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雪光|读书杂记二篇

周雪光 勿食我黍 2021-12-24


作者|周雪光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黑羊与灰鹰》读后杂记

 
暑假放松的一个方式就是读闲书。前些日子捧起《纽约时报百年书评集萃》,读到1941年有关英国作家丽贝卡·韦斯特( Rebecca West )南斯拉夫游记的书评。记得多年前就读到关于这本书的赞誉之词,被称为游记之最,引起我的兴趣,还特意跑到60 公里以外的Berkeley旧书店中寻觅,未得。此时这个书评又勾起旧念,在网上一搜,居然找到了电子版。读了前几页就被吸引进去,索性借作者的眼光经历文笔来作为自己旅行来享受吧。据说这本书有上千页(电子版没有感觉),断断续续地读,主要是浏览了书的开始部分和其中的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部分。
 
在1993年版的序言中,作家Christopher Hitchens 写道,这本书上千页,使人望而生畏,但可以当做四本书来读:(1)最根本上说,这是当代最为出色的游记之一;(2)一位睿智女性的思想和哲学的叙述;(3)带着读者进入两次大战之间巴尔干地区人文历史;(4)在宗教与世俗、虔诚与怀疑,神圣与亵渎之间来回穿越的精神疗养。就已经读过的印象来说,的确如此。
 
查了一下,居然有中译本,如此长篇巨著的翻译,译者功德无量。可惜没有找到中文版本。

 Black Lamb and GreyFalcon, by Rebecca West


 
南斯拉夫,这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与我成长的那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来自那里的电影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等,那首 脍炙人口的“老朋友再见”歌曲,东欧阵营中桀骜不驯的铁托形象等等,在童少年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通常的游记涉及或名胜古迹或山河风景,无需特别带入旅行者的时代感,这本不同。作者的旅行在二战前夕,需要在这个背景下阅读这本书。此时一战创伤尚未离开人们的记忆,欧洲战争黑云压城,也正是这个缘故促使了作者的旅行。“我知道过去塑造了今天,我想看看这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游记开篇,1937年,是作者乘火车去南斯拉夫的途中记录,与从柏林过来的德国人同一车厢。此时已经是二战前风云密布的关口,纳粹德国的高压政策已经通过同车德国人的交谈传染给了大家。一位房屋出租者面临纳粹房客的横行跋扈而无可奈何,另一位厂主和商人因为莫名其妙的税收压力而郁郁寡欢。在火车开出德国边境后,这些德国人突然话多了起来。但即使这样,聊天中一旦涉及到具体情节,则不愿多说,不愿暴露身份。
 
多年来,不时听到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说法,随着作者的耳闻目染和身心经历,这个说法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实在感受的基础。作者为了旅行和写作,做了认真的功课,书中用很大篇幅讲述和解读历史。读这本游记顺便查看资料才知道,一战之后南斯拉夫联邦已经存在。在这个大伞下,在历史长期过程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区域,在民族主义、宗教信仰、文化习性、社会心理方面,既难解难分又不共戴天。
 
随着作者旅行足迹的延伸,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成分。在克罗地亚首都,读者更多地读到/听到了关于奥匈帝国和天主教的故事。到了萨拉热窝,则与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教有了更多的关联,波斯尼亚的半数以上居民为伊斯兰教信徒。到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则有了俄国和东正教的浓郁色彩。在这些故事里,斯拉夫人多是被征服者、被奴役者的角色。克罗地亚的勇士强悍骁勇,但处于奥匈奴役下,没有自己的历史叙事,其功绩记在奴役者哈布斯堡王朝身上。作者不禁地感叹道:生活在这个世界并不轻松,除了极少时期外,从来都不轻松,而作为克罗地亚人尤其艰难。也因此造成了历史上南斯拉夫区域间各民族间关系,还有它们与其他国家—德国、奥地利、俄国,土耳其—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各种牵连。
 
这些关联和紧张在作者旅行经历中随时可见。就连作者所到之处陪同她们的当地人之间,也时常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和过去的痛苦历史而磕磕绊绊,语言冲突不时发生,甚至不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不愿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纳粹德国的种族歧视也蔓延至这个地区,友人Constantine的妻子,一位德国人,因为客人谈论丈夫的犹太人朋友而怏怏不快。
 
