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姚益龙:从走军旗到走象棋---WTO时代的政府职能漫谈

姚益龙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1-02-02

    【作者简介】姚益龙,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本文原于《经济学家茶座》2002年第3期,总第9辑。
     
最近几年,经常与儿子玩各种棋类游戏。我教会了儿子军棋(陆军棋)、中国象棋,儿子却是我的国际象棋启蒙教师。在与儿子几年的对弈过程中,不仅享受了许多天伦之乐,而且也有了一些“胡思乱想”。在最近三年有关WTO问题的近百场讲座中,作为调料,这些“胡思乱想”也曾活跃过课堂气氛。承蒙学员鼓励,现将这些“胡思乱想”说出来就教于大家。望不吝赐教。
一、棋类游戏的乐趣与哲理
大概从儿子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与儿子下军棋。军棋有多种玩法。最常见的是明棋、暗棋两种走法。父子俩下棋以消遣为目的,所以我们下得较多的是明棋(俗称翻棋)。我喜欢这种不动脑筋的简单走法。按军棋的游戏规则,上级可以吃下级而且可以越级吃子,同级可以对碰(同归于尽),但下级不能吃上级,“低级别的棋子”对“高级别的长官”则无任何约束办法。司令可以吃从军长到排长、工兵等一切低于自己级别的官兵。除了炸弹,最高长官司令不怕对方任何棋子。所以,要想取胜就要尽快翻出自己“高级别的长官”如军长、司令等。这些“高级别的长官”尽早出来,就可以尽早使用上级吃下级、越级吃子的特权,杀尽对方的棋子而获胜。由于只有炸弹可以制约“高级别长官”,因而要想取胜还要想方设法保护“高级别的长官”的安全,尽可能销毁对方的炸弹,也就是主动用己方级别较低的例如营长以下的棋子充当“人体炸弹”销毁对方炸弹。一旦炸弹被毁,自己“高级别的长官”就没有任何威胁,就可以吃杀对方任何棋子。如果实在一时销毁不了对方的炸弹,司令等“高级别的长官”也可暂时躲在安全的行营,伺机再出,见机行事。因此,“以权力为中心”、“暗箱操作”、“安全行营”是军棋游戏规则的特点。尽快找出并尽可能维护司令、军长等高级长官的安全和权威是下军棋的最佳策略。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儿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再下军棋了。不仅因为他老是输,而且认为输的原因主要是他运气差。他的“高级别长官”经常被我的炸弹炸死,而他的炸弹却常常被我营长以下的“低级别士官”的“人体炸弹”报废。儿子从九岁开始就得出“军棋主要靠运气取胜”的结论,认为再玩这种“运气型游戏”是“幼稚”的表现。于是,为了维护为人父的尊严,我们又开始玩不靠运气的象棋。
在中国象棋游戏中,双方拥有帅(将)、仕(士)、相(象)、车、马、炮、兵(卒)共6类16个棋子。开战前双方以楚河汉界为分。中国象棋的规则及其下棋思路与军棋完全不同:首先,各类棋子职责分明,都必须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行走路线行走:帅(将)和仕(士)只能在九宫之中处理“内务”,相(象)只能在自己方的棋盘内协助防务,只有车马炮兵(卒)可以越过边界战斗;其次,所有棋子所处位置、行走方法、路线都是公开的、透明的、固定的。这就排除了那种军棋游戏中开战时由于运气差别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最后,象棋棋子不象军棋那样有绝对大小之分,各个棋子能力或地位的差别主要反映在活动范围、活动的机动性或移动速度方面。任何棋子都没有绝对的大或小,在它的规则范围内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吃掉任何棋子。即使是移动速度最慢的兵(卒)也能吃掉任何较它“地位高级”的棋子。高水平的象棋比赛中,通常可以看到最后仅有一个卒子将对方将帅(将)逼死的情形。因此,“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相互配合”是中国象棋规则的特点和核心思想。中国象棋规则排除了权力上的“生来就不平等”现象。
 除大家所熟悉的正规下法之外,中国象棋还有一种“军棋式”下法:即把所有棋子翻过来底面朝上放在半边棋盘内,将象棋棋子按帅(将)仕(士)相(象)车马炮兵(卒)顺序排列大小,再按军棋的“上级吃下级”规则下象棋。我们开始是按正规下法玩。儿子刚开始下棋的时候,往往见了子就吃,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儿子顾此失彼,往往吃了我的卒子却被我吃掉他的马或炮。我的马和炮、车和相常常相互保护,儿子每吃一棋子总要付出使他后悔的代价。输得不耐烦了,要求我用“军棋式”下法跟他玩。两种玩法我们父子俩交替着进行。在我“故意让棋”等激励机制的刺激下,两年之后,儿子进步很快,在同学中已属常胜将军,但还是常常被我“一不小心”就赢了。儿子象棋输了,这回不再用“运气不好”来找理由。因为他知道双方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完全的平等状态。
     儿子赢不了我,又不明白军棋与中国象棋之间的上述差别。于是,要求来一种尽可能公平的游戏——国际象棋。这回他是老师。我们对着说明书一起学。
现代国际象棋应该与中国象棋同本同源。包括大名鼎鼎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内的至少三位专家认为,象棋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北周鲜卑族统治时期。随后在中国演变成现代中国象棋,流传到日本后演变成“将棋”,流传到中东地区后形成波斯象棋,最后在波斯象棋的基础上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①。新疆、内蒙等内陆地区流行现代国际象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两者构棋思路如出一辙,走法和规则也非常类似。国际象棋对弈双方也都拥有16个棋子,包括:王和后各1个,车、象、马各2个,兵8个。但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规则却有以下区别:(1)没有楚河汉界之分,任何棋子都可以在整个棋盘范围内活动,各种棋子力量比中国象棋所对应的棋子力量更强。(2)王(帅)和象活动范围大大扩大,拥有在棋盘所有区域作战的能力。(3)中国象棋的帅(将)配有专职的警卫人员——仕(士),而国际象棋则把专职警卫换成了具有作战能力的后。(4)国际象棋棋盘较中国象棋小,很多棋子又可走斜线,因而国际象棋盘上每个方格承受的火力远比中国象棋密集。(5)小兵拥升变的机会。作为最底层的所有下级士兵经过奋斗到达底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立即变为后、车、象、马中的任何一种。所有的这些特点都使得国际象棋各类棋子的力量在不同的阵势中有更大的变化,对弈局面更为复杂,战斗也更为激烈。在国际象棋的对弈中我常常输给儿子。
