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肠道健康问题,你关注了吗?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 2023-03-03

秋意渐浓,不觉又到了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时段。


佳节将至,马上开启的“假期模式”,排在加班表首位的无一例外是胃肠道。


热心肠小伙伴们从近期我们特色栏目——一图读懂、研究者专访——精心撷取归纳了五个肠道健康新知,希望对“拥有更健康的肠道”有所裨益。


01

你的共生菌群健康吗?


如同地球一样,每一种复杂的生命体,不论植物还是动物,都在演进过程中塑造出独有的生态系统,与细菌、真菌、病毒等各样微生物组建起亲密的共生关系。


人类亦是如此。我们的健康,不仅受之于父母,还与这群看不见但共生的微生物休戚相关!


仅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数量之巨,就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编码的基因也是人体基因的数百倍。更何况,它们不止于肠道,从皮肤到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满是它们的身影。


不同部位的核心菌群各不相同,甚至可以通过肠脑轴作用于相距甚远的“中枢司令部”——大脑,改变我们的情绪、记忆、认知等行为。



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它们组成的人体微生态系统,既可作为机体健康的“晴雨表”,也可能成为疾病的“幕后推手”。


无视或破坏与它们的和谐共处,我们将付出健康的代价。积极恢复或改善,则可能化险为夷。


你的共生菌群健康吗?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内容


推荐阅读

傅静远等Nature: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暴露组与遗传力(附专访)

朱书+王育才Nature子刊:新型口服递送载体,防止抗生素“误伤”肠道菌群(附专访)

王军+陈义华NBT突破: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挖掘人肠道菌群中的抗菌肽(附专访)

郑浩 、胡小松等:遗传因素塑造蜜蜂肠道菌群(附专访)


02

你的饮食真的营养吗?


我们祖先的食物,95%的能量来源于水果、树叶、花,想改善生活的话,只能吃点昆虫。得益于工具,人类的食材从生到熟、从粗到细、从简到丰,有了今天琳琅满目的食物,也带来了营养危机与健康隐患。


近年,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日趋深入,为阐述饮食与代谢、疾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比天然完整植物食物、全谷物、蔬菜、水果和鱼类等,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加工食品、红肉和加工肉类等,对肠道微生物,对免疫状态、内分泌功能和疾病风险存在负面影响。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人们摄入高营养密度(nutrient-dense food)的食物和饮料,以满足营养需求。


“高营养密度食物”,指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促进健康的成分的食物,基本不含或仅含少量精制糖、饱和脂肪酸和钠。


简单来说,天然未加工食物多为高营养密度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全谷类等,部分经过加工或者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属于低营养密度食物。


今天,你的饮食真的营养吗?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内容


推荐阅读

傅静远等Cell突破:从菌群基因层面,深挖人肠道菌群“指纹”和影响健康的机制(附专访)

卜鹏程等Cell子刊突破:膳食补充剂肌酸如何促进癌症转移(附专访)


03

你的膳食纤维吃够了吗?


膳食纤维,实质是一种多糖,既不能被胃肠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直至近年多项科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都与它有关,才从一无是处转而备受关注。


它被营养学界认定为“第七大营养素”,也被冠以“人体的清道夫”。


现已明确,低或高膳食纤维饮食,可对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明确的影响。



世界各地普遍建议,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25~30 g,推荐多吃各种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全谷物、豆类、坚果/种子、水果和蔬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相关核心推荐包括:


  •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 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

  •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 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 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今天,你的膳食纤维吃够了吗?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内容


推荐阅读

刘学波+刘志刚+侯敏等:妈妈肥胖损伤孩子脑功能?补充膳食纤维或有益(附专访)


04

你适合间歇性禁食吗?


当前有多种流行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素食、纯素食、无麸质饮食、低FODMAP饮食,间歇性禁食也位列其中。


它也被称为“轻断食”,顾名思义就是间歇性地停止进食,主要有3种方式可选。



多有研究证明,饮食是决定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的关键因素,短期或长期的饮食变化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生态;间歇性禁食可以减重、提高认知能力、延长寿命,包括在啮齿类、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衰老过程中的广泛健康改善。


间歇性禁食健康益处和安全性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超重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部分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成人,切莫盲目地推广到其他年龄层。


这些人就不适合尝试间歇性禁食:


  • 12岁以下的儿童

  • 体重正常的青少年

  • 妊娠或哺乳的女性

  • 有厌食症等进食障碍病史的人

  • 体重指数(BMI)不足18.5 kg/m2的人

  • 年龄超过70岁的人


不只是简单地不吃,要想实现减重或者健康的目的,在间歇性禁食的开始、进行和停止阶段,都还要遵守比较讲究、比较严格的要求。


你适合间歇性禁食吗?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内容


推荐阅读

赵方庆+魏泓GUT:抑食欲,调菌群!口服肽D3有效助减肥(附专访)


05

你今天喝酒了吗?


亲朋小聚,逢年过节,商务宴请……大快朵颐之时,觥筹交错多难推辞。


2012年,随酒精饮料摄入的乙醛,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1类致癌物”。这意味着已有充分证据说明,摄入酒精与癌症存在因果关系。


目前公认,饮酒通过氧化应激、免疫代谢失调、肠道微生物紊乱等多种方式介导器官损伤,最主要的是破坏人体DNA,这种损害将随时间推移逐渐累积。


最新数据显示,酒精相关新发癌症中,依绝对病例数依次为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唇/口腔癌、直肠癌、咽癌、喉癌。


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对低风险饮酒的建议:


  • 对于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3杯,每周饮酒不超过7杯;

  • 对于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4杯,每周饮酒不超过14杯。


注:美国的1杯“标准”酒饮含约14 g纯酒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 g。


你今天喝酒了吗?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内容


推荐阅读

曾锐/姚颖/徐钢等Cell子刊:干酪乳杆菌Zhang缓解肾病(附专访)

Nature一作专访 | 吕梦泽:深度解析肠道菌群免疫耐受的细胞机制(附专访)

专访 | 周宏伟+何肖龙Cell子刊突破:肠菌酶如何为克罗恩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