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益创业” 的问题是什么?

常华Andy Andy730 2024-03-16

一句话总结:精益创业方法论是一个好东西,可以尝试应用在0到1的场景中,但是注意解决场景和执行能力的问题。


近些年“精益创业”在中国和全球都很火,但是,成功的企业鲜有人提及“精益创业”。


为什么?



一、TOP12 独角兽企业,没有人提及“精益创业”


下面一份2020年中国超级独角兽企业老板的名单。


根据互联网的信息,他们中没有个任何一个人提过“精益创业”。


  • 字节跳动:张一鸣

  • 蚂蚁集团:井贤栋、倪行军

  • 滴滴出行:柳青、程维

  • 菜鸟网络:张勇、万霖

  • 快手:宿华

  • 微众银行:顾敏

  • 京东科技:李娅云

  • 猿辅导:李勇

  • SheIn:许仰天

  • 京东物流:余睿

  • 商汤科技:徐立

  • 满帮集团:张晖

(注:名单来自于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


这是不是说明“精益创业”是炒作概念?或者在中国水土不服呢?


答案:都不是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相对于“精益生产”(例如汽车生产、软件开发)而言的。


精益生产,来源于丰田创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并不适合创业企业的发展。只是 Eric Ries 借鉴精益生产的方式,提出了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方法论。


精益创业是一种针对“创业”期(即任何0到1的产品和市场过程)运营方式。


但是,创业企业遇到的场景和实际的执行千差万别。不是所有的场景都能很好地、直接应用精益创业方法论。


例如,注意到上面的独角兽多数是资源整合性企业,它们发展模式与科技型企业不同。



二、精益创业的落地,关注两大问题


就像丰田通过精益生产的方式超越美国车企的时候,美国车企束手无策,即使他们在学习了精益生产,并没有真正应用起来。


即使丰田在美国的工厂也经历波折。


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关键的因素。


比较而言,精益创业的落地,需要关注两大问题:

  1. 场景

  2. 执行能力



场景:2B和2C、初创企业和老企业创新、资源型企业和创新科技型企业、价值链长和短、客户采购流程长和短、等等


执行能力:组织架构、组织能力、数字化能力、等等



三、到底谁在用精益创业


首先,看看  Eric Ries 的背景


出生于 1978 年,Yale 毕业,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


毕业后去了硅谷,2004 年与人创立了 IMVU


2008 年,他们请了一个 CEO,他退出


后来,他就加入了大名鼎鼎的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也就是从 2008 年开始,他开始输出精益创业的方法论(The Lean Startup)


他的背景是在互联网应用的产品和市场。


再看一下 The Lean Startup 官网推荐的成功案例。


  • Dropbox:网络文件同步、在线存储服务

  • Wealthfront:在线理财服务平台

  • Grockit:在线教学网站

  • IMVU:3D化身社交游戏

  • Votizen:政府代表与公民联系平台

  • Aardvark:社交和日常生活信息搜索引擎


它们全部是新型互联网企业。




四,难道只有互联网企业可以用“精益创业”?


不尽然。


但是,要注意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场景、执行能力


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仔细看一下精益创业的具体在讲写什么内容。


要了解两个环:


一、反馈环:BUILD-MEASURE-LEARN FEEDBACK LOOP



关于这个环,本文不准备写什么了,希望读者自己去读书。


二、执行环:The Lean Startup Implementation



这里有很多关键点:

  • Pivot:这个单词比较难以翻译,它意思类似于转方向盘,是基于支点调整位置方向的意思。它一般不是指的“改变”“改革”等,这些都太大了,属于整个车体整体位移转向了。

  • must be first hand:这个与MAO主席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一个意思,要实际地到一线去调研,从客户、真正的使用者、决策者嘴里面获得信息。

  • build model of the data: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比较讲究,要对标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

  • Goal:是贯穿始终的,时时检查和调整 (adject)。



五、场景的问题


场景的问题细分下去有很多。本文仅就 2C 和 2B 两种场景的产品发布与客户购买周期的不同。



这两种场景的应用可能非常不同。


例如,2C 产品可以在数天之内完成一个循环,但是,2B 产品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一个循环。



六、执行能力的问题


执行能力的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设计的因素非常多。


我建议用 “鸿沟理论” Gap Theory(我取的名)解读。



因为,鸿沟广泛的存在是阻止组织执行的核心问题。包括:


  • Knowledge Gap:每个人、每个部门对于信息、目标、资源的理解不一致

  • Alignment Gap:信息通路、授权机制、资源分配、考核等都会导致

  • Effects Gap:老板期望的、部门领导期望的、一线人员期望的、和实际达成的结果,矛盾和摩擦


提升执行能力,有两个模型可以参考:


1.组织能力的三角框架



中间部门的组织能力,在不同企业场景的展示不同。例如,有的企业是成本控制、有的是创新。


2.The 4 Elements of Effective Execution(我取的名)


这是一个特种兵模式。适用于强调小团队作战的模式。



七、结语


一篇文章难以尽述,多数点到为止。算是自己整理一下思路。


最后,推荐看这两本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