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个角度看“移山”

Editor's Note

推荐一个宝藏公众号,这篇不仅探讨流浪地球,也顺道解释两个国家级重要文件。


1月28日《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推进有序落户城镇;
1月30日《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鼓励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给我五分钟 Author 五分侠

因为这两天恰好写“愚公移山”嘛,所以忍不住对“移山”这个颇为宏大的计划产生了一些思考。

上期我们在《‘移山计划’的要义》一文当中指出:愚公有信心可以移山的主要原因是他掌握了以无穷化解有穷问题的客观规律。

不过仅仅是意识到这一自然规律其实并不能够得以促使计划的顺利执行。

仍然还会有众多的问题从这则古老的寓言当中蹦出来困扰我们,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有三:

第一,“愚公移山”属于折腾群众,移山工具之简陋对比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粗略计算后,即便是花上一百代的地球人驾驶着“地球”飞到三体星系的时间也挖不完两座大山,“愚公们”浪费自己的一生从事这样的事情,值当吗?

第二,只要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好了:如果北山住着不舒服干脆不如移民算了,消耗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干这种事,有意义吗?

第三,假如存在丁克家庭或者老光棍这类人群,这些人又没有子孙,干嘛要为别人的后代做奉献呢?

大家好,我是五分侠,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关于故事的梗概咱们就省省笔墨,就不再提了,毕竟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为了回答心中困扰已久的问题,咱们不妨纸上谈兵一回,从三个方面一本正经地扯一扯“移山计划”:

“移山计划”为什么会被提出来?

“移山计划”与“移民”哪个是最优解?

“移山计划”怎么得到贯彻执行?

咱们先聊聊“移山”为什么会被提出来的问题。

有人会说“愚公移山”其实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简单逻辑,纯粹是为后人着想嘛,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

但是这则寓言其实本身隐藏了很多有趣的信息。

愚公能够移山,本质上离不开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我们都知道,愚公“移山计划”的基本分工是:敲石头、挖土块和运输土石,这属于看得到的前台工作。

不过北山人并不是不吃不喝只要一腔热血就能干活的物种。

想要保障“移山计划”的顺利进行,这就会天然且必要的存在一些中后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造“移山”的工具、种粮、制衣、盖房等等。

即便有读者会说,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而且制造工具也许与制衣盖房并不互斥,但寓言是这么说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寒来暑往,一年忙到头,才回来一趟。

因此至少搞运输土方的与其它职业互斥,干了拉土方的活,自然就没可能再从事其他的职业,这恰恰证明了在执行“移山计划”之前,北山族群就已经拥有了剩余劳动力。

因此,“移山计划”得以推出并成功施行本身意味着:

愚公的族群已经有了部分劳动力能够不从事食物生产也可以依靠剩余食物满足自我生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出现恰恰给了我们两点提示:

第一,北山食物生产的增量已经低于投入人口资源的增量。举个例子,原本两个人就能耕种的一块土地,投入十个人去耕作并不能带来五倍的食物产出。

第二,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没有多余土地的供应就没有新增的食物来源,从而一定会对族群造成食物资源的短缺,制造混乱的同时也会大大的限制族群的发展。

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移山计划”算不算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又有前瞻性的计划呢?

从彼时看,创新性的推出了“移山”这一职业不仅可以有效的化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新增的职业也能够把相关的需求传递至其他的就业岗位,进而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而站在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在未来势必会打开山区的地理格局,堪称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想必这才是“移山计划”被提出来的底层逻辑吧?

再聊聊“移山方案”与“移民”方案哪个是最优解。

先申明一点,从寓言本身的角度倒推,“移民”方案并非完全不可行。

但是可行并不带表最优,这其实是受到现实问题所制约的。

从寓言故事本身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北山最少是住着两家人的。

从家庭的角度出发来看异地安置方案的话,其实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答案。

从愚公家的角度来讲,异地安置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虽然愚公年长,但是儿孙中毕竟还是可以敲石挖山、挑担运土方的,即便是愚公与媳妇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那么单单是依靠儿孙的力量,其实完全也是可以离开北山这个“破”地方的。

不过相同的故事却无法用在邻居京城氏身上。

京城氏家的寡妇有个刚刚换牙的遗腹子,虽然能在移山计划里帮上点小忙,但想要背着粮食走出这个山坳换到别处去住,那可谓是难于登天了。

有读者会问,为什么不能让愚公家的儿孙们多帮帮忙,最起码两家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走出这个山坳。又或者,愚公一家完全可以自个搬走,何必考虑寡妇京城氏呢?

