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同随想,城市的面貌该由谁来决定?

徐老游 徐老游2 2023-09-08

这是2020年的游记,发在老号《徐老游》上,老号被封,在这里重发。欢迎老友新朋关注这个新号。

今年夏天回西北老家陪母亲,出发第一天和回来前一天都住在大同,并非大同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而是顺路,毕竟它的位置就在那里。况且周围似乎也没有比大同更适合歇脚的地方了。

照例在古城转了转,大概是暑期未到,到处可见空着的停车位。如今城墙已经免费,背着猫咪上去走了一圈,游客稀少,馒头甚至可以在城墙上漫步,下地追逐麻雀了。

已经十几年了,老城依然到处是建筑空地和工地,老市长耿彦波擘画的大同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我看也不可能如原来的擘画完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建筑如代王府已经重新修建完成了,其他的估计也不可能再重建了。倘若真的把老城完全复建成明清古城时的样子,灰突突一片披着古建外衣的低矮的钢筋混凝土就丑死了,其实说起来明清也不是大同最辉煌的时代,难不成还要复辟到北魏不成,说到底,建筑可以回到过去的样子,人能回得去吗?

两千多年了,我们总是在建了毁毁了建的老路上原地踏步死循环,人不能只往后看,只往后看还怎么进步,要进步就要学会向前看,要看清世界大势融入现代文明跳出死循环,所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要顺应的是天下大势,而不是某位市长的意志。何为天下大势?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文明是也,这是写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

城市城市,城是外壳,市才是内核,是灵魂。历史的外壳已经毁了,没有必要都得重建,重要的是要记住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完全重建恢复古城的样子也未必就代表记住了教训,尊重了历史,不再覆辙重蹈。说实话,一座新建的明清古城不足以吸引我,新建一座明清古城也复兴不了大同。我相信进步主义相信世界大同,相信人类最终都会向前走向共同的文明和未来。自大同老城被毁以来,建筑技术、材料和理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放眼世界,新老融合,现代建筑和古老城市和谐相处相映成辉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别人成功的经验非要关起门来走老路呢?

老城里的大同市民同样应该享有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权利,凭什么市长一拍脑瓜子,二十一世纪的大同市民还得要住回到明清时代的建筑里呢?是时候把大同老城还给大同市民了,不能再把城市作为市长的脸面,拿着市民的税贡瞎折腾了。




8月19日离开北京,第一站选在大同。
来过大同很多次,至少有两次记忆深刻。
第一次是1994年五一,那是和女朋友(后来成了我家一把手,那时相识不久)的第一次出游,也是我工作后第一次出游。同行有两位同事,一位同学,一共5人。坐晚上北京站始发的火车,一夜硬座,第二天天刚亮到达大同。那次游览了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
在从悬空寺到应县的路上,我们挤进一辆中巴,那辆破旧的中巴少说挤进了三十七八个人,我们是中途上车,别说座位了,人与人紧紧挤在一起,我是既直不起腰,又蹲不下身,夫人靠着车门,紧贴着我,在颠簸的旅途中她随口说了一句话——“我的眼里只有你”。第二年由黄小茂作词、三宝编曲、景岗山演唱的歌曲《我的眼里只有你》红遍大江南北,看在夫人面上,没找他们要知识产权费。
在应县,一圈低矮的围墙围着高大的木塔,门上挂着锁,我们正准备翻墙而入,管理员及时赶到给开了门,没有别的游客,那时木塔还可以从内部爬上去。
到达五台山已是深夜,漆黑寒冷中遇到了骑摩托车别BB机的十方堂管家格桑热杰喇嘛,当时他很年轻,又高又帅,问清了我们的身份后安排我们住在十方堂。多年后再次在十方堂见面,当年的帅小伙变成了佛光满面一身风范的大师,已是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虽然早已不记得我是谁,但是听我讲了当年那段经历后依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泡上最时髦的大红袍,相谈甚欢,当年的善良质朴如同那武夷岩茶一样经过岁月的烘焙更加醇厚芳香。
第一次对大同城市的印象实在是不好,低矮破旧,煤灰飞舞。记得当时旅游宣传中有一项目叫——煤海揽胜,那时的我们是冲着那些大名鼎鼎的文物古迹去的,当然不会去留意什么煤海,但是参观完云冈石窟吃午饭时,每人都从脸上抹下一层黑色的煤灰,于是记住了这个词:煤海揽胜。
第二次是2014年外甥考上清华,暑假广州的外甥女一家前来庆贺,那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时刻,我专门借了辆七座车带两个小朋友去草原天路,去了大同。那时大同古城已经初具规模,带两位小朋友逛古城,在等待拆迁的小店里吃了地道的羊杂汤。一路上兄妹两像吃了哈哈屁似的兴奋地聊个不停,看青春年少,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哥哥考上清华妹妹当然高兴,不过多少也增加了一些心理负担,她学文科,思量着只有考上北大才能赶上哥哥,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虽然那时她已经考入了广州最好的高中华南师大附中。之前建议去国外留学,她一直在犹豫,那次大同之行后不久,她选择转学到深圳的国际学校,最后考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能够去英国留学,也算是得益于世界大同。
这次是路过,到大同第一站来到新建的博物馆,地下车库没有启用,在路边停好车,顶着太阳走了好远才来到入口。四周是空旷的大广场,依次坐落着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和体育中心,可谓四菜一汤,全套的。据说都是聘请世界顶级设计师设计的,目前只有博物馆开放投入使用,其余几座主体完工但尚在进行最后的内部建设中,面对头顶的艳阳和遥远的距离,即使对建筑很感兴趣的我也打不起精神前去近距离感受那些建筑之宏伟。
博物馆对面的大剧院


