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见未来,预测趋势,都是在关切现在丨高明勇调研笔记030

政邦小助手 政邦智库 2024-07-02




  

预见未来,预测趋势,都是在关切现在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无缘不相逢。”很多时候,当你决定做一个事情时,相关的点点滴滴都会连缀成篇。比如我最近在思考的“智库/学者如何预测”的问题。
此次去杭州调研,随手在行李中放了一本书,《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这本书在智库界颇有影响,几年前书刚出版时,看到书名我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以前读过,此次又想起来,算是旧书重读。不少人看这本书,都说观点犀利,称其为敢言之作。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完善现代思想市场?知识分子要怎么做才能在思想产业中生存下去进而大展宏图?也谈到知识分子的生存问题,其中提到思想产业中的知识分子——“要么在默默无闻中高贵地死去,要么苟且地活着,直到目睹自己沦落成思想市场中原本最让你厌恶的那种人。”


这些年,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关注决策研究,关注政策研究,专注对策研究,在关注大量的具体政策之后,有一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所谓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女王难题”。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访问伦敦经济学院,向学者们提出“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它(全球经济危机)?”为了回应女王的问题,英国学术院(The British Academy)组织了一次研讨会,并将研讨会的一个纪要和总结写成了一封信。信中说,“很多原因导致了没有人预测出危机的发生时间、程度及严重性,没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从国内外诸多智者身上集思广益,从整体上来理解系统的风险。”“关键问题并不仅仅是预见到问题本质,也要预见其发生时间。同样重要的还有寻找行动的意愿,并保证当局有适当的建构作为部分权力去解决问题。”
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女王难题”,还在于学术院那封信体现出来的诚恳与认真,“预见”,正因其难,才愈加凸显其价值。而“预见”/“预测”也是智库的重要工作之一,有时候,也叫“预期”“展望”“前瞻性”等。像知名的智库麦肯锡,时常发布对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报告,涵盖科学技术、商业消费、人口结构等多个领域。政邦智库做过一些调研分析报告,也做过关于数字经济、人口老龄化、城市治理等报告。不管是“发现问题”,还是“预见未来”,落脚点都一定是“解决方案”。
调研中,正好看到国际数据公司(IDC)与钉钉公司共同发布的白皮书《2024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报告认为,应用层创新成为2024 AIGC产业发展的确定方向,大模型从“赶时髦”到“真有用”,成为提效手段,专属、自建模型将在中大型企业涌现,Al Agent是大模型落地业务场景的主流形式,业务流程迈向“无感智能”,AIGC加速超级入口的形成,应用从云原生走向AI原生,AIGC逐步普惠化,智能涌现是把双刃剑,需要与之匹配的安全措施等。
正如邬贺铨院士在序言中所说,当前,以钉钉为代表的国内AI应用厂商已经在AIGC的应用落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企业内部推动人机协同、智能决策等先进工作模式的实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AIPaaS工具和服务,有望进一步增强我国实体企业、软件行业生态在智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如何从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出相应的科技产品,以及如何为组织(政府部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商机所在。
就像《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的那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当然,“预测”不仅仅这些。我在研究评论史的时候,发现“预言”是金庸社评的鲜明特色,其同事、《金庸与〈明报〉》一书作者张圭阳也说:“金庸写社评,每多喜作预见。”金庸社评尤其擅长预言时局。1959年10月10日,《明报》社评题为“本报预测,又获证实”:“前日本报社评的题目曰‘保守党将获胜’,英国大选结果,果然是保守党获胜。”同时,金庸也对一些事件的细节进行预测,如1964年10月11日《明报》社评《中国核爆炸应在下午举行》,后被证实。
“预见”当然不是凭空猜测。金庸对《明报》社评的要求,一为提供精辟见解,一为提供知识信息。(《金庸:每写社评,喜作预见》,高明勇,《青年记者》,2015年1月上)


也正因为如此,常常会有人追问,为什么“预测”总是会失败?一些机构与学者的预测,不但不准,有些乃至成为反向指标。有人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总愿意对未来做出预测,却不愿意为自己做出的预测负责。”牛顿曾写到:“如果我们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其他自然现象,那该多好啊!很多事情让我怀疑,所有现象可能都依赖于某种力量,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其原因未知),物体的粒子要么互相吸引并组合成规则形状,要么互相排斥。”
我的体会是,一方面,现实的复杂性,尤其是多因多果的关联性,都让“预测”更富挑战,也存在相应的“误判”的风险,知名投资家查理·芒格专门提出了“误判心理学”;另一方面,作为个人,作为机构,可以参考借鉴,并不能完全依赖各种“权威预测”,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避险意识。
“预测”之难,依然有人在不断预见未来,预测趋势,归根到底都是在关切现在,立足当下,面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做好“预期管理”,针对不同的预测前景,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完)





往期回顾









































新年献辞丨置身事内,有意识地生活

调研笔记丨论城市治理的“十大关系”

调研笔记丨“调研高手”为什么首先应该是“提问高手”

调研笔记丨“决策高度”为何如此“关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