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金融科技创新:分布式架构

常华Andy Andy730 2024-03-16

来源: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2021年11月


本报告主要是关于金融(银行)数字化应用的场景调研情况,本文仅摘取一部分内容,即关于银行关于分布式架构的趋势。


主线:去“IOE”背景下,分布式架构接受度逐渐提升,分布式技术也从边缘系统向核心系统演进


次主线:不同类型的银行在构建分布式架构时,决策与路径有所差异。


主要表现为:

国有银行及大型股份制银行:自主构建分布式核心系统

例如:2020年邮储银行的分布式核心项目标志着国有大行正式进入了核心系统分布式更新换代的周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平台2021年4月18日投产上线)


中小型银行:通过外购外部分布式数据系统实现个别系统的分布式转变

例如:张家港银行+TDSQL,成为分布式数据库在传统银行核心系统的应用首例,新核心的综合成本降低75%以上,吞吐量达到6200TPS

(银行传统核心数据库首次国产化)


集中式架构核心系统 转型升级为:分布式架构核心系统


业务支撑能力对比:

价格成本:

  • 软硬件价格昂贵

  • 基于廉价PC,成本较低


自主安全性:

  • 国外巨头垄断,共享较少,控制能力较弱

  • 国产技术,自主研发


灵活性/兼容性:

  • 限制较多,不适用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硬件平台兼容性差

  • 灵活方便


扩展性/伸缩性:

  • 支撑能力有上限,对计划和规划要求较高

  • 具备互联网业务特性,灵活支持高并发交易,具备易扩展性


可用性:

  • 单点设计,单机不可用即均不可用

  • 多节点设计,容易通过主备、冗余等手段实现计算和存储冗余备份



一致性/可靠性对比:

  • 较高


维护性对比:

  • 结构简单,设备数量少,易于维护

  • 蓝绿发布、灰度引流自动化实现秒级业务监控


业务恢复能力对比:

  • 恢复所需时间长,业务影响面较广

  • 具备单元化机房架构服务的自恢复能力变更控制,业务恢复能力高


容灾方案对比:

  • 成本较高,恢复时间长,业务影响面大

  • 可实现N+1异地灾备策略,缩减灾备成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