和许多城市新建的博物馆等公共建筑一样,这些场馆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大,占地面积大,建筑体量巨大;二是造型独特,不同凡响,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魄。大同的这些新场馆建在新城区边上,四周空旷开阔,虽然在同一片区域分两行排列,但场馆之间距离比较远,难以形成相互照应和整体氛围,以上两个特点更加明显。面对这些巨大而又奇特的建筑,我无法用美或者不美来形容,在它们面前更多地感到我作为一个人的渺小和卑微。
大同博物馆一角

好在进入博物馆,没有让我失望。一是丰富的藏品;二是用心的布展,除了利用高科技电子屏增加了很多科普和互动体验,藏品的立体展示也带来了很好的视觉体验;三是人性化设计,进入博物馆后不久突然感觉低血糖心发慌,好在大厅有饮料食品售卖,临窗还有桌椅,补充一点饼干坐下休息片刻很快好转。看指示牌负一层还有游客用餐区和儿童体验区,供休息用的座椅也随处可见。总体感觉大同博物馆不仅内部空间设计合理、布展新颖,而且有很多人性化的设施,体验超越很多国内的新建博物馆。
博物馆中厅的巨幅壁画

大同博物馆地上共三层,按照年代顺序,通过丰富的展品展现了大同灿烂的历史文化。看历史,很少有一个城市像大同这样,同时拥有这么多好听的名字:云中、平城、凤凰城,世界大同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
然而,由于位于农耕和游牧交汇区,这里也是历史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长期对抗的前沿,当然也可以说是文明与野蛮的对抗前沿。正是因为这种对抗,号称中国第九大古都的大同更明显的特点是军事重镇,历史上很长时间不是在汉人控制之下的。
人类经过最初的文明阶段后,古代几大文明都先后受到周围蛮族的入侵,中华大汉帝国战胜了北方的匈奴,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始终没有消除。最终在五胡乱华中汉族政权西晋灭亡,进入了百余年的分裂混乱状态,直到北魏拓跋氏重新统一北方。
作为北魏都城的平城是当时整个北方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高光时刻。随后还长期作为辽金的西京。抛开大汉族主义,就不难看到,大同历史文化的多彩灿烂和繁荣瑰丽正是得益于不同民族的交流融合,而多民族融合成就的灿烂文明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魏平城还是佛教在中原大地兴盛的开端,北魏造像早已名扬天下,开创了云冈、龙门两大石窟,冯骥才更是将大同称为中国雕塑之都。佛教艺术之外,大体同一时期的壁画绝对是顶级的视觉艺术,生动鲜活,以宴乐和狩猎为主要内容的壁画简称宴猎图,博物馆中厅复制的巨型壁画就是最优秀的代表,我不小心把宴猎图说成了猎艳图,夫人立即予以纠正,猎艳是宴猎之后的事,别乱想。
马是游牧文明的象征,博物馆有许多造型各异的马的雕塑,我喜欢马,拍了很多张,效果都不好,看来我实在是不会拍马。
下午在古城溜达,重建的明代代王府已基本建成,对面的九龙壁还在维修中,记得上次2014年来时九龙壁也在维修。
老远就听到唱戏声,走向鼓楼西街,远远看到的广场一头的戏台上正在现场演出,本想近前观看,无奈喇叭声音太刺耳令人难以靠近。
前往华严寺,没想到游客如此多,本想占免票的便宜进去看看,不想入口挤满了人,因为之前去过,不愿排队拥挤,只好放弃。
继续向古城南门溜达,没走多久突然下起雨来,躲入路边的商场避雨。雨势不小,好在夏天的阵雨,来得快走得也快,不到半小时雨就停了,继续出门溜达。在老城溜达,还有不少区域让人感到无处下脚,不仅仅是雨后积水,还有路边到处乱停的汽车电动车自行车。
回想起前年去西安,明显感觉到老城区变得干净整洁了,车辆也都特别自觉礼让行人,一扫多年来脏乱的印象,在老城闲逛变得更加惬意。在很多人眼里相比于建高楼大厦,干净整洁是一件小事,很多时候拆旧房盖新楼容易,把新房装修豪华容易,把一座城市、一个家打理得干净整洁却更难。而恰恰就是这些小的不起眼的改变才是最重要和基础的。我觉得干净整洁是对任何一个普通家的基本要求,何况是遍布历史文物的豪宅。