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经济社会的现实反映。经济制度其实就是游戏规则。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史就是我和儿子下棋的历史。   
二、从走“军棋”到走“中国象棋”
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使用的是典型的军棋规则。1979——1993年间我国执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际上是军棋和象棋的混合,或曰“使用军棋的规则下象棋”。1993年十四大后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要使用“中国象棋规则”,从而实现了“从走军棋到走象棋”的第一次飞跃。
1、计划经济时代的军棋规则。30多年的计划经济从形成的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军棋”痕迹。我国具有“军棋经济”天然土壤。不仅政府管理经济的部门大多由战争年代部队军需后勤管理部门转化来,而且大多数计划部门官员本身就是出身于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计划就是命令”。因此,计划经济具有军棋规则的明显特征:权力高度集中、下级服从上级,并且上级可以越权指挥。政府机关就是司令军长等“高级别的长官”,可以直接命令企业执行各种各样的计划命令。企业没有任何的违抗上级政府计划命令的能力和意图。“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计划经济运作过程透明度低,缺乏监督机制,不仅决策失误多、损失大,而且容易出现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一旦出现计划或指挥失误造成损失被追究责任,完全可以在“没经验、交学费”的“军棋行营”中躲避。在计划经济的顶峰时代,企业所有生产资料、居民几乎所有生活用品均由国家计划直接控制。中央文件甚至直接决定农业生产队的生产、分配方案。那时计划不仅仅停留在文件上,而且上级还会派人监督执行。当年几乎所有的农村生产队都有一名上级指派的干部“蹲点”,不仅“计划”各生产队何时播种、何时插秧、播什么种子,而且具体“计划”禾苗的行距与株距。20多年前,我就曾亲眼看见:由于行距与株距不符合计划要求,本已生长两周左右的禾苗被“蹲点”干部强行扒掉。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企业的生产,而且劳动者本人同样也被计划控制着。劳动者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职业的自由,大多数人要在一个单位、一个村庄“扎根一辈子闹革命”。由户口制度与人事档案制度组成的纵横坐标系把每一个劳动者“计划”在某个“单位”或村庄。生产者和劳动者都没有选择的自由。长此下去,这个“计划的司令”终将会碰上“人体炸弹”,整个经济体系必然崩溃。幸亏在遇上“人体炸弹”之前,极左的计划经济时代就结束了,幸亏1000多年前老祖宗发明的古老象棋没有失传。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象棋曙光”。
2、转轨时期的“军棋——象棋混合规则”。1979年以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我国先后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改革目标。这些提法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无非是反映出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者比重选择的反复。实际上,这是游戏规则的混乱,一会儿试图用军棋规则走象棋,一会儿试图用象棋规则走军棋。在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过程的初期,“价格双轨制”、计划与市场打架成为特有的现象。那些身居“司令、军长”要职的计划权力拥有者们,一般不愿意轻易放弃军棋时代残存的特权,总想利用手中的特权获取经济利益,总想利用“司令、军长”的特权在市场经济的象棋竞赛中乘机“免费”吃掉对方的“马”或“炮”,总想寻找权力的租金。因此,这种“军棋——象棋混合规则”不仅必然导致权力寻租、官倒等腐败现象;而且也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激化社会矛盾,降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中国象棋”规则。西方列强曾经用我们祖先的“火药术”制造大炮敲开近代中国的大门。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象棋,却没有使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西方人学习我们的象棋却从中悟出了市场经济。实在是令人遗憾不已。好在我们醒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毕竟醒悟了。十四大后我国终于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计划命令)作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基本手段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就是“中国象棋规则”:
