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 哲学分析 2021-09-20







·哲学专题讨论·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论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


摘  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和实践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他受古代实践哲学传统的影响,强调实践哲学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实践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和制作哲学的特点。这种关系启发了他对解释学特征的看法,以“参与”理想取代科学的客观性理想。他力图将实践哲学和解释学融合起来,形成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立足于当代历史处境,反思不同于科学技术理性的实践合理性,批判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统治给人类造成的危机。他的解释学的对话理想对于当代实践问题,如不同文明如何共存,如何对待与传统的关系等,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关键词:实践;实践合理性;解释学;对话作   者:邵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诠释的现象学考察与伦理学批判


摘  要:诠释的现象学考察旨在呈现诠释的原始发生,诠释者何以有意愿和能力对“不再是”的文本和“正在是”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证明;而诠释的伦理学批判则追问诠释行为的正当性基础、追问诠释文本行为的真实动机。对“不再是”的文本进行诠释目的在于基于本义、中介转义以开出新义,其后果只对诠释者有效,并不影响和决定他者的思考与行动;对“正在是”的行为进行诠释,可有当事者诠释和旁观者诠释两种,前者旨在辩护和证明,后者旨在反思和批判。实质上,作为旁观者的诠释已是公共舆论,是对公共善的追求,并以此对背离或解构公共善之“显失公正”行为展开反思与批判。实现从技艺诠释学向实践诠释学的转向,不仅仅是理论的旨归,更是一种强烈的价值诉求。关键词:诠释;技艺诠释学;实践诠释学;现代性;正义;公共善作  者:晏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


主体、言语与情境的诠释学思考——从理性与德性作为概念的处境出发


摘  要:诠释学对于社会科学和现实研究的意义重大,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理性与德性作为概念处境出发的诠释,不但关照到主体与主体性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还可在其语言的言语行为作为情境的创制中,解脱现代技术社会已普遍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存在之痛”。关键词:主体;言语行为;理性;去主体化;德性;情境诠释学作  者:吴雁,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哲学传统研究·


意欲现象学的论题、领域与方法


摘  要:意欲现象学的研究与认识现象学的研究都起步于1900年。普凡德尔与胡塞尔在意识现象学的各个方面都互有影响。意欲行为在整个意识领域的知情意三分中占有很大的权重。对意欲的分析既可以通过对作为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的意欲之区分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对意愿、意志与意动三个本质因素的把握与析取来进行。意欲现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在意欲分析中蕴涵着对意识的结构研究和发生研究两方面的可能性,而且因此也进一步蕴涵着对从理论意向性到实践意向性,或者也可以说,从实践意向性到理论意向性的意识发生研究的双重可能性。因而,意欲现象学在此意义上构成整个意识现象学研究的多重意义上的起点。关键词:胡塞尔;普凡德尔;意志现象学;理论意向性;实践意向性作  者:倪梁康,浙江大学哲学系、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教授。


修炼而成的自发性——以伯林为镜看儒家

自由观


摘  要:儒家思想在当代最受诟病之处是它压抑人的自由。近来许多学者提出儒家思想与自由观念可以兼容,但也一般是以西方的自由主义为标准来证明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合理性。实际上儒家思想蕴含着一种独特而富启发意义的自由观,即自由是修炼而成的自发性。儒家的“不欲人之加诸我”和“无加诸人”展示的不仅是类似于伯林的“消极自由”的观念,而且是修炼所及的成就。其“从心所欲不逾矩”也不是简单的没有外在限制,而是通过修炼,化“矩”为功夫能力的升华。与“酸葡萄”式的自我消解不同,它是使自己能“发而皆中节”的自我成就。与“布律丹的驴”那种没有倾向的中立不同,它是理性与心理倾向高度一致后达到的无需选择的自由。以伯林为代表的自由观念最为缺乏的,就是自由的主体所需要的功夫能力和作为个人自由之必要条件的他者。一个人不仅通常需要来自他者的限制才能保证其更为根本的自由,他人的支持甚至是一个人自由的构成成分。伯林式的自由观对凸显自由的底线和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但它窄化了自由的内容,需要有儒家自由观对其作出纠正和补充。
关键词:自由观;儒家;伯林作  者: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教授。


冯友兰与斯宾诺莎的宗教观之比较——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谈起


摘  要:在把“上帝”等同于“宇宙”或“自然”这一点上,冯友兰与斯宾诺莎的宗教理论是一致的,二者都把宇宙(上帝)的存在性看作逻辑必然的。与之相比,爱因斯坦虽然也把“上帝”等同于“宇宙”,但其宇宙的存在性不是逻辑必然的,而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不仅如此,爱因斯坦把宇宙宗教与社会道德分离开来,被称为“狭义宇宙宗教”。冯友兰和斯宾诺莎的宗教理论均涉及社会道德,故而属于“广义宇宙宗教”,但二者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冯友兰倡导正方法与负方法相结合的中庸之道,斯宾诺莎则只倡导逻辑分析的正方法,而忽略了静默体验或实践修炼的负方法。这使得斯宾诺莎的“神人同一”论犯有某些逻辑错误和多少带有上帝人格化的色彩。而冯友兰的“天人合一”或“天地境界”则是一个基于大全悖论的逻辑观念和一个体现中庸之道的实践信条,完全没有上帝人格化的痕迹。关键词:宇宙宗教;自然神论;冯友兰;斯宾诺莎;爱因斯坦作  者:唐元松,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智能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哲学视域中的疼


