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三]用几天的社交给大家做个市场调研

Editor's Note

东波哥用chatGPT创业,这是第30天的记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波哥说 Author 鲁逸把汗

还没有关注我的,请点击上方蓝色的的“东波哥说”,点击合集,查看所有创业日记。

我会持续更新我的创业日记,请按文末的加星方法给我加星,防止看不到

这是我跟chatGPT创业的第30


不知不觉又快断更一周了,这周其实挺忙的。自从我在朋友圈更新创业经验之后不断有朋友找到我,有找我去给MBA同学分享的,有找我一起做线上直播的,有找我聊投资的,还有找我聊合作活动的,还有约了饭局吃饭喝酒聊AI的。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写一篇文章呢?其实这些社交行动都是在测试市场反应和chatGPT、AIGC在不同的人群中的认知情况。所以这篇文章就当是一个市场调研报告了。


上周六在华南理工大学给MBA班的同学分享AIGC


受朋友邀请,周六去给朋友的同班同学分享一下AIGC这块的研究心得,这个邀请本来定的是上上周的,不过因为他们周六日的时间都排得很满就推到了上周六。邀请我过去的是MBA联合会副主席,我们之前有沟通过,是在红堡咖啡那里十来个人的分享,不过他们班的同学都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报名参加的可能有二十来个。


这里说一下MBA的情况,华工MBA是要统考的,难度还挺大,而且每次的课都很严格,基本上每周六日都有课上,是上全天的那种,而且每周都安排很多活动,例如篮球比赛之类的,如果缺课多的话可能还要重修,要读三年,能坚持下来的话挺不容易的。我去分享的是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班,有挺多是技术管理路线的人,这样聊下来的话应该挺容易交流的。


现场是在三楼半露天的,同学们还很贴心地给我准备了大声公,让我讲话声音不够大,听不清楚。我是带了笔记本电脑和一张打印了分享大纲的A4纸过去的,时间太紧,来不及演示。因为他们12点才下课,老板还拖了半小时堂,我们12:50分左右开始分享,然后1:50左右结束。


这份是我准备的大纲,大概说了一下吧,时间太紧,只是讲了上面一部分,中间有同学打断问问题的时候都会详细回答。


因为之前做过挺多分享的,所以有个大纲就够了。同学们大都听过chatGPT,但是用过的人不到一半,注册和使用门槛还是拦住了挺多人的。生成图片的应用也有一部分人听过,但是用过的人比chatGPT更少,能自己安装成功Stable Diffusion的人更是廖廖无几。大家更关心的是应用的案例和在怎么样用chatGPT这些工具变现,还好我平时多看群友聊天,多看推特上的案例,大家问到的问题我都能回答上来。


分享只有不到一小时,所以说得不是很深入,算是给大家科普了一下吧,然后合影之后就离开了。

可以感受到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还约了下次再去更多人的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会后同学们拉了个群把我进去之后想体验一下可以在群里玩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我拉了我部署的机器人进去之后大家的使用热情高涨,连续提了很多问题,我怕提问频率太高会被微信封号,连忙打住,让大家不要太频繁提问。我顺势推广了我新建的星球,有几个同学付费支持了的,对于付费支持的人我还是很乐意回答,毕竟我这个分享不收费,还要搭上交通费,总不能让我连停车费都赚不回来吧?


通过跟MBA班同学的交流得出一个结论:在高学历人群中,大家对AI的兴趣很大,都想接触和了解,但是真正使用过的人一半左右,更深入去了解到AIGC这个概念的不到20%,听过AGI概念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大家都很想把它应用到自己的行业或是工作中,有少部分人是愿意花成本去体验的,花了成本去体验的人热情更高。



跟几个游戏公司技术高层交流


然后晚上就到了吃饭喝酒局了,参与的都是大中型的游戏公司技术负责人。


过千人规模公司的朋友,早就入局在研究了,投入了一个小的技术团队在研究,主要是给美术团队搭建研究环境,像stable diffusion这些,还有给团队开了midjourney账号和提供海外线路给员工使用。


一两百人规模公司的朋友,因为美术团队要求技术团队提供研究AI的机器环境,所以被动去研究了很多AIGC相关的技术,主要是硬件要求,是不是要买RTX 4090?是一台主机只买一张显卡还是要做多卡集群?是组装机还是选品牌机?如果为了性价比而降低配置的话,后续如果有什么软件性能问题是不是要背锅?因为AIGC这块的研究出成果的话是美术部门的功劳,技术部又没有奖的。所以对很多一线技术人员来说AIGC的技术是为美术降本增效的,跟他们关系不大,瞎着跟嗨什么劲?


