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认机器人炒菜好吃,就那么难吗?

FoodWine吃好喝好 FoodWine吃好喝好 2023-06-04


「北京冬奥食堂空无一人,机器人炒菜上菜一手操办」,冬奥会如火如荼,顺便将冬奥村里的全自动机器人餐厅带火出圈。


厨房内不同炉头自动调整火候、开盖、添油、放料,用餐区一条条透明的出餐云轨悬挂在天花板之上,这间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的餐厅,用到了 120 台制餐机器人,从点餐、找零、备餐再到取餐,整个操作步骤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智能化的服务是本届北京冬奥会的特色之一,智慧餐厅中的机器人的表现尤其亮眼,做咖啡、调酒样样都行。

© flipboard.com


在这个专门为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智慧餐厅里,你可以找到中式餐牌上的煲仔饭、炒饭、炒菜,西式的汉堡、披萨意大利面等食物,甚至还有机器人作为调酒师与咖啡师,无论是螺丝刀鸡尾酒(Screwdriver)还是手冲咖啡,都能在 3 ~ 5 分钟内呈现在食客面前。


这并不是机器人餐厅第一次亮相,密切关注冬奥会动态的观众或许会发现,本次餐厅内的智能、自动餐饮设备,其实是由碧桂园千玺机器人集团研发制造。地产行业发家的碧桂园这次能跨界成为冬奥会的合作企业,并不是偶然。继广州机器人中餐厅的小试牛刀之后,碧桂园在近几年还推出了集中餐、火锅、快餐三大业态的机器人综合餐厅 Foodom,实现了机器做菜、智能点菜、天降菜品与机器送餐的结合…… 20 多年前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好像真的照进了现实。


碧桂园推出的机器人综合餐厅 Foodom ,从点单到做菜、送餐,各个环节都由机器来实现。

© sohu.com


人们一边惊叹于冬奥会餐厅的后现代感,一边也免不了心里犯嘀咕:机器人炒菜,香吗?



早年间,人们对那种 「出门在外操控一下手机,回家就可以享受一桌热饭热菜」的高科技生活有着莫名的向往,等到了炒菜机器人这里,却有着不一样的声音:


「我不相信机器人可以代替厨师的技术,尤其是在优质餐饮行业。」


「机器人没有办法根据食材的变化或是其风味特征调整改变食谱。」


「人类厨师对于食材的挑选与处理有着天生的优势,菜单的构思与执行没法由机器人来完成。」


音响、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家电的智能化,甚至是覆盖整个房屋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都早已不是新鲜事,人们从前所期待的高科技生活已然逐步实现,但对于如今刚刚冒头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大家似乎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接受。

© UI设计


对于炒菜机器人的反对与质疑,体现出的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地位和情感博弈:技术是新颖的,但情绪上是反抗的。不同于望远镜扩大了人类的视野这种便利千万家的发明,承认机器人炒菜更好吃,则像是将让渡某种主权,经验主义在机器面前不值一提。针对这种现象,哈佛大学机器学专家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从古希伯来人开始,我们就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生物,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基座上,并加以膜拜」。只不过,认为人类无法发明出超越自身的存在,不止是一种傲慢,还是一种自卑。


这里不由得想起 20 世纪 70 年代,一场关于切肉机的争辩,与今天的炒菜机器人相比何尝不是场景重现。


纯手工切制肉片十分耗费时间和人力,因而切肉机的兴起可以说是必然的,如今不只是餐厅会用到它,爱吃涮肉的人家中兴许也会备上一台。

© hello超群


1973 年,第一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我国北京举行,承担接待任务的东来顺餐厅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让切肉组的大师傅们高强度工作。这次友谊赛的举办,让人们意识到了涮羊肉切片机械化的重要性。1975 年,北京日报发表《涮羊肉切片机试制成功》,第一台立式切肉机正式诞生并投放市场。哪怕是当时技术最好的切肉师傅,一天最多也只能切 120 盘,而切肉机 1 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些餐厅看准了切肉机的效率,另外一些店主和食客却不满意它「坏了老祖宗的规矩」,双方相持不下、各立门派。


