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精简】DAO如何实现链上治理的思考,论DAO to DAO的正确打开方式

VION WILLIAMS VION WILLIAMS 2022-08-22
本文通过挖掘Web3的核心价值,剖析DAO的不足并重构治理权力的关系,通过去中心化治理协议构建DAOs网络,以协议聚合器的方式实现DAO to DAO模式构建,本文可作为DAO to DAO,DAOs网络,SBT-Desoc等研究方向的参考。本篇文章是Web3启示录:DAOs网络如何实现DAO的去中心化治理(理论与方案)的精简版本。

如果你认可并关注DAO的发展趋势,那么本篇文章值得一看,DAO领域的BUIDL是如何思考以及将如何建设。



01



Web3是数据所有权回归

我们通常忽略“技术范式”作为一种观念,即技术实现背后的价值观,决定了技术-社会的未来走向。

例如Crypto与Web3的DAO,是同一种技术原理的不同范式体现。Web3范式是数据所有权的回归,Crypto范式是数据账本的唯一性。Web3是对社会结构的改革,Crypto是对金融机构的改革。而正是区块链技术在Crypto与Web3的同一性,导致我们对DAO应用出现了理念到应用的混淆,这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

Web3的内核是什么?用户拥有个人数据的所有权。Web3的建设都需要围绕这个核心命题进行,属于Web3的真正商业模式的趋势,是以用户的数据所有权所分离出的具体权能的商业应用模式,例如数据使用权的收益激励。

身份自主权是Web3产权的另一个核心,简单比喻,分离具体权利的权能是一个所有权持有者的核心权利体现,也是其个人自主意志对权利关系的体现,在Web3的讨论范畴中,身份自主权是个人主权思想与产权制度的融合体现。

在此,我们需要讨论关于产权的基本定义:

产权是指“一个社会所实施的选择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它包括人们对一种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与转让权。从产权的角度上来说,一切交易行为都是进行该资源的权利交易行为,而交易的达成,则是双方进行资源重组和转让条件的合约谈判。而交易费用的存在,则使得交易当事人之间会采用不同的合约安排形式。——引用自《现代社会秩序的制度基础》

完整性与自主性是我们在探讨Web3产权制度的两个根本所在。完整性是指尽可能所有的完整所有权,完整所有权不是对具体权利的有限列举,而是尽所有可能的权利。完整所有权是所有者对一个资源所具有的最大可能的利益。

自主性体现了个体对完整产权的使用权力,具体权利的分离权能是产权主体所具有的,最重要的自主权力,只要交易约定能够达成共识,主权个体有资格分离出任何具体的产权权利,分离具体权利的权能,是主权思想在产权的重要体现。

个人数据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具体权利的分离权能,都是我们在Web3的相关产品,以及DAO的相关产权制度中,极其重要的权益基础。正是因为资产的所有权,我们的资产才得以使用权利的分离权能,例如租赁权,抵押权等方式,在商业环境中持续获得价值。


探讨DAO的制度缺陷

事实上,我们对于DAO治理的思维惯性,离不开Crypto原生路径的干涉。例如DAO主要的治理逻辑,其内核是一种去中心化的项目投资与资金管理方式,Defi使得AMM协议与Staking经济成为DAO国库与治理的主要构建逻辑。治理代币的存在,一方面扩大并维护了共识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让治理权力成为一种可被交易的流动性权力关系,这就意味着民主的集体决策成为一种可被货币操纵的治理机制。

DAO作为一种基于Code is Law的链上自治组织,必然在组织结构与发展逻辑上,实现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形式,然而采用一堆看似民主的治理手段与代币激励的短期策略,不可避免导致制度框架的缺陷迟迟得不到修正。共同治理缺乏制度保障,这样的DAO一旦脱离经济刺激就基本很难持续发展。

Web3的意义在于产权回归运动,DAO的参与者所享有的是围绕共同产权所享有的一切收益回报,产权关系决定了治理的权能。而治理代币替代了产权关系所赋予的真正的治理权能,进而剥夺了DAO的参与者真正的治理权利。

