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力电池大时代,新能源车的核心

金石道人 金投研 2021-08-14
近年来,环保议题进入各大国家政策讨论之中,新能源革命如火如荼,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技术变革以应对这场革命,其中,最具想象空间的行业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车的核心无疑是动力电池。

产业现状

动力电池占据整个新能源汽车成本的 40%,是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市场上的动力电池主要指为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目前占主流的是锂动力电池,按照锂电池正极材料分类,目前市场上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的锂电池主要有三元锂电池(NCM/NCA 系列,即镍钴锰三元电池/镍钴铝三元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锰酸锂电池、铅酸蓄电池、钴酸锂电池等。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5月,动力电池产量中,三元电池与铁锂电池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两者合计占当月动力电池总产量的99.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本月产量占比升至63.6%,远超三元电池的36.2%。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逐步发展是动力电池产业扩张的主要原因,2021年4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9.2万辆,同比增长136%,全球三大新能源车市场中,4月中国、欧洲、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9.3万辆、16万辆、4.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98%、408%、146%。

 
 
受益于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中游动力电池装机量高速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4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7.5 GWh,同增205%,2021累计装机量65.6GWh,同增146%。

 
具体来看,在动力电池产业,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较大份额。4月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35.2%,国内其他企业,比亚迪、中航、国轩和AESC,4月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大企业中,中国有5家上榜,合计占比49.3%,接近全球出货量的一半。

 
有想象力的前景

2012年国家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我国的新能源行业正式拉开序幕,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目前产销量是全球最大,而且技术水平也位居前列,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远高于传统车。

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提到2025年的目标是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20%。

根据中汽协与乘联会数据,5月份我国汽车批发销量212.8万辆,同比减少3%,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1.7万辆,同比增长164.6%,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整体饱和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极高的景气度。可以看出在汽车市场,新能源车替代传统能源车已经是大势所趋。从渗透率来看,5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0.2%,与2025年2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再看全球,2017年以来全球汽车销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据美国汽车咨询机构LMC,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130万辆,同比下降4.0%。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则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236万辆,同比增长6.08%,渗透率2.50%,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24万辆,受欧洲市场强势增长和中国快速复苏带动,同比增长37.52%,渗透率达到4.24%,渗透率持续上涨。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上涨的同时,各大车企也纷纷公布了燃油车退出市场的计划,直接加速了新能源车的发展。未来,保有燃油车退出更换与新能源车新车销量渗透率上升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扩张的两大逻辑。而作为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也将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发展,2025年之前都将维持较高景气度。

 

产业链

动力电池产业链可细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市场主要包括各种矿产资源,如钴锰镍铝锂、石墨、铜箔、聚烯烃等等;中游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下游主要为电力集成系统、PACK 包。

动力电池上游资源端涵盖多种金属、非金属材料,例如锂、钴、镍、锰、铜、铝、石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为锂和钴。对于资源类企业企业来说,主要观察两个因素:量+价(储量+价格)。其中,公司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量,而储量、可开采量、开采难度都是影响公司行业地位和估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储量、高品位、浅层地表矿是该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公司均存在矿储量少、开采难度大、市场份额过低制约企业发展的情况。

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锂资源为例,国际上,目前矿业巨头美国雅宝(ALB)、智力化工(SQM)、富美实(FMC)、泰利森垄断了全球 90%的优质锂资源,议价能力极强。其中,世界锂化工企业的市场份额前三名分别是美国雅宝(占比 27%)、智力化工(占比 17%)、天齐锂业(占比14%)。在国内,最大的锂资源企业是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两家企业都通过开发和并购拥有大量锂资源储备。

 
在产业链中游,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质以及电池壳体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部分,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高达30-40%,直接决定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影响锂电池的综合性能。目前常用的技术类型是磷酸铁锂与三元正极,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迭代的技术,三元电池的优点在于能量密度较高,缺点在于成本较高、热稳定性稍微差、循环寿命差,目前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较高端车型或长航版。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优点在于成本低、热稳定性较强,但能量密度较三元电池低,且在低温环境下能量密度衰减严重。

 
从市场占比来看,目前三元电池依然是市场的主流,2020年依然在存量市场占据64%的市场份额,但是磷酸锂铁在增量市场上的占比大于三元电池,逐步缩小了与三元电池的差距,而最终究竟会是谁胜出,目前暂时无法判断。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动力电池集成系统、封装、检测等行业,其中宁德时代为主的电池生产商占据主导,在整个产业链结构中地位突出。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高端产品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属于垄断竞争格局,头部效应明显,宁德时代一家独大。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48.06%;排在第二的是比亚迪,市场份额为14.91%;第三名是LG化学,市场份额是10.16%,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总结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在这场影响甚远的能源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早在近十年以前就开始相关的布局并取得了成效,在全球市场中取得了先手优势,未来,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以及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扩大,动力电池将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精心整理了一份相关产业链受益个股的清单,添加微信号:baobutong333,然后在对话框回复“动力电池”,即可领取。

清单不涉及个股买卖推荐,仅仅是相关内容的整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真实版“在逃公主”, 1岁被白人收养,28岁被发现是公主,7万人等她回归...改变了一个国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