也许是艰苦的历史导致了独特的心理素质,作者笔下不时出现耐人寻味的故事情境。在克罗地亚,一位评论家打电话给一个杂志编辑朋友,提醒他,下周是某位克罗地亚著名诗人的百年纪念日,询问是否愿意接受一篇纪念文字。编辑同意了,这位评论家提交了文章,四栏之长,其中包括了两个关于自由的引言。这篇文章需要送到审查官那里过目,而负责此事的审查官正是这位评论家。当文章经他自己的审查后退回编辑时,文章被删去一个半栏,那两段引文也被删去了。不难想象,编辑大为光火,从此不再与他打交道。但这位评论家兼审查官如是说,我必须这样做。作为一个评论家,我必须对自己诚实,写出这些文字。但作为一个审查者,我也必须忠实岗位,作出这样的删节。(111)。作者写道,我能理解这个故事,它反映出的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关于秩序的高大但僵硬的理解。

 
 
Rebecca  West是作家,作家写游记,可谓得天独厚。她观察仔细,描写准确,随着文字描述,读者有如临现场,亲眼所见。不,这些观察之细微,形象之生动,远远超过了粗糙之人如我的亲眼所见。
 
例如,火车上的一个镜头:德国旅客持二等座票但坐一等座,克罗地亚查票员要求补票,德国人递去贿赂的钞票。在作者眼中,那查票员处于艰难选择的境地:他因贫困所压而不由自主地向递来的钞票伸出手去,但他的眉毛却因恐惧而向上竖立起来,因为在这里如果受贿被发现会有严厉惩罚。
 
再如那位塞尔维亚友人Constantine,他总是沉浸于自己的话语里,说个不停。早晨起来,他走出寝室之际已有半句话夺门而出;晚上他会倒退着走进寝室,以便在关门前多说一句。娶了一位德国太太,德国岳父母不甚同意。他自己东正教出身,只知道有天主教和东正教,居然对德国新教毫无所知。与他岳母相处时,为了讨其欢心,特意赞扬天主教教皇。没想到在新教教徒的岳母眼里,教皇是devil。没想到,民族来往分合如此频繁的场地,却又如此与世隔绝,竟然也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在萨拉热窝的小咖啡店,一位穆斯林女士喝咖啡的举止:身着紫色泛蓝丁香花图案的丝绸肩带长裤,黑色面纱;长细的手掌,一手轻撩面纱,一手移杯近唇。更多的时间里,则是安静坐着,微风轻拂面纱,显露出面庞的轮廓。她如此安静地坐着,不像是西方女士通常的习惯,但显露出的嘴唇和下巴,如同北欧人那样皮肤皙白,可以肯定她不是东方人。
 
作家描写道,科罗维亚首都Zagreb没有依山傍水的突出市容,但却不乏气质,犹如舒伯特歌曲,始于轻曼,止于无尽。而且犹如法国市镇,虽然规模可观但仍保留了小镇色彩。
 
这些镜头,通过作者的笔触栩栩如生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但我相信,如果我当时在场,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作者不仅文笔生花,而且是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在与当地人吃饭聊天中,她领悟到,当地人的生活态度是做加法,即有了好的要素就加入自己的生活中,为生活增加更为愉悦美好的成分。但西欧人则是做减法,即力图从自身减少那些所谓不好的成分。两种文化,两种人格。让我想起,中国文化中的道德约束与无为之道也是两种加减各异的不同文化。
 
作者在旅途中观察到,农民并不是通常以为的那样足不出乡的生活习性,而是热衷于旅行。是呀,中国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等,不正是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途径吗?作者描述在旅途中看到正在田间耕作的农民那沮丧无奈的眼光。让我想起当年在农田劳作的情景:在仅一脚宽窄的麦田梗上一起一伏弯腰曲背点种玉米,两脚一线一寸寸移动,玉米种子一坑坑埋下,腰酸背疼,再加上身体仰俯间麦芒刺扎双臂和脸颊。伸腰喘息之际看到眼前到远处无尽头的一大片土地正等待播种,大概就是这个目光。
 