币权替换了产权,是当前DAO治理制度的根本矛盾,数据所有权与身份自主权都在这个制度框架中,被治理代币的比例权重替代,这是个体主权被金融异化的方式,也是为何目前大量DAO的参与建设者,感受不到自己所应得的个人主权价值。(被白嫖)

当一种组织制度从根本上是不平等的制度时,无论其表现形式采用看起来多么民主的手段,注定是一种违背民主精神的不平等制度。治理代币作为一种流动性权力的体现,使得去中心化自治成为形同虚设。

投票仅作为一种公平手段,仅仅是治理决策机制最后的那个“投篮动作”,但这种表现形式最容易成为“戏剧表演”的宣传,也是最容易形成集体模仿的象征动作。最后导致集体狂热追求一切“民主手段”,而无视社会发展的基本常识。

不平等治理制度的缺陷,还体现在集体决策的“集体迷思”现象。“追求全体一致的压力非常强大时,这种压力就会使这个决策团体出现消极逃避行为模式,进而导致决策团体偏向于选择那些最不会遭到反对的方案”,如果忽略了制度性的思考,也就无法触及这一层面对治理公平性的影响。



02


社会协同组织是如何进化的

当“社会”这一词汇被创造出来之时,其本身就具有进步主义的思想隐喻,正如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预期,永远都是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而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两种改善,一种是纠正异常,一种是提升常态。


纠正异常的前提条件是理解当前社会什么是常态,如果一个人不清楚什么是一个社会应该的常态就试图纠正社会上的异常情况,就像一个医生在不知道一个人的正常健康状态下,就给“病人”动手术治病。


提升常态是指将社会从常规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提升常态是一种底线发展原则,意义在于从社会制度/结构上实现系统化的升级,例如消除绝对贫困这样的社会任务,就是一种提升底线发展原则的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在讨论Web3与DAO能够让社会发展变得更加美好时,我们需要明确Web3或DAO是为了纠正异常,还是提升常态。我认为Web3是为了纠正异常,而DAO是为了提升常态。


猎鹿博弈的启示

猎鹿博弈与猎兔博弈是指猎人在打猎时,根据其共同的狩猎目标而形成的博弈关系。猎鹿博弈与猎兔博弈是一组互相转化的博弈关系。


通常情况下,单个猎人可以捕捉兔子,而猎鹿则需要一群猎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而一旦其中有任一个猎人在途中狩猎兔子,都将会导致猎鹿的失败。猎鹿的动机在于通过集体合作获得更大的收益,而猎兔则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狩猎。


猎鹿博弈的启示在于,集体所形成的社会合作所涉及到的博弈关系。猎鹿博弈本质上是组织结构与生存策略的协同进化。


一方面在猎鹿过程中,避免任何合作方出现背叛一定是出自于其文化观念的道德约束,因为在猎鹿过程中一旦出现猎兔的机会,缺乏道德自觉的猎人一定会选择猎兔行为。


猎人在行动上的道德自觉性,是猎鹿博弈的关键。


每一个猎人都具有参与博弈的主观能动力,例如博弈中的个体有能力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反过来也意味着有能力使得这些社会关系发生改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动者被社会结构赋权,得以协同或者对抗他人的活动。


能动性是集体的也是个体的,个人运用能动性的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集体性组织内的位置所决定的,个人运用的能动性在的各种资源和方式主要来自于集体,也正是因为个人能动性的差异造就了集体的权力差异。