摘  要:疼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世界对人作用时产生的否定性感受,也是人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世界对人的意味。疼具有切己性、返身性。在儒家思想史上,疼曾被视作为礼、仁、良知辩护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疼则被拿来进行自我确证。有了疼的经验,才能理解疼的现象,才能理解人情世界。疼人者为他人疼,能暂时超越自我而心系他人,并能在疼的驱动下诉诸行动而解除他人之疼。由疼确立的关系既高尚又真切,疼与所疼乃真正的一体。由此看,与天地万物一体实在是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

关键词:疼;心疼;疼人

作  者: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系教授。


行动、叙事与认同:从阿伦特到利科


摘  要:认同是人生在世的基本处境,涉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涉到自我,是对“我是谁”的追问,因而是一个古老且持久的哲学问题。与此同时,人作为一种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历史性的存在者,对“我是谁”加以追问的认同,内在地有一个共同体的公共维度。因此,认同问题呈现的是个人与共同体的相互构成。通常,关于认同的论述,无论是基于笛卡尔精神实体的非还原论,还是基于洛克记忆经验的还原论,都忽视了认同的公共维度,而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本质主义。阿伦特通过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划分,强调认同在本质上是一个“谁”而非“什么”的问题,认为人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彰显了一个人的“谁”,这种对于一个“谁”的彰显通过叙事得以持存。认同正是在这种行动和叙事中,与发生过的事件达成和解,呈现一个持久、开放的公共形象。借此,利科阐述了一种叙事认同观念。
关键词:阿伦特;行动;叙事;认同;利科作  者:陈高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哲学系教授。


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品格思想研究


摘  要:自我认同品格是吉登斯用来指称现代性社会主体应该具有的保障人的本体性安全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对并化解断裂、风险等晚期现代性社会造成的对人的安全威胁。由于人的本体安全所植根的自我认同机制,正在由过去更多地指向外部的传统转向了指向自我内部,因此,认识自我认同品格的一般性生成结构、这种结构与自我互构的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主体社会充分性的身份媒介,共同构成了自我认同品格塑造的主要内容,而自我认同的能力或要素更是建构自我认同品格独特性的关键。自我认同品格蕴含了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社会实践或实践能力,架起了本体安全与自我实现的桥梁,是自我认同实现机制的能力要素和特殊性的缘由。关键词:现代性社会;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品格;社会情境;身份认同作  者:邢媛,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


库恩理论与西方数学史研究


摘  要:20世纪60年代,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革命理论对自然科学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也延伸至数学史领域。由于西方数学史自18世纪以来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编史体系和研究传统,库恩理论被引入数学编史领域是随着对“数学中是否发生过革命”“库恩理论是否适用于数学史”等一些根本问题的激烈争论而开启的。尽管这场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终未能达成一致,但伴随着争论的进行,库恩理论对该领域的影响逐渐扩大和深入。这些影响既体现在学界对于数学史研究的性质和目标等抽象层面的深入反思和重新定位上,也体现在研究主体、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具体层面的拓展和更新上;其对数学史研究的借鉴价值和实践影响,在近五十年来西方数学史研究趋向的转变以及该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得到了明确的展现。这些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关于数学、科学与历史问题的哲学考察对数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库恩理论;数学革命;西方数学史;数学编史学作  者:王幼军,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高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意图独特性的信号博弈辩护


摘  要:信息哲学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而关于信号的哲学研究是信息哲学的基础,也是信息哲学与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行动哲学等其他领域进行互动的纽带,因此以关于信号和信息的哲学理论去理解意图的本质就成为了可能。意图反映的是行动者用以协调自己的行动以及协调自己与他人互动的实践推理能力,而这种协同性恰好可以运用信息哲学中的信号博弈模型进行较为准确和全面的阐述,而且这种阐述还可以为意图区别于其他意向状态的独特性提供一种新的辩护,并进而运用到对诸如集体意图的本体论地位等其他哲学论题的探讨之中。所以,关于意图的信号博弈模型将会为意图的形而上学以及行动的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关键词:意图;独特性;信号博弈;信息处理作  者:张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


·访谈与随笔·


作为推理评价方法的非形式逻辑——访汉斯·汉森教授


受访人:汉斯·汉森(Hans V. Hansen),加拿大哲学家,加拿大温莎大学哲学系教授,推理、论证与修辞研究中心研究员。他曾担任温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并曾任教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作为非形式逻辑与论证理论的研究重镇,温莎大学在领域内享有盛誉,亦被学界称为“温莎学派”。作为“温莎学派”的中坚人物,汉森教授在非形式逻辑与论证理论领域深耕近30年,是领域内的著名学者。采访人:廖彦霖,中山大学哲学系 / 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德勒兹与间性论


作 者:张先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传播学院教授。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欢迎关注《哲学分析》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