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商业与经济

从PC制造商转型智能服务商,“电脑一哥”联想的胜算几何?

赢家 数智猿 2023-09-01
作者:赢家 / 数智猿
编辑:媛媛 
/ 数智猿

817日中午,联想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截止到6月30日,公司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减少24%,刨除汇率因素影响,同比减少22%数据公布之后,盘中股价下跌超5%,随后快速收窄,当天收盘,股价下跌3%

同样的“故事”在三个月前刚刚上演过一次,5月24日,联想集团公布了2022/23财年业绩数据,过去一年联想集团的营收为619亿美元,同比下降14%,数据公布当天,联想集团股价下跌近8%。

作为全球电脑销售龙头,联想集团在电脑业务逐渐见顶之后,业绩还能否再继续增长?未来的成长空间又在哪?……

三大业务集团“新旧”交替

根据联想集团2022/2023财年的年报显示,联想集团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三部分: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包含了联想集团的几项传统业务,比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产品。在该业务中,联想集团凭借几十年的发展和行业积累,在制造和供应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全球领先、智能手机也在全球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智能音箱、智能显示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也在智能家居市场中获得了用户的欢迎。

根据上一财年的数据显示,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的营收为3393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80%,同比2021财年减少14.2%。传统业务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增长“见顶”呢?传统业务还有增长空间吗?数据猿认为,智能设备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新兴技术如折叠屏、全面屏等的发展,智能手机市场仍有发展空间。此外,智能家居设备与其他领域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智能设备的种类会进一步扩充,从而使得该部分业务出现新的增量空间。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涵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云计算和网络设备等,联想在该业务中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实力使得联想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进行创新和技术改进,提供高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其次,联想具备全球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他们与全球各地的企业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客户需求。在财报的封面图片中,联想集团也简单介绍了公司为丰田汽车等大型跨国公司做IT服务的案例,由此可见,联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少大客户的需要。

根据2022财年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营收为670亿元,占总营收的近16%,同比增长48%。不得不说,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在过去一个财年取得了高速增长。这种高速成长是否能持续呢?数据猿认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或许能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状态。随着企业对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的增加,联想可以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优化的数据中心架构和管理服务,满足客户对可靠和灵活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需求。因此,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将成为联想集团未来几年的一大看点。

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是为企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联想集团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一方面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涵盖了硬件、软件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联想具备全球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他们与企业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咨询服务,构建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根据2022财年的数据显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营收为458亿元,占总营收的11%,同比增长33%。该项业务也是联想集团增速非常快的业务之一。数据猿认为,该项业务对联想集团而言拼的是内力,尽管很多互联网大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很丰富,但是他们在企业客户的数量和合作程度上并不见得有优势,而且互联网大厂更多的是做标准化服务和产品,而联想的全面解决方案业务走的是为大客户定制化服务,相对而言更容易获得高单价和高利润,也更满足大型企业的需求。

整体来看,联想集团的三项主营业务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而且从整个的营收数据推测,数据猿认为,联想集团当下正面临着一次转型,即从传统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业务转型,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业绩沟通会上曾提到,未来两年,非PC业务的营收占比要超过50%,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推测。

虽然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转型的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于联想而言,前路依然坎坷。

研发投入或拖累技术创新

前路的坎坷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在评价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时,除了关注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任何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资金投入。如下图所示,数据猿专门梳理了联想集团和浪潮信息集团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的情况。


联想集团和浪潮信息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数据来源:wind

从图中不难发现,作为可比公司,浪潮信息和联想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差别不大,都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这是否是行业的共性呢?数据猿再次查询了惠普和戴尔的数据,发现,惠普公司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率保持在3%,戴尔公司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率平均为4%。由此可见,低研发费率是PC电脑行业的普遍状况。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联想集团想要继续深耕传统业务,那研发费用低确实说得过去,但如果转型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业务,则研发投入的要求还比较高,毕竟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成本更高,它们的科技属性更强,而PC电脑业务应该属于制造业,它的科技属性相对低一点。

因此,数据猿认为,联想集团的转型能否成功,大概率取决于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研发状况,毕竟这是从制造业向科技行业转变的过程,而不是原有产品的升级迭代。科技行业中各家公司的研发率不尽相同,数据猿以金山云为例,过去三年,金山云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平均为17%,如果按照联想集团2022财年的收入算,17%的研发投入为724亿,而实际的研发投入为151亿。

8月17日,联想集团在2024财年Q1财报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未来三年将额外投入10亿美元扩大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产品组合,并提供从口袋到云端的数据一站式支持和解决方案。除设备产品外,集团利用联想人工智慧创新者计划提供超过150个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大规模实施生成式人工智能、沉浸式元宇宙模拟及认知决策。

