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行金融科技研究院:银行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展望

常华Andy Andy730 2024-03-16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银行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展望,2021 年12月



我国银行数据中心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资源需求的挑战

  • 楼宇建筑的寿命一般可达50 年以上;机房重要设施、机电设备的寿命一般在10~20 年不等;各类IT 设备一般按3~5 年进行滚动置换。数据中心机房安全使用周期设定为20 年左右较为合理,之后需翻新改造或功能调整再投入使用。

  • 我国大型银行数据中心多建于本世纪初,已经或即将在未来五年内陆续进入第一个翻新改造期

  • 数据中心机房空间、机架供电余量捉襟见肘,可供腾挪的余地十分有限。

  • 传统的设备、网络、系统、应用各专业流水线式串行化的资源供应和部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创新、服务敏捷交付的需求


新技术融合的挑战

  • 新技术对银行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运维架构、组织架构提出了新的甚至颠覆性的要求,但旧架构已经积累起相当大的复杂性和惯性

  • 新技术在自身发展初期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技术路线摇摆、版本更替频繁,导致兼容性和稳定性不足,配套运维工具研发滞后甚至缺失


安全方面的挑战

  • 金融被纳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区域安全、园区安全、机房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运营安全安全领域面临重大挑战

  • 数据安全监管要求越来越严

  • 信息技术供应链安全不容忽视,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标准和生态循环,打造信息技术金融应用的“中国方案”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国家“双碳”战略

  • 走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


外部跨界竞争的挑战

  • 银行数据中心同样也面临外部跨界竞争的挑战,如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卡组织、电商企业、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和基础软件厂商,既是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者,又是跨界竞争者



银行数据中心特点分析


  • 银行对客户服务实际履行的是“无限责任”,银行数据中心对涉及账务的差错零容忍,追求交易事务的完整性和实时一致性,为此不惜投入大量成本

  • 银行数据中心源于集中式,通过专门的硬件,自下而上层层加固、双路冗余,把系统不可靠因素降到最低,因而对基础设施、机房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普遍对标和采用T4 标准

  • 银行数据中心偏向“稳态”运维,重视制度、规范、流程的建设,很早引进并采用ITIL 等重量级IT服务管理体系,强调变更的计划性,通过测试和验证等手段做好风险的事前防控



银行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绿色节能,优化布局

  • 模块化和微模块机房,分期投入、灵活扩展,避免一“建”定终身

  • ARM、GPU 和FPGA 为代表的异构加速计算,提升算力的适用性和能效比

  • 高温服务器、液冷服务器;利用自然冷却的板换、直冷和间接蒸发冷却;高压直流+市电直供的供电模式

  • 全国性银行新(增)建大型数据中心选址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 区域性和地方性银行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型数据中心,选址通常就近辐射业务开展的主要区域


多地多活,分层协同

  • 银行数据中心从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架构向“多地多中心多活”架构演进

  • “单元化”自包含设计方案:对大容量、高并发的支持较好,但对数据分片、应用分层的改造要求很高,适用于业务体量大、开发能力强的大型银行

  • 基于共识机制的数据存取方案:新架构分布式数据库

  • 银行的行业云、生态云建设,与混合多云的架构,构筑更有层次的服务网络


数据驱动,智能运维

  • 数据驱动智能运维,包括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化两个阶段

  • 智能运维以运维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算法为基础


信创转型,异构共生

  • 在基础硬件(芯片、存储、整机)和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领域扩大信创使用规模,构建基础设施的全栈信创能力

  • 全闪存数据中心、高速以太网和NoF存储网络将是未来银行数据中心的重要发展方向

  • 源于不同技术栈的异构基础设施共存共生、协调合作,是银行数据中心的新常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