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City Pop的无尽生命循环

亚细亚正妹 业余艺术家MAart 2023-06-26

写在前面

蒸汽波的诞生是互联网上产生的一次美学革新,而蒸汽波音乐的“前身”--City Pop的起源、流行、衰落到复兴与经济历史密切相关,其再度走红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随时代发生变化的精神需求,也体现出西方视角下东方主义的大势来袭。本次的推送我拙译了一篇Pitchfork的文章:《The Endless Life Cycle of Japanese City Pop》,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看City Pop的前世今生。

作者:Cat Zhang
发表时间:2021年2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s://pitchfork.com/features/article/the-endless-life-cycle-of-japanese-city-pop/

在2020年的最后几个星期,一首1979年的日本流行歌曲登上了Spotify爆红榜单的榜首。这首由当年19岁的松原美纪演唱的真夜中のドア / STAY WITH ME》听起来就如在月光下行驶敞篷汽车一般清新自在,松原美纪怀旧伤感的唱腔漂浮在放克贝斯、活泼灵气的号角声以及星光闪闪的制作之上。歌词在日语和英语间来回切换,她苦苦祈求着一位已经变心的爱人继续维持这段关系,又不断想起在那之前关于他的回忆。这首歌首次出现在去年十月有关动漫和日本文化的TikTok视频里,但它在排行榜上达到峰值是在六周之后的十二月。TikTok上的日裔创作者拍摄了他们给妈妈播放这首歌时的反应,妈妈们在听出这首她们青春时期的大热单曲时脸上露出笑容。这样的场景简直不能再温馨。妈妈们欣喜地闭上眼睛,一边放声歌唱一边漫舞,仿佛自己来到了卡拉OK。
 

如病毒般成功传播的《真夜中のドア / STAY WITH ME》带来了City Pop的国际回潮,这是一种来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受R&B和爵士影响的仍未被精确定义的日本音乐流派。当时,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以企业的主导地位和尖端科技威胁着赶超西方。逐渐富裕的日本市民沉溺于奢侈衣物、进口红酒以及国际旅行,享受着空前的自由。索尼Walkman随身听和更加先进的车载立体声音响的出现让他们得以定制个人通勤播放列表。一瞬间,在城市里的休闲漫步以及周末驾车兜风有了一种如电影般浪漫的光彩。City Pop的出现正为这样高端国际性的生活方式谱写了配乐。这种音乐常常是华丽耀眼的,从放克、游艇摇滚、布吉乐和沙发音乐这些美式流派中汲取灵感,它模仿着加利福尼亚的轻松氛围,其蕴含的逃避主义具象表现为City Pop传奇设计师永井博的日光浴封面:熠熠生辉的蓝色水面,精致的跑车和梦幻色彩的建筑物,这些元素拼凑出一次幻想中的周末海滩度假。然而City Pop所代表的辉煌与安逸迅速被时代放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整个日本陷落于那“失去的十年”

 永井博作品

而最近的街头调查显示,尽管日本听众能叫出一些代表音乐人的名字,“City Pop”一词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我的夫人经常听City Pop,而我还需要将这个流派的名称解释给她听,”Jayson Chun教授说道,他在夏威夷大学西欧胡分校开设了关于日本流行音乐和动漫的讲座,“在那个时代,人们只把它(City Pop)叫做音乐。”但是过去几年,我们所熟知的City Pop在西方世界经历了一次复兴。2020年1月,一档日本综艺节目《日本视察团(Nippon! Shisatsudan)调查了外国游客在东京涩谷搜寻City Pop唱片的潮流现象。“这种音乐真的在美国变得很流行吗?”记者向一名戴眼镜的高瘦白人男子提问。“当然,”他回答道,特意例举出互联网和Youtube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之后,当他拿起一张日本歌手角松敏生在1985年发行的唱片时,镜头迅速切回给演播厅里日本观众惊讶的反应。
 
