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盘十年来的人口增长,这11城不愧是“人气之王”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01-10

文丨西部菌

昨天的推文中,西部菌提到,选对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

怎么选对城市,或者说,怎么判断城市价值呢?一个最直观的标准,就是人气。

一座城市的人气足够旺,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流入,那说明这个城市较为开放,且经济向好,产业优良,有足够多的就业发展机会。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称得上是有人气呢?日前,第一财经梳理了37个重点城市2010年以来的人口流入情况,西部菌将它进行了简单整理:


观察这十年来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重点城市的人气和活力如何,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

01

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有1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突破了千万大关。除了上述图表中的14城以外,还有临沂和南阳。

而综合来看,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增长达到100万+的城市,一共有14个。按照增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深圳、天津、广州、成都、合肥、重庆、济南、北京、西安、郑州、杭州、武汉、长沙和上海

其中最高的深圳,十年人口增长达到了308.09万,相当于中等规模城市的体量了。另外天津、广州、成都、合肥、重庆、济南6城的增量都在200万+。

这14个新增百万人口的城市,囊括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其他则都是时下较为热门的二线城市。它们的经济实力同样较为突出,GDP最低的西安为9321.19亿元,排全国24位。

有意思的是,除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四大直辖市和深圳外,其他全都是省会城市。这再次说明,过去十年来的人口流动,主要是向直辖市和省会集中。

当然从地域分布来讲,论人口活力,依然是南方强于北方,沿海强于内陆。

要指出的是,上述14个城市中,深圳、成都、合肥、济南和西安涉及到区划调整。如济南合并莱芜后,直接吸纳了140万左右的人口;深圳直管深汕合作区,则只增加不到10万人。


扣除区划调整带来的人口增量后,如上图所示,常住人口增长超百万的城市还有12个,合肥和济南的增量,降低到70万+左右。

按照常住人口增幅来看,有8个城市超过了20%。其中最高的是合肥,从2010年的570.25万人,增长到818.9万人,增幅达到43.6%。这充分显示出,当年拆分巢湖,对于合肥的意义有多大。


如果去掉区划调整带来的新增,只算自然增长和净流入部分,则只有深圳、厦门、天津、广州和郑州5城突破20%。

其中,深圳依然是最高,增幅为29.06%。厦门则仅次于深圳,十年常住人口增幅,也达到21.49%,从353.13万人增长到429万人,作为网红城市,人口热度可见一斑。

02

考虑到不同城市的人口基数不同,出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存在差别,我们将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增量100万+的城市,和增幅超10%的城市,进行合并同类项。

最终两项均占的城市,一共有11个,按照经济体量排列分别是: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郑州,长沙,济南,合肥,西安

这11个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量大,增长率高,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可以称得上是过去十年来的“人气之城”了。

那么为什么是这11个城市呢?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大体来说有三个:经济和产业;落户门槛;人口结构。由于重点城市的人口结构,比如老龄化程度,差距不是特别大,暂且不提。

先看经济和产业端。可以举三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是杭州。杭州有着“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产业招牌,加上良好的民营经济环境,人口吸引力与日俱增。去年其常住人口增长达到55.4万人,高居全国第一。

第二是成都。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陆转移,成都凭借良好的区位和发展基础,成为产业转移的重大受益者。人随产业走,成都也因此成为流入高地。

来源:智谷趋

第三是合肥。2001年以来,全国GDP增幅最高的城市是谁?正是合肥。从363.4亿元到如今的9409.4亿元,合肥足足翻了25倍左右。强劲的增长势头,保证了可观的人气。

再看落户门槛。在近几年的抢人大战中,各大一二线城市主动降低落户门槛,向外来人口敞开大门,这种开放性,也换来了足够高的人口活力。

最典型的是深圳和西安。深圳是一线城市中,落户门槛最低的;西安,则是一二线城市中开放落户早、抢人力度最大的。


2010年以来,两地都能有100万+的人口进账,在降低落户门槛上,抢先其他城市一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里还要提一下区划调整的因素。像合肥、济南扩容之后,总人口直接增加百余万。可能会有声音认为,这种方式不太公平,但话说回来,城市竞争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能够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为自己扩容,一步到位地做大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这本身也是一种城市竞争力。

03

将“人气之城”锁定为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郑州、长沙、济南、合肥、西安这11个城市,可能会有不少人感到意外。

比如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商业消费活力旺盛,却未能入列,因为挤水分而即将被南京反超、掉出GDP十强的天津,人口增长数据却异常可观。

原因在于,这项统计的时间范围长达十年,而这十年间,城市间的发展趋势、格局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一线城市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吸引力毋庸置疑,吸引了无数的北漂和沪漂族,2010年到2014年,它们的增量都超过了百万人。



但最近几年为了防止城市病,两地开始向外进行功能疏解,常住人口增长自然趋于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一线城市呈现分化局面,只剩深圳、广州领跑人口涨幅榜。

天津在近十年间,同样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前期在滨海新区开发下,经济增长迅猛,但后期由于产业传统、挤水分等因素,人口活力不断下降,2019年常住人口增长只有2.23万人。

而且,从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到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转变,是近几年才发生;城市群、都市圈战略,以及强省会战略,抢人大战等,都是近几年开始流行。

因此,这十年中的第二个五年,人口流动格局,洗牌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以往。

如根据第一财经统计,常住人口增长方面,广州2014年较2010年增加37.97万,2019年较2014年增加高达222.54万。

来源:第一财经

杭州、长沙,2014年较2010年的增量,只有20万上下,2019年较2014年,增量则提升到100万+级别。佛山、宁波近五年的常住人口增量,也接近100万+。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包括人口普查数据修正的因素。不过总的来说,有三类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深圳和广州代表的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郑州、西安代表的二线省会城市;宁波、佛山代表的沿海都市圈强市。

因此在选择城市落脚上,优先考虑这三类城市,不会错到哪里去。


1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


MORE往期精选


从鹤岗到深圳,闭眼选城市的时代结束了

西安咸阳合并,这一次真的不远了?

重庆、成都之外,谁是成渝双圈次中心?

雅居乐在成都接连“搞事情”

新流量之战打响,内陆五城被委以重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