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芒格主义与变化时代的职业发展

常劲 等 芒格书院 2022-11-15
■ 2021年6月18日下午,应A2C Academy(升华学院)、北大南加州校友会、美中硅谷商会的邀请,常劲先生和徐玲博士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各位嘉宾简介见文末就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如何拥抱疫情后的数字化演进趋势,如何把价值投资理念和芒格主义切实应用到日常的职场中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并结合自身从业耐心回答了听的各种问题非常恳切地给出了与思维训练职场发展相关的建议

芒格书院获得授权独家全文首发。本篇为第一部分对话实录,第二部分Q&A实录也将随后推出,敬请关注。

在此特别感谢美中硅谷商会会长丁维平女士的倾力主持,也感谢美中硅谷商会副会长童天俊(George Tong)先生的组织协调,为大家奉上一场思想的盛宴,并对访谈内容精心做了编辑工作,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嘉宾们的观点和方法。

上左:常劲  上右:丁维平; 下中:徐玲


    PART 1: 对话实录    


帮助别人和终身学习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

丁维平

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价值投资和数字化演进。价值投资我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价值投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投资收益的复利,更多的是生活智慧的复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点,争取在睡觉前比醒来的时候聪明一点点。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尽量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不去做摧毁价值或者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今天大家在这里就是一起来做创造价值、节约时间的事情,也非常高兴邀请到两位非常棒的导师,我们今天讲的是价值,所以我第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常老师和徐老师,你们觉得你们在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徐玲

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帮助别人,尤其对我来说,我每天做的事情如果能够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帮助他们在事业和学习上有所进步,帮助他们在职场中打通一些关节,就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我们身经百战,身上伤痕累累,可以说我身上的伤痕都可以变成龙的鳞片,就像我今天穿的衣服一样,每一片都是一个鳞片,每一片鳞片就是我的每一个伤痕,我把这些伤痕总结出来,编织成盔甲(weaving to a fabric),呈现给我们的同学,呈现给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少受很多伤害,能够破圈,能够很快地融入职场。

这也涵盖在我的四个生活原则里面,也就是我的4个L:Live to my fullest potential(发挥我最大的潜能);Learn from people around you(虚心地向身边的人学习);Love people around me to help them to reach their fullest potential(爱我周围的人并帮助他们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and leave a legacy(让自己的影响力得到传承)。

常劲

师姐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我非常崇敬的。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学习。让我自己感觉到最充实的也是学习,跟最好的人学习。

丁维平

特别棒,我觉得您一两句话就讲完了。刚才徐老师说她的伤痕累累成了鳞片,虽然你说你伤痕累累,但是你依旧美丽,这个鳞片我觉得它成了发光的鳞片,可以去照耀别人,温暖大家,我觉得特别棒。而且帮助他人和跟最好的人学习确实是我们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两件事情,也是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的原因。


| 要 敢 于 拥 抱 变 化 | 

丁维平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解密Change(变化)这样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其实是徐玲博士首先想到的,所以徐博士也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话题的由来好吗?

徐玲

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开始做一个基金会叫做Be the change foundation (升华基金会),因为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多人都很怕变化,尤其是我们从中国大陆到了美国之后就觉得shocking,觉得 Change(变化)太大了,有点不知所措,然后有点茫然,所以就开始对周围的任何变化都感到恐惧。Be The Change是从甘地那句话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be来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够提前预知或影响变革,你就能够拥抱变革。我们怎么可能有能力去提前预知?我们就要去跟最好的导师来学习,就像常劲师弟刚才讲的,我们真的要跟最好的人学习,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就可以达到先知先觉,我们就对变化就不再恐惧。

很多人说高管的小孩容易成为高管,为什么?他们在饭桌上、家里时时刻刻都听父母在讲职场上的伤痕累累的故事,所以就不怕了,因为他们得到了先知先觉,所以我觉得 be the Change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当George当时提出来说,我们做一个关于Change的Fireside Chat(炉边谈话),我说absolutely(当然要),尤其是现在,不光是人文方面,教育、政治,还有技术都在飞速发展,我也觉得我每天都要充电,我今天就想跟常劲师弟学一学,如何能够在价值投资上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掌握变化,所以今天就请大家来讲讲变化。


| 芒格主义(Mungerism)在职场中的应用 | 

丁维平

我觉得真的是这样,改变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大家对未知的未来会有一些恐惧,对如何驾驭未来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会害怕改变)。所谓的经验是什么?我觉得是你犯了很多错误之后,到后面你犯过的错误已经不再犯,而且你可以预估到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这个我觉得跟个人长久在职场生活中积累起的经验和智慧包括处世哲学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我下一个问题想请教你们,你们觉得我们海外华人在职场发展当中,什么样的处世哲学是能够形成助力的?

