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新民丨姑臧故城地理位置初探

武威市文物考古所 西北学 2023-06-13

作者简介:

梁新民,原武威地区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文博工作。著有《武威历史人物》(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武威史地综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




姑臧故城在什么地方呢?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多年来,考古工作者曾留心县城东北二里处究竟有无故城遗址,然而迄今没有发现有什么迹象。

史籍记载,今武威城最早为匈奴族所筑的盖臧城,后人音讹为姑藏[1]。姑臧故城在什么地方呢?《甘肃建置志》说“姑藏旧城远不可考”。《读史方舆纪要》“姑臧废县”条下说“(凉州卫城)东北二里,又有姑臧旧城遗址”。乾隆《五凉全志·武威县志》说:“姑臧,武威县东北二里”。《嘉庆重修一统志》引《明统志》说“姑臧废县在(凉州)卫东北二里,唐凉州治遗址尚存”。由于这些记载,姑藏故城遗址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多年来,考古工作者曾留心县城东北二里处究竟有无故城遗址,然而迄今没有发现有什么迹象。

笔者接触了一些史料,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姑藏故城遗址就在今武威城内。推测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两汉武威郡治姑臧。东汉武威郡官署遗址就在今武威城内的行政公署院内


据陈梦家先生《汉简缀述·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一文考证,武威郡置于地节三年至元唐四年间(公元前67—前62年)。又据《水经注疏·都野泽》及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年版记载,武威置郡后, 郡治武威县,在今民勤县东北。谭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版,又把西汉武威郡治标在了姑臧县(今武威市)。《汉书·地理志》将姑减列为武威郡首县,按常规,首县即为郡治。据此推断,西汉武威郡治,很可能初在武威县,后移姑臧县。

据 《后汉书·郡国志》和 《中国历史地图集》,后汉武威郡治姑臧县。对此,清代史学家张澎有一条重要考证。张澎于嘉庆十五年夏天回武威闲居时, 写过许多《闲居杂咏》,其第五首云“南宫旧井最甘香,安国寺前今冽凉。可惜澄华碑已失,未探修埂一秤量。” 作者自注“前凉张骏南宫内,井水清冽,异于他井。今安国寺井水,视他井较重,且在城南隅,疑南宫旧井也。 又,道署内有井,康熙初, 井中掘出石碣,镌‘澄华井’三字,系张芝隶书, 并有铭。某观察迁任,载之去。” [2]关于“ 澄华井”石碣,张澎本人没有见过,这些情况是他间接听到的。真正亲眼看了这块石碣的是张澎的同里好友张美如(?——1834)。他看后曾作《澄华堂观张芝古井碣阴残字》 七律四首。其第一首云“斯邈鸿文播艺林,伯英健笔自森森。奇峰怪石云离合, 春蚓秋蛇草浅深。妙道欲仙思汉武,精能入圣忆王愔。二千年后搜遗迹,碑卧枯槐数尺阴。”[3]张美如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他看了张芝书“澄华井”石碣,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考察,感受自然异常丰富、深刻和亲切。

张芝是张奂的长子。张奂约在东汉延熹五、六年任武威太守,政绩显著,“百姓生为立祠”。建安(196——220)中,张奂的次子张猛亦任过武威太守。猛死于建安十一年(206) 七月武威太守任上。张芝(?—约192)字伯英,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著名。与其弟昶并善草书,时人称他为“草圣”[4]。张芝书写“澄华井”石碣,当时其父任武威太守期间。

张澎说“澄华井”石碣被其道员盗去,这是一场误会。澄华井遗址,在今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大楼南侧小花园内机井旁边。一九六二年初,笔者和一些同志,曾在此机井旁看见过这块石褐,“澄华井” 三字犹依稀可辨。时隔二十多年,石质严重风化,字迹全无,现由武威地区博物馆收藏。张美如诗中提到的“枯槐”,传说为“宋槐”,现藏武威市博物馆内。张澎的考证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东汉武威郡机关驻地,即在今武威城内东大街靠近大什字北侧的武威地区行政公署院内。也就是说,东汉姑臧县城即今武威市城。直到清代张美如看“澄华井”残碑时,道署内还有沿用了将近一千七百年的“澄华堂”这样的建筑物名称。


