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下择校之路怎么走?22年学校老法师独家分析

Summer夏景 谷雨星球 2022-10-02

EP5第五期

9月开学后,又是新一年择校季。

到底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是横亘在不少魔都妈妈面前的难题:

双减时代、疫情当下,国际化学校该何去何从?去留学还安全吗?摇号时代,两条腿走路,体制内外兼顾可能吗?

我身边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过来人妈妈,非Sophie莫属。

她当了22年老师,其中有16年负责国际课程招生,面试过成千上万的家庭;她也是一位刚刚陪孩子走过高考的妈妈,女儿18年来一路读体制内,今年被985录取。

“择校焦虑的根源,很大原因源自家长对体制内外有着不切实际的想象和误解。”Sophie如是说。

播客精华版+文字↑,下拉文末解锁完整版。)

#01

 疫情后家长心态更摇摆 
 体制内外建议5升6确定 

这是我从事教育行业的第22年,师范毕业后做过一线老师,当过班主任,后来选择转岗去做招生。

学校同时开设国内和国际课程,很多家长入校时并没有想好怎么选,所以十几年来,我每天都在跟不同的家庭沟通,少说也面过几千组了。

疫情前,家长选择还是蛮果断的,疫情加上「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我发现大家的选择非常谨慎,毕竟完全走体制外、切断体制内的可能,家长担心未来没办法应对不确定性

■英国QS在2020年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8成留学生担心感染新冠。

今年“双减”政策下来后,教育重任收归校内,对于老师的求更高,我预测家长的选择会越发小心翼翼。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家庭希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能顺应孩子天性,让孩子在校内得到好的资源,个性化的发展,一方面又能保持学科的扎实性,培育好学习习惯,保留体制内外兼顾的可能性。

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前提下,我建议小学阶段选择融合课程。

小学学科专业性并不强,“两条腿走路”在小学是能实现的,时间上也允许孩子尝试更多可能性,正是“授之以渔“ 的绝佳时机。

■小学开设融合课程的学校很热门,要摇号的多。

融合课程是在国内课程基础上,加入国际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超学科、探究式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科,并应用到实际中,更符合低龄孩子认知规律。而且是双语教学,对英文学习也有帮助。

上融合课程是不是中文学不好了?目前小学融合课程中文占比至少在70%以上,阅读书目中英文兼备,光中文每学期超过100本,文史哲和开科学类都有覆盖。

■我校1年级上学期中文必读书。

但进入初中,乃至更早5年级时后,还想两条腿走路,几乎不现实了。

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建议5升6时候家长一定要做个明确的决定。

据我多年观察,5升6孩子适应能力和可塑性还是强,不管原本读什么体系,转轨后一个学期基本都能适应。

为什么说再晚就不好了呢?因为真正区分出体制内外的学科难度要从初中开始。

一般来说,体制外初二着重国际课程的衔接,比如对接IGCSE或Pre-IB等,不是特别看重中考成绩。而体制内初中教学完全向中考靠拢,中考是有踩分点的,1分1000个人,1分都不能丢,得全力以赴。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到了初中两条腿走路不现实,高中除了大神外,更别想“两条腿走路”了。

而且,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能走好一条路都不容易了,不然最受伤的总是墙头草,哪边都不占。

从体制内转轨到体制外,有几个节点非常合适,一个是4年级的时候(一些民办双语学校在5年级会新增一个班),一个是刚说过的5升6,还有就是很多家庭会选择的中考后。

国际高中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需要学生提供中考成绩,投档线满足提前批的最低分数线,提供高中学籍的“21所”,学生参加会考后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

■ 上海21所有学籍、开设国际课程的高中

一种是不提供学籍的大多数国际高中,这类其实都算不上是学校,拿的是培训机构的资质,还有国际课程的认证,如IBO、CIE等认证。

总之,不管体制内外,我都建议家长最晚5升6做出决定

如果要出国,那就跟着国际课程走,不要用「总分思维」衡量孩子,扬长平短。如果留在国内体制就修炼强大心脏,死磕每个知识点,暂时放弃一些喜好,条条大路都都通罗马。

■5升6转轨可以摇号进入体制外学校。


#02

 体制内外都不完美 
 焦虑源自刻板印象 

发现不少年轻爸妈的择校焦虑,源自对两种体系的刻板印象。

体制内必须特别鸡血吗?我女儿在上海特别顶尖的高中读书,同学特别独立,学校几乎全靠内驱力,家长们管得并不多,疯狂鸡娃型极少极少。

体制外回家根本没作业,特别快乐吗?其实国际课程对自我探究性要求很高,大把学生熬夜学到“头秃”。

■ 我请一位对体制内外都很熟悉的00后列了张对比图,确实在理。

虽然上海高校录取本地学生引入了综合评价,但高考分数仍是第一位。在高压下,又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很多有着非学术能力外闪光点的孩子可能被淹没了,非常可惜。