而能动者的共识也是改变集体关系的共识,因此在猎鹿博弈中,猎人是这个社会结构的能动者,其共识从猎兔的共识转向了猎鹿的共识。


共赢还是共治

共赢重要还是共治重要?当我们在讨论共同治理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追求共同治理是为了集体共赢。共赢是目标,共同治理则是我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公共治理的民主决策,有时候被狭隘的自我完善主义者扭曲为理解为“个人权利重于集体权利”,然而公共治理的条件成立的基础,在于集体所处的公共空间,即个人所生存发展的环境,治理的意义在于对公共空间的资本分配,以及权力关系的约束。事实上,一个好的社会制度,集体共赢往往优先于集体共治,集体共赢才有足够的社会盈余来确保社会常态的基本底线,共赢才能保障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必须有限确保DAO的合理可行性是建立在其猎鹿博弈的社会结构关系当中。



Code is Law 灵魂不可出售,道德不能定价

法律绝非精英的治理游戏,必须接受道德观念的约束。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的作用,构成了现代法治社会的治理方式。道德与法律背后体现的是社会秩序的二元结构,即法律明文的规定与管理,社会道德氛围的文化规训。


Code is law似乎有点成为了技术掌权者肆意使用的某种技术权力,缺乏道德的约束,技术作恶的现象将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加密金融领域,充斥着金钱诱惑的世界。


DAO的链上治理机制,不仅仅是基于代码实现,也要在代码实现的规则当中,体现道德观念的约束,Code is Morality and law才是正确的技术观念,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必须平衡好道德与法律。


代码是构建数字世界的字符工具,同时也是语义规则的体现,而语义规则与道德系统在社会结构当中具有同一性,因为对于Code is law若是缺乏道德秩序的约束,那么数字资本主义将通过技术手段不可避免地进行数字社会的全方面异化,主权思想的文化精神也将由此泯灭而失败的,Web3革命也将由此失败。


赎罪券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道德观堕落,哪怕是教职人员堕落犯罪,都可以通过购买圣徒遗物与赎罪券,来对上帝表达忏悔并由此得到灵魂的救赎。而这一切起源,在于教会开始强调外在效果的形式化道德标准,进而不可避免地导致道德普遍的虚伪化,最终堕落为被金钱异化的命运。


宗教改革运动的一大成就,就是将宗教的道德信仰,从追求形式化的道德标准进行瓦解,信徒可以通过内心直接与上帝对话,忏悔,无须要经过教堂这一中间机构,作为上帝的代理人。


灵魂是人权的本真性,如果人权被贩卖销售,那么和奴隶制没什么区别,如果道德可以被交易,那么就是现代版的数字赎罪券运动。


我之所以如此担忧,在于治理代币的道德意义上,就已经在发生一场现代版的赎罪券运动了。具有社会治理权力的能力个体,即具有影响社会关系的能动者,一定要求其具有内在道德的自觉性,而治理代币则让治理的道德成为可被交易的商品,抹除了个体建立内在道德自觉性的社会基础。




03


DAO治理权力的去中心化解构

无论是自治还是他治,都是权力主体作用于权力对象的一种权力关系体现。当一个DAO本身即能作为权力的决策与权力的执行主体,通过制度-提案-投票的方式,实现对DAO内部组织成员的权力执行支配,我将这一过程视为“狭隘的去中心化治理”,因为权力的主体关系依旧存在。


我们需要进一步剖析“去中心化”这一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从词语本身的概念理解,“去中心化”与“中心化”是一种比较语境,是某物相对于另一物的状态或形态的区分。


当我们讨论权力的主体关系时,永远存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关系呈现。


由此,我们在讨论DAO的权力关系的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关系时,就需要拎得清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少数人集体发起的权力决策,通过所有权的决策投票,进行将权力执行到所有成员,然而,权力诞生于DAO这个主体又同时作用于自身,这显然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权力去中心化。


权力的决策与权力的执行应该进行充分的隔离,这样的权力结构才符合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方式。因此,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意义在于,打破DAO的权力关系主体,让权力的执行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功能,而去中心化治理协议也能够真正发挥DAO的价值。



协议关系是DAO天然的治理权力

当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平等社会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公平游戏的规则,一个公平游戏的规则是公开透明且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致性的。而这个似乎正是POW共识更加体现出来的优势。社会系统的各种治理手段,秩序、制度以及机制等都是规则的不同体现,而良好的规则一定是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与要求,规则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共识而被共同遵循。


