根据新财富发布的“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名单,资本圈十大核心职群(券商分析师、公募基金经理以及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的高管,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从业人员中,上财校友比例仅次于清北复交位列第五。




三、负面情绪出清,低位布局静待拐点


1、基本面稳健优异,仍是财经龙头


2019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大幅下滑,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上财基本面稳健优异,站在当前时点,负面情绪已经出清,下行空间不大,录取分数已经运行至低位,建议低位布局,静待拐点到来。


上财录取分数下滑是系统性的,不是学校层面的问题。2019年以来,全部财经类高校录取分数线全线下滑,这是经济周期下行的必然结果,金融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景气度直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分学校来看,上财仍然是录取分数最高的财经类学校。根据2013年至今各高校在全国各省录取平均分(理科)的排名,2019年之前,上财录取分数线位于全国第十左右,尽管2019年以来录取分数线有所下滑,但是仍然高于中财、对外经贸、西财等学校,始终位居财经类高校第一。




2、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上财录取分数线排名与毕业生薪酬水平排名正相关。中国薪酬网统计了各个高校毕业生工作一年后的平均薪酬水平,尽管上财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有所提升,但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却持续下滑,这也反映了经济周期下行对金融行业的冲击。我们发现,上财录取分数线排名与毕业生薪酬水平排名正相关,薪酬排名下降或许是导致上财录取分数线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估值角度来看,上财估值并无泡沫,处于合理区间。为了刻画各个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估值情况,我们设计了S/E估值比率,S即高考录取分数线(Scores,单位为分),E即毕业生平均薪酬(Earning per person,单位为元),S/E比率=S÷E。从S/E估值比率来看,上财的估值始终高于中财和对外经贸,其中对外经贸长期被低估,2023年估值有所反弹。此外,上财的S/E估值比率始终低于北航和北理,其中,北理今年来估值水平远高于上财,体现了市场对于科技行业的估值溢价。值得注意的是,上财的S/E估值比率长期与清华接近,处于合理区间。




3、高考市场弱有效,考研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从市场有效性来看,高考市场是弱有效市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高考报志愿时间紧张,考生无法再短期内获取完整的行业信息;其次,考生往往没有渠道获取行业最新的信息,相关报考机构给出的建议往往比较片面,具有误导性。因此,考生报志愿只能基于不充分的历史信息做出决策,导致高考市场是弱有效市场。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看,考生存在两大非理性因素。首先,考生年纪较小,阅历不足,对于现实情况没有深刻的认知,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会倾向于报考当下较为前沿的专业。其次,考生报志愿有从众心理,往往会选择当下最火热的专业,从早年的土木、建筑到金融、互联网,再到现在的微电子、半导体,都是如此。


这两种非理性心理因素都存在问题。首先,报考当下较为前沿的专业,问题在于这些专业方向未来是否能够兑现,曾经广为流传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就是行业爆发的逻辑迟迟没有得到验证。其次,从众心理,问题在于竞争激烈、博弈属性较强,任何行业,当下的短缺一定会造成未来的过剩,导致竞争加剧,土木、金融、互联网无不如此。


跨市场来看,考研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金融专业仍然强势。考研市场相比高考市场更加有效,经过几年本科生活,学生们对于现实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行业前沿信息,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也比高中生更加敏感,考研市场可以认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从考研市场来看,近几年考研人数持续增加,报录比持续提高,截至2022年,已经达到4.1,而金融专硕的报录比更高,上财2022年的报录比达到10,远高于平均水平,可见金融专业仍然强势。




投资建议:建立逆向思维,低位考入上财。首先,今年以来金融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券商降佣金、基金降管理费,金融行业已经利空出尽,负面情绪得到充分消化,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不大。其次,宏观经济下行是系统性的,降薪并非针对金融行业,经济周期下行的大背景下,没有任何行业可以独善其身,站在当下,金融行业仍然具有比较优势。最后,随着财经类高校录取分数下滑,内部竞争边际趋缓,低位考入具有性价比。


四、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高考市场非理性行为;金融行业监管风险;学校压制GPA,留学申请受限。


上财低GPA留学案例可参考公众号“星杉留学”



分析师声明

本人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资格考试,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投资评级说明


信息披露

本人在知晓的范围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人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人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人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人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人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人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人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人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人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人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并非针对或意图发送予或为任何就发送、发布、可得到或使用此报告而使本人违反当地的法律或法规或可致使本人受制于相关法律或法规的任何地区、国家或其他管辖区域的公民或居民,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及美国公民(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第15a-6条例定义为本「主要美国机构投资者」除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人所有。本人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人。未经本本人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以任何侵犯本人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人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