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世纪心理学届顶流,100年前就揭秘了「天赋」的本质

Joshua 谷雨星球 2022-11-22


  • 为什么老大能被「鸡」出来,同一个爹妈养的老二就适合「散养」?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阅读,有的却完全不愿意捧起书本?

  • 为什么有的孩子从小追问为什么,有的孩子却表现得没什么兴趣?

  • 为什么有的孩子无比看重成绩,有的孩子却并怎么在乎分数?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并没有智商、情商之分,这种不同反倒揭秘了父母们苦苦追寻的“天赋”。


■本文作者Joshua,心理和精神分析学本硕,被家长称为元驱动力捕手,这是他在原住民妈妈大会上做分享,启迪了无数家长。

在「原来我一直误解了孩子,没有内驱力只是动机不同」中,我提到了偏好认知模型的不同造成了这种差别。


偏好哪种人格认知模型就像惯用哪只手写字。幸运的话,父母和孩子偏好认知模型一致,那么养育路上就会很舒适,双方追求的目标也一致,激励方法会管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却不尽如此。


要想发现孩子的天赋,找到正确的激励方式,我们需要走得再深一些。


那么,究竟都有什么类型的视角呢?父母和孩子属于哪一类?


市面上目前流行不少人格测试,大多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理论有关。撇开先天后天这个心理学界永恒的争议,共识是,人格特性在短期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所以,我就用通俗的比喻,拆解下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心理类型》提出的人类4种基本认知过程,找到理解自己和孩子的新视角。


这篇文章4500字,有点长,读完找我们领个小奖励:)。


激活100%相同脑区
可能性仅有3%


成年人大多都很能了解朋友的行事规律和底层驱动力,但是对于最亲密的孩子,反倒在进入青春期后就失去了判断。


在做咨询过程中,很多家长眼里的孩子,跟孩子独自表现出来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我发现很多亲子冲突的根源来自父母和孩子认知过程的互斥性,每个人都会有更偏好的某个认知过程,就像一个凡是喜欢讲逻辑的家长,遇到了一个关注情感的孩子,自然是鸡同鸭讲。


所以,找到一个人最常使用的认知过程,我们就找到了解读他的敲门砖。


这四种认知过程分别是,感觉(sensing),直觉(intuiting),情感(feeling)以及思维(thinking)。 



其中直觉和感觉是侧重于感知,也就是更偏向于去吸收信息,常用这类认知模式的人,往往没那么急于做决定,而更喜欢自由地去探索和体验。


而情感以及思维是侧重于判断,也就是更偏向于用收到的信息做出决定,常用这类认知模式的人,往往决策力比较强,追求确定的结果。


2011年,心理学博士Dario Nardi、UCLA的教授写出了一本书《Neuroscience of Personality(人格神经科学)》。


过脑电图,他发现偏好相同认知过程的学生在大脑模式中的相似性,也可以看到偏好不同认知过程的巨大差异,为人格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UCLA教授,心理学博士Dario Nardi



而每个认知过程又因为内外倾向的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哪怕同样是偏好以感觉去认识世界的人,也会有偏好内倾感觉,和外倾感觉的区别。


总体而言,内倾的认知过程更不需要外界的回馈,而外倾的认知过程更依赖外界的刺激。


早在1999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就有研究清楚地表明,内向和外向者的额叶区域活跃度不同,内向的大脑不需要外部刺激也会保持高活跃,而外向的大脑需要外部刺激来让大脑保持足够的活跃度。


我必须提醒家长们,每个正常人都具备所有认知过程,一个偏好直觉的人,并不是说他没有感觉,甚至不代表他感觉较弱,而仅仅是说明他对直觉的重视度更高,更频繁地使用它。


■教授在UCLA历时5年的合作中发现,孩子在进行不同状态下的大脑活跃度顺序是👉学习新的棋牌/桌面游戏>玩游戏>看电视/视频,也就是说打游戏也比看电视和视频对大脑有激活作用。这些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之后单独聊。


这样就有8种不同的维度,感知信息的维度有内/外倾感觉型、直觉型,判断信息的维度有内/外倾情感型和思考型。一般人都会在感知和判断信息维度中各有一种认知偏好。


偏好的认知过程和智商与情商都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优劣之分。


研究还发现,相同认知模型的人面对类似的情境时激发80%相同脑区的可能性有50%,但仅有3%的可能性是激发出了100%相同的脑区,个性化得到了证实。


照相机、辞典、蒲公英和大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两种不同吸收信息的形式——感觉和直觉。


  • 孩子是“感觉(sensing)”型认知偏好吗?