常劲

我个人觉得如何把价值投资理念应用到职场这个提法是不太准确的。价值投资理念是一种关于投资的想法。我想对我个人而言更准确地说,当我想到把我的想法,把我在市场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职业发展上面,更多的是Mungerism(芒格主义)。芒格先生的思想在我参与编辑的《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里有比较好的体现,因为芒格先生的思想不单纯是用到价值投资方面,它实际上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思想体系、一个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包括在职场中不断地提高和进步。芒格主义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要永远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尽量的去Under Promise,Over Deliver(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就是去做更多能够做的事情,去输出我们最大的价值,而不是去索求最大的价值,这样才可以在职场无往而不胜,这是我个人的一个体会。

丁维平

您刚讲到从芒格先生那边学到的处世哲学。芒格先生有一句话特别好,就是用极致的诚实,尽量把事情做到简单、有复利积累。您觉得怎样用复利原理和逆向思维来帮助个人建立美好的人生呢?

常劲

复利原理本身很简单,但是怎样能够形成复利,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学习能够复利累积,可以不停地在这个之上去增加、增长,那么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就会有更大的价值。但是现实是我们的学习、兴趣经常在跳跃,或者受到周边环境各种各样的影响,我们处在一个猴子掰苞谷的过程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掰了一个苞谷,然后又把上一个丢掉了,这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能够做到知识的复利积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专注,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把它做好,不断地改错改进,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做得比别人更好,然后慢慢地就会变成这个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人之一。

徐玲

在为人处世方面,我觉得我们海外华人就是太不强势了,因为我可能跟常劲师弟有点不同,他是觉得要低调,我是要觉得应该是要比较强势。但有一点我跟常劲师弟是保持一致的,就是说我们要建立信任。另外一个就是要坚持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我所讲的就是说你的Value equals the value add,就是说,我对你的价值等于我可以添加给你的价值。对公司,对老板,对同事,对客户都是这样的,所以我的理念需要建立四个层面的双赢。双赢就是你要给别人创造价值。

我一直在探索,怎样能够设计出来一种可以有复利积累的学习过程,我花了很多年,大概从2005年就开始思索和实践这件事情。

第一,我们每个星期选一本非常好的书给我们的学生。

第二,我们每周举办三次Q&A活动,大家全部都来听,有问题的问问题,没问题的听别人的问题,这样你可以有一个预习(preview),这是一个复利效果。如果你一对一地问问题,这个人问完了之后,下个人可能回来还问同样的问题,就像狗熊掰棒子,但如果我的同学每次上线几十人,同时在听我们的问题,把所有的问题都录下来,这就是知识和经验复利式累计增长的效应。

第三,是一种叫做虚拟职位(Virtual Position)的学习方式。什么叫虚拟职位?比方说George他想做CEO,但人力资源现在不会就给他 CEO的职位。我们就设一个虚拟的职位,6人一组,CEO、CFO、COO然后CTO所有的人在一起,模仿一个公司。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到很多公司能拿到非常好的职位,因为我们教他怎样become strategic(变得有战略眼光),怎么样think at the next level, two levels up(按上一层级的眼光去思考,连续升级),以此方式迫使他快速提升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复利累进的学习效果。通过每星期一起学习,通过我们这种教学行为,通过我们这种迫使他向上攀登或者说确保进入到C-level(高层)的 thinking(思考方式),迫使他去做 C-Level的演示(Presentations)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使大家能够快速地提升,而且是利用复利原理提升,从而可以一直不停的进步,而且他们彼此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这是我们16年来摸索出来的最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


丁维平

喜马拉雅有招收投资方面的义工吗?《穷查理宝典》提到的构建多元思维模型,您对在生活和工作中提升构建多元思维模型的能力有什么建议?