首先,市场经济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生产者)、个人(消费者)都有明确的分工、活动范围和功能:政府系统(类似于象棋中的帅、仕、相)主要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如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竞争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国防、安全、外交、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服务。政府的帅(将)、仕(士)和相(象)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政府职权、处理“政府内务”,承担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责任。政府通过出售自己的公共产品获得收入(税收)。政府只能通过财政开支来支付“帅、仕、相”们的报酬,而绝对不能允许“帅、仕、相们”利用特权介入商品生产交换领域自己创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车马炮”,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通过投资支出向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劳动者、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企业家)购买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通过向消费者及政府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收入。劳动者个人(消费者)是市场经济中的“兵(卒)”,本身兼有“进攻”和“防守”两种职责,既为市场经济体系提供市场需求同时又提供一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他们既是消费者同时又至少是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们通过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而获得生产要素报酬,再用这些收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可见,市场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本身分工、职责范围都十分明确。其次,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可以自由地选择投资领域,不像计划经济时期只能由国家和集体才能投资经营;劳动者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就业领域,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由计委计划分配。消费者可以自由地购买产品。生产者、劳动者、消费者的选择自由说明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透明的经济体系,排除了由于运气差别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最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生产者、劳动者收入高低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差别,而不是依赖政府给予的垄断经营权或“关系背景”造成的,排除了人们“生而就权力不平等”现象。
市场经济规则与中国象棋规则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核心思想:“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相互配合”。在这个游戏规则中,“相口炮保护着连环马”,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相互服务、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消费者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迫使和刺激着企业生产出高质低价的产品,生产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要求劳动者提高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企业与个人提供的所得税的多少以及选举监督机制迫使和刺激着政府生产出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在这个体系中,没有谁拥有绝对的权力,没有哪个绝对大或小。在法律职责范围内每个经济主体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也都被自己的服务对象制约。任何一方犯规,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都可能被对方“吃掉”。正是这种“相互配合、相互保护、相互监督”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十几年来,我国朝着市场经济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除了钢铁、石油、电力等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外,其他部门大多被非国有经济占领。我国市场经济已开始占据了主要地位。尽管如此,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仍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国际象棋”相比,“中国象棋”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中国象棋规则”特征仍然十分明显:(1)国内市场分割严重,经济领域里的“楚河汉界”仍然很普遍。城乡户口歧视,年龄、地域歧视,学历歧视,行业歧视,所有制歧视现象非常普遍。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不高。(2)政府系统效率低下,对经济的干预特别直接干预经济仍然较多。代表政府权力的“帅、仕、相”过于庞大,缺乏国际象棋中“王、后、象”类似的管理能力和生产能力。(3)缺乏熟悉国际惯例的经营型国际管理人才,政府机构都习惯于在中国象棋自己的棋盘范围内活动。(4)缺乏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小兵”升变机会少。中国象棋中的过河兵虽然可以横走,但即使走到底,也不能变为自己理想中的棋子。
