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值、活力还是学识,思政金课的密码是什么?

郑善庆 浙江宣传 2022-06-1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前几天,和同事吃饭,聊到我俩长期保持在学院前列的“学评教”分数,被一位新来的90后“青椒”完美超越了。尬然一笑后,不免自嘲:还未曾体会到超越“前浪”的滋味,就已被“后浪”甩在了沙滩上。当然,也应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其实,自嘲之后,还是有些忐忑、落寞和不甘的。


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迭,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谁都难以保证一门课程能够长盛不衰。随着时间的流逝,授课激情的衰退,如何不断地推陈出新、吸引青年,其实是摆在每一位中年教师身上的隐形压力。


作为一名执教十年、年届四十的思政课教师,无论承认与否,都面临着难以回避的外在挑战:


一是体力的衰减。刚入职时,可以一天授课六节,课余仍然生龙活虎;现在是课上强撑场面,课下病猫一只;之前是羽毛球、健身房,现在是保温杯、葛优躺。


二是形象的压力。在某种“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位油腻大叔登上讲台后,或多或少会感受到新生们失落的神色,这似乎与期待中的“老师”形象有着蛮大的落差。


三是言语的代沟。讲课的对象,经历了从90后到00后的转变,从一开始课间的无所不谈,到长辈感十足的不经意说教,似乎师生间的距离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其实,自己内心也不免思索:面对越来越难上的思政课,思维越来越活跃的00后学生们,应该如何调适和应对呢?这可能是一个暂时难以完美解答的命题,且结合自身所走过的弯路与教训,不揣浅陋地谈一点感受与看法。


郑善庆副教授在给学生上思政课


首先,人是第一位的。


喜欢一门课,始于喜欢这个授课的“人”。学生们对一门思政课教师的认识,可以说,始于颜值与活力,终于人品和学识。


入职十年,也算是见证了全国思政课从形到质、由术至道,脱胎换骨的转变。从外在来看,各种课程改革形式、授课方式不断地推陈出新,似乎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而内在的“质”,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所在。


越来越感觉到,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操守、学养与气度,才是长久吸引学生的不二法门。


那么,何谓“质”呢?


一是讲授者的学识与才华。


思政课曾经遭受“水课”的质疑,何以破之?实则大道至简,专精、博通即可。


新进的“青椒”们,基本为国内外名校的博士,术业各有专攻,专精为其所长。但是,一门思政课程,所关涉的内容颇多,如何将专精转化为博通,实则是个耐心打磨的细致活,需要以专业的姿态、宏阔的视野,把握课程的核心与前沿,再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可以说,是一次“至拙”达“至巧”的不断精进之旅。当然,这既需要专业的历练,也需要长时段的精力投入,能够超越自身认知的局限,对相关学科有所涉猎,方能在授课中左右逢源,有博通之感。


二是授课者的修养与眼界。


前面讲知识的传授,乃是“术”的层面,而修养与气度或许更多是“道”的层面。


授业解惑或易于为之,而传道则有难度。从外在观之,一位品行高洁、和蔼可亲、风度翩翩的老师,又有哪位学生不喜欢呢?


而从内在来看,师者的品德高尚、眼界宏阔、志向高远,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从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到今日的现代知识分子,如何在知识传授上,引导学生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深沉家国情怀,我想,是不应忘却的教师使命所在。


郑善庆副教授在给学生上思政课


其次,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回应时代之问。


思政课既是理论课,也是实践课。理论的言说,如果脱离了时代与现实的叩问,终究是无力与苍白的。我们常言,文章不写一句空,而思政课最怕的就是假大空、高大全。回应之道,无外乎“真”与“实”。求真、求实,可以打破现实中学生们的虚妄与迷茫。


那么,又何以求真、求实呢?


一要敢于直面挑战。


从师者个人来讲,在一个知识更迭不断加速的时代,弟子有时不必不如师,“知识反哺”现象,也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放宽心态,不断反躬自省、自我审视,自己的知识储备、言说方式,是否过于陈旧了,是否需要更新迭代了?


从社会现实来讲,能够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一个持中、客观且理性的认识,其实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有学生说,思政课中的理论是完美的,而现实却是有些内卷的,又当如何解释呢?这其实给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那就是既要直面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又能具备为之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


二要敢于直面批评。


我们常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面对偌大的课堂,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专业的学生,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对课程的各种赞美与批评。能够坦然面对学生直接或委婉的批评,愿意不断地调试自我、接纳新知,乃是教师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授课水准的途径所在。


郑善庆副教授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再次,敢于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在知识多元化的时代,最难触动的是思想。如何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年轻人体悟家国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乃是思政课教师心向往之的“道”的追求。而立足地方特色的社会实践,是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家国真实面貌的一种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诚哉斯言。如今,我们谈“大思政课”格局,何以达成?除却理论的构建,还需要有行之有效且能持之以恒的实践样本。当然,这种以求真、求实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试错与完善的过程。


参赛作品 《致敬!铁军精神》


以我们进行的“浙东老革命者口述访谈”为例,至今历时三年时间,采访了60余位老革命者,形成了近千小时、20余万字的视频、文字访谈资料。而这项工作的源起,则是一位寂寂无闻的老通讯兵的痛哭,因为能够证明他从事地下工作的当事人全部牺牲或去世了,那种被埋没的无助感,让我顿然有了一种须做此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三年来,参与其中的00后们已有40余位,大家行程数千里,也不觉得劳苦,我想其背后,就是一种感动,一种内在的情怀,一种青年学生们所应重新体会的“家国情怀”吧。


拉杂地说了这么多,不免陷于放言高论、空谈无根的境地,让人贻笑大方了。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乃是其最终目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唯有寸积铢累、久久为功,方能推陈出新、行稳致远。


(注:本文作者郑善庆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