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外仪仗队的起源与发展

吴德广 走近外交 2023-12-06

作者介绍:吴德广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38年生于广州潮州,196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同年调入外交部,先后任礼宾司科员、驻卡拉奇总领事馆职员、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驻日本使馆一秘、礼宾司处长并为该司领导成员之一、中国驻古晋首任总领事。

主要著作有:《世界各国国旗》《最新各国国旗国徽》《从礼宾官到总领事》《花园国度——马来西亚》《犀鸟情思》。


音频



正文


仪仗原是古代帝王、高级官员出巡时,护卫人员所持旗帜、武器等。在我国,仪仗队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已比较流行。


春秋时期孔子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历史上也曾有“观兵以威诸侯”之说。后世各朝代帝王沿用队检阅仪仗的做法,唐朝时已把检阅仪仗队作为接待外国政要的常见仪式。


外国的仪仗队起源于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古今中外,异邦异代,虽名同形近,但却各具特色。英国白金汉宫的仪仗队,由皇家卫队中的王宫仪仗骑兵团担任。皇家卫队头戴熊皮帽子,身着红色制服,制服上绣有王冠和苏格兰、英格兰国花的图案,手持长枪短剑,骑高头大马。


每逢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王宫骑兵粉墨登场、气派非凡。丹麦等国家的迎宾式上,身着古典礼服,头戴高筒绒帽,手持佩剑的仪仗队,别具风姿,使迎宾仪仗显得典雅而华贵。在非洲,有的国家还有人和绵羊组成的仪仗队,可谓独具风采。

195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仪仗营正式成立。仪仗营组建伊始,周恩来就明确指出:仪仗兵代表三军的威武、国家的门面和民族的尊严,要求每个仪仗队员个头要高、长相要帅、气质要好。总之,从外观上要区别于其他军人。


仪仗营诞生后加紧训练,训练生活非常艰苦。经过严格训练后,他们光荣承担了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欢迎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的仪仗任务。仪仗队见证了新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发展历史进程。


195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领导人率领代表团应邀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当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抵达首都机场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机场陪同赫鲁晓夫检阅仪仗队。这张珍贵的相片,收录于《新中国外交五十年》大型画册中。


- END -

文字 | 吴德广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霖霖




推荐阅读 /


印度呈递国书仪式见闻

俄罗斯“国礼”冰激凌

新中国第一护照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