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淮青丨抄袭和借鉴

符淮青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3-05-17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抄袭和借鉴

文丨符淮青

关于辞书的抄袭和借鉴的议论,一段时间以来集中在词的释义问题上。笔者曾在《略论词典释义中的继承和抄袭》(载《辞书研究》1995年第3期)一文中,联系我国辞书的历史,说明认识这个问题要区分古人编的词典同现代人编的词典所具有的不同社会条件,具体分析编纂者的工作情况和处理语言材料的方式,才能有一个恰当的认识;说明应该重视现代人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抄袭和借鉴、继承的界限问题。最近有机会接触被指控抄袭的词典和编得比较好的几部语文词典,本文想着重举些例子来具体分析词典释义中的抄袭和借鉴的问题。

下面分析几部词典对几个词的释义:

板胡

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琴筒多用椰壳或木料制成,面板用桐木,琴杆用乌木或红木。二弦,按五度或四度关系定弦,发音高亢。为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故又名“梆胡”。亦用于独奏或合奏。

(《辞海》)

 

拉弦乐器,琴筒多用椰壳制成,面板用桐木。两根弦,发音高亢。是梆子戏等地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新华词典》,以下简称《新华》)

 

胡琴的一种,琴筒呈半球形,口上蒙着薄板。发音高亢。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

 

胡琴的一种,琴筒呈半球形,口上蒙着薄板。发音高亢。

(《现代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现大》)

对比各词典的释义可以看到,《新华》对“板胡”的释义是在《辞海》释义的基础上压缩调整而成,删去了制琴杆木料、定弦法、又名等内容,也添加调整了个别词语(如“梆子戏”后加“等地方戏曲”)。《现大》对“板胡”的释义则同《现汉》字字相同。

氨水

氨的水溶液。一种速效性氮肥。一般含氮为15%—20%。可作基肥和追肥。容易挥发,切忌同农作物茎叶接触,以免灼伤。使用时宜先稀释,并须深施立即盖土。一般贮藏于密闭容器中。低浓度的氨水可作外用药。

(《辞海》)

 

氨的水溶液。含氮17%—20%,是一种速效性氮肥。低浓度的氨水可作药用。

(《新华》)

 

氨的水溶液,无色,有臭味,是一种化学肥料,工业上用途也很广。也叫“氢氧化铵”。

(《现汉》)

 

氨的水溶液,无色,有臭味,是一种化学肥料,工业上用途也很广。也叫“氢氧化铵”。

(《现大》)

双比各词典的释义可以看到,《新华》的释义是取《辞海》释义中说明氨水性质、功用、成分的最主要的内容,含氮的比例有修改,表述的语句也略有调整。而《现大》对“氨水”的释义同《现汉》也是字字相同。

板眼

②音乐名词。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板子中的前一弱拍称“头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乐曲节拍由一板一眼构成者称“一眼板”,即二拍子;由一板三眼构成者称“三眼板”,即四拍子;无固定板眼者则称“散板”;有板有眼者通称“流水板”。(下说明工尺谱板眼记号略)

(《辞海》)

 

指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强拍击板,叫“板”,次强拍和弱拍击鼓,叫“眼”。合称板眼。

(《新华》)

 

①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

(《现汉》)

 

①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

(《现大》)

比较几部词典的释义可以看到,《辞海》详细地说明了“板眼”得名之由,说明板眼的各种节拍的不同构成情况,而《新华》只是简要说明了“板眼”得名之由,解释了“板眼”一词的含义,表述语句也不同。而《现大》对“板眼”的解释则字字跟《现汉》相同。

《辞海》是兼收语词重在百科的词目宏富的综合性大词典。1962年出了《辞海·试行本》16分册,1965年又出《辞海·未定稿》。《新华》是语文兼百科的小型词典,1971年始编,百科词目释义多从《辞海》得到借鉴。从上面释义的对比可以看到,《新华》根据自己的性质、篇幅从《辞海》等辞书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内容,释义词句多有调整,也有重新概括作出解释的(如“板眼”条)。而号称《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这部词典,按理在词语释义内容上应该提供比《现汉》更多的信息,即使不增加释义内容,也应该独立构拟释义词句;而上引三词长长的释义,一字不差地照抄《现汉》。在这里何者为借鉴,何者为抄袭,似乎不必费词。

