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如何从“输入知识”转向“输出知识”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5
前言

“输出”是对“输入”的一种反馈,是将输入的“他人”的、“课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必须明确谁是目的谁是手段,许多同学常常沉浸在不断重复课本多少遍、背诵多少遍的备考误区中,一味只吸收知识忘记了考研考察的是“输出”,背书是一种手段,其目的直白而言就是如何在考卷上呈现你的答案、表达你的知识理解。




三轮阶段从9月开始,是整个考研过程中的冲刺阶段,经过前几个月的沉淀,对各个科目的知识内容有了深入的学习、理解和背诵(背诵程度视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无需焦虑,只要你正在背诵或者现在马上开始背诵,一样可以!),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学会如何“输出知识”。输入知识是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而输出知识是表达、分享你所了解的知识,其建立在形成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具备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或者说思维逻辑的基础之上。“输出”是对“输入”的一种反馈,是将输入的“他人”的、“课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必须明确谁是目的谁是手段,许多同学常常沉浸在不断重复课本多少遍、背诵多少遍的备考误区中,一味只吸收知识忘记了考研考察的是“输出”,背书是一种手段,其目的直白而言就是如何在考卷上呈现你的答案、表达你的知识理解。




一、“输入知识”与“输出知识”

(一)“输入知识”是“输出知识”的基础——强调背诵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毫无疑问,知识地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条件,尤其是考研中涉及许多你未学习过、不懂的新知识,无输入不谈输出。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考试需要哪一种“输入”,阅读一遍课本是输入,听老师讲解一遍是输入,自己背诵记忆一个知识是输入,不可否认,这些都需要,但是最根本是背诵、是完整准确记在大脑里。仅仅是阅读和听人讲解,也许自己真的理解了、懂了,但是当你看到第二章、第三章的时候,第一章的内容应该非常模糊了,听完课的第二天、第三天可能老师说的梗还历历在目,但是具体的知识点又迷茫了,大概就是翻开书马冬梅,关上书马什么梅,孙红雷吧,调侃之言,但也是许多同学的考研误区所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明明自己学过,似乎懂是什么,但好像又写不出什么来,无法论述,没有合格的输入,则无法进行后续的输出。

即,输入在考研这场考试中强调背诵,一个简单的例子,背诵英语单词,不是一遍一遍反复看单词的英文、中文,是关上书后看到英文能知道其中文含义,是写作文时知道某一中文词语的英文如何拼写。因此,以下特写明本人备考时各个科目的一些背诵标准:

1.英语:英语背诵主要包含单词和作文两大块,单词的背诵如上述,最好是一个list进行背诵;作文背诵时,不管你是背诵模版,还是背诵高分优秀作文(比如我背诵的是王江涛老师的二十篇大作文、十篇小作文),一定要保证背诵达到这句话的中英文切换自如,并且是完整记忆这句话的中文和英文(我背诵作文时背诵全文中英文),许多同学背诵作文时往往只记忆英文句子,忽略了中文的背诵,但在写英语作文时,大部分人地惯性思维是从中文开始构思,如果背诵句子不背诵中文,如何能快速对应英文句子。(如下图1所示,我在全部背诵完作文后,会将其中我觉得比较重要、可以通用的一些英语句子的中文合并在一起,反复根据中文背诵英文)。此外,背诵作文时不是结结巴巴地背完,是非常流利地可以默写或读出这篇作文,这种标准比较高,但是应尽可能达到,否则容易出现写作时想到用这个句子但记忆不清楚、句子可能残缺或出现错误,这会是考试大忌。

图1

2.政治:选择题对背诵的要求不高,更多地理解或某些知识眼熟、留有印象,通过刷题或者一些选择题知识点总结(各大老师机构均有)记忆即可;主观题背诵,不可盲目轻信押题,肖四一定要全部背诵,程度是给出相同或相似题目时能够尽可能写上原答案,一直背到考前一分钟,马哲学部分一定要背诵所有的原理,全部!(可背腿姐总结),不可只背肖四中涉及的部分!(2022年考研许多同学在此部分吃大亏,因为没有压中题)