第一次登上大同城墙,感觉到了西安。西安古城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次去西安都要上去走走。雨后天晴,气象万千。和西安一样,城墙雄伟壮观,城内杂乱无章。但是西安老城太大,很难有大的改变,大同古城却可以整体优化重塑。
已经建设十年了,大同古城依然到处是建筑工地,还有不少拆出的空地,我很纳闷,既然古城有这么多空地,博物馆为什么不能建在古城里,或者古城附近?古城东门外到御河边一大块空地上正在新建大片的钢筋水泥仿古建筑,大同古城可以以历史遗产古建取胜,但不能只有古建,尤其是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能建成影视城。
不知道那些建在新城边上远离市民的五大场馆到底是为了方便和服务谁?原本一体两翼,古城新城分布在御河东西两岸是一个很好规划,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最应该建在御河沿岸,新城古城之间,这样既方便了游客市民,又利于把新城古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实也可以将博物馆建在古城里面,美术馆、大剧院和图书馆建在御河边新城一侧方便市民,体育中心倒是可以在稍远的城边,这样布局似乎更为合理。国内最成功的的例子我认为是融于古城的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
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当然首先是为本地市民服务的,就如同卧室的窗帘最大的功能首先当然应该是遮光,一个不能遮光的窗帘不管多么华丽不都成了摆设么?
走在宽阔平整的城墙上,不仅想起了西安,还让我想起了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鹿特丹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座城市,是我心目中老城改造重建的成功范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损失。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战后重建并没有简单地恢复原貌,在恢复了古老的标志性建筑的同时,还在不同时期建设了引领世界潮流的现代建筑,从而使得鹿特丹成为现代建筑的摇篮。如今的鹿特丹作为一座各个时期的建筑反差巨大、对比鲜明、相得益彰、异彩纷呈的现代都市,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大量游客。
说起大同古城的开发保护,就躲不开一个人——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耿市长对大同老城的大拆大建引起了对于老城开发保护的巨大争议,在大同老城改造热火朝天的时候,老耿被调回太原,成千上万大同百姓上街想留住耿市长。他走后的两年间,众多项目陷入停滞,直到大同市委书记落马,工程才重新加速。
最终老耿在太原市长位置上退休,很多人为老耿为山西的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却未能升任副部级喊冤。
老耿冤吗?不冤。
我从根本上反对大拆大建,反对“大跃进”式的造城毁城发展模式。老耿今天拆了新的,重建旧的,本质上和当年北京城拆了旧的,建新的,是一样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中回到了梁思成先生“保护古城,另辟新区”的路上,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认识的提高,更多的是原来的老路实在是走不下去了。我们的城市发展多走了几十年的弯路,付出的代价实在过于巨大。无数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躲过了天灾、躲过了战乱、躲过了文革,却毁于和平盛世的破坏性开发中。到今天,也没有看到有那一个人为此承担过什么责任,反倒是梁思成先生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想想今天,还有几个人愿意像梁先生那样大声疾呼?

