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元霸权是借来的

风铃 马霞价值投资 2022-07-2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美元是最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但截至今年一季度,美国对外总负债47.1万亿美元,对外总资产32.8万亿美元,净负债14.3万亿美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国向全世界借了47.1万亿美元,拿其中的14.3万亿美元填了美国的逆差窟窿,把另外32.8万亿美元拿去投资全世界,利用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掌控了全球离岸流动性。这些数字还意味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用来执行结算、信贷、储备功能的最主要的货币美元,是一家严重资不抵债的离岸银行。就是说,大家严重依赖的美元随时可能破产。

 

这话一点都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从所谓的“石油美元”开始,美国一直靠借债不断地壮大自己的经济,我们可以视之为“特里芬悖论”的升级版。特里芬提出悖论时,美元还是与黄金挂钩的。“特里芬悖论”是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由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各国发展贸易又需要用美元结算,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于是美国发生了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又要保持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长期贸易顺差,这两个自相矛盾的要求就形成了悖论。

 

“特里芬悖论”并没有搞清楚国际结算体系的根本症结。

 

金本位的货币体系一定会导致货币不够用,很容易造成通缩。事实上,特里芬最初提出其悖论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为了维持全球贸易的正常运转,宁可让美元负债也要充当全球储备货币。当时特里芬认为全球通缩比全球通胀更危险,后来特里芬又警告说,全球通胀可能变成主要危险了,这说明特里芬本人还是有节制的。

 

“特里芬悖论”的继承者们则主张,因为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为了维持全球产业链和全球货币体系,世界只能继续供养美国,填补美国不断扩大的逆差窟窿,以维持美元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于是,美元就从最初宁可负债也要充当全球储备货币的“被动承担责任”,演变成今天“理直气壮”地充当“债王”。今天的“特里芬悖论”,已经演绎成越是资不抵债的货币越有资格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因为美元没有替代品。如果问他们,这样荒谬的逻辑可持续吗?他们或许会说,崩盘就崩盘,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周期性”而已。的确,西方经济学根子上就认为周期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是必然的结果。他们的设计中,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选项。他们清楚,经济危机会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所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马克思则给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伟大论断。

 

于是我们看到,在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以贵金属为锚的货币体系注定失败的情况下,美国在二战后又恢复了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把戏,他们自己也知道美元与黄金挂钩是不可持续的。二战以后,美国不断地发动战争,充当世界警察,迅速加大了军费开支,加上国内民权运动带来福利开支的增加,造成了国内人工成本上升,产业开始外流,这才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同期的欧洲和日本虽然国内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军费开支负担,他们借机通过再工业化迅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财政赤字失控的膨胀,也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膨胀的原因之一。今天美国政府的债务近28万亿,而从2000年到2020年,美国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是21.3万亿,同期美国军费开支累计19.9万亿,这足以说明美国的军费开支是如何拖累美国财政赤字的。财政赤字、贸易逆差和对外负债是紧密关联的。



罗斯福新政事实上废除了金本位,凯恩斯也反对金本位。但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怀特代表美国政府提出的方案打败了凯恩斯的方案,重新确立了金本位。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注定会失败。历史上的金本位、银本位,从来没有成功过。

 

以贵金属为锚的货币体系是不可持续的,现代货币供应理论是有合理性的。但是,有效地实行这样的现代货币理论,必须具备一系列必要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前提条件几乎不可能建立起来。

 

强撑到了尼克松时代,美元终于不再与黄金挂钩了。然而,美国由于自身霸权运转的惯性,赤字根本下不来,于是走上了借债度日的不归路,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美元”。这套“石油美元”体系,实质上是石油换美债,就是美国政府利用自己的军事、政治优势,靠软硬两手诱迫石油国家用出口石油的盈余投资美债,支持美国经济发展。后来“石油美元”又逐渐演变成“亚洲美元”,直至今天全世界共同供养美国的“全球债务美元”。

 

这样的体系可持续吗?显然不行。那为什么到今天美元还没倒呢?因为全世界还有那么多的人在买美债。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美债持有人的构成,追踪美债持有人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离岸货币体系是一个水往低处流的资金池。这就是霞姐反复强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三足鼎立。欧元已经成了美元的影子货币,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如果试图与美元、欧元分一杯羹,也会沦为美元的影子货币,而且一定会死在美元前面。

 

美国政府债务持有人结构图



视频已经解释了,解读美国政府的债务分布图,要动态地分析。比如说,美联储印钞买资产8万亿,其中买美债5万亿,买其他资产3万亿,因为市场多了3万亿的流动性,其他机构会拿多出来的流动性又去买美债。再比如说,外国人直接买美债7万亿美元,但是,美国的债务性融资为22万亿,其他机构发行的债券被外国人买走了,这些资金也会流入美债。用数学逻辑推算美国的债务构成,从1960年到2020年,美国累计经常项目逆差有12.686万亿美元,那么美债中至少有这么多是外债,加上应付外债的利息,美债中至少应该有14万亿美元的外债。

从账目上看,中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1万亿买了美债,另外2万亿美元要么存在华尔街的账上,要么存在欧元或其他货币的账上,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又会拿这些钱去买美债。水往低处流,这是挡不住的。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离岸货币体系,不论我们是不是直接买美债,最终钱都会流回美元。这就是“特里芬悖论”的技术原理。

 

正确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应该是另辟蹊径,稳扎稳打,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经营,逐步建立扎实稳固的世界元根据地,完成升级版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全球金融战略,最终建立一个我们主导的全球离岸货币体系,引领世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风铃

2021年7月19日

 

 

文字编辑:马霞

后期制作:胖墩




长按识别购买正版图书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bilibili搜索:“马姐谈投资”

● 喜马拉雅搜索:“马姐谈投资”

● youtube搜索:“马姐谈投资”

● 票圈搜索:“马姐谈投资”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