如果是的话,那他们经常吸收的是直接,具体,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信息。比如一棵树的颜色,品种,栽种过程。因为感觉这个认知过程,更信任实实在在经历的事情,觉得与其去关注未来不确定的内容,不如把握好已经真实存在的部分。


在沟通中,他们更愿意讨论具体的内容,比如现在发生了什么,之前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的具体细节。


这其中又分为两种认知偏好模型。


👉外倾感觉型,就像照相机拍照。



他们会捕捉到外界当下发生的事情,人生态度概括就是活在当下,愿意冒险和体验刺激,他们很少斤斤计较,非常讨喜。


比如我咨询中遇到过这个类型的青少年,他会通过给同学代购赚了很多零花钱,但是一接触理论知识,就开始因为枯燥而逃避。


这个认知模型发展好的话,他们会是出色的表演者和实业家。


【注意】他们不太喜欢延迟满足,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会为了一时之快,做一些不靠谱的承诺,在家长口中就是“积极认错,下次还犯”。


👉内倾感觉型,就像一本编写辞典



他们的人生态度概括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严格地遵守那些可靠的步骤。作为家人、朋友、恋人,相处起来很可靠,因为他们思考非常仔细,积极吸取过去的教训。


比如有孩子在做手工时候特别认真,看说明书每一条都认认真真核对清楚,严格按照上面的步骤去做。


他们发展得好的话,会是非常靠谱的执行者,最受上司信任的管理层。


【注意】他们往往比较保守,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会非常斤斤计较,总是翻旧账,在细节上特别挑剔,也就是常说的“鸡蛋里面挑骨头”。


  • 孩子是“直觉(intuiting)”型认知偏好吗?


最偏好使用“直觉”的人,经常吸收的是潜在的,未来的,概念层面的信息。比如一棵树的寓意,潜在的用途,未来的生长变化。因为直觉这个认知过程,更相信潜力可以变成现实,与其关注无法改变的现实,不如关注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沟通中,他们会更喜欢谈论理想中的内容。比如可能会发生什么,意义是什么,规律是什么,以及关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不会很关注事情的具体细节。


👉外倾直觉型,就像蒲公英播种



当我们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并非直接经历的事情时,都是在向外使用直觉。比如看到太阳联想到空调,想到空调,又联想到感冒。


他们的人生态度概括就是探索一切,特别愿意去幻想未来并且渴望尝试各种选择。小朋友可能很小就缠着爸妈问东问西,问题千奇百怪,什么“水为什么不可以是黑色的”“我为什么不可以生孩子”,也经常自己做一些傻事,就是为了看看会发生什么。


他们发展得好的话,会是杰出的创意者。


【注意】他们不太喜欢受到约束,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会因为沉湎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怎么关注现实世界的责任,变成“白日梦想家”。


👉内倾直觉型,就像生长中的大树



当我们根据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时,都是在向内运用直觉。比如看到一个同学的鞋带松了,模糊地预测到之后体育课他摔跤的场景。


他们的人生态度概括就是实现深远的价值,特别愿意去思考特别深刻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拿我自己当例子,大概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想很多具有长久意义的问题,比如父母的爱到底从哪里来,我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是并不是消极的,是纯粹地喜欢思考这些问题,觉得它们比生活中的问题更值得思考。


他们发展好的话,会是非常有远见的战略家,能够通透地理解事物的规律。


【注意】因为他们往往比较执着,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会深陷于自己某个错误的理想,而不考虑外界的需要,变得“愤世嫉俗”。


列车、大楼、镜子和花园


接下去我们来到了认知模型中的判断过程,也就是两种侧重与决策的认知过程——思维和情感。


  • 孩子是“思维(thinking)”型认知偏好吗?