对于执行规则的条件约定,是社会契约的体现,而协议作为基于契约关系的双边约定,其具体的书面形态常以法律合同的方式体现。在一场所有人遵循共识的公平游戏规则当中,建立协议是参与者达成共识的关键约定条件。


协议作为执行规则的约定条件,协议所体现的共识是对双边关系的约束与赋能。在双方在互动结构中,所各自具备的权利以及义务。这就是协议作为治理权力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体现。


在福柯的权力谱系理论中,权力关系存在于任何存在差异的个体之间,这是从双边关系的差异中对权力的提炼与定义,实际上意味着这种微观的权力关系无处不在,并且渗透在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


协议作为一种天然的关系型权力,因为人员的流动性因此也具备了权力的流动性特征。而这在社会的互动结构中,意味着个体的能动性将牵引着协议关联着自身所能影响到的一切权力关系当中,进而通过协议载体来实现权力关系对人脉关系的改造,现实当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商业活动对人脉资源的利用并建立合作契约。




基于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治理模式



基于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治理模式

1,DAO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地实现链上治理,因此治理协议是链上治理的实现方式;

2,Web3协议本身具备的特点是:开放的,兼容的,以及去中心化的,其核心目的在于保护Web3用户个人数据的所有权益,可以尽可能地自由迁移与通用,而非受限于单一应用上。

3,基于DAO的链上治理协议也必然是去中心化的,因此我们在讨论DAO的治理机制时,其治理的基础模型需要围绕去中心化治理协议而构建。

4,在早期启动阶段,协议诞生于场景中的关系,而非协议约定了实际场景中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提前开发协议去套场景的路径可能不是最优解。

5,治理协议的使用对象可以是DAO,也可以是个人,治理协议可以是开源免费的,也可以是商用授权的;

6,治理协议的开发组织可以是DAO,并且发行相应的治理Token,治理Token通过DAO作为生产空间奖励给DID-SBT结构的链上地址(用户

7,DAO作为一个组织的同时,也是一个业务生产空间,该空间实现了协议-场景的构建;


基于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需求场景

我们需要一个打破现状的去中心化场景,才能找到一个去中心化治理的需求,例如比特币作为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是相对于金融机构的去中心化需求场景,其背后是对传统金融的零信任。


在Web3阶段,在数据所有权回归的理念中,那个堪比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场景是什么?Web3的建设需要建立在这样的需求场景之中。至于那个场景是什么?就需要我们经过大量的探索。


DAO如何使用去中心化治理协议

1,开源免费的,可以直接使用,通过添加开源的治理协议插件/模块

2,购买协议治理token进行抵押后使用,或通过付费订阅的方式;


个人如何使用去中心化治理协议

1,个人加入某个DAO即可获得治理协议的权限

2,个人通过免费的/付费的方式,获得治理协议的使用权


个人之间是否可以使用治理协议,答案是肯定的,协议本身就是起源于双边关系


由于去中心化治理协议是实现DAO与DAO之间建立链上合作的关键,而随着业务的复杂,所涉及到的链上协议也就增多,那么一个统一管理治理协议的聚合器就十分有必要了。此处就出现了一个需求:DAO和个人都需要一个统一管理治理协议的工具



去中心化治理协议聚合器

随着相同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应用,DAO与DAO之间采用相同的治理协议将越来越多,由此将进步形成DAO与DAO之间的共识协议,而治理协议连接了多个DAO逐步形成了DAO之间的共识强弱,基于DAO于DAO所连成的网络进一步形成了共识网络的圈层,DAO之间的网络效应逐步形成。


协议聚合器的最大用途,不仅仅是把协议统一管理起来,协议聚合器实现了协议之间的组合关系


随着一个DAO的大量实践的发展,那么一个DAO将同时发展出多条并行的业务线,并且每个业务线的业务模块都有不同的治理协议,这个时候,治理协议聚合器便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DAO还是DAOer,协议聚合器将统一管理DAO所涉及到的业务活动相关的协议,协议聚合器不仅包括了活动业务相关的协议,也包括了治理制度相关的协议。


