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化收入将达50亿美元!OpenAI估值千亿美元

Bugle-X 数智猿 2024-01-02
作者:Bugle-X / 数智猿
编辑:余小鱼 
/ 数智猿

年末,引领业界一年的OpenAI又上一个台阶。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受益于降价之后用户数强劲增长,OpenAI驶入商业化快行线,去年底的年化收入(月收入x12)已突破16亿美元。

两个月前,OpenAI CEO Sam Altman曾披露,OpenAI月入过亿美元,年化收入为13亿美元。
由于大模型训练成本居高不下,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事关公司存亡。ChatGPT火爆出圈后,OpenAI快速推出一系列商业化举措,接连迈上新台阶。2022年,OpenAI全年收入为2800万美元。去年初,Altman预计2023年全年收入为2亿美元,2024年达10亿美元。9月,Altman改口,预计2023年全年收入为10亿美元,2024年将翻一番。
部分管理层甚至认为,按目前进度,到2024年底,OpenAI的年化收入有望达到50亿美元。
收入增长超过预期,OpenAI估值也水涨船高。年末,有消息称,OpenAI正筹划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已达1000亿美元,成为SpaceX之后美国估值第二高的创业公司。全球范围内的估值排名,OpenAI已超越Shein,排在字节跳动、SpaceX之后位列第三。
三种变现方式,月入1.3亿美元



过去的一年,OpenAI接连发布GPT-4、GPT-4 Turbo,引领生成式AI的不断进化。与此同时,OpenAI也适时启动商业化,积极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经过一年的摸索,OpenAI的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ChatGPT+会员订阅服务。ChatGPT+去年初推出,每月订阅费为20美元,至年末付费用户在20-25万之间。
一是API接口调用收费模式。付费接入OpenAI端口之后,B端用户可调用GPT系列大模型、Dall·E系列文生图模型、Whisper语音识别模型,以及其它为开发者准备的特殊功能。一些报道指出,接入GPT端口的APP,每个日活向OpenAI支付的费用约为人民币0.2元。
一是来自微软Azure云服务的分成。去年初,OpenAI与Azure共同推出Azure OpenAI,向B端客户开放售卖,OpenAI获取相关分成。
年化收入16亿美元意味着,通过上述三种变现方式,OpenAI每月可获得1.3亿美元的收入。OpenAI一手抓技术、产品迭代,一手抓商业化变现,开创了一种新模式,直接推高自身估值。
OpenAI大降价,打造类APP生态




OpenAI商业化加速,一方面是为抵御来自Google、Meta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是为打造一个以OpenAI为核心的AI生态。在11月的开发者大会上,Altman在推出GPT-4 Turbo的同时,也宣布一场大降价。
降价之后,GPT-4 Turbo输入token价格是GPT-4的三分之一,输出token价格是原先的二分之一;GPT-3.5 Turbo精调版本输入token价格是原先的三分之一,输出token价格是原先的二分之一;GPT-3.5 Turbo 16K精调版本输入token价格是原先的四分之一。
OpenAI主动降价,是为应对开源大模型一再发起的攻势。去年7月,Meta的Llama 2大模型开源之后,大模型的竞争已由以往的参数之争,逐渐过渡为应用之争、生态之争。
同是在去年11月的开发者大会上,OpenAI又重磅发布GPTs、GPT Store,试图孵化类APP Store的商业生态。通过GPTs,用户可创建自己专属的AI助手,又可以在GPT Store上架,分享给其他用户使用,获取分成。OpenAI希望,GPTs逐步进化为可商业化的AI Agent,让商业生态开花结果。
生态之战,OpenAI重金下注芯片


OpenAI与Meta之争,也正是闭源pk开源之战,可类比为当年的苹果pk安卓。为了战胜一系列开源大模型,闭源的OpenAI一方面必须赢得参数之战,在技术、产品上拔得头筹,另一方面也必须培育生态,让自己的技术居于这一生态的核心地位。

硅谷投资人给出1000亿美元的估值,既是对OpenAI技术、产品的认可,也是对其商业生态的加持。OpenAI一路领先,或许可复制苹果IOS在手机操作系统的成功,率先成为生成式AI的技术标准之一。
11月的开发者大会,OpenAI针对开发者群体推出all tools工具、assistant API工具助手,与开源世界争夺开发者资源,正好显露出这一雄心。
除此之外,OpenAI布局AI芯片,也给投资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连线》杂志去年底报道,OpenAI在2019年签署过一份协议,计划出资5100万美元投资NPU芯片初创公司Rain。Rain的NPU芯片将于2024年下半年问世,OpenAI届时将兑现投资。
另有报道称,OpenAI正与阿布扎比投资局关联的G42公司洽谈,计划为代号“底格里斯”的AI芯片项目募集80-100亿美元资金。
硅谷AI投资热,英伟达一年出手35次



OpenAI估值一路走高,在美国引发一场AI投资热。去年9月,亚马逊重金下注Anthropic,向其投资40亿美元。Anthropic由OpenAI前高管Dario Amodei、Daniela Amodei兄妹创立,被视为OpenAI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去年底,有知情人爆料,预计到2024年底,Anthropic年化收入将超过8.5亿美元。Anthropic也向投资人证实,公司2023年收入为1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底可达5亿美元。有消息称,Anthropic正寻求一笔7.5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80亿美元。

Anthropic之外,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也获得一笔2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软件巨头Salesforce。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AI投资热是由产业资本主导。比如,2023年一年,英伟达在AI产业链上出手35次,投资了二十多家公司,其中,既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平台级公司,也有聚焦于行业应用的小型创业公司。

面对AI未来,硅谷正处于沸腾状态。2024年,估值千亿美元的OpenAI又将带来哪些惊喜?业界充满期待。

——END——

数智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媒体。关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半导体、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对IPO及上市成熟企业在新技术产业应用、产品市场认可度以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报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