从根本上来说,City Pop其实是一种经日本人改编过后的西方音乐,借着对复古的迷恋,我们又重新拾起了它。互联网音乐的领军厂牌Business Casual曾表示听City Pop就像“看到来自异世界的老的商业广告,卖的牌子和产品都和以前一样,但以一种与我记忆中完全不同的方式。”相似的地方有很多,而又带有一丝微微的变化;日文的歌词留下一缕异域且神秘的光环,给予了西方听众自由幻想的空间。在Youtube上,City Pop大放异彩,听众们沉浸在自己编造的日本回忆之中:“我还记得行驶在东京街头的那天晚上,将窗户摇下,霓虹灯亮起,人群充满欢声笑语,多么美好的80年代,”一名听众在热门混音“warm nights in tokyo [ city pop/ シティポップ]”下留言道,而在幻想破灭之际:“等等,我才十八岁,然后我家在澳大利亚。”每一首City Pop的评论区都充斥着类似的留言。
 
一般来说,当西方听众谈论“City Pop”时,“我们只是在谈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是怎样看待亚洲的,”Chun说道。而一项更深入的调查得到了更多层次的结果:这有关西方对于日本作为技术资本主义未来的猜想,互联网加速全球交流,难以解释的推送算法也为培养对虚构过去的复古迷恋起到了一定作用。
 
City Pop的兴起很有可能与日本人本身有关:在几十年前,国内的黑胶发烧友开始重新聆听复古日本音乐,或wamono音乐。DJ 吉沢是爆火的“Wamono A To Z唱片导览”的合著者,也是去年日本jazz funk和rare groove展览的联合策展人,他认为wamono音乐的概念直到90年代中期之后才存在。他曾这样对乐评网站Resident Advisor说:“在一场DJ set中放日本音乐几乎是一种禁忌,”。但在英国的rare groove场景中,大量听众成为了一些小众funk、soul和disco音乐的狂热粉丝,这让他在世纪之交开始搜寻日本国内的唱片;大约在2008年时,他开始注意到一些海外唱片收集者也开始对此产生兴趣。到了现在,这些小众歌曲经常被house和disco DJ们采样。吉沢说:“对于那些日本以外的人来说,wamono音乐就是rare groove音乐。”
 
WAMONO A to Z Vol. III
- Japanese Light Mellow Funk, Disco & Boogie 1978-1988 
(Selected by DJ Yoshizawa Dynamite & Chintam)

然而,一些西方听众可能直到几年之前才了解到City Pop。对于海外听众来说,他们并不熟悉日本音乐: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一直以来对流媒体市场较为消极,实体CD的消费仍是主流,并且本土音乐进入海外市场的进程也异常缓慢。最近的一次突破是在2019年,一张合辑《Pacific Breeze: Japanese City Pop, AOR & Boogie 1976–1986》在Light in the Attic厂牌下再版发行,并将其作为他们日本档案系列的一部分。这个项目足足花了四年才实现,而现在已迎来它的续作。“许多日本厂牌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来自美国的独立厂牌想要发行这样的作品,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说服他们,”Yousuke Kitazawa说道,他是这张合辑的三位策划人之一,“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标题在Youtube上这么出名—它们都来自所属于我们的唱片。”
 
在Youtube上逛一段时间,接着你可能就会怀疑Youtube的算法是不是偏爱复古日本音乐,这些视频即使没破百万,也有成千上万次播放,与它们在当地的名气完全不成正比。在Vulture上有一份关于日本氛围音乐,如高田み在1983年发行的《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是怎样在网络上吸引一批狂热粉丝的调查,Andy Beta在其中观察到:“不管你是听小众电子音乐还是爵士专辑,都有可能给你推送这些来自东方的音乐。”而在SPIN上的一篇论文里,Andy Cush也发现无论他最开始的选择是什么,Youtube算法必然会引领他到吉村弘1986年的氛围音乐唱片《GREEN》。一位Rate Your Music用户总结了一份“日本Youtube核心推送清单”—包括山根麻衣于1980年发表的经典唱片《Tasogare》,后者还被采样进了Young Nudy和Playboi Carti的大热单曲《Pissy Pamper / Kid Cudi》。