常劲

第一个我们不招义工,我们雇人是一定要给他付薪水的,是要合格地(qualified)去给我们公司创造价值的。

第二个我觉得最重要是去不停地尝试,遇到一些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很多东西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里慢慢试出来的。如果你遇到问题就放弃了,不去解决它,你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把这些好的工具用起来。当然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手里的这些工具也不是万能钥匙,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解决的,所以你要不停地去试,然后去观察它的结果是怎样的。管用就加大火力,不管用就马上停止。

丁维平

我觉得特别棒,有的时候在听你讲话的时候真的要用心地认真去听,因为有的时候四两拨千斤,简单的两三句话,但是里面的寓意非常深刻。


| 牢牢记住给别人创造附加价值 | 

丁维平

徐老师,您刚刚讲到如何在职场创造附加价值,大家在Q&A当中一起来听,这样的话就不会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怎么样和大家一起来互动包括每周分享一本书等等,但是附加价值首先要定义好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您从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徐玲

比方说工作中有一件事情你不想做,你觉得你太忙,你找一个刚刚入职的人,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你不是扔给他,而是告诉他怎样做。 这样就是给那个人附加价值。你CEO要跟你Skip level(越级对话),你是去跟CEO说你老板(直接领导)一堆坏话,还是去跟老板说,“我要去跟 CEO一对一开会,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跟CEO讲的,有什么事情你不好说的我可以帮你说”。我跟CEO说我老板好,这样我就给我的老板增加了很多价值。 如果我到 CEO那边说老板的坏话去了,把我老板说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最后CEO一定会对我丧失信任,因为我的老板极力推荐我作为他的接班人,结果我把老板臭损了一顿。所以做事时要想一下你站在老板的角度,你站在你想增加价值的角度,我们站在老板的一个虚拟职位,你回头来看你自己,希望某某做什么事情,能够最大的程度帮助我。

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客户,就可以寻找到创造附加价值的机会。我在BMC做CTO的时候,我跟最大的客户去接触,这个客户一年带来的收入都是好几亿美金。这时候我就会站在客户CEO的角度上看,我希望 BMC的 CTO做什么,我希望BMC的团队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换位思考之后,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我讲了几个例子希望大家知道什么是附加价值。


| 自我觉察,定义并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 

丁维平

您刚刚说到职场伤痕累累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伤痕是怎么造成的?是文化差异,是沟通障碍,还是种族歧视?

徐玲

诸如此类的都有,第一个是对自己的认知不够,由于看不到别人的位置,不知道怎样去附加价值,就做错了。打个比方,我在刚刚入职做经理的时候,有一次我的老板推荐我去做总监,资深副总裁说我不合格,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先去跟你老板的同事谈一下。有一个管应用的副总裁特别“恨”我,特别不喜欢我,我就心惊胆战地去跟这位副总裁去一对一谈话。 他问我:“你玩高尔夫吗?” 他总是觉得他打高尔夫的姿势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他的教练总说他的手是这么横着走的。他的教练没办法说服他,就跑去租了一个大录像机,把他的姿势给拍下来,他看了之后就明白了,他手还真是这么横着走的。

什么意思呢?对于我和你来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你作为平台的经理,东西做得漂漂亮亮的,一点错都没有,可是我们客户要一个新功能,你说I'm feature Complete(我已经做完了),你等下一个release(功能发布)吧,我这样的行为就使公司错过客户的需求了,虽然你觉得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经理,因为你的平台很solid(结实),可是对于我来说你block(妨碍)了我的客户,你妨碍了我的销售员,你是我们最大的瓶颈,所以我不支持你升总监。

他的角度和我的角度完全不一样,所以自那之后我就看到,我的认知太低了,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我就光看着我的团队,而不是从客户的角度、从我们整个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件事情使我快速地把我自己的认知提高了,后来我就设立虚拟职位,我每次开会的时候,就在我做CTO的时候,我这样,我建立了多个虚拟职位:客户 、CIO,CEO,我们的销售,市场,开发团队,所以我的脑子里有多个中央处理器,每个CPU在运行一个职位,反复地想如何做到双赢。

再深化一下这个例子。我的伤疤是从哪来的?第一是我的认知不够,我没有办法看到C-level需求。就像我们很多朋友问我:我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老印得到提拔,他一天到晚就是在做个演示, 跟客户谈谈。我的答案是,他把你所做的东西变成了客户能够消费的东西。对客户来说,你写个应用程序接口(API)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把它变成一个应用,只有把它变成一个演示,客户知道怎么用你的东西的时候才会有价值,所以你说谁会被提升?是会做 产品演示的老印,还是只写代码的人? 