协议聚合器有效地实现了DAO与DAO之间的协议兼容性,由此可以实现,DAO与DAO之间进行业务合作,抵押借贷,人员迁移等,由此,我们将实现DAO的去中心化发展与演化逻辑。


在DAOs网络当中,必然存在一些特殊的DAO进行DAOs网络流通的各种治理协议的研究,评测以及改进咨询,并为其他DAO提供合适其自身发展的治理框架以及治理协议。



这就意味着DAO的去中心化权力关系的制定机构的出现,而该机构不涉及到任何协议的执行过程,去中心化的权力决策辅助机构的出现,意味着DAOs网络的权力关系中,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使得去中心化的权力关系得以实现。


治理协议的聚合器实现DAO与DAO之间互通性的关键,通过协议的兼容性与治理框架的同一性,实现了DAOer在不同的DAO之间可以自由的进入并且参与不同的业务活动,且自身所积累的治理优势也将得以保留。


DAO的分叉是共识的分叉,而分叉的关键就是协议聚合器的重新配置。其中,治理框架的制度协议是分叉的关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协议聚合器实现:

根据奥威尔1984制度协议规定,为了尊重个人主权的意志,以及对抗极端集权的垄断式统治危机,任何人都将可以发起DAO的分叉提案;

根据罗伯特议事协议规定,分叉方案的利益相关人,超过1/3的赞同即可实现DAO的分叉,并启动分叉相关的协议流程;

根据大陆法产权协议,保护分叉任意双方的数据所有权,并秉持尽可能的所有权原则,公共资产需要根据所有权协议进行重新的分配


由此,基于去中心化治理协议的DAO分叉活动,将完整保护了利益相关方的资产利益,而协议聚合器的存在,又将使得DAO的合并兼容提供了可行性。




04


构建所有权的D2D经济网络

从过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中,例如土地产权的制度,从集体生产所有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改变了土地生产粮食的效率以及个体的劳动盈余。而一个DAO的经济模型的设计,必然离不开其产权制度的设计,一个缺乏产权制度的DAO是不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对共同劳动结果的确权保障,由此,产权残缺的经济模型必然会导致生产性活动的降低。

不可能所有的DAO都是投资DAO,而公共资产管理也仅仅是DAO的主要功能之一,Web3的DAO需要将劳动力资源尽可能导向生产性的活动,以此提高Web3的正外部性以及DAO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绩效。

产权制度与经济模型,两者是一体化的经济系统,这是DAO真正有效开启生产性活动且能够长期运营的关键所在。缺少产权制度的DAO,仅仅是获得薪酬的DAO,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那经济效益甚至不如加入一家公司;

基于协议聚合器构建DAO to DAO的交易网络,是我们打造Web3经济网络的关键;通过DID+NFTs+DAO/ Token的公式实现“产权制度—经济模型-商业模式”的一体化商业网络结构。


基于DAOs网络的超级个体

实际上,在DAOs网络当中,你将是为了自己而工作,因为你所生产的数据在产权治理协议的保护下,将成为你个人重要的资产,这些资产本身能够给你带来持续的收益。由于DAOs网络的去中心化的优势,DAO的NFTs聚合器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自由参与到多个DAO的劳动生产当中,产权协议保护下的生产力流动性,是DAOs网络一个极具优势的特征。


由于你将来是面向DAOs网络提供劳动价值,因此你将可以设计自己的工作流,并将该流程模块化,工作流程的模块化意味着你可以将你的生产力得到更多分散的机会,使得你的收益渠道是一种结构性的收入,而不是单一渠道的收入。


DAOs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劳动雇佣关系,这也意味着薪酬革命的到来。你在DAOs网络的劳动不仅获得货币作为劳动报酬,更重要是你所参与的劳动的产权凭证以及未来的收益潜力,才是个体重要而财富来源。


