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

刘擎 少数派文选
2024-08-15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曾说过:“当下,最普遍、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冲突,是属于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之间的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其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各文明之间的差异。

也就是亨廷顿著名的“文明冲突理论”

然而,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

萨缪尔·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随时涂抹的万能膏药?

亨廷顿出生于1927年,他天资聪慧,16岁就考入了耶鲁大学,18岁提前毕业。在美国陆军短期服役之后,他相继到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不到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他一直在哈佛大学政治学系任教直到2007年退休。第二年,亨廷顿就去世了。

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亨廷顿一共发表了17部著作,在学术界声誉最高的是1968年出版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而在公共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001年9月11日上午,亨廷顿登上了从波士顿飞往华盛顿的飞机。而就在同一天,另一架从波士顿起飞的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了。亨廷顿安全着陆后才知道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他惊魂未定,就有记者到处找他。为什么呢?

八年前,亨廷顿曾因提出“文明冲突论”受到许多严厉的抨击。但“911”事件发生之后,亨廷顿立即被视为有先见之明的预言家,受到众人瞩目。

当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问他,“现在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得到了证明?”亨廷顿断然回答,“不,我感到愤怒和惊恐!恐怖分子并不代表伊斯兰文明,这不是一场真正的文明的冲突”。但他补充说,这有可能导致一场真正的文明冲突。

从此以后,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争端和冲突,只要和文化差异有关,亨廷顿的名字就会“上热搜”。无论是讨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还是分析欧洲的反移民浪潮,甚至是中美贸易摩擦,都会有人引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的理论好像成了万能膏药,随时可以拿来涂抹。

那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究竟说了什么?

▎“文明圈”,当代世界的认知地图

“文明冲突论”,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一张地图和一个警告。亨廷顿先画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叫作世界“文明圈”地图,然后发出了一个警告,告诫西方注意防守,避免扩张,不要去推广那些普遍性的价值。

先来讨论亨廷顿的这张地图。通用的七大洲五大洋的世界地图,你很熟悉了;但如果要理解世界政治格局,你还需要另一种认知地图。在冷战年代,这张认知地图比较清晰,按照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划分为美苏两大阵营。在这张地图中,你会看到谁和谁是朋友,谁和谁是对手。但冷战结束之后,旧地图不管用了,新地图该怎么画呢?

亨廷顿说可以有许多画法。比如,用经济贫富概念把世界分成南北两大块。或者用东西文化概念,分成东西两大半球、但他觉得这个地图线条太粗了。当然也可以用国家划界、但世界就变成200多个板块。这个地图似又太细了。在亨廷顿看来,最好的画法,就是是用“文明”作为分界单位,把世界分为七八个板块,把不同的国家置于文明这个概念框架之中。这有利于我们来理解世界的格局,不会太粗而变得笼统,也不会太细而变得一堆乱麻。

亨廷顿将世界划分为七个主要“文明圈”: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有非洲,它有可能成为第八个文明。

每个文明圈像是个同心圆,其中可能会有一个核心国家。比如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国,西方文明的核心是美国。但有的文明圈还没有核心国家,比如伊斯兰文明和非洲文明都没有。而日本文明呢?就只有日本一个国家。所以这张地图其实也有点模糊。而且,“文明”这个概念,主要是依据宗教、语言、文化传统和习俗界定的,本身也有很多弹性和含混之处。

但亨廷顿认为,选择“文明”作为分界单位,不只是因为它大小合适,还因为文明重要。他相信,文化价值和宗教具有持久性,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

▎理解文明的冲突,看世界秩序

那么,依据这张“文明”板块划界的地图,我们该如何来看待世界秩序?首先,亨廷顿怀疑“西方文明优越论”。在他看来,所有的文明都更重视自己的价値——我觉得我的文明好,你觉得你的文明好,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