作者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善于用性关系来比喻说明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而且特意点出这一比喻。例如,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常常成为国际强权间交易的筹码,作者以被抛弃的情妇作为比喻。Turks and Bosnia间 强弱国家强加于上的关系,被作者形容为女方被迫接受男方,但并不为所动,坚持自我。作者写道,在历史上,斯拉夫民族两次扮演如此角色:其一是俄国让拿破仑进入腹地,然后置于死地;其二,波斯尼亚贵族向土耳其人投降以换取信仰自由与和土地权利,然后迁徙旧城,建立了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好在作者是女性且自立主见,那个时代不是今天的政治正确时代,否则,这些性别比喻颇有些不当的嫌疑。
 
在作者眼中,民族的命运犹如人的命运,犹如人们的情爱关系一般。下面这段翻译颇为费力,索性原文摘录:Again we must go for an analogy to the sexual affairs of individuals… The men and women who are withered by their fates, who go down to death reluctantly but without noticeable regrets for life, are not those who have lost their mates prematurely or by perfidy, or who have lost battles or fallen from early promise in circumstances of public shame, but those who have been jilted or were the victims of impotent lovers, who have never been summoned to command or been given any opportunity forsuccess or failure... If one’s own existence has no form, if its events do notcome handily to mind and disclose their significance, we feel about ourselves as if we were reading a bad book.
 
没有生活磨难则没有意义领悟。作者仿佛也从斯拉夫民族那里汲取了力量,她无疑知道怎样写一部精彩的作品。

 
读这本书时,不时想起读波兰作家Olga Tokarczuk关于旅行(“Flights”)那本书中内容,这两位作者似乎在一唱一和,互为应答。想起“Flights” 中一句话:旅行是文明的过程。Rebecca West 的这本书通过她的旅行将巴尔干历史文明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路上有当地人相伴,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又有细心睿智的观察体会和见闻诱发而溢出的其他思考,这才是旅行的意义;更用其生花妙笔,一一记录下来,惠及我们这些无法上路的读者,让我们有一个思想的旅行,真好!
 
“Flights”书中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去过这个地方” 意味着什么?Rebecca West的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至少是我认同的答案:观察了,感受了,思考了,更重要的是用文字记录下来了,就真的去过这个地方了,就像是写了读书笔记后才真正读过了这本书一样。

最后来点轻松的。读到途中德国人与英国人争论谁的菜肴更为可口时,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在那么多的欧洲文化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 对我来说,英国和德国的饮食可谓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即同样地不敢恭维。以我在德国旅行若干次的体会,对德国啤酒和面包独有情钟,当然,各种火腿肠也印象深刻,但那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饮食情况下退而求其次而得的。英国餐饮更不敢恭维。记得当年在去爱丁堡路上的一家餐馆里点菜时,顺口说要最典型的英国菜,不料给我端上来的是“Fish and Chip”,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期待下一次旅行。




Flights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这本旅行主题的随笔集 Flights 已经在IPad上耐心等待了大半年了。去年下半年刚购买时,读了几页就丢下去忙其他事情了,无暇顾及至今。暑假期间,困居抗疫之际,想到这本旅行主题的书籍,正好填补旅行缺失带来的空白,寄托游思。于是连听带读,扫描而过。
 
按照作者说法,这本书与旅行心理学(travel psychology)有关。传统的心理学研究静止状态的人们,而这本书着眼于移动中的人们的心理状况。书的结构也适合旅行者需要,各节独立,可以从任何一页打开阅读,而不会有失联之感。各节长短不一,短到几十字的一段,如小点心一般,可以一口吃下;长到一个短篇小说的规模,正好沉醉一段时间。

 Flights Olga, by Tokarczuk


 
通常阅读小说,或许对其中人物情节留有深刻印象,但极少会对作家本人有太多印象。这本书不同,作者记录讲述自己的经历观察和心情体会,她那机智灵动的形象、独到的审视眼光跃然纸上,脚步移动不停,思绪涌动不止,正符合一位真正旅行家的身份。
 
说作者是一位真正旅行家,毫不夸张。她在书中反复强调,运动中的事物总是好于静止的事物;变化总是优于不变;静止则退化腐朽,动态则获得永生,而且身体力行,按照作者说法,“只要积攒下一点现金,我便上路了。”注意,这里说的“运动”(motion),不是机械重复的体育锻炼,而是不断变化的旅行流动。“我的根子很浅;一阵轻风就会把我吹跑….. 我从运动中汲取能量——公交车的抖动,飞机的轰鸣,火车和渡轮的颠簸。”在她看来,大多数的我们都不是称职的旅行者,我们出门是为了返回。每次旅行回来都如释重负,仿佛完成了一项职责任务一般。
 
