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语”冬奥 | 一起向未来!冬奥赛场幕后的外院学子们(二)

点燃冬奥激情的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3-08-28

北京冬奥会正式圆满落幕,为更好地展现外院学子在冬奥会幕后的青春风采,学院特推出三期特别报道,与大家共同回顾她们服务冬奥的精彩经历,一起讲述那些难忘的美好回忆。


转播商服务

转播商服务(Broadcast Support)隶属于Broadcast Venue Support(转播场馆支持)部门,Liaison Officer(联络官)需要负责联络、协调场馆内的转播商的各项工作。


曹冰蕾

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

“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我们见证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感受天下一家的友好氛围,这一切都无关国别、民族和语言,是文化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北京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即“冰立方”进行,曹冰蕾在冰立方场馆的转播信息办公室(Broadcast Information Office)担任联络官,负责转播商服务工作。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比赛开始前接待持权转播商,引导各国媒体记者前往场馆安置设备、完成拍摄;比赛期间维护评论员区域、观察员席位和拍摄区域的秩序;比赛之后在混合采访区引导、护送运动员有序接受各转播商媒体的采访等。

在工作过程中,她用语言筑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除夕当天,团队在办公室贴福字,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十几种语言写下“新年快乐”,给场馆带来了浓浓的年味,也引起了各国转播商媒体的兴趣。曹冰蕾向来自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记者介绍倒贴福字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春祝福语。很多外媒对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都非常感兴趣。

(左三为曹冰蕾)

“中国福”贴遍全球,“中国红”映照世界。春节以独特的“中国年味”拉近了转播商服务实习生团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国人与冰雪运动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喜气洋洋、虎虎生威的中国春节,不仅向世界传递了温暖和祝福,也向全球发出诚挚邀请:一起向未来!


评论员服务

评论员控制室(Commentary Control Room)的员工需要负责安装评论员席以及相关评论系统设备,同时还要负责赛时的运行和维护,保障持权转播商评论、播报顺利进行。


尚珂

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

国家速滑馆评论员服务实习生

本届冬奥会媒体转播工作中,尚珂主要负责国家速滑馆的评论员服务工作,每日检查并测试评论员席位设备,同时为各国评论员提供技术支持,协助解决技术问题。她在工作中礼貌热情,与各国评论员友好沟通,负责任地满足所有需求。

“某次比赛转播开始前二十分钟,CMG(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席的技术人员向我反馈设备问题。之后,我为他们和外国技术人员进行翻译,协助他们沟通交流,顺利解决了问题。赛后CMG的技术人员向我表达感谢,我也得到了办公室外国技术人员的夸奖,这让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 尚珂回忆自己的一次工作经历表示道,“能够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是我的荣幸,也许微小,但是希望能向外国人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让他们在这届北京冬奥会中、在中国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冰丝带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承担了速度滑冰的比赛,在这里一共产生了14枚金牌,也见证了多项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的诞生。2022年2月12日下午,高亭宇以破奥运纪录的成绩在国家速滑馆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的金牌,尚珂见证了这一激动的时刻。当晚,冰丝带亮起了中国队冬奥夺金的专属灯光“金丝带”。她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证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当最后一组选手冲过终点时,周围爆发了欢呼和掌声。看到高亭宇披着五星红旗绕场一周,看到张虹在评论员席上挥舞着国旗,看到高亭宇从张虹手里接过中国男子速度滑冰的第一块金牌,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坚持和传承,我也永远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邹紫园

2020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

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评论员服务实习生

邹紫园的工作地点在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个场馆又被称为“雪游龙”,是盘踞在小海坨山上的长条形场馆,走向曲折又流畅。初到场馆的第一天,她就迷失在了弯弯道道的岔路中,最后被本应受到服务的外媒评论员热心地一路引领到了评论控制室。

(办公室窗外的风景:雪道、冬奥村与月亮)

雪车雪橇并不属于非常热门的冰雪项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没有大幅度的动作,只有高速下细微而精确的身体控制,运动员需要在不断拐弯的赛道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紧张,保证自己始终在最佳路线内,当在一个弯道出现了碰撞或翻车,那往往是由于在上一个弯道就出现了轨迹控制的失误。复杂的地形和选手之间仅有毫秒的差距为比赛带来了更多的刺激,每一次的超越都能引发现场观众热烈的呼喊,为寂静的群山带来难得的喧闹。能够亲身参与感受一项陌生运动的魅力并从媒体制作的角度去了解专业人员如何解读和传播其精彩瞬间,是邹紫园在本次冬奥服务中最大的收获。


刘雅岚

2020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

国家体育馆评论员服务实习生

本届冬奥会中,刘雅岚在国家体育馆的评论员控制室工作,为各国评论员提供转播保障,协助处理比赛进行中突发的技术问题。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对控制员的专注力和沟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最忙的时间是在比赛开始前的一个小时之内,到场的评论员们会陆续通过技术支持电话(Tech Call)联系控制员,一起测试信号,做好转播评论准备工作。比赛中控制员也需要时刻关注控制台,以及时发现设备或信号通路的突发状况。有时她会突然接到多个技术支持电话,虽然紧张,她仍尽力保持冷静,以热情礼貌的态度和专业明了的表述依次回复。


在一次比赛结束后,刘雅岚遇到了一名来自捷克的评论员。这位评论员主动询问她是否是评论员控制员,并向她表示了感谢和认可。对此,刘雅岚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和大多数评论员仅仅通过技术电话沟通过,同时又为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而感到开心。

在这份冬奥实习中,她近距离领略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和残酷,体会到了各国运动员为梦想和国家荣誉努力的心情,也在和各国友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超越国籍、肤色、语言的友谊。


短暂却难忘的冬奥之旅已经结束,她们见证运动员激动的泪水、记录观众席热烈的欢呼、定格志愿者灿烂的笑脸,然后精心整理、小心收藏。也许新闻里找不到她们的记录,比赛中看不见她们的身影,但无论是电脑屏幕上反复播放的比赛视频,还是志愿者手机里每日收到的宣传推送,都是她们曾经义无反顾地助力冬奥赛事、投身志愿服务的最好证明。

2022北京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媒体转播实习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也已经画上句号,而奥林匹克留下的珍贵记忆则会继续推动她们和无数青年人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未来走去。

下期带大家走近场馆运行与赛事服务的实习生们的冬奥故事,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元宵节快乐|速看!外院青年在冬奥赛场发来祝福

我“语”冬奥 | 一起向未来!冬奥赛场幕后的外院学子们(一)




供稿:曹冰蕾、尚珂、邹紫园、刘雅岚

排版:段亚

审核:杨    晖、 欧阳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