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承伟 || 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研究(上)

黄承伟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10-15


作  者

黄承伟,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新时代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证明,这一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坚实的实践基础、严密的科学内涵和深邃的精神实质,是党的农村工作经验的集大成,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内涵特征,全面认识和系统理解其重要意义,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思想,科学回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新时代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推进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决策新部署。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证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厚实的实践基础、严密的科学内涵、深邃的精神实质,是党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充分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而取得的农村工作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认识和系统理解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


追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可见,这一决策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思想,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承续于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建设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思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这其中,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思想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意义:第一,关于农村基础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食物,“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列宁也指出,“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富丽堂皇的社会主义大厦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失去了基础性地位,相反,随着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及农业为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1882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现在它更是这样了。”第二,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决定着城乡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化大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果是,“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可见,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是封建社会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必然导致城乡差别的出现和城乡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破除城乡对立的社会条件和制度根源;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第三,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程度与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城乡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同时,个人超越畸形、片面发展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才会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人不再被区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有的人口以及工业和农业等一切生产部门都将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均衡地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超越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

集中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文化的继承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首先,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聚族而居和精耕细作为典型特征,中国传统社会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文化品格不仅孕育出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归宿。“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记忆,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把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此外,中国乡村数千年的村落文化累积孕育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风俗礼仪和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乡风礼俗文化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追求、处世态度、行为规范等不仅是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体现,更是几千年来乡村社会得以良性运转与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础,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其次,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乡村治理中的自治、法治、德治等基本要素,以及乡村治理中一直传承的优秀乡约、乡贤文化,为健全我国当代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借鉴。“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是对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乡约”作为一种显性规约为乡村自治奠定了基础;“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等论述,是对传统乡村“礼治”和“德治”的新时代转化和发展;“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要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因此,中国现代法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社会“乡约”与“礼治”的创造性发展,为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法治支撑。此外,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农事节气、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因。比如“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如此等等,都是对传统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发展。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乡村建设的思想理论

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指出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解决农民共同富裕问题的唯一途径,从而指明了中国农村必须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毛泽东还重视农村工业化,指出“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发展多种经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等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力下放给农民。”江泽民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利益,强调:“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落实农村基本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提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强调把以人为本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他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总要求, 他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重要论述,将乡村振兴提到新时代的新理论和新战略的高度,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发展高度。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基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是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地方主政期间乡村建设实践经验的升华。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建设的百年探索实践

从党的工作重点和扩大革命规模的角度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始乡村改造,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和精兵简政政策,推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保障了农村群众的生存权,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农村群众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广大农民实现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广大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推动乡村建设主要是推行农业合作社,强调“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村的贫困落后的面貌;党和国家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广大农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自发创立了合作医疗制度,群众的基本医疗有了保障;积极开展农村的扫除文盲活动和普及教育事业,以多种形式满足农民学习新文化的需求;初步建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五保救济”成为减缓贫困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缓解了农村普遍的绝对贫困,推动农村建设事业迈出一大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乡村发展的中心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村的商品经济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基本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进入21世纪,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05年10月,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中之重,是党中央统筹新时期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具体落实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法制、公共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乡村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发展,2013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围绕“三农”问题,对乡村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注重推进农业现代化,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源动力,破解“三农”难题。如2016年提出发展特色小镇,2017年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绝对贫困问题,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良好开局。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使命,循序发展,有机演进,逐步提升,浑然一体。百年来,党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乡村建设重大成就,积累了坚持党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村工作服务国家大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等重要历史经验,形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推动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

习近平同志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县、福建宁德市、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工作和主政的丰富历练,形成了他对“三农”的深厚情怀。他主持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基础。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时,提出要摆脱“小农业”思想,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在福建工作期间,在农业发展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 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三农”发展、脱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论述和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乡村建设发展问题,对乡村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逐步成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他领导人类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强调以创新推进农业升级转型,以协调推进农业均衡发展,以绿色理念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开放推进农业对外合作,以共享促进农民共同富裕;部署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结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百姓生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要求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指出村民自治是“三治融合”的核心,法治是“三治融合”的根本保障,德治是“三治融合”的坚实基础。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党的“三农”工作的理论结晶和经验升华。这些论述的丰富内涵,可以从如下方面把握: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是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对乡村振兴的定位。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历史进程中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和新的历史方位,提高各个方面的自觉性主动性。

2. 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关键是要提高党全面领导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具体体现为广大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乡村干部等领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体现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效果上。

3.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就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的现代化也将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多措并举、多途径并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表明,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只有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实现振兴。

5.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整体布局中的关键,要通过培养人才队伍,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6.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传承乡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的新气象。

7. 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环境美,则乡村美;生态兴,则乡村兴”,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8.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组织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一定要重视基层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9.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乡村振兴要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法治为纲、德治为魂、自治为本,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10.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兜底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要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围绕留守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卫生健康、思想情感等实施有效服务。”“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

11.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改革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理解乡村振兴,不仅要深刻理解“五大振兴”的目标任务、推进要求,也要同时理解“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论断。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我们可以从理论、实践、世界三个维度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视野考察了城乡关系的变迁,科学预判了城乡关系的未来走向,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命题,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城乡融合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与乡村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两者均需要彼此的资源和人口流动,带来新的生产力,避免模式固化。相对于城市,乡村发展也有许多优势。比如,中国乡村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德治传统和丰富的村规民约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要把农村作为切入点,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然后再进行工业化的发展。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理论,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概念,并反复强调,“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总之,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这条融合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是对我国城乡关系、城乡变化趋势、城乡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2.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是立足新时代实践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解决中国发展重大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体现党和人民意愿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萌芽于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发展于习近平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形成于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是集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总结和工作指导、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于一体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阐明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深化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工作的时代定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3.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理论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理论框架:(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搞好统一经营服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做好“特”字文章,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适应城乡居民需求新变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5)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高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下乡,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6)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县乡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加快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7)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培育贫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戒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二)实践意义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路径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从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问题,通过促进乡村全面发展补齐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弱项。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看,整体而言,乡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够避免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景象。只有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就是“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的含义。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始,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为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期盼和憧憬,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既包含城市人口,也包含农村人口,如果没有乡村振兴,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方面,如果没有惠及全体人民,缺少几亿农民的参与,那就谈不上全面富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裕,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谈不上全面富裕、共同富裕。同样的,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进共同建设共同富裕;乡村不振兴,总是落在发展后头,也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三)世界意义

1.中国乡村振兴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我国干好乡村振兴事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乡村衰退导致的‘乡村病’、城市贫民窟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农村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很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世界银行称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地域广大、发展类型丰富,乡村振兴呈现多种样态,形成各种类型的乡村发展模式。这些乡村发展模式以及蕴含其中的理论、制度、文化等元素,都是中国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提供了借鉴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新命题,标志着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向多渠道、多样化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会从刚开始的对立转向互相融合。在这种融合模式下,城市、乡村会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形成一个整体性而不是分离的社会综合体。城乡融合发展将打破原有的乡村习惯,带来更高效、更便利、更快捷的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的多样性带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类型多种样态、多种模式,中国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的进步及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坚定了信心。

3. 中国全面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振兴实践深入推进,基于实践基础的持续的理论创新,将成为全球乡村建设理论丰富发展的重要来源和推动力量,也必将在助力构建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文刊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3年第1期,注释从略。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刊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线上投稿系统启用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欢迎各界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网址:https://xdhu.cbpt.cnki.net电话:010-6275078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