随着作者游遍不同的角落,但时间和历史背景却并不鲜明,重要的是她笔下传达出的眼光和体验。隐约知道,作者在社会主义波兰受到高等教育,经历了团结工会时期和后来融入欧盟的欧洲一体化,足迹遍及东西中欧各地,还涉足到阿拉伯文字世界。
 
作者集心理学、旅行与写作于一身,就像她笔下描写的心理实验中的那个小白鼠一般,不守规矩,置食物诱惑或大众所趋于不顾,特立独行,自我探索,而且有特殊的品味—喜欢残缺、不规则的事物,在旅行中追寻造物主的失误和过错。通常的我们,旅途中的耳闻目睹常常未经大脑即随风而去,因为我们正忙于拍照或急于上路赶去下一个景点。而作者则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带读者重新审视已经熟知的所闻所见,从而获得新的意义。

 
 
不妨分享一下作者笔下的几个片段,通过她的眼光来审视那些我们已经熟视无睹的景象。
 
作者谈写作感受。写作犹如自我囚禁,是一种带着镣铐和自控下的精神病,一种痴迷偏执狂的状态。绝不是通常想象的手执鹅毛笔、面戴威尼斯面具、热热闹闹的模样,而是身着屠夫围裙和橡胶靴,手执屠刀的打扮。疯疯癫癫、忘我的境地,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自己咀嚼,得出结论。我从作者笔下的形象中领会到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的区别。
 
作者自言患有“重复解毒综合症”,即反复让自己的意识回到某些形象上,甚至强迫性地寻找这些形象:那些残缺、损坏、报废的事情或失误。(p. 17)她相信,在残缺中,存在才显现出它的本质。在博物馆,她对那些仔细排列的展品兴趣索然,但对那些被遗忘在地下室或过道的不起眼的作品很是兴奋,因为它们暴露了最初收藏家值得怀疑的品味,如双头人,或形态变异的苹果等。这说明,人们意识到,自然中的怪异物品才值得永恒,不同寻常的物品才有生命力。作者对“综合症”(syndrome)的看法也很别致:医学上的这一用词用在旅行心理学上颇为合适。它的特点是,小规模,便携式,片段式,无需深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现象,然后弃置一边,是一个一次性的认知工具。
 
关于心理学。在作者来看,这是一个摇曳不定的领域,没有定论,没有确定性。心理学告诉我们,防御性心理机制(如理性化,升华、否认)为人们建立起秩序。如果缺失这些心理机制,现实生活会让我们的心灵破碎。因此,人们的身体就是一座城市,其市貌即是重重护墙,堡垒、地堡。心理的壁垒与旅行的流动,一个令人感慨的对比。
 
不同的时间概念。“定居者和农民更习惯于循环时间,所有的物体和事件都会返回起点,缩回胚胎,重复成熟到死亡的过程。但游牧民和商人总是在路上,他们使用另外一种时间以便旅行需要。线性时间对于他们更为实用,因为这有利于测量抵达目标或目的地的进展,不断逼近的程度。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这个思路鼓励冒险,充分生活,抓住每个时刻。不过,这个关于时间的创新却实在是令人沮丧的:当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可逆的,那么失落和悲哀就成为人们日常的经历。”对策则是与世界保持距离,前后左右,若即若离,穿越空间、语言、信仰。(p. 53)
 
这让我回想到,我们使用不同的时间概念来安抚和激励自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好像还是循环时间给了人们不时的希望:“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Tomorrowis another day." 还有辩证一点的:“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作者写道:以旅行心理学来看,“孤岛”(island)体现了人们最初最基本的心理状态,此时,生命刚开始有自我意识,对身外世界茫然无知,正处于自恋(narcissism)甚至自闭(autism)状态,可以自给自足。只有自己看来是真实的,除此之外都是模糊的幽灵。(p.97)
 
