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让你离最杰出的人,更近一步。

子明荐书 2022-10-15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杨绛——《读书苦乐》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又有几个人有大把的时间,去走“万里路”呢?


但人活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守着自已那一亩三寸之地,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吧?


不能“行万里路”的人,至少还是要“读万卷书”。



读书的好处,不多说大家也知道,像“增长见识、获取更多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些都最基础的。


更重要的,读书可以让我们明辨是非、不被带节奏。


在这个人人是专家、处处是谣言的时代,读书还可以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助我们拨开迷雾,洞察事件背后的真相。


当然,读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杨绛先生说的,可以让我们离最杰出的人更近一些。


甚至是,可以让最杰出的人,成为我们一对一的专属老师!



读史可以明智,读政治可以保持头脑清晰,读经济可以把握当下趋势。


此次为读者朋友们整理的,便是“历史、政治、经济”领域,值得一读的书籍。




1

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上册的主题是1500年以前,诸文明各自发展、间或碰撞的历史。下册讲述的是1500年以后,全球化趋势日兴加速的状况。




崩溃》




2003年,沙尘暴从内蒙古横袭整个中国大陆。2004年,南亚大海啸夺走22万条人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新奥尔良引发世纪大迁徒。21××年,地球村大崩溃?为什么复活节岛人能竖起令人惊叹的巨石人像,却无法避免森林殆尽,物种灭绝的命运?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在格陵兰岛上,中世纪的维京社会渐渐走向消亡,而当地的因纽特人却延存至今?今天,一些人类社会也因面临类似的问题而生灵涂炭、家园残破,就像卢旺达和海地发生的悲剧;即使那风景如画、人间天堂般的美国蒙大拿州,也早已危机四伏。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如何抉择,才能避免自己走上崩溃之路?《崩溃》为戴蒙德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后的又一巨制,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多有对文明悲剧的忧患之思,可谓是21世纪全人类的求生之书。




《贸易打造的世界》




《贸易打造的世界》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全书以“贸易”为线索,但不止于贸易。由市场、商品、运输、暴力等等与贸易相关但连接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也都一一展现。相对于其他世界史,《贸易打造的世界》一大亮点是将两位学者的多年学术成果积累,以小见大,将历史、文化、商贸巧妙地融于一体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其中不乏有颠覆以往传统观念的提问或是论点:人们的胃容量与城市暴动有着怎样的关系?巴西如何能以红木闻名?铁路的建设对于印度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渺小?鸦片促使全球化进程加快?看似古老的中国却是许多经济形成的创新之地?……这些问题在书中的答案几乎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传统观念,由此对全球化及其历史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美国内战回忆录》




美国内战回忆录(全两册)由美国第18任总统、内战期间联邦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而成。这部作品完成后四天,格兰特将军带着无尽的凄凉和遗憾离开了人世。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上册讲述了作者在西线指挥作战时的各次战役;下册主要讲述了作者升任中将、成为全军统帅后,指挥联邦军与邦联军在东线鏖战,攻克邦联首都里士满,迫使邦联军统帅R.E.李将军投降,最终赢得了这场历时四年的残酷战争的胜利。




《阿尔比恩的种子》




本书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自由体系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1629—1775年英国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变了北美大陆,带来了四种不同的不列颠民俗,并奠定了新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这四种文化在英属北美扎下根基,最终成为英属北美自愿社会的基石。现今美国人口只有不到20%有英国祖先,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阿尔比恩的种子,无论他们的祖先是谁。本书对北美的民俗各元素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宗教、地域、语言、建筑、群居模式等多个方面厘清了美国文化的源流,全面呈现了殖民时期美国的文化面貌,阐发了美国早期四种文化传统所内含的理念、互动融合的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第三帝国的兴亡》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展示与挖掘。作者威廉·夏伊勒以亲身经历的独特视角、新闻写作练就的出色文笔,以及对素材的深耕细读,为这部历史著作注入了生动而真实的生命力。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最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在本书中,雅斯贝斯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世界历史中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国、印度、西方相互独立地完成了结构相似的文明革命,在这一段时期,上述地区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左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先行者,开创了它们各自发展的新起点。这些人的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文化生活仍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雅斯贝斯还指出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世界和平的意义上思考了世界统一的可能性。