3.专业课:总体而言,不强求刻板地一字一句按照课本背诵,适当允许将课本语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但是不要肆意串改法言法语,尽量多按照法言法语背诵,这也是考试时你法学专业素养的体现。关于背诵标准,就理论法而言,如法理学第二章讲法的作用,那么你必须能够清楚记忆:法的作用上位概念是从社会调整到法律调整,法的作用包括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思想影响作用,然后每个作用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如社会作用中包括政治和社会,从而引出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关系问题,最后还涉及如何做的问题。只要提及法的作用,这些内容必须是你能够逻辑清晰、语句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像其中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思想影响作用不能任意更改。如下图2和图3所示,宪法的背诵由于细碎知识过多,而且很多东西无法通过理解加强记忆,很多内容属于硬性知识,必须强制性背诵下来,那么我就会随时抽时间在备忘录上记下关键词,然后复述出相关内容,这样的备忘录或者随意在草稿纸上写下有很多遍,以在考前达到所有关键词的内容都能复述的程度;就应用法而言,如刑法谈及犯罪在时间上的发展形态,所包括的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其名词含义、构成要件、彼此之间如何区分、与其他相似现象如何区别如未遂犯与不能犯、某一理论有何学说冲突等等,应了然于胸,并且可以附上相应的案例。

图2

图3

*注意:在输入知识时,注意把握效率,尽可能在能够达到目的时减少时间花费,比如法律史知识琐碎,可在饭后、睡前背诵,化整为零背诵,反而节省时间。




(二)“输出知识”是“输入知识”的动力——强调反馈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输出知识”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后表达出来,可以看出你对原本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如何,其实上述所提及的各个科目的背诵标准,就是“输出知识”的反馈应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有许多同学会抱怨,重复背诵了很多遍,还是记不清楚,效果甚微,甚至由于长时间地重复疲劳学习,导致越来越焦虑,而不见学习成效,无法出成绩。其实就是没有获得反馈,并从反馈进一步查缺补漏。反馈包括正面和负面的,通过一些输出方法,体会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和成果,那么这种持续性积极的、正向的反馈会获得动力,对学习更有信心,当然也会得到负面的反馈,比如这个知识点记忆并不清晰,这种做题方法有误,固然一时心情不愉,但会用输出倒逼输入,通过输出某一章节的知识点,发现只是其中一个不熟悉,那只需加强背诵一个就好,不必整章背诵,实际上提高效率;做题方法有误那就赶紧更换,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跑得飞快。(如下图4,我三轮冲刺背诵法律史时,通过利用这种题目汇集回忆、背出相应内容,红色是特别清楚熟悉,明确背出其朝代、含义、地位、意义影响等,绿色是记得不全、但也能大致叙述,黑色就是完全不熟悉、至多论述一两句,那我只需重点背诵黑色、巩固绿色即可)

图4




二、“输出知识”的方法

下面说明一些我自己适用的以及身边同学推荐的颇为有效的知识输出方法,从而获取相应的反馈动力,当然,“输入”与“输出”并非是完全割裂的,不是只能在全部输入完成后再输出,二者相辅相成,在“输入”时搭配相应“输出”,亦可更好输入。




(一)背诵一整章节后写简略版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做思维导图大概是每个考研人的必备工具,尤其是面临纷繁复杂的专业课时,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构建自身的思维体系,既有助于理解课本内容,亦可提高背诵效率。但是,思维导图如何做、什么时候做这一问题值得细究。