二、前凉张氏 “大城姑臧”,一些重要遗址在今武威城内


据冯绳武先生 《甘肃的历史文化遗迹》 (载 《西北史地》1982年第3期)一文考证,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置凉州,州治姑藏。这是世称武威为凉州的开始,这时,姑臧城曾进修过较大的修建。(见王国维《水经注校》卷四十“都野泽”条引王隐《晋书》)但王隐《晋书》的资料并不能说明姑臧城的位置所在, 说明姑臧城地理位置的资料,主要是前凉张氏“大城姑臧”。《晋书·张轨传》 说,张轨于西晋永宁元(301年)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市)。永兴二年(305年)六月[5],鲜卑族若罗拔能寇凉州,轨遣司马宋配反击,斩拔能,俘十余万口,威名大震。晋惠帝给他加封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邑千户。接着,有一段关于张轨修姑臧城的记载:

于是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初,汉末博士敦煌侯瑾谓其门人曰“后城西泉水当竭,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魏嘉平中,郡官果起学馆,筑双阙于泉上,与东门正相望矣。至是,张氏遂霸河西。

所谓张轨“大城姑臧”,就是把匈奴族所筑的古老的姑臧城,在汉、魏不断整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整修。张轨整修之后,他的子孙又进行过更大规模的整修。

《晋书·张茂传》 说,东晋太兴三年(320),前凉王张寔遇害,州人推其弟张茂为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一年以后,张茂筑灵钧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武陵人阎曾夜叩门对张茂说:“武公(“武公” 系张轨的谥号——引者)遣我来,曰:‘何故劳百姓而筑台乎?’”姑臧令辛嵃以曾妖妄,请求杀之。张茂说“吾信劳人。曾称先君之令,何谓妖乎!”太府主簿马鲂也建议不必急于办这些奢侈的事。张茂采纳了这些意见,立即停工。但是,过了不久,“茂复大城姑臧,修灵钧台”。

张茂“复大城姑臧”的具体情况,史无记载。其所筑灵钧台,遗迹尚存。今存武威海藏寺明代建筑“无量殿”就建在灵钧台上。此事前人多所考证,虽与说明姑臧故城地理位置无关,但有必要顺便交代一下。清代武威著名学者李云章(铭汉)先生游海臧寺等名胜古迹后,写过题为《立夏日偕友人郊游》的七律二首,其第二首的前四句是:“灵钧台畔草萎萎,欲话前朝夕照低。箫吹紫玉人何处,帘挂真珠苑已迷。”这是采用前凉张氏的典故。《太平御览》:“(后凉)吕篡咸宁二年,胡安琚等发张骏墓,得真珠廉箔,云母屏风,琉璃榼,白玉樽,受三升,赤玉箫,紫玉笛,珊瑚鞭,玛瑙锤,黄金勒。”清乾隆 《五凉全志·武威县志》载沈翔《凉州怀古十首》,其八自注:“海藏寺即灵钧台,凉王张茂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肃兵备使者摄甘凉道事廷栋(满族)在台上立石碣,题“晋筑灵钧台”,至今犹存。

《晋书·张骏传》说,太守三年(325)[6],张茂卒。适逢晋愍帝使者史淑流落在姑臧,他以晋室名义拜张骏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张骏“赦其境内,置左右前后四率官,缮南宫”。据张澎考证, 张骏修缮的“南宫”,其遗址即清代的安国寺。《嘉庆重修一统志》:“安国寺,在武威县东南隅。”乾隆《五凉全志· 武威县志》:“安国寺,东南隅。”安国寺遗址即今武威城内东大街东端南侧市供销社所在地。

张轨是前凉的奠基人,张寔、张茂是前凉立国和创业的阶段,到了张骏执政,才是前凉的鼎盛时期。《晋书·张骏传》说:

时骏尽有陇西之地,士马强盛,虽称臣于晋,而不行中兴正朔。舞六佾,建豹尾,所置官僚府寺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又分州西界三郡置沙州,东界六郡置河州。二府官僚莫不称臣。又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其傍皆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