和切肉机一样,炒菜机器人代表的是一种「绝对理性」,被数据、计算和代码所代表。这在许多将掌勺大师奉为偶像,以及深谙中式烹饪之道的人来看,仿佛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美食的大不敬。它破坏了美食的留白与食客的想象空间,使餐厅成为一种「批量预制」的标准化食物车间。


切肉机普及之后,「手切羊肉」反而成为一种难得一见的功夫,常常被餐厅用作吸引顾客的招牌。

© 小宽


到今天,切肉机与手切羊肉之争,时间给出了答案:机器切肉基本取代了手工切肉,成为各大连锁涮肉店与火锅店的标配。切肉机一方面给餐厅与食客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又让人怀念起手切羊肉的过去,它成就着连锁餐饮的翻台率,也为在今天仍坚持原教旨主义的涮肉店带来了流量与话题。


人类和技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必要的对偶关系,这就意味着,每当要评价某项技术的影响时,总会有一些人分享赞美,而另一些人则群起指责。我们虽然还没有等到时间对于炒菜机器人的定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冷冰冰的机器人,是否能导向更有温度的餐饮体验,这将是打破人们情感抵触的题眼。



就在不久前,英国科技公司 Moley 宣布它们将会开始发售一款「机器人主厨」(Moley Robotics Kitchen),不仅可以做出 5000 多种菜肴,还带有自动清洁功能,人类只管吃就好,需要吃饭时,就可以看到机器人手臂在空中挥舞,场景十分赛博朋克。


英国科技公司 Moley 发售的「机器人主厨」。

© Bircan Tulga


和目前市面上的炒菜机相比,这也是第一款可以把概念机器人安装在家用厨房的设备,只不过最低配版本的预估价格也在 200 万人民币上下,并非一般家庭可以消受。在此之前,我国也有一些品牌推出了类似烹饪机器人的产品,但客观来看,既有产品本身的不足,也有行业生态尚不完善的原因。


中餐是食材、火候、调味的艺术,机器人炒菜是真的可以比肩人类厨师,还是只是冷冰冰的菜品排列组合,由此成为盘旋不少人心头的最大疑问。


技术充分塑造着社会,反过来又被社会与文化所制约。一直以来,中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都是抽象的艺术,而非具象的科学。七分热是多热,少许、适量是多少,宽油如何才算宽,锅气又是什么气?在高语境的餐饮文化中,中餐的语言也要来得内隐与含蓄,甚至还诞生了许多暗码术语,将圈外人与圈内人分隔开来。


中餐的神韵尚且让人觉得难以名状,蕴藏其中的精华更是难以被提炼和固化为一个餐饮标准。

© cpdonline.co.uk


这一方面造就了中餐的神秘与神韵,另一方面又使其受制于标准化问题。尤其在十几年前,每份菜用液体调料多少、用时多长、需要多高温度等全靠估计,无法量化,很难实现标准化。而机器人究竟能不能精准拿捏中餐的度,并将色香味还原到食客面前,是决定其成果能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技术前提。


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要先来看一看炒菜机器人背后的工作原理:「将烹饪工艺的灶上动作标准化并转化为机器可解读语言,再利用机械装置和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模拟实现厨师工艺操作过程。」


机器人炒菜,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分析起来,都更像是在「作业」,但也正因其所遵循的工作原理十分科学理性,炒出来的菜「翻车」概率极小。