 
她在旅行的各种场合写作: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在作者笔下,机场留宿的女客,漂浪海上的水手,邻座的游客,等等,都是她观察记录的对象,他们在作者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新的意义。“那些年的时光从他的身边驶过,在他的身上选择了捷径,蹑手蹑脚地、仓皇地溜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得到延伸。途中那些漂浪而过、瞬息即逝的镜头,让我想起同是动荡不定场景的小说《大河湾》里面的那些身影。
 
当然,作者记录下了自己旅途中的经历,如在时差支配下,晚间靠电视频道转换来消磨时间,召唤睡意:从宗教台到色情台的转换,肉体与神圣,生理与天理。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宾馆房间里打开电视,正看着,突然电视因删节而戛然中断若干秒,屋里一片漆黑,令人心中一悸,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具体时空。
 
作者笔下的夕发朝至卧铺车的经历,让我想起自己的两段经历。一次是1990年代底,我们一家从奥地利经捷克去柏林旅行,乘夜间卧铺车。那时捷克尚未加入欧盟,需要办理签证才能经过。但我们茫然无知,没有办理。结果是,午夜在奥地利与捷克交界的一个小镇火车站上,捷克边境人员上车检查,发现我们没有捷克签证,将我们赶下火车,午夜时分只好在小镇火车站那间小小的候车室中停留,女儿睡在桌子上,等到第二天清晨乘火车返回维也纳。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心好,看到我们的窘迫样子,让我们带孩子到他们值班宿舍的床铺上睡觉,一早又赶过来,叫醒我们去赶火车。还有一次,乘夕发朝至的卧铺车从莫斯科去彼得堡,深夜上车。车刚开动,同一车厢的俄国男女当众更换睡衣,几近裸体,印象深刻。
 
书中描写航班overbook的经历,临时改变计划,在机场暂住一晚。其实,旅行即是目的,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自然发展而已。而且有了足够的时间与一同留下的另一位女客长谈。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位同事,他的新太太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结识的。
 
读着这本书,不断让人产生打起背包就上路的冲动。然而,旅行的目的什么?书中记录了罗马尼亚作家Cioran这样的看法:“我不注意那些匆匆过客的面孔,而是低头观看他们的脚步,这些忙碌的一类人都简化为匆忙的脚步,又在走向何方呢?”书中描写的那些路上旅客,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的景观见闻,加上一大堆照片。作者问道:“我去过那里”意味着什么?一位年轻人说,我见过的东西就属于我的了。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曾经说过,当人们离开这个世界前,所有经历都一一过目掠过,所以应该多看美丽风景,以便愉悦上路。嗯,这也是一种美好追求。
 
作者写道,旅行途中犹如失踪,没有人可以确定你在哪里。但是,旅行是文明的标志,打劫者不去旅行,只是到达打劫的目的地。但对于旅行者来说,其目的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过程。旅行的意义正是在途中的耳闻目睹、身心感受。
 
旅行,在移动的脚步下掠过的不仅是景色,人物,事件,而且还有逝去的时间。人生即旅行,旅行心理学即人生心理学。想到了这一点,涌起许多感慨和遗憾。这么多年来频繁旅行,但总是匆匆赶路,放过了细心观察体验记录的机会。还好,还有明天。
 
这本书原文波兰语,英译本文字通顺,生动鲜活,读起来毫无违和。但还是心存遗憾,不能够从作者的母语阅读这本书,尤其是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家来说,实在是莫大的不幸。


以上两文均来源于周雪光教授的微博,有少量编辑修改。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转载请注明原始来源和本号。


—End—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周雪光|韦伯故乡读韦伯“断想”

周雪光 | 冬季读韦伯七篇

周雪光 | “有组织的无序”:封闭系统中组织决策的大困境

周雪光|理解宏大制度变迁与个人生活机遇

周雪光|学术研究中的“创造之作”

周雪光|理性组织、组织暴力与民族共同体

周雪光 | 从家族兴衰看国家建构历史的演变

周雪光|塑造政治秩序:意气用事的激情与理性计算的利益

周雪光 | 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

周雪光 | 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

周雪光 | 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改革四十年

周雪光 |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周雪光 | 莱茵小径徒步旅行记

周雪光 | 隐蔽的历史:发掘欧洲近代国家科层制的演变背景

周雪光|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