最近其中一个爆红的Youtube推送视频就是竹内玛莉亚发行于1984年的disco-funk单曲《Plastic Love》,一首关于尝试在漫舞中忘却心碎的歌。这首发行后销量仅仅达到10000份的歌曲,却在2017年6月,被一位叫做“Plastic Lover”的匿名用户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八分钟的版本之后突然走红。这首歌迅速登上了Reddit论坛音乐分区“r/listentothis”的话题榜首,并通过网络迷因和粉丝二创讨论度再次激增。而那段八分钟的视频,尽管因为使用了竹内玛莉亚那张梦幻的黑白照片作为封面,与摄影师Alan Levenson产生了版权纠纷最终导致被迫下架,它仍然累计了超过五千五百万的播放量。几乎每一位我遇到的City Pop粉丝都说《Plastic Love》是他们入坑的源头,而Youtube算法正是他们了解City Pop的途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首歌直到两个月前才正式上架Spotify。
 

为何现如今City Pop会在Youtube上成为大势?有一个词叫做“油管核(YouTube-core)”,一般指平和舒缓的音乐,比如标题上写着“低保真嘻哈 – 学习氛围伴奏”,这样的视频往往能够在你埋头工作时作为背景音乐循环上好几个小时。“低保真伴奏”视觉上以宫崎骏画风里学习中的女孩形象呈现,往往有匿名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类音乐的创作人往往没有任何知名度。然而,City Pop拥有更多的录音室预算和更先进的录音设备,也经过业界专业人士的精心编排,例如“City Pop之王” 山下达郎,他是日本最成功的男艺人之一,发行过几十张录音室专辑还为众多电影电视剧作过曲。但是Youtube似乎没有把这两种音乐间的细微差别当回事,Youtube算法会简单地将听众从“低保真伴奏”视频带到“Plastic Love”那去。
 
除此之外,Youtube用户也会以一种命名低保真音乐的方式给City Pop混音视频起标题,使用的标题往往以一种SEO友好化(即更容易被搜索到)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标明最佳的聆听场景,像“感受夏日暖意时适合听的日本City Pop”,甚至还有“24/7 City Pop伴奏”的流媒电台。考虑到日本80年代经济膨胀时期的音乐也是高度商业化的, City Pop的逐渐商品化,甚至互联网迷因化也许是一种合适的变化。许多大热单曲一开始都是作为商业广告的主题曲,这在日本算是一种推广的手段。“你能在30秒的广告中听到这首歌的hook—广告对这首歌起到了宣传作用,反之亦然,”Chun解释道,“你可以把这种现象视为TikTok的前身。”
 
在病毒式走红之前,City Pop已经在互联网的一些角落拥有了存在感。粉丝会搜索蒸汽波和future funk音乐(受法式浩室音乐启发的蒸汽波音乐分支)里的原始采样,找到像杏里的《Good Bye Boogie Dance》和薫秋元的《Dress Down》这样的歌曲。2016年的某一天,韩国制作人Night Tempo重新混音的《Plastic Love》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量超越了原版,竹内玛莉亚随后向他表示了感谢之情,称赞他为这首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重混音作品也许会因对原曲甚少的改编而被视为轻率可笑的,一位Reddit用户抱怨道:“这不就是加速了日文歌然后用一个卡哇伊动漫女孩来当封面吗?”。但就是这些小小的改变让整首歌的氛围更加明亮动感,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华丽舞池。用Youtube的官方说法就是:聆听“Future Funk Mega Mix”就像参加完喧闹派对后独自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尽情享受着夜晚的生机。循环播放的二次元动图—一种“油管核”的代表美学风格,从低保真伴奏到“放慢节奏+大混响”的重混音—仅仅只是增强了那种“渴望”的感觉。屏幕上,一个中学女孩变身为水冰月,随后出现的是一个人类和一个机器人紧紧牵着彼此的手,从我们的视野里渐渐地淡出。
 