丁维平

特别棒,我觉得刚才您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我们在职场中受到这样的挫折的时候,用一个特别豁达的心先去检讨自己,先去想我的问题在哪里,如何去改进,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态度。其实不管是职场也好,创业也好,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常老师您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要做的事情必须在我们自己能力圈之内,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那怎么才能找到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呢?

常劲

要找到这个边界确确实实是一个挑战。

第一个是你要有对知识的诚实的态度,首先是要对自己诚实。如果读了《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就知道实际上我们人都是有偏见的,有很多的盲点,其中最大的盲点是容易高估我们自己,比较乐观,总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是可以做的,但实际上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对知识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什么叫intellectual honesty?就是你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什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这就是一个态度。如果我们总是喜欢骗自己,觉得我很厉害,我这个特别好,犯了错误都是别人的错误,找不到工作都是因为别人很糟糕,那我们实际上很难去建立我们的诚实。

第二个是具体怎样做才能找到我们能力的边界,其实这个方面相对比态度还要容易一点,因为态度毕竟是要去应对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找到自己能力的边界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知识的边界。因为我们的知识是有边界的,有些事情我懂,有些事情我不懂,怎么去测试我懂和我不懂的?不是你说你自己懂就是懂,也不是你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你就懂了。不是的。你一定要去找到别人去倾听你,去给人家解释,看看你能不能把一件事情解释得特别清楚,你懂的话你会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他问的问题你都想过了,他对你的挑战你都能够很好的去应对,这样才能表明你真懂,而且你倾诉的对象的标准也可以不一样。你可以在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告诉他说你很懂一件事儿,可能你很容易能说服他,但是你找一个像徐玲师姐这样的顶级专家,去跟她谈技术,你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在你懂的里头有一点或有很多的漏洞,肯定是会被她挑出来的。所以这就是很好的测试,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实践里头测试我们对一些事情的判断,比如通过一些试验或者通过一些真实事件的发生,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测试。

第二个是对我们能力的测试,这相对可能更容易,就像打篮球一样,你能不能打篮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你上了球场,投球投不进去,运球运不走,这显然是能力不足的,你要是真的打得很好,你可能一直可以打到NBA去,那就证明你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我们往往因为自身人性上的缺陷,不愿意正视自己能力上的一些缺陷,总是把自己讲得很强大,实际上不是的。当然你也不能因为自己在能力上有一些缺陷,或者在某些地方有一些缺陷就很自卑,这个也是我们容易陷入的一个状态。为什么我说学习很重要?我们如果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够复利式积累,假以时日,都可以把一个事情学得很好,可以把我们的能力圈逐步拓展上去。

第三个大家讲的比较少,我觉得也很重要,就是我们的兴趣。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这样你才能一直持续做下去。你愿意做、喜欢做而且做得比较好的事情,它就会是一个正向的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它会不停的回报你,在这个过程里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能力圈建立起来,然后慢慢去拓展它。如果没有这样的兴趣,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赚钱,为了让别人看着好看,为了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满意或者其他原因,那么这个能力圈是没办法建立起来的。我们做到我们能做的,就算做得很好,也就是一个过得去,就是一个平均水平的玩家(average player)。你做一个average player肯定不能够在职场上一直赢下去,一般球员最终是会被淘汰掉的。

丁维平

您说得特别好,一个是态度,能够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另外就是我们怎么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你不懂的时候不要装懂,你不会的时候不要装会,你不成功的时候不要装成功,能够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另外就是你的能力圈的测试,就是看你做一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能做好,这些都是要经常去学习、去思考才能真正找到自己能力圈的边界。


| 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找到它和社会需求的交汇点 | 

丁维平

刚才常老师说到一个就是自己的兴趣,因为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你才能够不计得失、代价地去投入,真正去学习钻研。那么你们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跟社会需求的交汇点?

