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对于毛泽东,蒋介石的心态发生过两次180度大转变……

周志兴 新周说 2024-01-09




订阅“新周说”更多精彩哦!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稀缺图书,点击获取,手慢无



为什么要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假的吗?
这个话题很值得品味。
其实,真实的和假的之间还有好几个档次,比如说,不那么真实的。有时候,有的历史是画过妆的,也许需要清洗,杨天石是“清洗大师”。
几年前,我到位于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图书馆,想亲眼看看《蒋介石日记》,当然,抱出来的是一堆复印件。其实,这里的复印件也不能外借,不能再复印,研究者只能是抄。图书馆的人告诉我,一个中国学者在这里几个月,每天都来抄,意志力惊人,这个人叫杨天石。
我知道这段故事,也认识杨先生。杨先生的刻苦不只是在胡佛图书馆,有一次他去台湾参加活动时,在台北“国史馆”幸运地看到了摘自蒋介石日记的一批未刊著作,其中内容已经延伸至1942年。欣喜之余,他不仅自己加速抄写,还花了6万台币,邀请一批台湾学生帮助他全部抄完。
因为长期的国共内战,国共双方对对方的人物都有很多抹黑,都不够真实,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历史研究者,杨天石为了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蒋介石,首先要解决先入为主的问题。杨天石先生对我说,他其实不喜欢蒋介石,但是,历史学家不以个人的好恶来搞研究。说实在的,以杨天石来碰蒋介石,二石相撞,真的出了火花。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以前大家听到的和事实不符的东西。


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抵抗主义”,到底是谁提出来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就是当时中国的最高领袖蒋介石提出的方针。1931年的918晚上,日军对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发起进攻,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顺便说一下,现在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起点就在这里。前些年张学良在接受唐德刚的口述历史访问时,特别声明,“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蒋介石无关。
当然口述只是一个佐证,杨天石的这本书里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有张学良9月19号的通电,说到,日军昨晚十时开始向我北大营驻军施行攻击,我军抱“不抵抗主义”。日兵竟致侵入营房,举火焚烧,并将我兵驱逐出营,同时用野炮轰击北大营及兵工厂。虽然这是转发他的两个部属电文的通电,但这是“不抵抗主义”这五个字首次见诸于文字。张学良的部属是不敢自作主张的,一定遵照了9月18号深夜张学良的口头指示。这也有他的下属的回忆为证明。
杨天石还有张学良日记的佐证,1946年1月3号,张学良日记写道:九一八事变判断的错误,应付的错误,致成不抵抗,而使东北同胞水深火热14年。

稀缺图书,点击获取,手慢无


还有就是1945年的国共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期间蒋介石的心态发生过两次180度大转变。一次大转变是他读到了毛泽东回答路透社记者的提问谈话中,毛泽东谈到了解放区拥有的人口和兵力状况,是很惊人的数字,蒋介石非常愤怒,他在日记里写了中·共·的六条·罪·恶·,下决心要扣留并且成惩办毛泽东。


但是因为有美国和苏联的因素,这两个国家是承诺了毛泽东的安全的,蒋不敢贸然行事。但是这个念头一直没有改变。就在蒋介石准备破釜沉舟,豁出去做这个事儿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对共问题,郑重考虑,不敢稍有孟浪,总不使内外有所借口,或因此再起纷扰,最后唯有天命是从也。
最后蒋介石还是决定放毛泽东离开重庆,毛离开前,蒋还老大不愿意地为毛颁发了“胜利勋章”。他在日记里愤愤写道:
双十节授勋,共朱毛等姓名加入,使之安心,以彼等自知破坏抗战危害国家为有罪,唯恐政府发其罪状,等等。
这本书里还揭开了很多事件的谜团,例如淞沪和南京会战,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对日秘密谈判,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蒋介石与美国史迪威之间的诸多过节的形成,等等。
我读这本书的体会是,要想做历史的明白人,还是要多读书,特别是读独树一帜的专家的书,否则,很可能浑浑噩噩地一直糊涂着。



点击购买


稀缺图书,点击获取,手慢无




让 常 识 说 得 更 有 底 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