就个人来讲,我敬重老耿,老耿是成功的。即使在他离开后,大同依然按照他提出的方向在建设。在中国上千座城市,上万个市长中,有几个能像老耿一样让市民记住自己的名字,不信就问一下自己,你居住的城市,市长姓甚名谁。
大同是幸运的,有老耿这样一个一心一意做事的市长。现在恢复的古城最早是明朝初年,由徐达在旧城基础上修建的。可惜最后在1946年的解放战争中,被炮火炸毁。幸好在毁坏之前,梁思成来过大同,作了详细的勘测,留下了丰富的图纸和照片。现在大同古城的历史建筑严格根据图纸复原,避免了被随意扩大,比例失调。
由大同城市改造引发的争议,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一座城市的面貌到底该由谁来决定?
市长?还是市民?
鉴于市长们常常自称为人民的公仆,市民才是一座城市的主人。正如一座房屋装修方案的决定权最终在业主,一座城市的面貌,当然应当由市民决定。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
前不久,我所住的小区物业突然不让快递小哥上楼,问物业原因,答曰为了防疫,之前市政府的确有过这样的规定,可是早已取消,询问相关部门近期并没有出台新的规定,于是追问管家,才知道有业主不在家时放在门口的快递丢失,于是物业开始不让快递小哥上楼送快递,这是哪来的道理,即使出现快递丢失按照相关法律也不是物业的责任啊,只要物业提供监控录像配合调查就行了。再细究,原来是楼内监控设施出了故障,未能做到承诺的服务,这样物业就有责任了。收着高昂的物业费,出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却为了避免承担责任随意侵犯业主权利,物业管理公司大概忘了自己顶多算是个业主雇佣的私仆的身份,把自己当成拥有公共权力的公仆了吧。不少业主据理力争,打12345市长热线反映,可问题就是迟迟得不到解决。这就是当下主人和仆人关系,明明是靠主人的钱活着,却可以无视主人的存在,随便替主人做主,随意侵犯主人的权益。
至于作为一座城市全体市民公仆的市长,全由上级指派,大多不是本地土生土长,任期基本不会太长,张市长来了往东发展,王市长来了往西发展,赵市长来了说必须回到中心,搞得市民往往找不到北,由着他们决定城市的面貌,作为主人的市民能放心么?
市长总是说自己都是为了市民的利益,问题是,正如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政治家的利益一样,市民的利益、城市的利益和市长的利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当主人的利益和管家仆人的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如何保障人民的利益,如何避免老北平城的弯路不断重复上演,正如大同古城风貌的恢复,路还很长。
正如世界大同是最高理想一样,中国人历来重视平等,忽视自由。然而平等有两种:自由的平等和奴役的平等。世界大同,大同的标准在哪里?是回到北魏平城的大同?辽金西京的大同?还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同?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
一个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的社会,最终将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而一个把自由放在平等之上的社会,虽然得不到平等,但会比其它任何存在过的体制都更能接近于平等。
市民,只有拥有了选择不拆迁的自由,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人。
这次不论是在古城,还是第二天在云冈石窟,游客人数之多大大超乎想象。看来,山西的门票免费政策具有明显的效果,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大同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要向杭州学习,古城内所有景点一律免费开放,即使难以一步做到,也要严格控制收费景点数量,把门票价格降低到北京的水平。一定不要重蹈圈地卖门票拒人千里之外的覆辙。
看美剧大多在反映现实探讨未来,国产剧古装占有绝对优势,网上有人评价说美国和中国,一个爱说未来,一个爱讲历史,预示着,一个没有历史,一个没有未来。这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也很形象。
大同的历史以及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大同相比较于其他城市的优势,但是如果只想躺在历史遗产上吃现成饭,甚至试图回到历史,就会被历史的优势困住手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相比较其他大踏步前进的城市,就会落后。
我希望未来的大同,是一座历史与现代相辉映,异彩纷呈的现代都市。


更多阅读:
易中天:天降大任于流氓

李显龙:一国弱势群体的自由程度,是衡量该国富裕公平唯一尺度

张维迎:天理大于王法
取消了市场经济,就取消了一切自由!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
养猫记10:第一次远行


关 注 徐 老 游
跟 着 老 徐 看 世 界
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