徐玲

我从小就发觉我特别好奇,而且我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我是以劳动为荣的那种人,就是说我绝对不是那种要在家里做个大小姐,然后不做事的,我是那种跟男孩子一块玩泥巴,一块刻个手枪,做个泥雕,做饭,做衣服,然后锯木头什么,弄水管子,我什么都敢干,因为我喜欢做东西。凡是对于这种建设的事情,我就特别感兴趣,做设计或者做创新的事情或者非常新奇的技术,我都特别感兴趣。因此,工程、服装设计是我的兴趣,我在北大的时候做过服装设计,还做过时装课程,我的时装课程学生是北大的教授。还有一个我会发觉我的兴趣是教东西,我看到别人从我这儿得到一些启示之后,做的比我更好,我就会很开心。所以最后我发觉我对工程和对 mentoring特别感兴趣,这是受我外婆、我奶奶,还有我爸爸的影响。我爸爸也是北大毕业的,他是学英文的。他们都是属于那种特别豪爽的人,我们家里经常是宾客如云,他们也都喜欢把家里的事情,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别人。

活了50多年之后,我突然间发觉我实际上对教学、对做任何新鲜的东西,技术或者是投资有兴趣,我不惧怕风险,所以我去做了很多投资,我是一个非常好奇,非常勇敢的人,而且不怕跟别人分享,永远特别乐观。

常劲

师姐讲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从小兴趣比较广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说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还是比较难的。我其实一直到美国后的很长时间,都并不特别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你会发现我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因为我也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而且我还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觉得什么事我都可以做。当然现实肯定是比人强了!在美国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找一些不对口的工作,比如说在电脑公司做销售。当年我在硅谷附近上的学,一毕业正好是1992、1993年的时候,美国的经济不太好,找工作也很困难。当时正好硅谷的个人电脑生意起来了,很多人都去卖电脑,组装电脑,所以我也加入这个行列去卖电脑。我发现我自己真的不是一块做销售的料,第一个我拉不下脸皮来,第二个我嘴皮子不太好,现在还算稍微好一点,过去那就更差了,话都说不清楚,也说不完整。然后也没有商业的sense(感觉),不知道别人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我就发现在公司里头,同样做销售的,有一个相当于是我们师姐一样的人物,她就坐在那里打电话,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几万几十万的生意。我们那时候都是卖内存条的。当时内存条都很贵,一条几百块美金。她坐在那打电话,跟人家就这样闲谈,而我在那拼命打电话,打得口干舌燥!她随便打个电话,给对方撒撒娇、说点好话,东西就卖出去了。我当时很不服气,当然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些自己的办法,因为我们是学理科的,脑袋比较有系统化思维。我想,好吧!既然咱嘴巴皮子比较差,咱就建立一套系统,就像摘果子一样,怎么样去把容易摘的果子先区分出来,然后再去慢慢培养那些不太容易摘的果子,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比如说经常去看看电脑杂志,掌握一些最新的信息,打电话的时候把这些内容都涵盖进去,慢慢也发展出我自己的一套办法来,但是我就发现确确实实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天分的,我当时去嫉妒人家、小看别人是非常错误的,人家有天赋,这是没办法去否认的。后来我自己做了管理,接触了很多销售才发现销售方面的天分是非常关键的。没有天分的话,你要想做成一个顶尖的销售是相当困难的,但做成一个一般的或高于一般的销售还是可以的,用上一些人们发展出来的类似“销售漏斗”这样的工具。但是你要成为顶尖的销售还是真正需要天赋的,所以我觉得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够做好什么东西。然后在你做的过程里头,你会不停地得到 回报,这样你这个兴趣就会不停地会被加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方法。

丁维平

常老师你刚刚讲得很好,但是有一点像你开始在做的时候,尽管工作可能不是你特别感兴趣的,但是你却用自己的方式做一套系统,还是把这件事做好了。在职场里面,初入职场的人,其实不大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他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是这个事情来了,就像你当年一样,可能你自己觉得对销售不是那么感兴趣,但你还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做好了,你觉得当时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就是你看着别人销得那么好,但是这个工作交给我了,不是我的兴趣,我也得把它做好,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常劲