首先是何时做,许多同学总是倾向于在阅读完课本后、也就是开始背诵前做一份思维导图,然后再根据这份思维导图进行背诵,我个人认为这样其实是不利于你的理解和背诵的。就大部分人而言,哪怕通读几遍课本,对课本内容也不可能达到处处熟悉,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深刻,此时所做的思维导图常常是根据课本的大标题、小标题、文章段落的首尾句所罗列堆砌而成,本质上这是作者的思维,不是你的思维,你对其中的关系逻辑并不熟悉,对着这个思维导图背诵和直接用课本讲义背诵并无实际区别,不能有效帮助你背诵,甚至因为对课本的不够熟悉,在做思维导图时需要一直翻阅课本,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我本人倾向于在背诵一个完整章节后再做思维导图,我自身备考时也是如此做。我们需要明确,思维导图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有逻辑、有条理地完整记忆知识点,通过对内容的先行背诵,之后你在脑海中对每个知识点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不再是“暧昧不清”的,此时再进行一次“输出知识”做思维导图(此时无需再对照课本),那这个图就是你对脑海中的知识整理梳理后所做,赋予了自己的理解,知识体系是你的自己脑海中反馈出来的逻辑,必然能够清楚记得,记自己的逻辑和记作者的逻辑,当然前者更迅速,同时自己的逻辑也有利于你快速捕捉知识点,从某一细小关键词扩展成一个知识网论述。此外,一个章节的内容本身完整,但又可与整本书短暂分开背诵,因而背诵完一个整章节后写思维导图合适。

其次是思维导图如何做,上面已提及,按一个章节做思维导图,不必非要是整个科目的思维导图,不论是听视频讲解课本时还是背完整本书后,对整本书框架的把握是不存在问题的,重点是对各个章节中具体知识体系的背诵。思维导图上可尽量简洁明了,不必一一详细说明,可用一些简写代替,如下图5所示,例如我在法律原则的功能中就会将创制方面简化成:决定性质、协调保障、导向改革,这些简写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熟悉,但对自己来说就有提示整个长句子的作用,这也是要求先背诵的作用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习惯,同样的背诵材料,最终大脑对其印象深刻的点不同,先行背诵后你就会知道你大脑的反馈,自然明白如何简写。

图5

最后,在你整个课本都背诵完成后,由于各章节思维导图的构建,你对整本书的细枝末节有了深刻把握,此时你需要整合整本书的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体系,根据知行师兄当时的说法,你应该能够在几分钟内甚至一分钟内复述完整本书的内容,如下图6所示,这是我12月份时对整个法理学课本有了一个自己概述,内容不一定准确,但是已将整本书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内容。至此,对整个学科做到一个“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知识输出。

图6




(二)表达式输出——形成完整理论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上面所述的思维导图式输出更多是一种逻辑体系的训练,并且帮助你将所背繁杂知识有条理地整合在一起,不必背了下部分就忘记上部分,但是它更多还是一种体系图,而考试的时候你并不可能将这个图照搬上去,老师要看的是你的文字论述内容,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如何将你的思维导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此处所指表达主要是指在脑海中冥想和口头叙述两种。(书面写下来或者是用电脑打字不作推荐,每个章节内容过多,这样的方式过于麻烦)

冥想是指你在任意时候均可在大脑中复述你今日所背诵的内容,相当于在进行自我对话,包括睡觉前、在食堂排队打饭时、等电梯空隙、上厕所时、走路时(要注意安全!)等等,都可以在脑海中叙述一遍背诵的内容,我自己就很喜欢在睡觉前回想当天背诵的法律史(因其细碎知识点确实很多),冥想过一遍也差不多困意到了,很快睡觉,避免在睡觉前emo焦虑等等,真的是没有时间来焦虑了,或者是在学习疲劳的时候,那就闭眼想一遍刚刚所学内容,既放松又可以快速得到知识输出的反馈。

口头叙述就是直接通过口头上表达分享出来,可以是给别人讲解,讲解一遍使他人听懂,则自身的逻辑也会更加通常,也可以说给自己听,或者可以选择录音的方式,头脑中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内容,经过语言分享这一步骤,会更加清晰明了,而且由于说出口,磕磕巴巴的地方自然更加清楚,有磕磕巴巴说明此处背诵或理解仍需加强。给别人讲解不能时时有机会,偶尔可采用。

两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千秋,冥想知识点更加迅速、节约时间,但输出后得到的反馈效果不如口头叙述,但口头叙述也较费时间,因此二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兼顾适用。




(三)解题式输出——有序输出答案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通过上面两种输出方法,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储备,理论储备不等于考试解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解题式输出方法,将我们的理论储备转化成试卷上的答案。我大致将题型分成两类:一种是论述类题型,比如今年真题中,法律史有谈谈清代的例的题目,刑法有谈谈事实认识错误的题目,另一种是一种解决问题式题型,有很多属于无法直接照搬背诵内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适用,那么针对人大法学考研,这种主要适用于案例分析(应用法中常见)、论证(如法律史中问法律儒家化是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等)以及英语中的翻译作文。

