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通人怎样提升认知?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等等。

高胖胖 高少星 2023-02-20

以下内容来自2021年11月22日我直播内容的整理。


问:普通人怎样提升认知?

答:提升认知不是像武侠小说那样,捡到一个秘籍就能修炼成功,所有东西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去尝试,得到反馈后再加上思考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家之前问过的怎么去提升执行力的答案,就是Just do it! 现在就做!

很多事情不是靠想象出来的,不是说你的认知有多强就可以做到。反倒是在做的过程中,才去形成你的认知。所以年轻人要尽可能的多行动、去尝试。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精力、好奇心、激情,所以尽可能的去多做些事情,立刻行动,不要怕,就是“不要脸”。但是大家不要误解,“不要脸”是指你要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全部扔掉。比如你害羞啊、怕出错等等,都是没关系的,这些都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别人在乎是他的问题,你要在乎就成了你的问题。主要就是自己不能特别在意这件事,绝不要是到最后因为自己曾经没有行动而感到后悔。而且一定要接受现实条件,因为不是每个人上来就在金子塔尖上或者比较靠前的位置。虽然你没有那个条件,但你是有机会的。一旦你现在去做,你就只有积累,没有损失。而且我们追求的也不是要你现在就拿到100分,而是看你现在能不能先拿1分或2分,因为你一旦行动,你就已经开始得分了,然后再去不断积累,持续加分。


比如我做直播这件事,就是觉得好玩。其次在直播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一起互动,相互成长、提高认知。通过与大家互动,我也能多了解这个世界、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这就让双方都能收益。我在35岁碰到人生中真正的第一位导师之前,是没有人给我指点的。所以今天,我愿意分享一些经验。至于这些经验有没有可参考性,取决于个人。我也会考虑一些机会,给大家一些实际性的支持,比如连麦,虽然是为了玩,但也可以锻炼大家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之前在西安学校参加一个辩论队海选,需要自我介绍五分钟。当时我很紧张、很害怕,脑子一片空白,上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在说什么,下来后才觉得自己没说够,很多人也需要这样的机会去磨炼自己。


今天的条件虽然比过去好很多,但依然是需要条件的。比如直播,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在线,也无法得到大量反馈,但只要你自己觉得开心就好。同时,大家也都会支持鼓励以及给予一些建议,比如怎么才能做的更好,那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虽然我们的人不多,但是去做就好。认准一件事然后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总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没有积累,还不能判断所做的东西是否能带来正面的反馈和正确的路径时,只要大方向对,那你先做了再说。机会其实足够多,关键看你愿不愿意行动。所以,提升认知就是:立刻去做。



问:高少你好,我是3年运营,怎么能想清楚自己未来5~10年可以成什么样的人,因为我现在很容易焦虑,不知道核心该积累什么,关注什么?

答:首先,你得了解一下自己。比如你的兴趣是什么,什么东西是你可以不计较回报,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把它做得更好。


这个问题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也没有关系。找不到的话,就尽量让自己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机会。如果你都没有去经历过,没有见过其他东西,那你肯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当你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的时候,有可能是你的接触面太窄了。所以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扩展自己的接触面。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再看自己喜欢的事,能否把它做得比较擅长。


此后,你可以看看这中间是否存在一些商业机会。一定要记住,所有的东西你只能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答:我的答案是只有你真正好好的为自己活过这一生,你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需求不同,所以答案也会不同。还有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有的人活着,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有的人,是为了开心幸福;有的人,是因为朋友在一起;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别的。


所以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当你的人生快终结的时候或者中后期某个时间点你才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没有走到一定阶段,你可能永远都找不到答案。比如当你6岁的时候,别人问你关于微积分的问题,这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你还没经历到。只有你活过了,你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而不是让你在还没看到考卷前就推算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看过、活过,人生是什么还都没体验过,所以你不会知道答案。这也是这个问题有意思的地方。



问:有时我对很多东西都好奇,但热情保持不住多久,做到七八分就会转移注意力到新的地方,有点小猫钓鱼,是什么毛病嘛?

答:我觉得挺好的。兴趣广泛大概分为两类,一类人特别专注、专精;一类比较博杂。我们不要去寻找人类身上存在的所谓的完美的模型,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喜欢吃西红柿,有的人则很讨厌吃西红柿。我们不能说,爱吃西红柿的人就是好的。


每个人一样但又不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类型,以及如何把自己的模式发挥出来,使它给你创造高质量的正反馈、正回报。同时,也要认识到你的模式中所存在的缺陷和短板。尽量不要让短板,带给你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然后,不断的完善你的模式就可以了。比如大海里面,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鱼类和海底生物。你会发现它们游泳、进食、繁殖以及生活圈层和高度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活得很好。


人的多样性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你一定要找出自己可能会和谁比较类似或者共性的地方。然后,认知哪些东西是喜欢的、认可的,哪些东西是不擅长的或者是讨厌的。同时,思考如何把喜欢的东西做到利益最大化,把自己不擅长的或者讨厌的东西做到损失极小化。如果你对其他东西能保持广泛的兴趣,那你能享受到广泛兴趣的好处,当然它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弊端。对于那些不重要的弊端,舍弃就可以了。



问:年轻人对老板有啥价值?老板说我可以找他吃饭,但是我不知道聊啥?

