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虚构写作:生活的面孔、小说的眼睛和天真的心 | 袁凌&金理

跳岛FM 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 2022-10-11
这是「跳岛FM」的第39期节目。
近些年,“非虚构”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不仅有聚焦外卖骑手现状的“爆款文”,也有“真实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平台上“打动人心的原创真实故事”。无论是引发热议的特稿,还是素人的日常化表达,似乎都与我们切身相关。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著有多部非虚构作品的作家袁凌,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从“非虚构热”说起,聊聊非虚构与虚构两种文类之间的“纠葛”。从新闻和小说“良性竞争”到非虚构“占领上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是否真的已经无法回应现实?于是创作者需要转换视角,去寻找非虚构的可能性?

然而,广受赞誉的非虚构作品《扫地出门》的作者马修·德斯蒙德认为,自己在写作中受到“观察天才”——小说家们的影响最大。于是我们进一步发问:虚构还能为非虚构提供什么?一方面,“特稿腔”因追求类似小说的写作套路而忽视了对个体的关切;另一方面,带有文学“目光”的人物细节刻画,让特稿中受困于“算法”的外卖骑手更能为大众所感知。不难发现,非虚构与虚构其实在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个时代发言,也面临着相似的表达困境。


 主持 

里维奇

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ID:BeulahDong)


 本期嘉宾 

袁凌

作家。著有《生死课》《青苔不会消失》《寂静的孩子》等。

金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青春梦与文学记忆》等。


点击上方图片,收听「跳岛FM」第39期节目

 01 非虚构已经“吞噬一切”?小说还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里维奇:近些年,非虚构热仍在持续,很多非虚构写作平台活跃在公众视线当中,以何伟的《寻路中国》为代表的纪实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仍在绵延。这次节目是由今年10月的“非虚构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延伸而来的。金理老师在这次文学工作坊的开场白中说,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体裁似乎无法回应如今这个时代,于是创作者需要转换视角,去寻找非虚构的可能性。而你在读路内的新长篇《雾行者》的时候找到了这样的例证,其中一个女性角色从开始的文青,变成了卧底女记者。你是怎么理解文学作品里人物的这种成长变化的?

金理:我觉得非虚构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文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本身还能够为非虚构提供什么样的意义?大家都会觉得以虚构为核心,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好像已经没有办法回应今天的变局,没有办法和时代建立真实的关联,没有办法再对社会公共议题进行发言。好像虚构文学在节节败退,转而祈求非虚构的登场。我个人对这个是持保留态度的。

非虚构不是一个新话题,80年代流行过一阵新闻小说——把视线从戏剧人物的身上转到更加广阔的社会问题,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现实领域展开对话。这个表述方式和非虚构文学是对应的。那个时候,在新闻和小说的组合里面,它们是平等的。但是到今天,非虚构好像已经在门类的竞争当中占据优势,甚至对文学产生压迫了。其实,非虚构和虚构是从不同的途径,站立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发言。两者面临着共同的困境。

《雾行者》

路内 著

里维奇:袁凌老师,你觉得你在创作非虚构作品的时候,比如《青苔不会消失》《寂静的孩子》和《生死课》,是把创作文学的一些经验带到非虚构的写作当中了吗?

袁凌:对。因为非虚构本身是文学的一个门类,在它和虚构的关系上(其实我不太愿意用小说这个词),我觉得虚构的地位是高于非虚构的。就我自己来说,当我的经验还达不到那种化学反应——能够将现实和想象融汇到有机的程度的时候,我会写非虚构;如果我的经验积累到时候了,我会去写小说。所以实际上,非虚构是文学的基石,在这个基石上面,才能产生好的虚构作品。

我们的时代为什么会对小说感到失望和焦虑?不是说小说或者虚构文学本身不好,而是它的产量应该是远远小于非虚构的,非虚构是给它搭台子的。但是现在我们反过来了,动不动就写小说。鲁迅早就说过,写小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但是现在是任何经验都不够的情况下就去写小说。所以大家就形成了一个套路:小说里面虚构出来的世界不是真正的“我”的经验,而是用一些套路和边角料,加了很多的调料把它调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小说,把真正好的小说淹没了。

《生死课》

袁凌 著

我觉得现在说非虚构是对文学的矫正,不是说非虚构要去抢占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而是非虚构要代替大量虚构文学的数量,再造文学的根基,这样最后才能堆积起金字塔,塔尖就是虚构文学。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作家有一两部作品之后,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环境和普通人的行列,进作协当专业作家。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勇气和可能去写非虚构,就只能写看起来不需要更多经验的虚构,最后陷入两难。

我觉得这个事情现在是一个“倒挂”,是必须要改变的。你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人都想写出他那样的伟大作品。但他的《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从新闻事件来的,结合他自己的扎实经验,他跟底层、跟知识界的交往,这么丰富的经验最后才能够容纳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而我们现在动不动就是靠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再丰富,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实际上都是套路。

《寂静的孩子》

袁凌 著

《青苔不会消失》

 袁凌 著


 02 “困住”外卖骑手的除了算法,还有样板化的写作 


里维奇:如果说非虚构弥补了虚构的不足,是如何弥补的,从哪些方面呢?比如从语言方面或是从题材方面来弥补不足吗?