首先是论述类题目,可以根据知行的资料以及师兄视频课的讲解,再结合上述两种输出方式,总结自己的答题步骤,串联知识(思维导图),以点引面(表达式输出),有体系地进行论述。关于理论法,如法律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某一个概念的定位,所属什么朝代,前后有何演变过程,内容是上述思想、法律文件、刑事制度等中的那一部分,以及具有何地位,如中国法制史上第一什么什么;二是这一概念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具有什么特点,如某一法典在内容和形式结构上有何特色,体例有何变化,内容增删了什么等,要在具体内容与思想之间串联,内容思想彼此体现;三是评价性话语,如达到了什么水平,形式上体现什么思想,实质上是加强皇权、稳定社会秩序等,有什么影响(对社会、对皇权贵族、是否承上启下、有什么优劣等);关于应用法,如刑法,如果是某一总论知识点的分析,首先罗列具体知识点,其次串联刑法原则,最后辅以具体案例。

其次是英语的翻译和作文,一定要动笔独立写,并且卡准时间!我相信很多同学对这两个板块都会看很多长难句翻译讲解和背诵英文作文模版之类,但是真正动笔去写的人少之又少。比如英语翻译,看了很多往年翻译的真题讲解,也听长难句分析,但是去动笔一句一句翻译地并不多,你听懂了并不代表自己翻译的时候就是这样。如下图7所示,英语翻译一定要自己先写,然后根据老师的讲解再修改你的翻译句子,其实这一步不只是简单的英语翻译成中文,其中涉及这个英语单词如何选择中文意思,很多中文意思均可用同一个英文单词表达,以及你在写句子时的语序等问题,只有直白地写下来,通过修改,你才会深层次地进一步修正思维。此外是作文,背了高分作文和作文模版并不代表你就一定可以写出高分作文,考场上的题目千变万化,英语一的作文还有图片描述,这些需要你解题式的练习,根据题目灵活地套用你所背诵的东西。并且现在由于电子信息的普及,很多同学的学习长期依赖电子产品,提笔忘字的毛病不仅出现在中文里,英文单词也常常有可能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以及英语作文的考察不仅仅是作文内容,还有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上述等等情况均需要通过你把作文写下来,便可明明白白地体现,从而查缺补漏、及时修正。如下图8所示,通过这样随意选择往年真题,当下根据题目写完一篇作文,便可看出哪里不足,如单词persistence自以为特别熟悉也拼写错误、一些语法有问题、整篇作文应该如何排版干净整洁(不能出现一个单词写了一半后没有位置了、总是超出横线写)等等问题,通过网易有道app上的作文批改功能可以预估你的作文分数(我几次综合批改下来与我最后考试成绩基本相同)、语法单词等是否有问题,批改网可以分析你的作文内容结构如何、帮助你优化句子。

图7

图8

最后是案例分析式题型,虽然理论法的部分题目也要给出解决方法或者论证等,但始终依托你所背诵的课本内容,万变不离其中。而应用法的案例分析则过于灵活,案例情形有细枝末节的变化,则适用规则、结论等大不相同。此种题型如何“输出知识”,一是结合好司法考试的材料,在本质上法考和考研对民法刑法的考试内容是一致的,就考试范围而言,司法考试与考研同样考察的是97年刑法典、11个刑法修正案以及部分司法解释,只是因答题方式的不同,导致备考方式有所区别,一个简答,一个详述。那么我们在提高案例分析能力时,以法考作为基础,强化自己对案例适用罪名的准确性、分析罪名适用的要件把握、熟悉各种常见常考罪名。二是通过对往年真题的解答,动笔写下来,脑海中的答案和动笔写出来的答案是有不同的,将自己的答案与真题解析进行对比,着重比较两者的思路有何不同,总结提炼真题解析答案的分析路径以及考研答题的要求标准(具体需要细化到何种程度),多做几次解题,就可得出一个通用的分析思路,背下来,再加以多运用,保证在答题时步骤明确,不至于分析论述之间毫无逻辑体系,东说一点,西说一头。如下图9和图10是我第一次解答刑法真题时的内容,与解析答案相比对,我得到反馈:分析是否构成抢劫罪要从抢劫行为、是否既遂未遂、是否具有抢劫故意等方面着手,若不构成此罪是否构成彼罪。此外,该案例还提醒我不要忘记寻衅滋事罪,说明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等财产犯罪可能放在一起考察。通过上述方法以及参考众多资料的讲解,对刑法考题的答案如何输出,我大致总结了自己的分析思路:如果是某一案例分析,必然是分论中某一罪名的认定(或是两个相似罪名的比较),那么首先运用刑法总论中不法与有责进行比较,在不法阶层,判断是否具有违法性后,再从犯罪的时间状态(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空间状态(是否共同犯罪等)、罪数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判断有责阶层。