这里的思维和思考不同,最偏好使用“思维”的人,经常依据事物层面的原则做出判断,而较少考虑人的情感和人性的需求。


比如当他们安慰人时,更多的地会去想到该如何解决问题,或者分析问题是否合理。


如果一个人在沟通中,总是不需要他人的参与,就做出独立的判断,在自己的想法出现了难以解决问题时,才会考虑别人的观点,那通常思维就是他的主导认知过程。


👉外倾思维型,就像一辆开往目的地的列车



当我们根据外界的客观事实来做出决定时,都是向外运用了思维。比如,孩子为了得到作业的成绩,决定还是写完枯燥的作业。


他们的人生态度偏向“结果导向”,概括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特别喜欢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比如有孩子会特别看重结果,并不是很着重过程。


他们发展好的话,会是非常坚韧的领导者,贯彻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注意】因为他们不太重视情绪价值,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会为了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成为“利益至上者”。


👉内倾思维型,就像享受搭建一座大楼的快乐。



“过程导向”的他们更喜欢研究问题的来源,愿意去了解事物运行的原理和各种观点的逻辑,至于结果如何,并不是很在意。

比如最近咨询的一个家长,我告诉他要先肯定孩子的情感,他的第一反应是疑惑,“可是孩子不该有这种感受啊”,但他解释明白后,他马上大方承认了之前的思路有问题。


他们发展好的话,会是非常理智的分析者,能通过一套思维体系去解决大部分问题。


【注意】因为他们往往把理性逻辑放在情感之前,如果发展不够成熟,他们会对不合理的想法过分批判和瞧不起,并且总能找到理由借口,也就是常说的“杠精”。


  • 孩子是“情感(feeling)”型认知偏好吗?


最偏好使用“情感”的人,经常依据人的情感和人性的需求做出判断。


如当他们安慰人时,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平复这个的情绪,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因为情感这个认知过程,更相信人本身的意愿和信念的价值,觉得与其去考虑到事务层面的原理和解决方法,不如激发人性的力量来达成好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在沟通中,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观点而产生动摇,经常希望得到来自人的认可,那通常情感主导他的认知过程。


👉外倾情感型,就好像一面镜子



当我们根据他人或更大集体的价值观做出决定时,都是向外运用了情感。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小伙伴买了很贵但是很丑的衣服,但是还是为了不让他难过,夸了夸衣服合身。


他们人生态度概括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个集体,特别喜欢建立互相体谅、彼此包容的氛围。比如有的孩子愿意乐于助人,主动关注父母的需求,提供关怀。


他们发展的好的话,会是非常友善的社交者,能让所有人感觉到宾至如归。


【注意】他们不太能掌握边界感,如果发展不成熟,可能会过分地站在集体的立场,默认你也要去牺牲和妥协自己,成为“讨好大众的人”。


👉内倾情感型,像自由成长的各种植物



当我们根据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做出决定时,都是在使用内倾情感。


他们的人生态度概括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特别愿意去坚持自己的情感价值观,不向外界妥协。比如我的母亲大人,她有一次坐出租车,说好了要送进小区,但是司机临时变卦,她宁可不要客服的赔偿,也不肯下车,只希望司机表达歉意,而不是为自己的不诚实找理由。


发展好的话,他们会是非常具有个性的创作者,能深度地在情感层面达成共鸣。


【注意】他们往往会非常敏感,如果发展不够成熟,可能受到自己主观的个人偏见影响,而难以沟通和理解他人,成为他人眼中“自我中心“的人。


最后上张总结图: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用到每个认知过程,但是优先级确实有所不同,大多数人常用的会有两种维度,这也构成了人与人在认知层面的差异。


之后,我会跟大家详细来聊聊不同认知模型。


留个家长一个小思考,再去领看到这里的奖励吧!


END

看到这里的送你个小奖励


到底如何发现孩子的内在动力?
Joshua最热门一场「内驱力」分享
推翻无数家长的原有视角
对激活孩子内驱力醍醐灌顶

扫码领券
立减99元免费听!
想预约Joshua老师测评也来排队吧


「#谷雨内驱力专题」

👉“我天天奖励教育自家娃,怎么就把他养废了?!”3个实验揭露扎心真相

👉一位妈妈说,她的“终极困惑”有了答案

👉双减后拼爹拼妈,拼的到底是什么?


 关注视频号,做不焦虑的家长 
公众号/B站:谷雨星球
视频号/小红书:Summer教育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