金理:要不就聊聊那篇爆款文“外卖骑手”吧。上次在南京工作坊的时候,淡豹发言说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报道当中有一个骑手,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不顺利,经常被警察逮住,后来电动车骑顺溜了,路也熟悉起来,就开始和他的同行们扎堆骑行,这个时候他体验到一种顺畅感。我觉得淡豹非常敏锐,她注意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甚至是溢出了非虚构一般的写作格套的段落。其实外卖骑手的顺畅感不是这篇非虚构报道必不可缺的信息,略去也完全不影响报道整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我觉得这个感受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刚才讲过,文学本身还能够为非虚构提供什么?如果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考察这篇报道的话,这个细节弥足珍贵。其实外卖骑手在我们心目当中大概会有个样板,但是当提到顺畅感的这一刻,就突破了这种样板。

最近我和同事康凌一起组织了场讨论,他特意借朗西埃“感性的分配”来谈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我们以前对于什么东西是可以被感知的,什么东西是不能够被感知的,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什么东西是噪音,谁具备能力去言说,谁会被指责为胡说八道……这些在我们心目当中是有一个样板的。比如说一般我们在描写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人群的时候,不太会去想象他们细腻的情感。我们会有一种阅读期待,和一些比较僵化的底层写作的套路一样,把外卖骑手视为残缺的、受苦受难的人,通过对这种苦难形象的观察,让读者产生怜悯和同情,所谓血与泪的文学也就产生了。但是这种对外卖骑手的呈现,和算法系统对外卖骑手的“处置”是一样的。我们只看到一个木偶,看不到活生生的行动者和他的经验。所以我很期待在任何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当中能够看到这些东西。

 03 素人写作和抖音短视频中的“非虚构”是最真实的吗?


里维奇:刚才说到了很多草根也参与非虚构创作,有一些平台上的素人写作,似乎情绪非常泛滥,写作非常轻易,这个和故事有什么区别?或者不是说故事不好,而是对大家来说,这些东西阅读起来是很好的经验,但是强调它的真实性就足够了吗?

袁凌:现在平台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形成了一种话语权力的规训。但是这种非虚构写作项目,像“人间”、“真实故事计划”,自由度还是高一些。我举个例子,有一个作者叫夏龙龙,坐了七年牢,他把在牢里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狱友都写出来,出了好几本书。他的写作可能一开始是素人写作,后来慢慢地也有意识往某个方向靠。包括在“三明治”和一些垂直领域的公号上,医生写健康故事,有的人写鬼故事。也都算是素人写作。

这种写作我觉得是好事。但是如果在里面放了太多的情绪,觉得这个地方不够了就编一点,对话不够精彩就瞎加一些,最后出来的东西就把核心的问题耗散了。所以说,这一类故事的写作在非虚构的场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里维奇: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非虚构其实是存在于快手、抖音的短视频海洋之中,因为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非常多草根自己制作的生活片段。作家班宇也跟我说他很喜欢看58同城上的打工日记,但是看的时候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割裂感,就是你可能不知道在现实中人们是这样生活的。你们会看这种文本以外的非虚构作品吗?

金理:抖音我是看的,但是我并不是要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才去看抖音。我觉得抖音其实跟朋友圈一样,是一个人想呈现给你看的样子,这和他真实的生活,还是两回事。抖音上的展示也是一种扮演,研究者不应该把抖音作为一个观察真实世界的有效管道,我个人至少不会这样考虑。

袁凌:有一段时间我也去看抖音、快手,但是很快就不看了。就像金理老师刚才说的,这跟朋友圈一样,没办法真的了解这个人。

而素人写作,包括豆瓣小组比如“欠债联盟”、“劝分小组”里的文字,还会有一些细节。因为人在把经验行诸文字的时候,能携带一些生活的感受,能还原一些现实的困境或者面临的问题,表演性没有那么强。所以说,有时候越直接、越没有门槛,反而越不真实。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跳岛FM听众群 


 主理人 
猫弟
 统筹&监制 
Bake
 视觉设计 
孙晓曦 甘信宇
 后期制作 

陆佳杰

 音乐 
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文字整理 

阿索 drunkflea



 跳岛FM(Talking Literature)是一档文学播客,一份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节目每周三更新,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入选“苹果播客2020年度编辑推荐”。


点击“阅读全文”收听完整节目。你也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