悲观主义的认为AI的发展已经临近奇点,当它的智力水平已经远远高于人类的时候,人类的存亡在它的眼中就无关紧要了,消灭你与你何干?乐观主义的朋友认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在我们这代人发展到AI+机器人毁灭人类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没必要想那么多,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拥抱变化,学习使用这些AI工具来辅助工作就行了。


对于游戏研发公司来说,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AIGC,对生成式美术资产的数据安全需求很大,可能都是以私有部署为主,RTX4090显卡需求比较强,云平台方案的使用可能会有,但是不大。

来一波晚饭照片:

下半场去了年青人多的民谣酒吧



跟朋友一起做线上直播


这周跟小红花技术领袖的赖勇浩赖总约了个线上直播,赖总是我很多年前就认识了的,当时他跟大妈搞珠三角技术沙龙,主要走的是网易系的技术圈子,后来我就少参加他们的活动了,不过chatGPT这个风口又让我们在线下碰到一起了,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搞一些技术活动,所以他的邀请我爽快地就答应了。

时间定在昨天的下午四点开始,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直播开始之前赖总给了我一个大概的流程剧本,我按流程去准备好内容,防止自己到时脑子瓦特了说不出话来。其实我上午一直在word文档上写下问题的答案,准备了一上午的所有的风清云淡背后都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通过这次直播我也学习了另外两位嘉宾的经验,做算法业务的人会更容易陷入技术细节中去,而忽略市场和客户这块。大家每天花在获取网上信息的时间也不相同,有很多我觉得是比较旧的资讯不是所有人都听过,信息差还是存在,而且是广泛地存在。


江纬的创业就很接地气,他在广州最优势的服装行业去做汉服的设计开发,用AIGC的方式去提高设计一个新款式的速度,可以用快速出概念设计的方式去创新,这个应用的方式很实在,用新科技去赋能传统行业,推动文化的传承。看得出他是做了很多的调研之后选择了最好落地的方案去创业的,应该会获得成功。



跟老领导交流投资理念

今天下午去见了我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的老板,是个老领导了,年纪应该比我大一轮,之前一直做健康之路这个项目,最近开始做投资了,平时都在外面跑,今天回广州了,约我聊一聊。因为他在朋友圈看到我发的AI生成图,引起了他的关注,而且他一直在关注AI这块的技术,又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想找年轻人一起聊聊。


见面地点在创投小镇,我们先是聊了一下我这个创业项目的近况,跟老领导讲了一下我的想法。目前我还是在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项目或是产品,主要是先做一个市场调研,去跟我的圈子里的人脉交流,看有什么痛点能帮忙解决的。在游戏行业研发运营等流程中找到一个能明显看到效果的点去运用AIGC技术手段去降本增效,做成一个产品或是平台给大家使用。现在老一代的投资人都不太可能深入去了解技术的原理了,只能去理解之后想办法去跟行业相结合,找出应用方案。深聊下来,这跟我所理解的投资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很不一样,感觉还是比较传统。


老领导还给我介绍了创业投资协会的秘书长认识,一起吃晚饭。晚上我就做个虚心学习的学生,向几位投资大佬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投资理念和价值理念。传统的行业投资跟我们游戏行业或是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不太一样,他们更务实一点,不会冒很大的风险。投资要找的不是风口,而是一直深耕自己的领域一直坚持下去等风来。虽然说风口来了,站在风口的猪都会飞起来,但是你不能等风来了才养猪,你要把猪养大等风来。


像我现在这个项目,需要资金的时候没赶上,当需要资金的时候我可能又不拿他们的钱,那他们能提供的可能就是他们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对人性的感悟了。那我能提供什么价值呢?就是年青人的想法和价值理念了。世界最终是属于年轻人的,要多跟年青人一起玩。



除了上面几个典型的交流之外还有几个不同行业的交流,都是寻求项目合作的,大家更多的是还在用原有的思维去卖货,卖资源。但是市场上缺的是能整合起来让大家使用的产品,像https://www.autodl.com这样的整合了硬件资源提供算力租用的生意非常火爆,大家都对新项目的投入持谨慎态度,这就给了先行者更多的市场机会。


节前的社交就到今天为止了,明天起要努力搞产品,搞内容了




点击下方名片,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流程如上图)

可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