英国学者David Morley和Kevin Robins在他们1995年出版的书《Spaces of identity》中提到了一个术语“科技东方主义”,用来描述日本是如何成为“未来科技的化身—银幕、网络、控制论、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模拟”。在七八十年代,日本在科技上的优势让人们不再认为西方国家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龙头;美国的汽车工人对于日本汽车的进口感到惊慌,而之后日本对美国房地产公司和娱乐产业公司的收购更是让人们产生焦虑,认为日本在抢夺美国的灵魂支柱产业。于是在美国流行文化中逐渐将日本(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塑造为冷酷而严肃的形象:将其刻画为一个依靠冷血机械人运转的未来科技帝国,这样的刻板印象在之后的赛博朋克作品中有了新的延伸,比如William Gibson的《神经漫游者》和Ridley Scott的《银翼杀手》。“在西方的政治和文化潜意识中,”Morley和Robins提出,日本代表着一种“资本主义中异化和反乌托邦的形象”。
 
《银翼杀手》电影截图

一些学者也从蒸汽波音乐的角度去分析了科技东方主义。蒸汽波在讽刺日本八九十年代充满泡沫感的超级消费主义文化的同时,频繁地使用日本文化符号。美国电子音乐人MACINTOSH PLUS的蒸汽波代表专辑《Floral Shoppe》中的每一首歌名都用的是日文,难以理解的陌生语言加深了西方听众对于全球技术资本主义的神秘印象。封面展示的是一幅带有不祥预兆的景象:一个希腊的半身雕像旁打上了薄荷绿的日本文字,伴有一张9/11空难发生前的纽约建筑剪影(照片很明显是来自于富士80年代的录像带广告)。音乐学家Ken Mcleod指出,《Floral Shoppe》的封面似乎发表了对“东西融合”的看法,预测“商业帝国的逐渐衰落”。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被理解为象征着已经陨落的伟大文明,或者即将在未来衰落的文明。
 
《Floral Shoppe》封面

交谈时,McLeod补充道,许多基于互联网的流派都有一种“复古未来主义的忧郁”,以及对“以日本梦破灭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加速崩溃”的迷恋。经济膨胀时期的日本,拥有霓虹都市和充裕的消费自由,代表着资本主义乌托邦失去的希望,而这一乌托邦在20世纪90年代被经济衰退摧毁。通过欣赏这些音乐,听众既是在享受,也是在哀悼如此美好天真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似乎描绘出了那段时光,以及它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正如Youtube上City Pop混音视频里的一条评论写的一样:“我怀念那种未来”,这一条评论与许多人产生了共鸣。
 
正如理论学家和媒体艺术家Svetlana Boym所说,怀旧二字包含着“国内和国外、过去和现在两种意象的叠加”。对于City Pop的情感共鸣就集中在这两种意象之上:日本和美国、80年代和现在、资本主义先前的希望和当今的现状。互联网世界里,听众们编造着关于繁华时期东京以及与动漫相伴的田园童年时光的回忆。再来看Boym的说法,即怀旧“似乎是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但实际上是对另一个时代的向往”。虽然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变得匆忙而浮躁,让一年变得像几十年,它也为我们提供了通往不同时空小巷的传送门。Youtube让过去的事物“起死回生”,并为它们培养出一大批忠实观众,而TikTok增强了现有算法的点击率,大大加快了音乐的传播速度。一个男人拍摄自己在滑板上咕噜咕噜喝着蔓越莓汁,转眼之间,Fleetwood Mac的音乐40多年后再度重返热门100排行榜。
 

