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5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她们停掉了女儿的月经,只为送她一副好身材|女性安全指南188

女孩别怕田静 女孩别怕 2022-05-05


大家好,我是田静。

 

还记得第一次月经到访时的情景吗?
 
幼小的你坐在马桶上被裤子上的鲜血吓哭,放声惊呼“妈,我屁股流血了!”
 
妈妈被你的天真逗笑,不慌不忙地拿来一包姨妈巾,告诉你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悉心安抚你那颗惶恐的心。
 
可是现在,当女孩们迎来生理期时,有些妈妈们却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在网上寻求抑制生理期的方法。


 

女儿的月经,妈妈的噩梦?
 
不知从何时开始,互联网的宝妈圈中流传着一种言论——“女孩来了大姨妈之后就长不高了。”
 
尽管在现代医学中,少女月经初潮的年龄在10—15周岁之间都属于正常范畴,月经初潮后身高也并不会停止增长。
 
但家长们对医学的信任总是抵不过对流言的恐惧,“大姨妈威胁论”仍如同诅咒一般,盘旋在妈妈们的头顶。
 
她们将大姨妈视作女儿达不到理想身高的罪魁祸首,担心如果不及时阻止女儿的月经来潮,女儿未来的生活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为了让女儿拥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她们不惜选择用生长抑制针,延缓月经初潮的时间。

 
这不是什么罕见的社会奇闻,这是存在于千万普通家庭当中的普遍现象。
 
现在,只要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抑制针”+“长高”,就能看到无数条给女儿打抑制针的记录贴。 

“上岸”、“翻车”、“赌一把”,这些原本出现在戒赌吧老哥口中的字眼,如今成为了宝妈交流中的常见用语。
 
 
讽刺的是,每一则望女成凤的帖子背后,都有一个为莫名挨针而哭得撕心裂肺的少女。
 
这种药物需用从腹部皮下导入体内,针头要比普通针头粗上三四倍,其疼痛程度难以设想。
 
女孩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没有生病,却要定期在肚皮上挨一针。
 
她们唯一知道的是,让自己无端承受皮肉之痛的坏蛋,就是妈妈时常提到的名词——月经。
 
 
事实上,抑制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药物,多数宝妈们也是一知半解。
 
有人自己的身高也是天生偏矮,却指望打抑制针让女儿拥有170cm的身高;

也有人觉得仅凭抑制针还不够,需要用吃斋念佛来中西结合才能让自家女儿打破基因遗传的桎梏。
 
在身体发育这个生物学命题中,家长们总是有着丰富的外行经验,以及将一切玄学化的能力。
 
于是,抑制针变成了增高届的救世主,让孩子挨一针才显得有备无患。
 

 

病人的刚需药,普通人的智商税
 
其实,抑制针并不是什么增高神药,甚至与增高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它的学名叫做亮丙瑞林或曲普瑞林,是一种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的药物。

它能促使脑垂体减少分泌性腺激素,严禁17岁以下儿童使用。

成年人须在医嘱下,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缓解因为病症带来的痛经。

在注射期间,医生一般会密切监测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必要时还要接受骨密度检测。

在儿童身上,性腺激素的减少,则会减慢性发育的速度。
 
简单来说,就是让患有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儿童,通过药物干预,避免达不到遗传身高的风险。
 
与其说具有增高效果,倒不如说是仅针对特定的中枢性早熟症,具有防止变矮的效果。
 
 
但如今,在一些宝妈眼里,抑制针却变成了拥有定制身高功能的神仙水。
 
殊不知,在打针期间出现的任何身高增长,其实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
 
而这种药物在任何身体发育正常的儿童身体上,并不会起到增高效果。

相反,还有可能导致产生不可逆的副作用,其中恰恰就包括身高发育不良。
 
只是,当在家长们意识到抑制针不适用于自家孩子时,想收手却不容易。
 
这类抑制激素的药物,一般需要注射两年左右,中途停针不仅可能会造成身高发育停滞,还有可能会造成女性成年之后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
 
 
 

无知并不是伤害女孩的利刃,贪婪才是
 
与其说,女孩们经历的这场无妄之灾来自家长们的无知,倒不如说来自无良医疗机构的利欲熏心。
 
孩子的身体发育,是每一位家长都会长期关注的课题,而某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精准掌握了家长的痛点。
 
如今互联网上,免费身高测试的广告铺天盖地,通过骨龄测试为你估算孩子未来的身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家长们通常会抱着试试看也不会吃亏的态度报名前去。
 
以至于忽略掉这家所谓的医院叫做“xx增高医院”,这代表着对方不同于正规医疗机构,他们盈利手段不是身体检查,而是推销增高套餐。
 
这正是掉进陷阱的第一步。
 
 
在骨龄检测中,无良医疗机构又完全占据信息差的优势,在报告中做手脚。
 
家长们只知道测骨龄是当前现代医学判断身高的常用手段,却不知道不同的国家测试标准也不相同。
 
中国人适用的骨龄检测标准通常为“中华05”,而无良医疗机构则会用白种人适用的“TW3”来偷天换日。
 
于是,不少家长们会为报告中自家孩子的夸张的骨骼年龄而感到恐慌,逐步相信无良医生口中的“再不干预就长不高了”“需要打抑制针”等无稽诊断。
 
 

上一代未战胜的容貌焦虑,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其实,当代家长对孩子的外形上的焦虑并不只有身高。
 
从肤色到单双眼皮,从鼻梁高低到脑袋是圆还是扁,每一样与主流审美不符合的生理特征都会成为爹妈心头的一根刺。
 
甚至有商家因此推出了婴儿头型矫正头盔,好让家长们能够拥有一个完美脑壳的孩子。
 
如今,在产房抱着新生儿惊喜不已的父母只是影视剧中的矫情戏码,拿到孩子后先检查一下“丑”含量有多高才是要紧事。
 
 
在这个人人追求超模身材与网红脸的时代,成年人要拼命在流水线式的审美观中卷赢别人。
 
但即使是上一代当中最美丽的卷王,也难免会在未来陷入忧虑,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继承自己的美丽因子。
 
容貌焦虑,是人人逃不过的一道劫。
 
或许,打破这种审美枷锁唯一的方式,就是接受自然赋予每个人的外在差异,去欣赏不同形态的美。
 
“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是美丽的,那就没有人是美丽的。”——安迪·沃霍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