答:年轻人对老板有啥价值,这个话题我没有办法直接回答。我觉得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比如你是老板,给一个员工发工资,你肯定是希望他来帮你去实现自一些想法或者目的的。那么,作为员工首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执行,给到结果。不要想太多,老板让你干啥,你就先去干。最差的就是无脑执行,在干的过程中尽量去干好。因为他不是请顾问来讨论国家大事,除非你的角色是顾问,所以把执行先做好,其他的不用想太多。然后在干的过程中,有干的特别好的地方和干的可能不好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去反馈。慢慢的,你会发现老板强的地方你都学到,也会具有一些老板的思维模式。那你的价值,就会和普通员工不太一样。建议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有关执行力的东西。



问:(做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总是很少的付出,但又想要比较多的回报。


比如大家炒股,不先研究股票,光听别人说,然后投进去一些钱,就想挣钱获利,最后没挣到钱,还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如果挣钱都这么容易的话,也不需要我们出去打工费劲了,每个人都可以发财了。我之前炒股,就是直接往水里扔钱,啥也不懂,盲目砸钱,还妄想这个钱能变出更多的东西来。


这个想法就是错误的,它跟天上掉馅饼是一个道理,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但凡你想取得一些小的收益,或者想有一些好结果时,你得花时间下功夫。如果你都不愿意付出,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每天都在想一个很好的事。然后,每天又在遭受比较差的结果。



问: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答:先不要考虑怎么做到知行合一,先把行做了。但凡想到某个东西时先去做,立刻做。先把行做好,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问:30岁了感觉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太大兴趣,还有救吗?

答:对很多东西丧失了激情,核心原因其实是没有得到正反馈。解决方法也特别简单,就是去找正反馈。


我之前也碰到过类似问题。这种就好像知行合一的概念,大家道理都懂,但是你得去做。你一旦做了,才会找到一些东西,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帮到你。


如果你自己不去给自己调整状态来找到正反馈,那么你就会陷入一种循环圈。相当于你现在可能是负向,然后会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什么也不想干,甚至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有意思的。所以你必须要让自己先跳出那个圈。这一步可能会比较难,需要你自己走到一个正循环里面,然后不断的去找到自己的正反馈到底在哪里。当你找到以后,就能跳出这个循环圈。人需要不断的调整状态,一旦发现状态不对劲或者自己是走下坡路时,就一定要跳出来去找到正反馈。如果你不调整的话,就会随着惯性变得越来越难调。



问:如果工作有余力,想获得老板的视角,让老板指导自己的发展,朋友说可以试着拍老板马屁表态度,怎么“拍马屁”好?

答:这需要确定自己的风格。先思考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做所谓的“拍马屁”时,每个人的手法是不太一样的。有的人是直拍,有的人是弯着拍,有的人是扭扭捏捏的拍,所以先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方式。


我觉得一个比较中性的方式是,如果你认为老板说的某些东西是对的,你只要去肯定他就好了;如果你觉得他说的不对,但你又想“拍马屁”,你可以不说。或者,你可以再想想他说的过程中,你认为对的地方,可以对他的这些内容表示肯定。然后也可以问的再细一点,比如你觉得这事就挺不错的,问老板能不能详细讲一讲,自己想学习一下。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爱分享并懂得欣赏的人,他肯定会和你分享。而且他可能也会需要一些肯定或者反馈,甚至是那些也许他自己都没想清楚。但是通过和你的探讨,他认识到这事是不是真的靠谱或者觉得更靠谱了。或者经过你这一说他觉得自己有点不靠谱,然后反过来再去跟你探讨。每个人都需要赞同,但这种赞同不是让你昧着良心去说。如果这事你明明自己就不认可,但你又非要说它好,这听起来都会很假。所以当你认为真的OK 的时,你可以给他一个正面的信号。这样的话,对你对他都会比较客观,而且都是很有价值的反馈。



问:怎么问出好问题?什么问题是好问题?

答:比如说这个问题就是个好问题,虽然它有点绕。给大家一个建议,但凡大家问问题的时候。自己想一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回答。当你自己能回答的时候,会发现这个问题如果你细心一些就能找到答案。那这种问题,其实是不需要问的。只有那些你真正思考后,觉得自己怎么都想不出来答案的问题,这种就是比较有价值的。这时候就可以去问。经过思考筛选的问题,理论上都是好问题。很多人问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思考就去问了。所以,他们很多问题就不是好问题。


大部分问题,其实不一定有答案。但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帮你去思考,而思考就会比直接给你答案所带给你的收益会更高。而且不是说什么问题都有答案,包括那些有答案的问题。它可能带给你的价值,比没有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价值高。但是,它会让你持续去探索和琢磨这件事,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思考。我的公众号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提问的文章,可以看一下。相关阅读:善问



问:高少,想听听你在俞军老师身边工作的收获有哪些?

答:我在没去俞军老师那边之前,觉得自己还挺牛逼的。去完以后,我发觉自己对做产品这件事,真的叫“一无所知”。按照俞军老师对产品经理的分级:一流的、二流的等等。那么用他的标准来衡量,我相当于是一个四流的产品经理。也就是说,我完全没有产品思维和天赋。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客观同时也很认可的评价。当你没有碰到真正的产品大神时,会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挺强的。但当你碰到以后,你就能看到差距。但好在你还知道差距。还有一类人是根本看不出来差距,只能说明他们的水平还没到,所以感知不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