© hashtaglegend.com


机器人在炒菜时,只需要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语言,完成晃锅、颠勺、划散、倾倒与炒、爆、煸、烧、熘等动作,同时兼顾送料、火控、出料的时机。与人相比,机器没有操作时的盲目性,它们可以在非预期的情况下运作,听从数据的指示,并能在对数据背后的意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成一套指令。换句话说,经过反复调整后,机器人炒出的菜,大概率会比食堂阿姨炒出来的更有感情一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炒菜机器人也是一样。为了确保食材的供应与新鲜,这背后除了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通过中央厨房和冷库的技术来实现,为了提升菜品的出品质量,需要一支专业的厨师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也需要我们对于中式烹饪本身运作方式更深的了解以及更扎实的理论知识。


且不论「亲手」下厨的机器人,单是智能炒菜机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

© hi鲸鱼papa


技术总会制造赢家和输家,我们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如果炒菜机器人还存在于行业之中,那么一定会出现「色香味俱全」以及「勉强及格」的机器人餐饮生态。从料理包到炒菜机,到中央厨房自动化设备,再到炒菜机器人,很多时候,技术并不预测未来,而是通过创造更多可能性来造就我们现在生活的繁荣。



机器人炒菜最终能不能在行业中推广,并不单单依赖于机器人本身,而是一个多主体共建的过程。菜上桌后,究竟能「热」多久,将由消费者、从业者与餐饮行业等多股力量互动完成。


炒菜机器人作为一项技术先导的新风口,如果消费端没有跟上来,那风口很可能就是一个噱头。在疫情并未完全得到控制的当下,机器人餐饮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也因为人工干预少,少有因个人卫生、习惯等影响饮食卫生安全,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机器人炒菜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但未来走向如何还难以预测。

© thespoon.tech


2021 年 8 月,一家名为伽马舌鲜的机器人智能餐厅在北京开业,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都是以「无人点餐、无人收银、无人烹饪、无人出餐」为噱头,进入餐厅后,消费者只需扫一下二维码、点击相应的菜谱,3 分钟后一道精品小炒就可以上桌。但就像前文提到的,我们作为消费者,太过于习惯社会中的某些服务必须是面对面提供的,尤其是重视感官体验的餐饮服务,机器人炒菜或是机器人餐厅面临的重要考验之一,是在场与缺席的混淆,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这家智能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已经是歇业关闭的状态,评论了了,并没掀起什么水花。


总体而言,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是正面影响,但这并不会改变一个现实:「它使社会中的一些人生活变得更好,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变得更糟。」炒菜机器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造福人,但也替代人、挤压人。


机器与人类的合理分工是餐厅机械化进程中无法逃避的问题,哪些工作交由机器人来做是加分的,哪些劳动又是无法被机器人替代的,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qxfoodom.com


企业作为餐饮业创新的来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服务、设备与平台供应商的角色,也是多元化体验的创造者和数字化经济转型的践行者。炒菜机器人的推广,意味着更低的店铺经营成本、更稳定的出品、更标准化的管理与更快的复制与扩张。


技术的 B 面,却印证了 2016 年麦肯锡行业自动化报告中的预言:「住宿和餐饮服务(Accommodations and food service)是所有工种和行业中最有可能被自动化取代掉的那部分。因为在这类服务中,『可被预测的体力劳动』(Predictable physical work)占比很高,机器完全可以胜任他们的工作。」


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技术正在允许机器人接触到越来越多样的工种,走出餐厅,在商场、酒店中同样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 Lukas


抛开高端餐饮不谈,如果有一天机器人餐厅席卷而来,对于餐饮行业的雇员来说,要么成为机器的操作者,要么只能另寻出路。推及到整个餐饮行业,无疑会带来一个断层问题 —— 年轻厨师没有办法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成为技术过硬的大厨,而上一代有经验的大厨却已老去。那么谁来为机器人制定新的菜单,又由谁来推动餐饮行业的创新?


机器人炒菜借助技术,为美食带来了更多的传播面向与可能,也因为技术,带来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命题。


它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也好,作为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窗口也罢,炒菜机器人在创造了效率、规范、价值等要素时,同时交付出去的是将故事讲下去的能力。毕竟,「技术可以使我们免于讲述错误的故事,但故事仍是我们理解生活的主要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