数据猿认为,三年时间额外投入10亿美元研发费用,实现既定目标的难度偏大。


缺少现金流困扰经营活动

再看联想集团的财务数据,虽然它希望成为科技属性更强的公司,但是目前来看,它仍然属于制造行业。因此,先看联想集团的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如下图所示。

2019年-2022年联想集团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变化,数据来源:wind

资产负债数据是衡量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在过去四年,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在85%以上,2020年最高达到91%,随后开始不断下降,这说明公司其实有意的在控制负债规模了,这一点在管理层的报告中也能发现。整体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风险可控,从流动比率来看,过去四年流动比率不到1,但差距不大,说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在逐渐变好,但如果能在未来保持在1以上,流动性风险就会变得更小。

除了流动比率之外,联想集团的现金流量比率也显示出了公司现金流偏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9年-2022年联想集团现金流量比率,数据来源:wind

从图中可以看出,过去四年,联想集团的现金流量比率从0.13下降到0.09,持续下跌的现金流量比率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不太好,制约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偿还债务。结合2021年公司在A股上市融资的举动,可以推断出联想集团确实需要资金支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在上市失败之后,公司只能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或者采用成本控制的方式,节省资金发展业务。这或许也是联想集团为何在研发上“抠门”的原因之一吧。

看完财务风险之后,再看公司的管理能力。公司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对下游渠道商的管理能力。如下图所示,数据猿梳理了联想集团过去四年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情况。

2019年-2022年联想集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据来源:wind

为了做对比,数据猿也梳理了浪潮信息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9年-2022年浪潮信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据来源:wind

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看,浪潮信息的周转天数要略长于联想集团,而且在过去四年中,联想集团的周转天数在逐渐增加。由此可见,联想集团对下游渠道商的管理能力相对不错,但是最近几年话语权在减弱。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最近几年整个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再叠加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可以看出整个行业在过去几年的竞争比较激烈,联想也放低了“姿态”。

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看,联想集团的周转天数在逐渐增加,浪潮信息的周转天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联想集团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过去几年在逐渐增强,在行业环境艰难时,更愿意“让利”于联想。而浪潮信息却恰恰相反,当然其中的原因可能跟浪潮集团的主营业务有关。

总而言之,从企业的运营能力看,联想集团作为全球行业中的领导者,对于上下游供应商和渠道商的管理能力非常强,具有充分的话语权。

从制造商转向服务商

既然联想集团已经成为传统PC电脑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在PC电脑业务增速放缓、行业增长空间有限的将来,联想集团的看点又在哪呢?数据猿将从联想集团财报中介绍的三个主营业务集团详细展开。

首先是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这是联想集团营收的主要来源,目前来看,随着PC电脑业务的增速放缓、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对这部分业务的冲击更大。如果再对智能设备业务的营收近一步拆分,里面有超过一半的营收来源于PC电脑。数据猿认为,依靠电脑销售无法支撑该业务集团的高速增长,未来除了电脑和手机之外,智能家居设备也是非常好的领域和发展方向,但是对于联想而言,布局智能家居设备缺少“入口”,这个难题不容易破解,当然如果是做其他品牌商的代工,又回到了传统的模式。

再看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这是联想增速最快的业务,连续三年刷新增长纪录。这部分业务主要是依赖联想集团多年来丰富的产品和内部项目设计的经验,可以为大型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尤其是算力服务器。数据猿注意到,联想的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成了新的业务模式——ODM模式。也就是原始设计制造商,在这种模式下,联想集团不仅仅做代工,还要为品牌商提供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制造,也就是说比原来的OEM的模式更强调研发能力,当然这也会使得联想在该业务上的利润率有所提高。目前,按照这种模式,联想集团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器和软件等多项服务,随着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混合云的快速发展和渗透,该业务的增长可能将继续保持。

最后看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这是联想增速较快的业务。该业务主要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项业务更多的是考验联想的服务能力和科技实力。这也是联想一直想要转型的方向。8月18日,联想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了两款AI服务器新品,同时也发布了依托“端-边-云-网-智”新IT架构和智能IT引擎“擎天”,打造了端到端智算中心解决方案与全栈全周期服务,以构成全栈智能产品及方案服务布局。

当大语言模型成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入口,联想已经在布局人工智能趋势下的基础设施。作为制约人工智能运算速度的算力,联想除了硬件设备之外,对于计算架构、输出算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算力服务等全面布局,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END——

数智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媒体。关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半导体、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对IPO及上市成熟企业在新技术产业应用、产品市场认可度以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