2

政治



《向和平宣战》




美国外交何以崩溃?全球领导力何以消失?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得者痛定思痛,予以反思。美国的外交政策正经历严峻的转变,其结果可能改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预算大幅削减使美国的外交及国际发展机构大伤元气,为美国谈判国际协议、在世界各地为美国公民提供保护的外交官们大量出走,国务院大楼里办公室越来越多地空置。与此同时,曾经由和平缔造者承担的美国对外事务已被军工势力接管。美国正变成一个先开枪、后提问的国家。从华盛顿的权力走廊,到阿富汗、索马里和朝鲜等全球偏远和危险的地区,享有赞誉的美国调查报道记者罗南·法罗带我们经历了一场惊人之旅,透析了美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令人不解的转变之一。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如何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侵害,对民选代表的权利加以提防?革命一代的美利坚人不仅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而且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观念,这是许许多多的政治人物行动和思考积累的结果。《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记录了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联邦宪法颁布的十余年间各种思想在美利坚社会的碰撞,揭示了美利坚人思考政治的方式,展现了美国革命时期政治文化变动的宏大气象。




《道德政治》




美国大选中的红州与蓝州对决,是美国政治中保守派与自由派竞争的集中表现。保守派反对堕胎,愿意增加军队和监狱的预算,支持小政府;而自由派赞成堕胎,愿意在环保和社会福利领域增加投入,倡导并践行大政府观念……美国政治中的这些分裂,在乔治·雷可夫看来,不只是个别议题上的党派分歧,而是源自于道德概念和家庭价值体系的根本差异。他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分析无意识世界观,发现家庭和道德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




《国会政体》




《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详细介绍了美国联邦制的中枢神经系统——国会的独特属性和真实运作图景,包括其区别于其他代议制机构的组织架构、复杂的活动规则,以及与行政机关的实际关系。美国宪法设计了复杂精巧的制衡机制,不过是一种书面理论,现实中的美国联邦制度由国会主导,而国会权力又分散于各个常设委员会手中。这个“国会政体”议事规则复杂,权力分散,职责不清,领袖缺位,与宪法理想相去甚远。威尔逊在书中对美国众议院、参议院与行政机关进行逐个检讨,为了克服美国联邦制度这一根本缺陷,他认为应当建立一个途径简单、权力单一完整、责任清晰的简明政体,从而更加接近1787年宪法所试图实现的政治理想。




《美国官僚体制》




詹姆斯·Q.威尔逊在掌握大量史料以及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阐述了一种关于官僚机构行为的理论,呈现了美国诸政府机构——如美国军队、监狱系统、林务局、缉毒局、国务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环境保护局、社会保障总署、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以及国会、总统和法院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生动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美国官僚体制的重要且经典的研究指南。




《注定一战》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对理解当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修昔底德在书中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艾利森将此定义为“修昔底德陷阱”。本书聚焦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作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结构性压力,在现今中国和美国都提出让各自的国家“再次伟大”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妥善处理在关键领域的利益分歧,可避免灾难性战争的发生。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为中美如何避免发生战争冲突提供了12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




干预抑或孤立,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最古老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一讨论重回美国公众舆论。本书初版于美国参战前夕,地缘战略学家斯皮克曼从关切世界权力平衡的角度说明美国企图以海洋阻隔敌人的孤立主义政策必败,希望美国避免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设想置身事外。无论从追溯地缘战略理论的学术意义而言,还是从了解美国当今全球政策的现实意义而言,本书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2版)》是一本很好的地缘政治学专著。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世界主要地区政治地理变动的事实知识,包括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当前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察。在索尔·伯纳德·科恩的地缘政治学中,均衡,而不是转变,才是治国策略的一目的。最深刻的是,科恩暗示,在全球化的时代,战略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为已经是(或者可能成为)大国冲突地带的地缘政治区或破碎地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后者成为潜在的一体化区或门户区。为此,将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外交方式。索尔·伯纳德·科恩深邃的地缘政治智慧为其学说提供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国际关系精要》




本书对国际政治的基础话题和基本概念进行了精练、透彻的阐释,并因此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作者不偏不倚地介绍了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范式——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激进主义和建构主义,为学生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上理解世界政治事务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工具。并具体分析了21世纪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安全、经济、人权和跨国问题。




