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星马克思×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读书会#3:脏化学

LMP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LONGMARCHPROJECT 2022-06-09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长征计划动态


 本次行星马克思走到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宫位下,关注科学实践的文化和社会性。在这个领域中,拉图尔(Bruno Latour)与伍尔加(Steve Woolgar)在科学实验室里,将科学和文化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已是经典。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读起来也活像是一本小说。而科幻小说家吴明益则将科学实验室的目的论搬到叙事中进行论辩,其中,许多他反复论证的生态观点变成一系列精彩的意象。而在帕里卡(Jussi Parikka)那里,他注意到柯南·道尔(Conan Doyle)晚年的小说“地球正在尖叫”中诞生一种崭新的观看角度:在地心的探钻中,我们发现地球的感知能力。帕里卡从中引出一种激进的观点,以媒体文化的角度谈论生态。


本次读书会邀请到策展人魏颖、艺术家刘张铂泷客座,他们将与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温心怡以及长征计划的陈玺安分别领读。每则分享都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来谈。无论我们的脚下是一块苦雨之地,还是污秽版本的人类世,科学实验室并不自外于这块土地之外。


 脏化学 


特邀嘉宾:魏颖、刘张铂泷

时间:2018年5月18日(周六)16:00-18:00

地点: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燕南园52号),颐和园路5号

语言:中文

参与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发送邮件至press@longmarchproject.com,注明您的姓名、电话、微信号,我们将及时与您取得联系并提供阅读材料


*注:您将需要通过小程序进行预约进入校园


观看直播

届时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观看直播。



本期阅读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法国,1947–)与史蒂夫·伍尔加(Steve Woolgar,英国,1950–)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1979

节选自:布鲁诺·拉图尔与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刁小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法国,1947–)

《论证剧场》,2001

节选自:Hans Ulrich Obrist and Barbara Vanderlinden, Laboratorium, Paris: DuMont, 2001


1979年出版的这篇论文是科技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布鲁诺·拉图尔在美国加州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蹲点两年,并以“实验室人类文化学志”的视角,与英国社会学家史蒂夫·伍尔加共同书写这一个科学家部落——看科学事实如何被建构,科学家们在合作论文时如何协商,实验空间与经费如何分配等。实验室这一看似神秘难测的关于技术的纯粹空间在人类学家的解构下似乎被消解掉了与社会之间的巨大隔裂。导读者在介绍此书之余也将简述”作为策展人的拉图尔”的若干展览。


尤西·帕里卡(Jussi Parikka,芬兰,1976–)

《人秽世》,2015

节选自:Jussi Parikka, The Anthrobscen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5

尤西·帕里卡以人秽世来形容废弃物和化学交织的地质层理。他从柯南·道尔,托马斯·品钦等经典小说家的笔中找出这种观察角度的线索,并提出:被报废后的媒体还是一种媒体,其寿命可以比在使用时更长久,以此将一般媒体研究的视角转向到较少讨论的唯物层面。


吴明益(台湾,1971–)

《恒久受孕的雌性》,2019

节选自:吴明益,《苦雨之地》,台北:新经典文化,2019

吴明益除了以科幻小说为名,他重要的著作还包括一系列生态写作的论文“以书写解放自然”。在最新著作《苦雨之地》中,他关注生态的灭绝之于技术以及人类存有的相关性。其中的一篇短篇《恒久受孕的雌性》将环境科学实验的场所转换成为虚构小说中的场景,被大海围绕,一艘研究船追寻灭绝鱼类的过程。在小说中,各种伦理问题化身为鲸鱼腹中的气泡,或是一只生化的金枪鱼,以文学的意象现身。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行星马克思”读本贴吧获取以上文本全文

(站点位于国外服务器,请运用相应网络工具)


特邀嘉宾



魏颖是一位策展人、研究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 也是“泛生物艺术工作室” (PBS) 的创始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她于2018年获得“Hyundai Blue Prize”(中国青年策展人艺术大奖), 她近期的研究及兴趣方向包括:生物艺术、后人类语境下的科技艺术、科技与社会研究(STS)、科学史与艺术的融合等。她策划的项目包括《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2019,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抵抗的涌现:表象之眼》(2016, 泰康空间,北京)等。



刘张铂泷,201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5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录像及相关媒体专业。 他曾获得Ryan R. Gibbs摄影奖(巴吞鲁日,美国,2014)和资生堂摄影师奖(三影堂摄影艺术 中心,北京,2014)。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9),「想象·主流价值」(中间美术馆,北京,2018),「化学之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7)等。策划的展览包括「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J:Gallery,上海,2018)。


关于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关于长征计划


发起于1999年,开始于2002年的长征计划是一个研究导向的多元平台,一个不断与时演化的当代艺术组织,从历史和现实经验的自我批评与重构,发掘未来的可能性。它生产论述并建构语境,可以被视为一个当代文化研究者、一个历史档案室、一个思想工作场域、一个理论交谈室、一个展览实验所、一个项目监制,以核心策展计划牵动组织运作,并持续通过多元的情境建构,成为引导各种思辨、讨论与艺术行动的媒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