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墨子沙龙】中国科大范安川副教授:复活节岛的兴衰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9-24




提到复活节岛,你会想到什么?在这个离最近的岛屿有2000公里的孤零零的小岛上,却有一千多座巨大的石像,它们从何而来?如何建造?有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谁建造了这些石像?


直播信息

报告题目

复活节岛的兴衰

报告人

范安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时间

2022年4月20日(周四)19:00

主办方

墨子沙龙

直播二维码


1722年4月5日,荷兰航海家雅可布·罗赫芬率领水手们,发现了这块陌生的土地。因为发现当天是复活节,小岛因此得名“复活节岛”。

岛上居民对这座岛的称呼是“拉帕-努依”(Rapa Nui),直译过来是“世界的肚脐“,这个名字让人费解,直到宇航员从高空鸟瞰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难道,原住民具有自己的飞行器,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家园吗?近些年,考古学家发现,多半的石像只有头,但是也有不少石像有肩膀、手臂还有躯干和下半身,有的石像躯干巨长。更令人诧异的是,在躯干背后还刻有神秘的花纹和符号。难道在这座岛上,真的存在一种“失落的文明”?

其实,自1722年欧洲航海者登上复活节岛后,对该岛族群和历史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早期基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已经基本弄清复活节岛曾经的人类来源和生活方式。但后来,由于奴隶贸易和传染病等原因,岛上原住民族群几乎灭绝,再加上后期的破坏,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4月20日(周三),我们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的范安川副教授,围绕近年来复活节岛的诸多考古学发现,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向大家讲述一段复活节岛的兴衰史。

报告人介绍








范安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考古、释光定年、地球物理勘探等考古新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担任中国考古学会新兴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合肥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科普协会指导老师等职。

报告摘要

提到复活节岛,你会想到什么?在这个离最近的岛屿有2000公里的孤零零的小岛上,却有一千多座巨大的石像,它们从何而来?如何建造?有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谁建造了这些石像?1722年4月5日,荷兰航海家雅可布·罗赫芬率领水手们,发现了这块陌生的土地。因为发现当天是复活节,小岛因此得名“复活节岛”。其实,自1722年欧洲航海者登上复活节岛后,对该岛族群和历史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早期基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已经基本弄清复活节岛曾经的人类来源和生活方式。但后来,由于奴隶贸易和传染病等原因,岛上原住民族群几乎灭绝,再加上后期的破坏,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墨子沙龙是以中国先贤“墨子”命名的大型公益性科普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协办。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国早期科学萌芽的体现,“墨子沙龙”的建立,旨在传承、发扬科学传统,建设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对象为热爱科学、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众,我们希望能让具有中学同等学力及以上的公众了解、欣赏到当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学进展、科学思想。

关于“墨子沙龙”


扩展阅读

 

1.【墨子沙龙】科学解读三体世界观 | “一说《三体》” 第2讲

2.【墨子沙龙】山鹰老师:鸟有什么好聊的?

3.【墨子沙龙】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实现碳中和:绿氢与液态阳光

4. “墨子沙龙”历年讲座汇总(2020年)

5.【哥白尼论坛】Wave dark matter

编辑:谢静筠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