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要求我们适应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向成熟的、国际化的市场经济制度靠拢,向“国际象棋”规则靠拢。
三、从走“中国象棋”到走“国际象棋”
经过15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我国终于于2001年底正式成为WTO成员国,终于向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迈入了关键性的一步,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加入WTO不仅意味着贸易的商品范围、地理范围的扩大,而且更意味着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向以发达国家为主流的、以成熟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际惯例统一,亦即意味着中国象棋规则向国际象棋规则靠拢。因此,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实现从走“中国象棋”到走“国际象棋”的第二次飞跃。
军棋和中国象棋是大多数国人都会玩的两类最普通的棋类游戏。但对大多数政府官员来说,国际象棋则是一个新玩意儿。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70年代走惯了走惯了军棋、至今尚未完全适应“中国象棋规则”,现在又要改走难度更大的“国际象棋”。西方列强不仅用我们祖先的“火药术”制造了大炮敲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而且他们将我们的象棋改造成国际象棋。现在“老师”还不得不接受“学生”们制定的规则。面对着“国际象棋规则”的挑战,我们政府官员应如何入手?
首先,研究熟悉“国际象棋规则”,主动约束政府经济行。其实,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同本同源,它们所包含的市场经济核心思想是基本相同的,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加入WTO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加入WTO不仅没有改变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而且更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走国际象棋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此首先要主动约束政府经济行。WTO所有协议中只有2个协议是约束企业的,其他都是约束政府的。加入WTO的过程是经过主权国家或地区立法机关批准的一种主动的政府行为。加入WTO意味着我国政府自己主动用“国际象棋规则”来约束自己的政府行为。因此加入WTO后,首先要尽可能将中国象棋中处理内务的“仕相”赶下海,消除政府机构膨胀,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效率。政府应该时刻牢记经济调节、公共事务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的生产者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治安管理等一些企业做不了、不愿做、不能做的事情上。主动放弃“军棋意识”,放弃那些本来就不属于政府管辖的事情,退出与私人盈利企业竞争的产品的生产。
其次,履行承诺的义务,加强对企业的合理保护和扶持。为此政府应该尽快做到:。1、突破国内之间、国际之间的各种应该消除的“楚河汉界”,消除国内各经济领域内的各种各样的歧视,给全体国人以平等的国民待遇;2、增强政策和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建立各级政府规范、符合国际惯例文件的统一发布制度,避免政出多门、政策相互打架的现象;3、放松对国内非国有企业准入的限制,减少审批程序和环节,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注册制;4、“寓保护于竞争之中”,变换保护手段,尽快制定各行业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用合法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构造技术、环境等进口壁垒;5、尽快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构造商会、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发挥行业组织在国际化过程中协调价格、协调市场、组织反倾销、反补贴及应诉等行动中的特殊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6、研究并充分利用WTO给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优惠待遇、例外条款和保障条款,给国内遇到困难的企业已必要的保护;7、建立健全对政府机关的监督机制,保证政府政策落到实处。
最后,加强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竞争与合作,培养熟悉国际惯例的经营型国际管理人才。完善对行政管理人才、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培育机制,为经营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写完这些“胡言乱语”,我对国际象棋规则也有更深刻的体会。相信今后与儿子对弈,不会再输那么多。

尾注:

①罗义平. 简明国际象棋入门讲座. 成都: 蜀蓉棋艺出版社,1997,第19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