《政治学说史》




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自1937年问世以来,在英美世界畅销七十余年,堪称经典大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深邃睿智的政治理论圣经,甚至被誉为20世纪政治思想史的巅峰之作。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上至柏拉图、下至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这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书史料丰富,气势恢宏,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多年来在国内的政治学研究中享有很高声誉,实为透视西方政治传统之自我认知的一面明镜。上卷“城邦与世界社会”包括“关于城邦的理论”和“关于世界社会的理论”两编,着重梳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教会时代西方政治思想流变的主要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




在《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自由与财产》中,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思想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命题,更是对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回应,在西方历史中留下了无与伦比的丰厚政治遗产。作者以比剑桥学派更加宽泛的语境主义研究路径,梳理了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间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去与未来之间》




阿伦特的笔下勾勒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危机:政治学中,诸如正义、理性、责任、德性、荣誉、权威、自由等传统关键词的意义失落及其带来的后果。通过八篇随笔,她再一次提炼出传统概念中至关重要的精华,以此来评估我们现代人当前所处的位置,重新获取观照未来的框架。




《自由论》




本书是以赛亚·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论》的修订与扩充版,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被誉为继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穆勒《论自由》以后第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伯林因此书表达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复兴古典自由主义价值的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伯林著作的编辑亨利·哈代讲述了本书的缘起,修订了文本,确证了引文的出处,收录了伯林其他论自由的著作,伯林的自由观念因而得以完整的体现。三篇附录取自伯林的未刊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伯林信念的核心。伊安·哈里斯的文献综述展现了“以伯林为中心”的英美实践思想的最新进展。




《想象的共同体》




《想象的共同体》是一部在20世纪末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 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本书影响所及几乎横贯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在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




《巨变》




《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自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再次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提出质疑。而波兰尼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写就的这本书无疑可以给予现代人以极大的启发。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3

经济



《用后即弃的人》




如今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奴隶制都是非法的,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奴隶制早已终结。然而,仍有超过2700万奴隶被困在这个残忍的制度中,使我们对其视而不见的正是关于奴隶制已经灭亡的常识假定。从泰国的妓院到巴基斯坦的砖窑,再到巴西的木炭营,凯文·贝尔斯深入世界各地的奴役活动现场,用实地考察揭示当代新奴隶制的出现及其可怖的运作方式。今天,大多数奴隶制隐藏在欺骗性劳动合同的面具之下,公认的劳动关系体系被用来合法化并掩盖奴隶制。不同于旧奴隶制,在新奴隶制中,奴隶不再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相反,他们是如此廉价,因此无须照料,只不过是用后即弃的一次性工具。




《货币的非国家化》




《货币的非国家化》是哈耶克晚年最后一本经济学专著。他在书中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最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也引入自由竞争?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对货币创造的垄断,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将会出现最好的货币。哈耶克通过对理论与历史的详细考察与分析得出,货币竞争能够防止严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个问题使整个世界困扰了很多年)的反复发作,能够成为医治根深蒂固的疾病(即周期性的萧条与失业——它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致命缺陷)的一剂良药。




《现代宏观经济学》




通过说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本书展现出现代宏观经济学是激动人心和充满争议的学科。本书具体讨论了宏观经济学七个主要的竞争性学派在历史的视野里进化时的核心原则以及政策含义,讨论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复兴相关的重要发展。在一些篇章后收录了对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的采访。




《西方世界的兴起》




书中作者深入地考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与财产权属关系演化的联系,从历史发展进路的角度,实在地揭示出西方经济在近代以降之所以有突破性的发展,完全在于财产权属确定性的不断明晰。作者试图改变从某一偶然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找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的偏见,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本书充分体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 




《美国大萧条》




罗斯巴德在1963年以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为出发点,提供了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那场影响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的解释,并轻易地推翻了传统的想法。在经济史著作中,很少有这样生动而贴近生活的作品,它给我们上了许多课,极具说服力,而这些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然适用。

以上书籍部分参加

当当6月9日-6月20日

满100-50优惠活动


政事堂粉丝在满300元的情况下

还可再使用优惠码减60元

满150元,还可再减30元


满300-60优惠码

QAQ3GU

满150-30优惠码

S8SZ4R


更多书籍

读者朋友可点击下方链接

进入政事堂荐书专题查看




《白鹿原》里朱先生说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送给大家,以此共勉:


“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

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


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




   政 事 堂 往 期 书 单  


君以此始,此以此终

六一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

当青春爱情文学,走向家庭伦理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