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永浩的野望,三星DeX与消费主义

翁伟 小红花技术领袖 2023-06-08

今天2018年5月15日,罗永浩在北京的“鸟巢发布会”向世界介绍了坚果R1以及TNT工作站的发布会。

因为罗永浩在发布会上侧重讲解TNT语音操作的,“安静 吵到我用tnt了”:

的梗图一时刷遍简体中文互联网。

坚果R1手机可以外接显示器,瞬间“转身电脑”的设计在我看来是开拓性的~它才应该是TNT系统的核心所在,但很可惜,人们似乎更加热衷于刷梗图,纠结于“语音”,而不是挖掘手机作为电脑使用的潜力。

但无独有偶,韩国的三星也在差不多时间推出了DeX - Desktop Experience系统。

与TNT命运不同的是,三星的DeX一直稳固发展至今~甚至普及到了Galaxy S系列的所有型号手机中~

我之前是这样使用电脑:

每天需要随身携带Surface Pro 9二合一平板笔记本~iPhone~蓝牙键盘、鼠标。

(为了呵护颈椎,我是一定要用无线键鼠而不是笔记本配带的键盘、触控板

我现在的随身装备则变成:

看起来差不多,但:

* Surface变成了更大却更轻便携显示屏

* iPhone变成了三星S20 FE

原本手机是手机,电脑是电脑,现在用一根Type C线跟屏幕连接之后,手机立刻变成全功能电脑~

更重要的是:成本更低!!!

我将iPhone 12 Pro Max二手出掉后,用来购买二手的三星S20 FE,以及新的便携屏费用还有剩~而更为昂贵的Surface Pro 9 5G则可完全省下~全部省了超过一万元人民币不止~

我是特意搞来二手的三星S20 FE这样一台三年前的“青春版”次旗舰安卓手机(闲鱼二手价格似乎只有700左右)而不是最新的S23 Ultra来看看手机性能是否足够成为电脑;事实证明,它性能完全胜任!

而1080p的便携屏,价格也被卷到五百元左右:

(很多便携屏品牌都会主打switch游戏机外接这一功能,这想来面对是租房、不方便购置电视的学生党、小白领群体~我实际上最早也是因为玩Switch,发现有此市场,想起老罗当年在鸟巢发布会上安利的GoGigger够逼格便携显示器,再进而发现还有三星DeX)

一千元出头,便可有一台手机 + 电脑!

当然,不是所有的安卓手机这样外接显示屏,手机需要支持DP Alt协议,而支持这一模式的安卓手机并不多,除了三星的S全系列手机外,可能就只有华为、OPPO的旗舰支持~

(各销售便携屏的网店都会列能够支持的手机、平板型号)

如果只是“投屏”,将手机app放到大屏幕上使用,体验会非常糟糕~所以当年的TNT以及三星DeX还会对桌面系统体验进行打磨~

显示屏幕变大之后,各种App要怎么调整界面,通知要怎么显示,快捷键要怎么设计等等,三星DeX经历过多年积累打磨。

使得手机外接便携屏幕、键盘、鼠标之后,它就是一台全功能的电脑~

YouTube上有各式UP主在分享三星DeX的使用经验~评论中也不乏有满意的观众在两年前就表示说三星DeX是其唯一的桌面系统两年了~也就是说,他们用的最多是三星S8等更旧的机器~

就我自己使用下来,日常文档编辑、视频会议、微软Office全家桶(包括excel表格处理)、微信阅读、刷视频等等等等都非常好用~

安装完termux终端+code-server后,我甚至可以在手机上做各种开发:

当然体验不是十全十美,也会有门槛,比方说外接屏幕默认支持1080p,我是搜索之后才知道要额外安装“扩展软件Good Lock - MultiStar”方能能解锁到最高4K的分辨率。

一开始不熟悉快捷键,会觉得用YouTube看视频操作不方便,但上YouTube搜教程等琢磨熟悉后,我会觉得极其好用~甚至比真•电脑还好用~

这是因为安卓上是默认有Back返回键的,各种app都会对其提供支持,这使得鼠标有第三个键 - 返回来做各种便利操作~而Windows / Mac甚至iOS默认都没有Back返回。

另外因为我购置的是16寸2.5K外接屏,单纯靠手机供电无法点亮,这使得我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另外插上type C充电,这并不不方便。虽然也使得在外接屏幕的时候,对手机进行充电,很好的减轻了我使用旧手机的充电焦虑。

而且也有目前似乎无解的问题:中文拼音输入法体验并不流畅度 - 当然也不难用到妨碍我全程使用三星DeX来完成这篇文章。

三星已经淡出中国市场,有在DeX下中文输入体验不佳的问题,我想也非常正常。

但三星没做好的事情,小米能不能做好?如果能让小米手机支持外接显示屏,并提供体验优越的“小米桌面”,说不定就可以让上面提到的那些购买便携屏玩switch的群体,省下几千块的笔记本预算~

它属于一个要不要做的策略问题,而不是能不能做的能力问题。

比方说新款甚至旧款的小米手机都能当电脑使用,那这是否会影响到小米笔记本、平板的销售?

日常看B站各路数码up主的新品安利、测评,我仿佛会觉得手机必须一年一换,甚至半年一换才能“赶上时代”。

但现在换成这三年前的非旗舰手机,我会觉得它至少可以再战两年,并且随着我用得越熟,越能发挥出它的功能。

比方说我现在也在尝试使用手机的语音输入法,而不是传统的拼音或者手写输入,现在的语音输入法识别率几乎是100%准确,效果令我非常惊喜。

当然所有的这些学习都需要自己投入时间,但如果我学习使用数码产品,那说不定我还会在微信上给朋友不停发送60秒的长语音。

要发展经济,是不断追求更新换代购买新产品的消费主义是王道呢?还是去学习琢磨挖掘现有产品的潜力-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更好呢?

作为数码消费者,我们是更希望看到各视频up主帮助我们测评层出不穷数码新产品,还是更希望看到他们分享经验,教大众将手中现有的数码产品玩出花来?

最后,我想说将手机当作电脑使用,并不只是说一个虽然“省钱”,但“体验欠佳”并且“需要学习”的方式,它更加是在探讨未来数码生活的可能~

屏幕-便携屏幕只是一个“过渡”,我现在其实已经可以舍弃便携屏,而应用类似Rokid Max这样的“头戴式显示”眼镜来替代屏幕,体验也非常不错~出门带眼镜与手机即可。

未来人们日常使用的屏幕,必然是AR/VR/XR等各种R的眼镜。“手机”接眼镜甚至眼镜本身就可以是电脑。苹果的XR眼镜6月初便会发布,届时必然引爆新一轮科技革命。

而行业所有这一切的发展,老罗似乎在多年之前便已预见;而他的新公司 - 细红线据说也志在参与此轮革命~衷心祝愿老罗成功~耶!

某日街头散步偶遇老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