其次,亨廷顿认为文明很难改变。他当然知道世界不是静止的,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科学技术会普遍化,甚至经济方式也可能变得相似。但是他不同意福山的最后一个推论——经济发展会导致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趋同。亨廷顿坚持主张,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几乎是不可改变的。比如,西方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主等价值,都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并不是普遍性的价值。你要是认为这些东西人人都喜欢,要推广到其它文明并改变其核心价值,就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抵抗。

再次,他认为当今世界西方文明在相对的衰落,美国不再可能成为全球的霸主,虽然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仍然重要,但中华文明圈的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增长。所以,西方再也不可能让其它文明“西方化”,必须放弃这种幻想。

亨廷顿强调,要承认文明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他称之为“文明的断层线”( the cultural fault lines)。冲突的危险就蕴藏在断层线之间,文明的差异不可能消除,所以冲突的危险也持久存在。

那么我们还有可能建立世界秩序吗?亨廷顿那部名著的标题,后半句就是“世界秩序的重建”。他认为,要重建世界秩序,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个文明圈内部的核心国家来主导“圈内秩序”。然后在文明圈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协商、彼此妥协让步,以此控制冲突,防止冲突激化走向战争。也就是说,冲突不可避免,但不能让势态升级。

总的来说,亨廷顿是一个政治现实主义者,他认为文明差异不可消除,冲突不可根除,只能管控;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多种文明共存的基础之上。(本文作者刘擎,华东师大政治系教授)


亨廷顿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是他的“文明冲突论”,然而他的思考绝对不止于此。

作为美国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20世纪所有国际大事的见证者,亨廷顿在美国政治学界纵横驰骋了60年。在这60年中,他一贯秉持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思想立场,思考美国政治、世界政治以及“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

亨廷顿不仅精准预测了诸多国际政治进程,其对美国政治、国民性、保守主义、基督教精神的认知达到了其他政治学者难以比拟的高度。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亨廷顿作品集”,推荐阅读这套书至少有以下三大理由:

◎精准预言的“先知”:亨廷顿是现代的“先知”,他的“预言”都精准应验。亨廷顿在其代表作《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历史没有终结,21世纪不再是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联盟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自此之后,亨廷顿的观点,成为思考国际政治绕不开的一个参考框架。历史究竟会向何处去,是如亨廷顿所预言的,文明的冲突将导致第四次世界大战,东西方面临终极对决?还是有其他可能?

◎学习理解世界的视角:在专业上,国际政治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宗教等数十个领域的交叉,是一种复合能力,理解门槛很高,但评论门槛很低。而且国际政治不仅依靠理论,更重视实践。不但要深刻洞悉理论,还讲究在实践中积累智慧。因此,亨廷顿一样能真正触及到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的学者,少之又少。读他的书同样是学习一种理解世界的视角。

◎现今最全亨廷顿作品集:亨廷顿发表过好多部影响十分重大的著作,中国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对亨廷顿的名字非常熟悉。他的几本书,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先知书店特为读者集到亨廷顿最重要的五本著作,分别是:《美国政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冲突》《谁是美国人?》《文化的重要作用》,组成“亨廷顿作品集”,这是现今中文世界迄今最全的亨廷顿作品集。

亨廷顿逝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总是会有一半人喜欢他,一半人不喜欢他。有争议的学者才多半是智者。这句话用在亨廷顿身上,最合适不过。

阅读亨廷顿作品集就是在阅读一份政治思想宝库,他的思想开阔、想象丰富、发人深省,可以使我们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选购“福山作品集”)


▍延伸阅读

保守主义十大原则:人类文明的麦田守望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理解当下,第一个字是“利”,第二个字还是“利”

张宏杰:传统时代“红顶商人”的悲剧

个人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冷漠是人性丧失的信号,意识到羞耻感,是人性的复苏

武大群星闪耀时:为国家抡材,为民族养士

柏格理|选择关乎命运,石门坎的文明奇迹

《中国农民》:现代生活中最应该被看到的一群人

科学与宗教:不可不知的六个认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