这个也像师姐一样,是在痛苦的伤痛里头逼出来的。当时刚做销售员的时候,有一个月的试用期,一个月不出成果你就得丢掉工作了。其实确实有这样的压力,我头两个礼拜每天大概打50~100个电话出去,基本上没什么效果,最后打得我心灰意懒,连拿起电话的力量都没有了,有心理障碍。那时候,我有个很重要的、对我自己来说非常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我就在琢磨自己的长处在什么地方,然后我的短处在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是我能够做得比较好的,什么东西是我做得不太好的。因为我是学物理和电脑工程的,首先我对电脑本身还是具备一些知识的,但是我没办法很好地去展示它。第二个,我比较会用 spreadsheet,会用数据库。在我打的这些电话里头,我发现有些客户对我比较热情,有些比较冷淡,有些拿起来就给你挂掉。那些拿起来就给我挂掉的客户,我可能就永远不要去理他们了。那些对我比较热情的,还愿意跟我聊聊天的,是不是会有一些机会?所以我就想到一个把他们分层的办法,我就给他们打分,用 ABCDE打分,E是最差的,D可能还可以去跟他聊聊的,C是我不了解情况但是可以去探索的,然后 B是跟我讲得比较热情的,A是我可以把它拿下来的。所以一旦把他们区分开了,就发现每件事变得更容易了。我跟人家讲话的时候,心态发生变化了,原来我打电话就是要把这个东西卖出去,现在要找出他们是属于哪一个类别的人,我怎么样去给他打分。所以心态变化了以后,我做演示也就容易很多。另外一个问题,我虽然是学电脑的,懂很多电脑知识,但是我对市场的趋势等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当时我就订了像Micro Time等等电脑杂志,天天去看,把杂志里头所有关于个人电脑的知识都掌握了,然后知道什么内存条跟什么主机板配得好,什么硬盘跟什么样的内存条会匹配得比较好,有了这些知识以后,我就发现人家就更愿意跟我聊天了,因为我可以去提供一些价值了。尤其是那些美国中西部的、东部中部非常偏远的地方,离硅谷很远的地方,那些地方当时信息是比较闭塞的,大家主要靠打电话,连电子邮件都不是特别发达,通过这种方式我还真的打动了一些客户。

 

    PART2: 嘉宾简介    


常劲先生

美国喜马拉雅资本执行总监兼首席运营官。2006年加入喜马拉雅资本担任首席运营官,2008年成为喜马拉雅资本合伙人。喜马拉雅资本是一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价值投资公司,目前管理着一百多亿美元资产,其中包括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先生的家族资产。在他的推动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自2015年起开设价值投资课,由他和姜国华教授一起讲授,至今已经六年。常劲先生还参与了《穷查理宝典》中文版的翻译和出版工作。


徐玲博士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斯坦福大学客座讲师,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导师,未名天使创始人和若水合投的合伙人。她曾任硅谷的市值百亿软件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也是A2C Academy的创始人和校长,徐玲博士还是《职场晋升秘诀十步曲》的作者。她获得过20多项大奖,包括WITI名人堂、Stevie女性高管、硅谷100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全美2020年前50位多元化领袖等。


丁维平会长

美中硅谷商会会长,硅谷创新频道丁丁电视的创办人及总裁,美国Santa Clara County 亚裔英雄奖得主,硅谷创业节主席,G50全球市长智慧城市峰会副执行长,硅谷国际美食文化节创办人。丁丁电视为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提供国际形象策划、全媒体推广服务及高端人脉对接。她创办的硅谷创业节,创新产品发布会已经成为硅谷最具公信力的创业投资盛会和商业平台。

 

  PART3: 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  简介 


A2C Academy(升华学院)

致力于填补华人在美高管断层,提升下一代创造力和领导力,为职场人士提供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全方位范式转换训练。升华学院的教练和老师都是 C-level的企业高管、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高管招聘人员。

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

成立于1985年,第一任会长是曾获得美国航空总局(NASA)发给工程师的最高奖励技术发明奖的殷大年先生。在过去的36年中,校友会在沟通北大和海外校友以及中美之间学术和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帮助海外华侨、学生、学者并促使北大校友融入西方社会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美中硅谷商会

由旧金山湾区侨领、辛亥革命先烈黄兴先生的孙女黄仪庄女士创办,聚集了一群学贯中西、融通中美的商业领袖及职业经理人,其中包括中国杰出企业家和美国各族裔商业精英。商会的宗旨是为美中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构建务实可靠的服务平台,帮助会员单位发展商业,造福社会。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美]彼得·考夫曼 编     李继宏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6.07出版  168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