TikTok用户@420doggface208的这则视频爆红之后
带火了Flecwood Mac的老歌《Dreams》

Bastian,也被叫做@tokyokage ,是TikTok上的一名视频创作者,年仅18岁的他是一名动漫死忠粉,并一直想让City Pop音乐走红。去年他在播放他在Youtube上播放他的动漫开场曲歌单时发现了这种曲风,接着《Plastic Love》便出现在了他的视频推送当中—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在那之后,他开始在TikTok上拍推荐City Pop音乐的视频,提到自己最爱的一些作品,其中有大桥纯子的《Telephone Number》和山下达郎的《Fragile》(后者被采样进了Tyler, the Creator专辑《IGOR》中的收录曲《GONE, GONE / THANK YOU》)。对于音乐的选择,他有着很敏锐的眼光:2020年的1月,美国音乐人Engelwood的单曲《Crystal Dolphin》在TikTok上突然走红,它是一首简单的future funk混音,采样了滨田金吾 1982年的歌曲《Dolphin in Town》。数月之后,Bastian分享了一段关于滨田那首原曲的视频,视频标题是“如果你还记得这段音乐!”这条突破了二十万点赞的视频,成为了他City Pop系列TikTok中最热门的一条。他告诉我:“对于那些想要了解更多日本文化的人来说,City Pop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美。”

 
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之后,日本开始更加注重青年文化和多媒体企业的发展,逐渐意识到海外粉丝群体的巨大消费潜力。这一策略得到了回报:可以说,动漫作品在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去年,在Netflix上,动漫节目在近100个不同国家里排名前十,据说覆盖了超过1亿个家庭。两个月之前,索尼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动漫流媒体服务Crunchyroll。在TikTok上,动漫爱好者代表着该平台的顶级利基群体之一,成为病毒式传播的强大驱动力。在《真夜中のドア / STAY WITH ME》成为日本母亲重温青春的BGM之前,它也被另一类TikTok热门视频反复使用--动漫迷们使用绿幕滤镜比较自己与他们最喜欢的角色的身高。除了在虚拟世界里,以动漫为中心的视觉效果往往被打上City Pop的烙印之外,City Pop和动漫两者之间还有着更加真实的紧密联系:如City Pop歌星松原美纪和山根麻衣都给一部动漫配乐献唱。
 
尽管日本的文化输出几十年来一直吸引着西方的兴趣,当代人们对日本动漫、电子游戏和其他青年文化的热情反映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形象越来越受美国人的欢迎。广受欢迎的动漫TikTokker(也是一名City Pop歌迷)@ghetto.otaku,也叫Chris,这样说:“日本的一切看起来都更讨人喜欢。”他再三强调自己对樱花的喜爱,说自己被银幕上描绘的日本风景迷住了,尤其是与他这一生在费城看到的“公寓和排屋”相比。在某些方面,这样的迷恋似乎与City Pop的源头相悖。细野晴臣是现代日本音乐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早年间成立的乐队“Happy End”也是City Pop音乐先驱。他曾说他在日本二战后的童年是多么沉迷于美国娱乐,甚至后悔自己不是美国人。他与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合作提供了他所谓的“东方视角的异国情调”,完成了一次世纪中期的沙发音乐的颠覆,为渴望远途旅行的美国人送来一份原生的幻想。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坂本龙一、高桥幸宏、细野晴臣)

尽管互联网的存在缩短了美国与日本的距离—用谷歌便能完成一次富士山的攀登,但我们仍然以一种无比遥远的视角在观察日本,这是一种先入之见,也代表着我们内心的渴望。这就像一种异国情调,Youtube上的City Pop许诺了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浪漫之旅,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却激发了网络上宅男宅女们无穷的想象力。在粉丝的要求下,Bastian创立了一个名叫“City Pop血清素”的Spotify公共歌单,面向寻求某种场景变化的年轻听众。歌单的封面是一个二次元女孩,如果你愿意相信他在歌单简介里写的那句话,这个歌单会“让你置身于东京的街头!”

翻译|亚细亚正妹
编辑|亚细亚正妹
排版|亚细亚正妹
图源|网络
B站&新浪微博|业余艺术家MAart
欢迎你来私信投稿!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觉得不错就把下方都点亮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