图9

图10




(四)考试式输出——最终卷面呈现
大三下学期,我在校课程还是比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门课左右,每门课至少两小时时长,故而其实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时间段:一来是因为刚刚进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惫;二来是因为刚刚作出放弃保研的决定,该决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堪称每日无休,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线下课程就是进图书馆准备考研。在这两个月中,根据每天课程量不等,我一般学习6小时到10小时。

考研最终认定的是你考场上的试卷答案,因此在考前以模拟考试的形式检验必不可少,这也是输出知识的最终方式。

1.一定一定一定要在考前进行模拟考试!专业课的完整模拟考试至少一次,也就是应用法三小时,理论法三小时,英语的完整模拟考试至少三次(也就是最新三年的试卷,千万不能提前做),其余单独部分考试练习尽可能多,比如刑法或法理学等真题部分一个小时完成,30分钟内完成一篇大作文,15分钟一篇小作文,10分钟一篇英语翻译。

2.考试一定要调整到考研正常考试时的安排和要求,如何规划试卷各部分的时间,时间结束必须停笔不可再写。

3.模拟考试时用相应的答题卡(可在淘宝购买,与考试时答题卡相同),以确定自己的卷面是否整洁、干净。

4.通过模拟考试明确自己各个部分的时间安排,确保在正式考试时能够完成所有试题。

5.专业课撰写文字过多,尽可能在考前通过模拟,在字迹清晰可见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三、结语

以上内容仅是笔者自身,经过考研期间的学习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一点拙见,若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予以指正。考研之路任重而道远,前路漫漫亦灿烂,愿能给予大家些许帮助,谢谢!


经验分享成败之间的得失与彷徨——二战考研人大民商法经验贴
一年两考一战人大刑法上岸:也许走得慢,但一定要坚定向前
手持吴钩亦持笔,家国天下在心中——从人大金融到宪法与行政法
知产初试第一经验分享与知行战绩:艰难的人大法学考研三战之路
状元经验丨2022年人大法学考研诉讼法总分第一名:程序正当性关乎正义的尺度
从军都山到明德堂:我的宪法学求索之路
一文读懂人大法学考研中的少干计划和经验教训:一场遍体鳞伤的“豪赌”
一战人大民商法398分:我想去中国最好的法学院去读书
状元经验丨2022人大法学考研环境法上岸分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状元经验丨板凳甘坐数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二战人大法律史第一名
在职律师N战上岸人大诉讼法:初试398,综合第二名
四非二本391分上岸人大民商法: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状元经验丨2022年人大法学考研刑法状元分享——当局者清,死去活来双非二本二战人大法学考研上岸:自我怀疑,不如提高执行力二战人大法学考研386分经验教训贴:九层之塔,起于垒土西政学子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2019年萌发的梦想在2022年春天终于如愿以偿
一战考研上岸人大国际法:最好的心态就是“只要日日新,年年有进步”
非法本上岸人大法学院物证技术学方向:理科生的福音
诉讼法02方向物证技术经验分享: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物证技术学一战考研人大民商法上岸:我根本很迷茫,一路被裹挟前进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环境法:一封对“名校本科法学生”的建议信——英雄不问出处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