体制外的评价方式更灵活,也更多元,更看重综合素养。我拿艺术考试来打个比方。

国内美术艺考一般是几个小时画个素描或者油画,各自临摹,交上去打分,全程特别安静。国际课程IB艺术学科考试怎么考呢?每个人得办个小画展,画展是有具体要求的,多少开面的作品有几幅都有规定,而且每个画展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有个学生的主题是「母爱」,所有作品都要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母爱」。展览时考官们会听孩子们20分钟英文介绍并提问,包括画展立意、作品色彩等等,考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素养。


■陈丹青在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里说,国内艺考生画的素描,梵高都画不出来,但是一摞摞的堆在美院里都生了灰,把美院的仓库比作「艺术坟墓」。

体制外国际课程看重综合素养,毕竟分数高,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优秀。

有一次我约了一个中考成绩近600分(满分630)学生面试,我去开门迎接时,看到有两个人,就问是不是学生家长,外面热,先进办公室坐着等吧。学生不耐烦说,他不用进去了,就在外面等,他不是我爸爸,只是司机而已。我说叔叔特地陪你来,也是长辈,把他请进来吧。

学生一听,脸立马垮了,又强调了一遍:他就是个司机,在外面等我就行。我特别重视孩子的品德,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走吧,你并不适合我们学校。

那些有教养,很阳光,有兴趣爱好并能为之付出的孩子,哪怕当时中考分数没有很高,但当兴趣激发出内驱力后,这些孩子在高中乃至未来的人生中,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有个孩子发现自己喜欢金融,花时间读相关的书,比如像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等。他还办了一个公众号,从金融学角度出发来分析时事,科普经济学知识,收获了一批读者,在高中时还与某餐饮公司达成协议,拟了一份上市招股说明书。

我见过很多家长,把被刷题折磨得不轻、没有运动时光、越来越沉默的孩子转进体制外课程,跟抓紧了救命稻草,看到了曙光一般。

当然,跟体制内应试教育有弊端一样,体制外也不是完美的,上图有提到。

■很多人担心体制外学生留学毕业回国后的适应力,2020年智联招聘发布的海归求职报告显示,近60%的海归对于薪资并不满意。


#03

 面试了成千上万个家庭 
 发现优秀妈妈的共性 
不管读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有探究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都是特别优秀的孩子,当然,也有让人头痛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从不是体系,最重要的是家庭。
我以前也是焦虑型妈妈,还是个急性子,女儿小时候没少吃苦头。
她上小学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利用碎片时间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于是上下学时,我在开车时候让她用前面车牌上的4个数字做“24点”(通过加减乘除算出24)。
她从小算数速度很慢,我一看题那么简单,但她过了两条马路了怎么还没算出来,眼瞅着前面车都要开走了,我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把她吓得不行。现在想来,这是从小让她埋下了对数学恐惧的炸弹
我真正开始对育儿有所感悟,要到女儿小学末期了。
因为职业关系,我有机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家庭。开玩笑说,我现在练就了一个能力,我都不用看孩子,见过妈妈能猜到小朋友的状态,每次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面试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后,我发现优秀孩子背后站着的妈妈们,都有一个共性:不焦虑,遇事不乱,情绪稳定。
这里的「情绪稳定」并不是指得多温柔、脾气有多好,而是足够坚定,在家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做孩子的打气筒和垃圾桶。
我特别理解父母工作很忙,压力很大,都会有情绪,但可以找其它方式排解,跟朋友吐槽、阅读、运动等,但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把情绪的不确定和焦虑传递给孩子。
■ 哈佛毕业的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推荐给家长们,讲述了压抑、有规则的家庭的教养故事,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

我有一次面试了一个家庭,全程妈妈都在抢着说,我问起孩子过往经历,妈妈不停倒苦水,说孩子总让她操心,报了很多班都半途而废,不仅学习成绩不争气,连话都不愿意说。孩子在旁边一声不吭,满脸厌烦。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养的前提,教育上出现问题,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亲子关系的纽带断了。

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愿意跟你吐槽,发脾气,恰恰说明了对父母的信任,说明家让孩子觉得安全。如果家都不安全了,遇到问题想不到爸妈,自己又没办法解决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很难以承受的事情。

不管读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这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Jinx.H.X.T)


 「独家福利!
加我领教养书单&听体制内、外独家择校分享」 



 「谷雨星球」

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

用过来人优秀经验抱团养娃

EP1:我做了牛娃妈该做的一切,也没养出牛娃

EP2:当三个儿子的妈妈,宾大沃顿妈有法宝 

EP3:3岁寄宿、放弃藤校的他,怎么样了?

EP4:哈佛妈“卧底”藤校家长群,揭名校录取真相


 「扫码解锁版」


关注「谷雨星球」,一起抱团养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