基于DAOs网络的产权基于协议的流动性,具有了经济网络的规模效应,这为个人产权提供了新的增长市场,基于DAOs网络的经济规模效应,个人的产权如同股票一样,具有了投资回报的经济效益。


当你投身某个DAO的劳动时,你的劳动产权就开始了铸造,协议聚合器也将成为你管理劳动产权收益的主要工具。



值得借鉴的历史:早期资本文明的兴起

本段引用《走出天下的秩序观》
资本文明的地理与文化环境

“欧洲这种竞争性的文化性格的形成,与欧洲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地势之支离破碎直接有关。更具体地说,欧洲存在着山地,丘陵,平原和曲折多变的海岸区域,生活于这些不同地理环境的人,发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同的经济生活、语言、宗教,形成多元的民族。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形成生活方式与民族的差异性,他们很难融合成同一民族、他们只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


资本制度的竞争性形成原因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这样一种简明的解释:欧洲地理的多样性,有利于形成独立的小国家或小共同体,有些小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竞争能力,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逐渐形成这样的一些新的办法:采取吸引具有资本、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政策,来增强自己的生产能力与财富。为了保护与留住资本与人才,他们进而发展出一套有效地、稳定地保护工商业、私有产权、个人创新自主性的制度环境。


例如威尼斯,热亚那,佛罗伦萨,尼德兰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与人才,从而使资本、人才、技术、劳动力结合起来,造成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国力的强盛。”


资本主义的自我更新与演化

“这种资本主义的文化特点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保护私有产权,个人自由,无需特许的投资;另一方面,由商业派生出来的道德与价值观也逐渐在这种制度环境中发展出来——商人们学会了守时,诚实、以礼待人与守信用‘政府学会了按法律约束自己,不敢为所欲为,政府与公民双方都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自我更新。


这种建立起资本主义性质新制度的国家数量不断扩大,最后达到了整个欧洲国家总数的临界多数,整个欧洲也由量变到质变,从封建社会演化为资本主义社会,欧洲各国的封建政治体制,逐步转向君子立宪政体和选举民主政体。


资本主义并不是预先根据某种理性原则的人为设计,而是人类在无意识的试错与适应环境过程中演变过来的。”


自主个体的用脚投票与优势流动

“共同体的小规模、分散性、自主性,有助于形成文化变异。更具体地说,只要一个社会板块中存在着分散的、独立自主的个体,这些个体总要竭尽自己的智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总是要运用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各种资源与潜能,来争取更好的存活机会,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


其次,小共同体彼此边界的开放性,有助于自主个体的横向流动性,正是这种跨政区的流动性,使得具有良好效能的小共同体的制度环境,对其他地区的个体具有更多的吸引力,自主的个体可以携带自己的优势竞争势能,通过用脚投票的权利,聚集到对自己更有利的地区去。”


资本主义文明演化的七个重要的结构条件

“小规模性、多元性、分散性、个体自主性、流动性、边界开放性,以及在上述结构因素基础上的竞争性,是竞争性文明演化的重要结构条件,也是资本主义文明演化最为重要的结构条件。”


当前的DAO依旧处于早起,但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早期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即“小规模化、多元化、分散性、流动性、个体自主性、边界开放性、自由竞争性“这几大核心因素。


这就是我们即将通过DAO to DAO构建DAOs网络,其结构特征与资本主义文明演化的共同趋势。


看完这段历史,是否能够触发你对DAO的思考?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认可DAO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有意愿投身DAO的研究与发展建设,欢迎志同道合者加入DAOs to World,一个深度扎根DAO领域的,从学术到商业研究与落地的社群,并已和行业头部项目方建立合作,探索DAO的商业合作与Web3的正外部性市场。

具体详见:寻找Web3的商业机会,DAOs to World社群如何加入,如何合作?
合作联系:Z10850

本系列下一篇:探讨DAO to DAO的交易网络

创作不易,感谢点赞或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