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社会科学 》2020年全年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 2021-09-15

特稿


疫情叙事与哲学反思

韩庆祥(2020.3)


“十四五”期间我国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余东华(2020.3)


学术评论


波兰尼:场境格式塔与科学直觉背后的意会认知

张一兵(2020.1)


理论之发生

——兼论海德格尔和实用主义的关系

振华(2020.1


重思人工智能的辩证法: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未来 

潘斌(2020.3)


德性、知识与哲学进路

——由《当代美德伦理》引发的若干思考 

杨国荣(2020.3)


全球治理:从承认、对话到协商

 程广云(2020.4)


生命政治对国家灾难叙事的伦理审视

——兼论国家“抗疫”叙事模式的道德正当性问题

张轶瑶  田海平(2020.4)


辩证法与现象学的会通

——以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为例 

何卫平(2020.4)


实践哲学的术语考释与学科素描 

徐长福(2020.5)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虚无主义及其扬弃

刘宇(2020.5)


理论思维、辩证思维与否定性思维 

 杨耕(2020.6)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

李双套(2020.6)


美德伦理视域中的意图、意愿与意志 

李义天(2020.6)


 

马克思哲学当代阐释


历史规律和趋势的主体性阐释

陈新夏(2020.2)


21世纪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及缺陷

齐艳红(2020.2)


如何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所说“我们根本不曾有过任何党”

沈湘平  苏冠中(2020.2)


马克思社会形态论与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

汪行福(2020.1)


人的存在的四个维度

——青年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

 张逊  邱耕田(2020.1)


《资本论》的辩证法与“两座城市”的变奏

杨淑静(2020.1)


被遮蔽的马克思精神哲学

王海滨(2020.4)


解构与新国际:《马克思的幽灵》主旨及历史效应再思考

李西祥(2020.4)


罗尔斯正义理论视域中的优先问题

徐正铨  郑祥福(2020.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王南湜(2020.5)


货币拜物教的价值论解析

——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念

胡潇(2020.5)


《资本论》与“时间”的生命政治 

许恒兵  许迪(2020.6)


《神圣家族》与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刘秀萍(2020.6)


 

政治哲学研究


论政治哲学视阈中公共意志的生成逻辑

晏辉(2020.2)


中华民族族群实践中的生活政治智慧

邹诗鹏  张米兰(2020.3)


生命政治的两种叙事:论福柯与阿甘本话语观之分野

姜凯宜  蓝江(2020.3)


分配正义:应得视角的再反思

颜景高(2020.6)


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与应对路径

李向阳(2020.6)


 

文化哲学研究


论文化哲学视域中的符号

万资姿(2020.6)


论文化的道德旨向:一种实践形而上学视域

高来源(2020.6)


基于“文化现代性”理念的全球化生存状态反思

韩升(2020.3)


论当代文化的听觉转向 

李盈盈  单世联(2020.3)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


日常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互构

——社会科学概念的双重建构模式

郭忠华(2020.1)


常人的概念使用与现实的社会建构

——从“知识同义建构论”到“知识异义建构论” 

王宁(2020.1)


试析社会本体论多元主义转向 

黄翔(2020.4)


内在的巴别塔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领域”概念及其当代解读

郁喆隽(2020.4)


现代社会中“个体化”的哲学审视

尹岩(2020.4)


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适用性考察

王亚男  殷杰(2020.5)


早期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社会科学建构:以圣西门的社会观为线索

祁涛(2020.5)


数字世界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王国成(2020.6)


文科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博弈

刘大椿(2020.6)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推”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社会学本土化视野下的理论与方法论思考

王建民(2020.1)


吉登斯对行动理论构成性要素及其关系的阐释

陈曲(2020.1)


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关系视角

迟帅(2020.6)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政治”概念的重述与政治学问题意识的转换

马德普(2020.2)


实证宽容:民主理论框架与多元社会背景

 王丽萍(2020.2)


新冠肺炎危机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影响

 俞可平(2020.4)


政治文化理论的逻辑演进 

李路曲(2020.4)


中国传统治理观念的现代反思 

孙晓春(2020.4)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系统转向的困境及复合趋势

佟德志   张安冬(2020.5)


债权人的统治还是财产所有的民主?

——债务国家的治理前景 

 张乾友(2020.5)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


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研究的特点、意蕴和价值

张正军(2020.5)


公共卫生危机视域下数字治理的应用及法治化初探

徐峰(2020.5)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体系构建与效能优化: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欧阳康 黄丽芬(2020.1)


城市性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吴晓林(2020.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拆解”风险及其规制

徐国冲  赵晓雯(2020.3)


面向共同体的治理:功能机制与网络结构

锁利铭(2020.6)


综合监管时代的医疗机构监管及其改革路径

——基于浙江省的分析

郁建兴  汪基强  向淼(2020.6)



全球治理研究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的应对

吴志成  王慧婷(2020.3)


全球贫困治理话语权提升的中国视角

吴宇(2020.3)



全球治理与区域合作研究


殊方共享:“一带一路”内含的人类文明机理

虞崇胜(2020.2)


全球互联网治理困境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取向

邹旭怡(2020.2)


 

