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旅深融,还有很长的路

韩毅 重庆瞭望 2023-07-29
前不久,电视剧《狂飙》爆红,剧中“京海市”取景地——广东江门,也跟着“飙”起来:旅游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63%,订单量月环比增长121%。
热剧与旅游的“琴瑟和鸣”,让人似乎又看到文旅融合的“新风尚”。可把时间轴拉长,《非诚勿扰》之于西溪湿地、《变形金刚4》之于天生三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之于鹅岭二厂……你会情不自禁陷入“火一时”与“一直火”的沉重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也作了具体部署。
文旅融合,题目出了不少年,也从“在一起”发展到“走下去”阶段,但具体“融什么”“怎么融”,又如何“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前进的路,虽然困难重重,但这个关卡,我们必须要“闯”!
▲游客欣赏重庆美丽的夜景。龙帆/摄 视觉重庆
中国是一个不缺乏浪漫情怀的国家,“诗”与“远方”的结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早。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人发出“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感慨,与今天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异曲同工。
再之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多少风光、多少诗意、多少浪漫,尽在无穷无尽的旅途中。
而在重庆,火锅、桥、诗歌是诗人王尔碑眼中的“重庆三宝”;作家蓝锡麟也概括:《候人歌》引吭南音,楚臣赋惊艳高唐,“巫山高”唱响铙歌,竹枝词妙曼峡江。诗城葳蕤,李白杜甫双星同耀,彩云辞流丽千古,夔州诗擅绝八荒……
由此可见,“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展现不仅是文脉厚重,也有美丽风景。
不过,文化和旅游真正的双向奔赴,是在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被网友拍手称快:“‘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
至此,文旅融合,开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新纪元,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职能融合、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就以2022年的“成绩单”为例:
文化事业上,电视剧《绝密使命》、图书《下庄村的道路》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川剧《江姐》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是我市时隔22年再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项;“群星奖”“金菊奖”“牡丹奖”“山花奖”等国家级大奖,都拿了一个遍……文艺的百花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化产业上,重庆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144家,实现营业收入2129.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速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
旅游业上,位列2022福布斯中国城市消费活力榜第三,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新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个,总数达12个,位列全国第二;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榜单中,重庆游客满意度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庆文旅“融”出了加速度,让山水“颜值”更高、人文“气质”更佳。
▲武隆仙女山最美公路。(重庆文旅部门供图)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
在过去5年里,我们虽然在文旅融合上作了诸多努力和探索,却也愈发觉得二者之间“融而不合”的“窗户纸”,不是想捅破就能捅破的。
比如,在全国文艺舞台上,我们摘金夺银,产生了大量文艺精品,却没有一个作品成为旅游爆款,甚至列入游客“行程单”选项的都少之又少。
这让我想起一个案例:几年前,我们接待了一个美国旅游团,乘游轮从三峡到朝天门,一路上,游览着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千年美景,老太太们(该团为中老年团——团队游主要团型,女性居多)无不欢呼雀跃,兴奋得像个小姑娘。“Very shocking(非常震撼)”“So perfect(非常完美)”等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出于热情或者叫探索,我们请她们免费看了一场川剧,演员是清一色专业人员,“变脸”“吐火”“水袖”“滚灯”等技巧练得炉火纯青。但客人们看后,并没有像“我们被感动的那般感动”。
“This magic is good(这个魔术不错)”——他们给出的答案,让我惊愕!我试图告诉他们,这不仅是魔术,还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绘画等于一体,拥有悠长且璀璨的历史,但他们还是坚持自己观点。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案例不具代表性,少数游客的知识结构、审美能力、喜好事物,不能代表大多数。
这些年来,我市为让好山好水更有文化味,打造了不少旅游演艺,专家学者看后都觉得震撼,可常态化演出后,失去本地人“第一波”流量支撑,不少演艺很快就陷入“演员比观众多”的窘境,最后成为“接待”演艺。
重庆如此,全国亦然。“十演九输”是业界共识。
除了演艺,我们的非遗、文博文创、艺术展览、文化街区等,想要搭上旅游的“航班”,似乎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一部剧、一场演出、一部文学作品、一顿美食、一个赛事,“打卡”一座城市,看起来很美好,但深入研究游客的决策动因,是“只为你而来”,还是“顺便来看看”,需要弄清。尤其是,文旅项目打造,非“一锤子买卖”,“火一时”与“一直火”不只是“面子”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究其缘由,除了疫情这个“背锅侠”,还有更深层次的逻辑需要厘清: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致力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衡量其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标准,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旅游业,同样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但经改革开放来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属性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业。衡量其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标准,主要是看接待量、过夜量、消费量等经济数据指标。
文化为魂、旅游为载,二者有着天然联系,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底层逻辑。
“景观之上是生活”“从风景到场景,旅游目的地是生活环境的总和”“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重新发现旅行的美好”等新论,经5年的探索实践,尤其是3年疫情带来的市场收缩,让我们也逐渐认清,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稳中求进的重要性,“不宜融、不能融,就暂时不融”。
▲三峡春光美。王忠虎 摄/视觉重庆
已然涉入“深水区”,文旅融合接来下怎么“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在我看来,重庆需要着重处理好三对辩证关系:
“虚”与“实”。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部剧、一本书、一场展览、一台演出,甚至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藏品。但旅游不行,需要场景、空间、环境,得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产品,可体验、可互动。
文化可以“造梦”,观众、读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可以在心里进行二次创作,进而产生共鸣。旅游中的“文化”,则需要可触摸、可体验、可互动,产生内心的愉悦。
再则,二者的消费场景不完全相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是基于兴趣、学习、工作等之需,可在舒适环境“细嚼慢咽”。旅游不同,“愉悦”是最大需求点,且游客一直“在路上”,要让他们停下来,啃一个“大部头”,很难。
此外,文化产品的消费对象,可以是“志同道合”的知音,不用过多考虑“人见人爱”。旅游在经济属性驱动下,则要“计算”全时、全龄、全域的最大公约数。
过往,业界不少人讲文旅融合,容易把它虚化。而深“融”,需要把文化和旅游中“实”的部分提出来,提纯、提亮、提鲜明,再融合。
“古”与“今”。在重庆,3000年巴渝文化璀璨夺目,留下了2.5万余处宝贵历史文化遗迹,用好这些“人文”宝贝,既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之需,也是提升旅游“文化含量”之需。但站在旅游视角,用“活”这些宝贝,光复古、忆古、追古,还不够。
国际旅游发展经验表明,但凡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仅有“区域性”“独特性”不够,还要有“世界性”和“现代性”,要有风景之上的美好生活,要在地域文化中看见共同价值。
“品”与“质”。对世界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文旅发展的基点。今天,无论是对文化的消费,还是对旅游的消费,市场主动权已转向消费者,从“你供给什么,我就消费什么”转向“我需要什么,你生产什么”。
文旅深“融”,要找准两者相容性、契合处、联结点,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推动行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更好满足人们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缺不缺”到“精不精”的新需求,进而实现“诗”和“远方”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重庆索道受到游客热捧。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责编 |  方圆
责校 |  唐琴
审核 | 王方杰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重庆瞭望

往期精彩内容

● 冲出思想“峡谷”
● 大战略需下"细功夫"
● 调查研究要当好“小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