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医生专栏】于宏华:从精神分析理论看孩子为何“厌学”

于宏华 渡过 2022-12-22

于宏华/文    张进/图


目前在医院的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会接待大量厌学的孩子、割腕自残自伤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抑郁要跳楼的孩子等等,我们不禁发出疑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难道学校或学习比死亡还可怕?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学习成绩不好?还是当今社会,孩子的“抑郁症”的大大增加了?

 

下面是我在临床观察到的孩子和父母的心理活动,然后试着讨论其背后的病理心理学机制。

 

“母亲太操心?”

 

中国的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这无可厚非。但如果父母把全部的亲子关系或生活的中心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时,问题就出现了。孩子学习好,父母就高兴,学习不好,就轻则责备,重则打骂,父母的情绪和孩子对于自己的肯定或否定完全系于学习成绩,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孩子会逐渐害怕或恐惧学习的失败,以至于厌学,所以厌学的本质是惧怕失败。而假如不学习了,就可以避免成为一个失败者。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厌学或抑郁、自残自伤孩子的母亲(偶是父亲)都比较强势,或经常批评指责父亲或孩子,很少夸奖或认可父亲或孩子的良好品质。在家里丈夫和孩子一般都要听她的话,尤其孩子,什么事都要照她的话去做,做不到就各种威胁、诱迫、或多在孩子面前和丈夫吵架。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在临床发现,母亲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她的母亲或父亲也是这样对待她的,这可能是一种代际传递吧。也就是说好的模式可以传递,不好的模式也可以传递。

 

好”母亲是什么样的?

 

那么正常的家庭大多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母亲怎样做才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拉康曾经说过:幼儿一般会探究一个问题,即:母亲的欲望之谜。也就是说孩子会问母亲:你要我给你什么?

 

我们知道,一个婴儿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母亲在照料他,至两三岁时母亲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同时他也会认为自己是母亲的全部爱之所在。就是说他会认为母亲全部的爱都投注在他身上,也会很享乐自己就是母亲唯一那个爱和关注的人,并力求自己成为能让母亲爱,让母亲满意的人。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通常三四岁之后,他逐渐发现母亲并不是全身心地关注他一个人,他发现母亲有时会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这就是拉康所说的“母亲欲望之谜?”,孩子会猜测、会探究母亲在想什么?并为此感到焦虑。

 

后来,孩子又逐渐从母亲的话语中发现父亲的存在,比如母亲会说“爸爸还没回家,我们等爸爸回来再一起吃饭。”或者说“你的画画得真好,爸爸看了一定会很高兴。”母亲就这样在她的话语中经常提到父亲,并且孩子也观察到父亲回家时母亲很高兴,看到父母在一起愉快的交流,母亲认可或尊重父亲。

 

他逐渐认识到,或许母亲发呆时想的是父亲!孩子就会想和父亲竞争,但是他从母亲的话语中看到对父亲的尊重和认可,尤其又看到真实的父亲时,才认识到自己永远也赢不了他,无法取代他,转而向父亲认同。这时,他内心的愿望就是:我现在打不过你,等十年以后,我也会象你一样,拥有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女人。

 

母亲如何在话语中为孩子引入“父亲”?

 

然后,可能有人会说,有的父亲常年不在家怎么办?这里,拉康强调的是“母亲的欲望”和“母亲的话语”,欲望代表缺失,即承认自己不是全能的,母亲的话语代表“认可”。也就是说母亲要能够在自己的话语中为孩子引入“父亲”的功能。哪怕父亲长期不在家,母亲仍然可以经常提起他,可以给孩子讲述父亲的故事,看到孩子的进步可以说,“如果你爸爸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可以说“如果爸爸在这,可能会希望你怎么做“等等,这样的话语会让父亲如同在场一样。

 

还有人会说父亲真的很窝囊,没有可取之处。父亲的窝囊与否是母亲的评价,同样一个人,可能有的人觉得他不错,有的人就觉得不好。这要看母亲看人的价值取向,能更多地看到人的优点,还是缺点,实际上世界上是没有一无是处的人的。


另一方面,以拉康的理论,这里的“父亲”不一定是真实的父亲,而是母亲话语中的父亲,是母亲说出来的父亲,也可以是母亲提到的其他能行使父亲功能的人,是一切可以在母子的镜像二元关系上打开缺口,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的人物形象,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认可的亲戚或者某个可以让孩子认同、作为榜样的人。

 

父亲缺失”,为何孩子易厌学?

 

前面我们提到临床上接待的很多厌学和抑郁的孩子母亲都比较强势,这些母亲经常会有一种全能感,比如认为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可以自己搞定,或者看不起父亲,在家庭中忽视父亲的存在,把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所以她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想不到引入第三方的力量(如父亲)。在这些母亲的话语中,要么没有父亲,要么是指责、贬低父亲,她和孩子就这样陷入到一个控制和反控制或胜利和失败的二元关系中。

 

在这种关系里,孩子会努力满足母亲的要求,但又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因为只听到母亲的指责和高标准的要求,并没有给他引向一个现实中可以学习的榜样。


所以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形成的是完美的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的形象刻板、虚幻而不现实,孩子会象夸父追日那样追逐它,当终于有一天认识到自己追不上时,而这个内在理想自我就会对真实自我或现实自我实施攻击。攻击足够强烈时,孩子就走向抑郁、自残自伤,或自己因为成绩不好而自杀。因为对他来说,死亡是可以自己决定的,死亡也比那个不好的现实或真实自我更令自己有尊严。

 

父亲该如何做?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母亲,讲母亲的欲望,母亲的话语,母亲话语中的父亲。其实父亲自己的表现也很重要。俗语说“父如天,母如地,天清地宁,孩子才能茁壮成长。”父亲要能尽到为夫为父的职责,不控制、不暴力、踏实、尽责、好学、上进,值得母亲爱和认可、值得孩子认同或作为榜样学习。以后我们还会着重谈论父亲。

 

声明:青少年厌学原因很多,笔者只是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拉康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的理解,不能代表全部。

 

作者简介:


于宏华,女,精神科医生。曾任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目前主要供职于北京怡心园心理咨询中心,从事临床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厌学”、抑郁、自残行为和冲动行为等边缘状态的心理机制、家庭和个体心理干预。

擅长领域:强迫症、社交恐怖、惊恐障碍、癔症等神经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等障碍(眼动脱敏治疗(EMDR));儿童青少年情绪不稳、行为冲动问题等的心理评估诊断;药物治疗和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

受训背景: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组毕业,接受北京大学和瑞士合作的荣格心理学培训,北京回龙观医院和巴黎七大合作连续8年的中法精神分析培训和2年的儿童精神分析培训。接受长程个人心理治疗体验和个案督导。累计临床心理治疗时数约5000小时。

教育背景: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研究生同校医学心理学硕士毕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