前凉“大城姑臧”,为其后一千多年对这座城市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其众多的建筑物,大部分遗址至今已无所考,一部分遗址根据史乘记载可以找到它的位置。除前面说到的“南宫”以外,今武威城内东北隅和平街小学一带,也是前凉的宫殿区,相对地说,这可能就是“北宫”遗址。这南、北两处宫殿遗址的位置,今天看来仍很对称。

何以证明今和平街小学一带是前凉“北宫”遗址呢?请看以下资料明代翻刻的唐景云二年 (711)《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原碑现藏武威市博物馆,《陇右金石录》等书有著录)说:“大云寺者,晋凉州牧张天锡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7]凉州大云寺延续了一千二百多年,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在寺址建立了和平街小学。寺内悬挂大云晓钟的古钟楼,至今还屹立在和平街小学围墙外的东南角。这一条资料说明大云寺的前身是前凉最末一个国王张天锡修建的宏藏寺。然而宏藏寺并不是建筑在一块原来的空地上,而是前凉政权“舍宫建寺”,就是毁掉了他的宫殿才修建了寺院。下面的资料正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西夏《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简称 《西夏碑》,原碑现藏武威市博物馆, 《陇右金石录》有著录)说,昔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宝塔,奉安舍利”。“今武 威郡塔即其数也。自周至晋,千有余载,中间兴废,经典莫纪。张轨称制凉(缺十七字)”。张轨治宫室后,“宫中数多灵瑞,天锡异其事。时有人谓天锡曰:‘自昔阿育王奉佛舍利,起塔遍世界中。今之宫乃塔之故基之一也 。’天锡遂捨其宫,为就筑地建塔”。关于“阿育王起塔遍世界”说,我们尽可以不必相信:而前凉张氏“舍宫建寺”,可能还是事出有因。此碑原藏武威县城东北隅清应寺中,碑亭四面封闭,‘耆老亦不知为何碑,但言不可启,启则必有风雹之灾”。张澎于清嘉庆九年(1804)偶与友人游至清应寺,想打开碑亭看看,和尚坚决不肯。张澎给和尚说了许多好话,并且保证“若有祸祟,我辈当之,与住持无预”。这才是封闭已久的《西夏碑》重见天日,为后人所利用。

西夏护国寺感应塔在今何处,目前尚无确凿资料以考证。《西夏碑》 在清代置于清应寺内,西夏护国寺可能和清应寺有关,例如或者它是清应寺的前身,或者它在清应寺附近。而清应寺和大云寺紧紧相连,大云寺在东,清应寺在西。据记载,这两座寺院的所在地,原来都是前凉张氏的宫殿区。《嘉庆重修一统志》:“大云寺,在武威县东北,有塔。又,西有清应寺。”乾隆《五凉全志·武威县志》 :“大云寺,东北隅,有塔,晋张天锡建。”“清应寺,大云寺西,有塔,名姑洗。考《藏经·宏明记》(即《广弘明集》——引者):周敬王时阿育王所建之一。”康熙十一年孙思克所撰的《重修清应寺塔记》说 :“清应寺本名北斗宫。北斗宫之有姑洗塔,盖始于晋张重华舍宫内地,建寺立塔。今此塔与大云寺塔并峙,镇塞水口,而摩穹碍日,光耀非常,盖凉州一胜概也。”关于清应寺的创建年代,明万历十六年(1588)袁宏德撰《敕赐清应禅寺碑记》有一段记载:“凉州为西域襟衽之地,而番僧杂出乎其间。其城之东北隅,旧有北斗宫遗址,相传始于至正时兵火残燹。永乐间,敕为清应禅寺。”


三、后凉时期姑臧城内的罗什寺及罗什寺塔在今武威城内


西域高僧鸿摩罗什于东晋太元十年(385)九月到姑臧。其在姑臧住了十六年整。今武威城内大北街北端西侧有罗什寺塔。相传罗什寺为罗什在姑臧停留期间居住过的地方。关于罗什寺的始建年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罗什寺碑》说 “凉地建塔,始自于秦符坚僭号关中,于建元十八年九月,遣骁将吕光率师七万伐龟兹国,而敦请罗什入我中国。比及旋师回凉,而符坚已为姚萇灭,光遂窃号河西,改元大安,建都凉城。而兹寺即为罗什初入内地卓锡之所(僧人在某地居留称“卓锡”——引者)。” 《嘉庆重修一统志》 :“罗什寺,在府城内北街,有碑记。相传为罗什祖师初入内地卓锡之所。有塔,秦符坚建元十八年建”后凉吕氏建都姑臧。后凉时期,鸠摩罗什住在姑臧城内的罗什寺内。迄今罗什寺塔的存在,可证明姑臧故城遗址即在今武威城内。


