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成都营纪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渡过社群 渡过 2022-06-07

摄影:钰婷,子烨

作者乔瑞峰是本次“渡过”训练营成长营的辅导老师,也是“渡过”上海赋能营的常驻老师,详见《我和十个孩子在一起》



前几天营员们一起逛了都江堰景区,七十多号人前往小龙坎吃火锅。火锅的味道很巴适,可惜同桌的几位小伙伴和妈妈们都不爱吃辣,于是清汤中间的辣锅几乎成了我一个人的专享。

 

菜摆的满满当当,大家在下菜的时候都会顺手在辣锅里下一筷子,让我根本吃不过来,满心感谢又不好意思地一个劲喊停,“停停停,别放辣锅了,放清汤就好,放清汤放清汤。”

 

吃地正过瘾时,同桌的两个孩子拌起嘴来。本来是正常聊天,但是你一句我一句,夹枪带棒的就开始蹦一些脏字,说话的语气也不知不觉的越来越冲,夹在中间的小美女本来就说自己吃的不多,干脆突然放下筷子走了。华老师追出去看了一下,她换到张进老师那桌去了。我就提醒了一下:“你们没发现你们聊着聊着别人都不说话了吗?”

 

年长一点的女生顿时不高兴了,这个时候年纪较小的男孩毫无反应地又递了一句脏话过去,女生顿时翻脸,硬邦邦地给男孩甩了脸子。

 

男孩楞了一下之后,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看了看周围没什么人注意之后,自言自语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一个人走开,不知道从哪拎了个啤酒瓶子过来,比比划划地就想往女孩头上砸。女孩正在接电话,头朝着另一个方向,似乎毫无觉察的样子。邹峰老师,我,还有男孩的爸爸赶紧上前把两个人分开了。

 

风波平息之后,我起想另一个女孩,也总是在吃饭的时候不停地说着自己的自残经历。你不听还不行,就说大家都不关心她,浑然不顾同桌人吃饭的心情。我于是就跟一位家长讨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修养和品格而不是知识。”

 

家长说:“没用啊,道理是这样的,可是这里有一些家长你说了人家也不会听,她/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人处事有问题。”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有的家长根本不管孩子们在上什么课,推开门进去就叫孩子出去,旁若无人。”

 

家长说:“他/ 她意识不到以自己是自我为中心,你说了她也听不进去。孩子出问题多多少少跟家长有关系。我就开始反省自己以前对孩子不好的地方,有好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有的人只是认为孩子病了,需要看病的是孩子。”



早上吃自助餐时,上海的一位妈妈跟着邹峰老师五公里跑回来,脸上红扑扑地拉着我一起吃饭。碧玉老师一边吃饭一边算账,精致的早餐零零散散地躺在盘子里。

 

上海妈妈说:“乔老师,你这一个月辛苦了,人明显瘦了好多。”

 

我说:“累呀。”

 

碧玉老师打趣我:“正好减肥了,再办两个班,你马上又瘦好多。”

 

我赶紧摆手:“别别别,一个就够呛了,让我歇歇。”

 

上海妈妈说:“明显感觉你太累了,没有劲了”

 

另外两位认识的妈妈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开始啰嗦起自己对几个从上海赋能营前来参加成都营的孩子们的担心。

 

碧玉老师皱了皱眉头:“乔老师呀,你太焦虑了。用你们咨询师的话说,没有发生就不必担心,发生了再去应对嘛,你看我都会讲了,咯咯咯咯。”

 

我说:“唉,XXX本来就是因为什么发病的,现在又面临同样的情况,我害怕他二次创伤,又病倒了。”

 

上海妈妈说:“感觉乔老师你真是太负责了,太操心了。”

 

碧玉老师说:“你看,这个问题是谁的责任,应该他去评估和操心,而不是你来操这个心,营地是谁负责他的,马龙老师肯定有做评估,哪怕你觉得不放心这个孩子,也应该相信人家的评估和判断呀。”

 

我觉得自己非常负能量,人嫌狗厌的。估计是因为3点起床的缘故,废话太多,罗里吧嗦,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我这毫无意义的负面情绪。带着这么多负面情绪的状态下,我好像也很难说明白自己从“专业”上的担心和绝望。


目之所及,并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用任何药物或者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快康复,并且不再复发。我从内心里又极度抗拒给孩子们贴上“终身用药”的标签。于是便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和无力感。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管目前相信什么,辗转反复,经年累月的求医问药之后,你会发现不论是西药中药,电击理疗还是各种流派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都没有任何一个专家敢给你打保票,一定可以治好孩子的病。事实上确实也没有任何方法和任何人可以治疗抑郁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涵盖社会,生理,心理三方面的综合病因太复杂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各不相同。

 

也就是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所有的外界的人为干预都无效,并不能真正的“治疗”或者“治愈”,只能维持不再恶化而已。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从钰婷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办法明确的回答。

 

今早4点,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答案,那是《功夫》里的一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就像练功夫一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心里要一直有个念想,“我要好起来,我可以好起来。有这个念想在,就有方向,药物仪器心理干预才有效果。因为我们都有个共识——抑郁症治疗是以自己为主的。

 

这个“以自己为主”不是靠意志力克服困难,或是非要把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庭升华成一个“道德楷模”。而是要时时刻刻心中有一个念想,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然后把这种选择和判断变成自己的习惯,融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变成自己的本能。

 

有时我们每一次对自己、以及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偏负面消极,其实这些判断并不是真实的。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受罢了。因为更加难受所以给自己贴上病得更重的标签,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不可自拔。


只是我们习惯性地选择了不利于自己的判断,并且怀着一些自暴自弃的想法。因为自暴自弃有时候也可以获得关注,甚至可以要挟一些在乎自己的人。

 

可是哪怕我们获得关注了,要挟成功了,对自己也是弊大于利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天天憋屈地伺候你,哪怕是亲生父母也不行。父母也有会情绪,对自己的孩子委曲求全,久而久之必然会有一肚子的委屈,会时不时地从工作生活当中蹦了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做道德判断:“你看你看,嘴上说改了,原形毕露了吧!”可是这样的道德判断对家长和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想要好,外界的存在都是辅助。任何的人为干预都效果有限,包括所有的药物、仪器和心理治疗。寄希望于外界方法而又绝望后,才会真正地反求诸己,一点一滴地从自身着手开始微调。

 

哪怕有时确实控制不了自己负面的想法,也不要去掩饰和压抑自己的软弱,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们的不足。不敢公开讲出来,自己有所意识也行。每一次习惯性地批评别人、否定自己的时候都提醒一下自己这是病的表现,而非真正的自己。每一次被人否定或歧视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虽然生病的是我,但是有问题的是对方。

 

总之就是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十万遍、一百万遍地提醒自己,我可以好起来,我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任何决定。心中时时刻刻保持这个念头不灭,任何人和方法的帮助才可能有效。

 

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在自己心中点起一个这样的火种。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