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腊悲剧的张力和模糊性

黄佳臻 业余艺术家MAart 2023-06-26
神话与城邦思维形式之间的张力、人内在的冲突矛盾、价值观念的世界、众神的世界、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古希腊悲剧最突出的特点。(摘录)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开始研究悲剧的内核与成理,但悲剧已经在那个时代没落消失,以至于亚里士多德无法准切的把握住悲剧的成因,也无法切身体会悲剧的美感,不理解“悲剧的人”这一概念。悲剧继史诗和抒情诗之后出现在古希腊又一个灿烂的文体,消失于哲学兴盛的时代。当人们开始思考宇宙与自然的时候,人们也就脱离了最温饱的悲剧子宫,开始了理智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雕像(图源豆瓣)


要感受那个时代下的悲剧,就要进入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在那样一个璀璨而原始的5世纪,人们经历了史诗和抒情诗的培育,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相比)的精神世界。同时,在悲剧发展之时,政治局面发生巨变,法律的逐步完善与宗教权利的减弱,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开始出现了万物之理与人类的自主意识。这也就导致文体从史诗和抒情诗的浪漫的精神自慰中变成虚构表演的悲剧,从宗教神学到科学理性的转变的中间挣扎的文体。每一个悲剧作品都需要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让这个精神世界与人类经验的某一部分重合或者与之对应。古希腊悲剧的精神世界直接导致了悲剧所探讨的问题——人类本身。在悲剧中,探讨了人是什么,在两种对立的势力或者对立的思想、情感中的纠结挣扎;探讨了人类与行为的关系,慎重思考自己的行为,承担行为的后果。 

 

悲剧不反映社会现实,而质疑社会现实。悲剧体现了割裂的、分散的现实与现实本身的对立。神话与城邦法律的距离足够远,因为二者是如此的对立;神话与城邦法律的距离又足够近,因为时至今日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二者在悲剧中的冲突与矛盾。神话的永恒性在悲剧中近乎完全湮灭,而城邦法律也在悲剧的不断怀疑中慢慢瓦解,甚至连一些最基础的价值体系都遭到拷问。也就是在这一种社会与思想的总体环境中,产生了悲剧的出现意识。

 

这种悲剧意识里内涵着部分的焦虑与不安,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也无法找寻到一个完善的答案予以充分回答。这样,问题与焦虑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历史始终活跃,古希腊的悲剧愈发将关注点从神转向人,又从人的身上发掘到更加庞大的城邦。也许,在一个悲剧中,主人公的言行前后不一,人物形象有些模糊与迷惑,但是实质上悲剧可能根本就是在探讨城邦的问题,而当我们直接从人物的言行入手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在古希腊文明中,悲剧只是对于神话与寓言的模仿(但是悲剧是行为的模仿,与后两者相比,会更加注重与人物的自主行为),所以很多时候,故事并不是根据人物性格展开的,而是人物性格根据神话与寓言展开。在有些著作中,人物行为的原因被归为“魔性”,“被魔性控制”等,这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非一致性问题,而是在那个文化背景下悲剧家的创作思维不同。“习惯性格”其实更像是宗教的神秘力量在悲剧中的体现,而性格是常说的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有科学意识的部分。所以在悲剧中,常需要把人物放在性格与“习惯性格”两种层面上讨论,并且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合唱团与主角的差异化体现着悲剧体裁的模糊性。合唱团由正式的公民匿名组成,象征着观众;主角是英雄形象,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一般公民有所差异。而二者形成了悲剧语言中的双重性,也就意味着模糊性的出现。在悲剧家的心中,主角的身份时而是过去的英雄, 有着伟岸的神力,不屈的品质,时而又是雅典公民,生在法律之中,活在秩序之下。


壁画《雅典学院》拉斐尔


法律语言所具有的这种模糊性的本质,在神话思维的表达形式中也同样明显。


在那个时代的精神背景之中,神界跟人间一样充斥着对立,这不仅是个别神灵之间的矛盾,而是父辈一代的神和年轻一辈的神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更明显的是,神本身都具有两重性,有一个上界的宙斯,就会有一个下界的宙斯,而两个宙斯自身的对立、他们与其他神灵的对立都是充斥在神话之中的。(摘录)



在古希腊的悲剧中,矛盾并非是指纯粹的宗教信仰与完全的无宗教信仰,也不是神灵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对立,而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之间的对立。这有可能是纯粹的私人的家庭信仰,主要是以家庭为重心和对祖先的崇敬,与公共信仰之间的对立。就以这两种不同的信仰为例,前者会敬重死亡,顺其自然,尊崇祖先的规则,但是后者则会建立城邦,规范法律,不断改革。这两种的矛盾是剧烈的,但它们也会是相互依存的。


对于观众而言,以上所提及的模糊性存在于语言中。而语言本身是清晰的,每个主人公在自己的封闭世界中使用的词语都是有且仅有唯一的解释,但是在不同人物之间对话时,这种唯一性就会变成一种冲突。在观众看来,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语言本身的含义,但是有时候他们不能感受到在主人公封闭世界中的含义。当观众承认整个宇宙都是矛盾的,语言与语言之间有一大片灰色地带,他们就会认知到这些词语所附带着的世界的差异性与模糊性,因此,悲剧信息变成了悲剧意识。


文字|黄佳臻

校对|奂饷嘉

图片|觅知网会员下载(图1除外)

参考文献|《古希腊神话与悲剧》让-皮埃尔·韦尔南/皮埃尔·维尔达-纳凯

新浪微博|业余艺术家MAart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由于微信公众号机制的改变,将我们设为星标才能更及时收到最新推送

喜欢就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