四、关于李轨筑城


今武威城传说系隋末李轨所筑,明代屡经重修和加固,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这话确有道理。唐武德元年(618)十一月,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在姑臧即皇帝位,改元安乐。武德二年(619),轨被缚至长安,斩首弃市。李轨筑姑臧城,是在他割据期间[8]

李轨筑城的历史背景是,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薛举在金城起事后,李轨便自称河西大凉王后,薛举派兵入侵,幸亏李轨有备,遣将拒战于昌松(今古浪县地),“斩首二千级,悉虏其众”[9]。正是主要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李轨才有筑城之举。前凉以前的姑臧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前凉张氏“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变成了一座很不规则的城池。李轨筑城,就是沿着这座不规则的城市的外围,筑起了高高的城垣,把姑臧旧城和张氏增筑的四城箱都包在了里头。《通监》卷二一九有一条史料,完全证实了这一推测。史料说,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正月,“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胡三省注:“武威郡,凉州,治姑臧,旧城匈奴所筑,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张氏据河西,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并旧城为五。余二城未知谁所筑也。”《元和郡县志》说,更形象生动;凉州城“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 因姑臧旧城本为长方形得张氏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确是一只鸟形轮廓。《宋史·外国列传》的记载说明,李轨筑城三百八十二年之后也就是说,历经唐朝和五代之后,姑臧城仍保持原貌。文说:“咸平元年(998)十一月,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通游龙钵来朝。游龙钵四世受朝命为酋,虽贡方物,未尝自行,今始至,献马二千余匹。河西军即古凉州,东至故原州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浑、兰州,西界甘州,北界吐蕃,领姑臧、神乌、番禾、昌松、 嘉麟五县,户二万五千有奇,城周四十五里,李轨所筑,久不内属,至是请帅, 从之。” 《读史方舆纪要》说“至道二年,丁惟清知西凉府,言凉州周回二十(据 《宋史·外国入》 和 《续通监》 ,“ 十”为“千”字误)里,东界源州,南界雪山、吐谷浑、兰州,西界甘州,北界吐蕃。城周四十五里。又有融明观,亦前凉所建,在广夏门内是也。” 这条资料中,关于“融明观”的记载极为重要,它说明,到了至道二年(996),不仅李轨所筑的姑臧城原貌尚在,而且六百多年以前的张氏遗物犹存。

根据上述记载,我们试将李轨所筑的姑藏城复原成如下平面示意图:

《甘肃建置志》“武威县”条说:“今城为隋末李轨所筑,周十五里,高四丈八尺。明洪武十年,都指挥蹼英增高三尺,周减三里许,为十一里一百八十步, 厚六尺。“万历二年(1574),以砖砌大城”。“清乾隆三年(1738),凉庄道阿炳安补修。民国十六年地大震,城楼尽倾,谍垣多坍,尚未补修。”从今城轮廓可以看出,洪武十年将原来李轨所筑的所谓 “鸟”城,改造成了一座东西略长的长方形城池。

参考文献

1.《二酉堂丛书· 西河旧亨》。

2.《养素堂诗集 》卷十。

3.参阅李鼎文先生《谈东汉张奂张芝父子》一文,载《甘索文史丛稿》(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4.《后汉书·张奂传》。

5. 见《通鉴》卷八十六“永兴二年”。

6. 《通鉴》为“太宁二年 (324)” 。

7.《陇右金石录》说:“ 《新唐书· 武后纪》‘天授元年七月, 颁《大 云经》于天下。’《长安志》:‘怀远坊东南隅大云经寺,式太后初,此寺沙门宣政进《大云经》, 经中有女主之符,因改为大云经寺。遂令天下每州里一大云经寺。’凉州之有大云,始于此也。” 

8.《通鉴》卷114、116。 

9.《新唐书· 李轨传》


 

文章来源

原刊《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转自“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2年8月26日,特此备注!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西北学属地:金城府学编辑:鸿翾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