但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即便是现代社会当中,仍有许多住在山坳里的人搬不出来。

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原地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可以从集体和个体层面来进行分析。

如果能够整体进行异地安置,想必北山的居民们并不会拒绝的,但这么做就天然要求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集体为此进行信用背书和买单。而故事中的北山居民纷纷选择敲石挖山,恰恰是因为在当时不一定存在这么一个强有力的集体组织。

那么为什么愚公一家不单独的搬出北山呢?

抛开什么仁义道德与故土情结之类的说辞不讲,当即还是会有好多问题就凭空蹦了出来:

如搬迁的路途上食物问题如何解决?又如族群的年轻一代是否可以完全担负起整体搬迁的劳动量?

须知一点,仅仅是具备搬迁的能力并不代表能够在迁入地生存。

如果愚公一家迁入了更大的社会集体,因为先天没占有迁入地的土地资源,就必须依靠打工维系生存。

那么雇主给的食物是否可以养活住一家老小呢?

好,即便是搬到没人住的地方,那么仍会有新的问题存在。

愚公一家面临着原本的社会分工被打破的风险。

比如,可能恰好京城氏的寡妇就是个制衣的,那衣服到时候是不是就成为了不小的问题?而开荒的前提也得是拥有工具,又由谁来承担制造和维修农具的社会分工呢?

这些问题并不是动动嘴就可以解决的了的。

比较来看,在成熟的社会分工体系当中生存,只要每天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穿衣吃饭是不用发愁的,而在一个初创的社会当中,一切都存在着非常强的不确定性。

也正是因此,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仍有不小比例的村民被无形的枷锁困在山坳里出不来。

所以,不论是整体搬迁还是个体搬迁,其难度与每天敲石挖山后回家还能有口热乎饭吃的可实施性比较起来,肉眼可见的不是一个量级。

能搬不代表能活,能活不代表活的比现在好,这就是现实问题。

当再去品品“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这类问题时,是不是又会觉着颇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发问呢?

聊完了“‘移山计划’为什么会被提出来”与“‘移山计划’与‘移民’哪个是最优解”两个问题过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如何保障“移山计划”的贯彻实施?

假如没有“帝感其诚”后帮助愚公把太行、王屋二山移走的操作,愚公的族群在执行“移山计划”时就存在很多的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变量。

不可预测的变量如天灾等因素,而可预测的变量则主要集中在人祸上。

比如,就寓言故事本身而言,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是支持“移山计划”的。

比如愚公的老婆与河曲的智叟,二人对于移山都曾提出过相对客观的质疑,像什么劳动力不足,工程量太大,土方不好处理等等。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在故事之外也不乏还有些人心里犯嘀咕。

因此,在“移山计划”草案的提出到计划得以实施之前,天然应当就存在支持、中间与反对三个派别。

如果北山是个具有“一言堂”风格的部族,而愚公又是这个部族的绝对权威,针对任何计划的质疑与反对都要遭受他的惩罚,那么愚公完全拥有可以自行决断的权力,也完全无需向参与计划的族群解释这是个多么富有前瞻性的议题。

而在愚公的个体意志并未转变为公共意志时,这将显而易见的造成两种结果。

要么部族被迫臣服于愚公,为日后权力更迭时埋下混乱的种子。要么部族当即就掀起一场暴力反抗。

人祸的发生也许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但从结果上看,众人最终投入到了“移山计划”的实施而不是陷入到一场永无休止的纷争。

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寓言中用了一个词,叫“聚室而谋”。

这就是北山的原始政治生态,也是“民主”的雏形。

提到“民主”一词,不得不说,不论是从《老子》亦或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来看,北山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国寡民”式的“小国民主”。

从“愚公移山”的目的上看,不论是彼时还是未来,“移山计划”是符合民主的范畴之内的。这也暗中契合了民主的目的,既找到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按公共利益办事

从“移山计划”的“聚室而谋”的过程上来看,本次北山关于“移山计划”召开的会议,有长有幼,有男有女,而愚公妻子在会议中发出的质疑引发了与会代表积极讨论,也从侧面印证了本次有关移山议题是在热烈、民主、祥和的氛围下进行论证、分析的。这也正是契合了民主的过程。

一旦找到最大公约数,少数就要服从多数,不能再自行其是,因此这其实也回答了开篇的第三个问题。

在无限的时间轴上看,即便会出现丁克家庭与老光棍的存在,但这其实并不会影响他们仍旧按照社会的本职分工进行劳动协作。

最后,本次针对“移山计划”的思考不知道是否契合读者的思考?

即便一切只是一则寓言

即便这是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

五分侠

202323 北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