区域经济与全球治理研究


区块链技术与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变革

高奇琦  杨宇霄(2020.5)


区块链技术融入全球经济治理:范式革新与监管挑战  

陈伟光 袁静(2020.6)


双重视角下的数字货币全球治理:货币革命与开源创新 

 贾开(2020.6)



理论经济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任保平(2020.1)


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逻辑内涵的哲学追问 

王程(2020.1)


区块链的制度属性和多重制度功能

黄少安  刘阳荷(2020.3)


数字经济视阈下零工劳动与资本弹性积累研究

卢江  刘慧慧(2020.4)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论走出“三农”困境的路径选择 

 蔡继明  刘媛  刘畅畅(2020.1)


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基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分析 

刘志国 胡翔(2020.1)


当前中国劳资关系的新特征、新问题与重点调整方向 

张杰(2020.2)


国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剧宁  戚聿东(2020.2)


智慧城市的脆弱性及其综合应对 

吴璟(2020.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现实背景、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苏小庆 王颂吉  白永秀(2020.3)


乡村创新系统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尹西明  陈劲  张月遥(2020.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和未来走向 

李猛  黄振宇(2020.4)


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路径的审视

朱富强(2020.4)


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规定与策略选择

张露  罗必良(2020.5)


新时代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地财产权的“新还权赋能”与实现

韩文龙  马文武(2020.5)


 

百年中国文艺研究


风景与茅盾的战时中国形象建构 

李永东(2020.4)


“五四”新诗集序跋与新诗初期形象的建构

王泽龙(2020.5)


论小说形态更新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以越文化视阈内的小说变革为例 

王嘉良(2020.6)


“我是谁”:新文学主体自我的属性探微

宋剑华(2020.6)


 

当代中国文艺研究


“海洋”与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文体美学

——从《树下》到《群山之巅》

李遇春(2020.1)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范式与批评实践审思

于文秀(2020.4)


底层如何说话

——“文学性”镜像中的“后打工文学”

 李杨(2020.6)


   

文艺理论研究


论西方叙事传统  

 傅修延(2020.1)


大成若缺

——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中的“当下圆满”学说

朱良志(2020.2)


黑格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吗?

——兼论朱光潜相关之迻疏

金惠敏(2020.2)


文学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分析 

刘中树 张慧儒(2020.2)


外国文学影响研究作为现当代文学研究之方法论

高玉(2020.4)


人工智能“奇点”与社会变革大势的生产工艺学考察

刘方喜(2020.5)


论作为跨媒介文化实践的声音景观 

李健  翁再红(2020.5)


论媒介融合语境中的当代文艺传播场域

王传领(2020.5)


 

美学研究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现代国民人格理想乌托邦       

王确(2020.3)


从事件哲学到艺术事件哲学

——巴迪欧“非美学”的再解读                 

艾士薇(2020.3)


肯定美学的合法性难题及其生态美学论证        

周思钊  程相占(2020.3)


中华美学史的空间性                         

杨春时(2020.4)


 

思想史研究


刘泽华与“王权主义”理论建构                

李文昌 林存阳(2020.1)


清末民初章太炎对王学评析之再检视            

王锐(2020.1)


试论郑玄、朱熹三《礼》学体系                

殷慧  戴玉梅(2020.1)


重审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冯桂芬方案”     

朱栋荣  闾小波(2020.2)


稷下学术的文化精神探析                      

孙聚友(2020.2)


关学近代重构的主体之维

——基于党晴梵《关学学案》等文本的观念解读  

 魏冬(2020.3)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西方后现代“历史叙事”论争及其启示         

李友东(2020.2)


论历史陈述之“真”的界定

——验证曼德尔鲍姆的一个观点               

张耕华(2020.3)


20世纪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三类历史书写       

王兴(2020.3)


 

口述历史与社会记忆研究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                

周晓虹(2020.4)


史料、社会建构与行动:口述历史的三重理论向度  

周海燕(2020.4)


口述历史的主要矛盾、基本结构及其理论解析     

朱义明(2020.4)


通往“复数的记忆”:集体记忆“走向公共”的规范性反思    

刘于思  赵舒成(2020.5)


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胡洁(2020.5)


个人—集体:社会记忆的心理学视域             

王东美(2020.5)


 

知识分子研究


从疑到信:五四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许纪霖(2020.5)


 

诠释学研究


本体诠释学与本体论诠释学                    

潘德荣(2020.2)


浪漫诗、批评与教化

——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原初建构                

牛文君  王骏(2020.2)


观念史研究、精神修炼与如何做哲学

——对话皮埃尔·阿多《伊西斯的面纱》        

任天星  刘梁剑(2020.2)


 

经典诠释学研究(笔谈)


经典诠释学的出场背景及基本指向         

景海峰(2020.6)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现代转型研究之检省      

傅永军(2020.6)


经典诠释与经典解释学刍议                

何卫平(2020.6)


经典诠释学的“经典性”与实践哲学向度    

张能为(2020.6)


经典诠释学对哲学诠释学之扬弃            

李清良  张洪志(2020.6)

 


END

------------------------------------------------------------------------------------------------------------------------------------

天津社会科学       投稿邮箱:tjshkx@126.com
 


本刊启事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两投,来稿一般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