语文词目的释义,许多词典都借鉴《现汉》,但借鉴并不等于抄袭。试对比几部词典对“哀”字头下一批词语的释义。(《新现》系指王同亿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

哀怜

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现汉》)

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感到难受,表示同情。

(《新华》)

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现大》《新现》)


哀号

悲哀地号哭。

(《现汉》)

悲哀而大声地哭叫。

(《新华》)

悲哀地号哭。

(《现大》《新现》)


哀鸣

悲哀地哭叫。

(《现汉》)

悲哀地哭叫。

(《新华》)

悲哀地哭叫。

(《现大》《新现》)


哀荣

指死后的荣誉。

(《现汉》)

人死后的荣誉。

(《新华》)

死后的荣誉。

(《现大》《新现》)


哀思

悲哀思念的感情。

(《现汉》)

悲哀的感情;悲哀的思念。

(《新华》)

悲哀思念的感情。

(《现大》《新现》)


哀启

旧时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事略的文章,通常附在讣告之后。

(《现汉》)

旧时一种由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及临终情况的文章,一般均附在讣闻之后发送亲友。

(《新华》)

旧时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事略的文章,通常附在讣告后面。

(《现大》《新现》)


哀戚

悲伤。

(《现汉》)

悲伤、忧愁。

(《新华》)

悲伤。

(《现大》《新现》)

上面列举的“哀”字头的7个词的释义中,《新华》和《现汉》全同者只“哀鸣”一条,其他词释义可看到借鉴的痕迹,但并非字字相同。有的增加些内容,如“哀怜”“哀思”“哀启”诸条,其他表述字词有增减调整。而《现大》和《新现》除“哀启”释义最后二字将《现汉》的“之后”改为“后面”外,其他词释义皆字字与《现汉》相同。

用同义近义词释义时,可供挑选的同义近义词有限(如上“哀戚”例),用对释语素义方式释义时,可供挑选的同义近义词语也有限(如上“哀号”“哀鸣”《现汉》的释义)。而这两种释义方式,因为简明快当,许多词典都乐于应用,因此用这两种方式释义时,雷同者较多。但在这里,难以孤立地从由于使用同义词释义或使用对释语素的方式释义而造成释义雷同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一部词典同已编成的词典释义相同的数量很大,有很多注例一字不差,有很多长注一字不差,这就应该从词典编纂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方面来考虑问题的性质了。在本文所举各例中,究竟是由于剪贴拼凑而成为抄袭,还是由于用了某些释义方式而造成雷同?明眼人应不难分辨。

词典的释义如果能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语言事实、词典性质的需要有所改进,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方面不乏好的例子。如:

爱慕

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虚荣/相互~。

(《现汉》)

因喜爱而追求或愿意接近。

(《新华》)


云气:烟~/暮~。

(《现汉》)

①云气,轻烟。〔例〕暮~。

②气象上也称轻雾。

(《新华》)

“爱慕”例,《新华》在《现汉》的基础上说明“爱慕”的行为中包含有“追求”“接近”两种行为,更切语言实际(“爱慕虚荣”例中“爱慕”就有追求义)。“霭”例,《新华》据《现汉》在①义中补“轻烟”一解,又立②义,全面地说明了“霭”的含义,也体现了《新华》语文兼百科的性质。

有一部分为帮助青少年学习的语文词典,词语的释义借鉴《现汉》。为照顾青少年理解的特点,并不机械搬用《现汉》释义,而是尽量使释义通俗明白。如:

农夫

旧指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

(《现汉》)

农村中种庄稼、饲养牲畜家禽的男子。

(《学生汉语四用词典》,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捏合

使凑合在一起。

(《现汉》)

把本来不合适或不相称的人或物凑合到一起。

(《学生汉语四用词典》)

在这里,《学生汉语四用词典》的释义是适合它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要求的。

由此可见,对语词的释义,有功力的编者总是注意借鉴但又不是抄袭完事的。笔者曾在《词典释义的比较》(载《辞书研究》1990年第1期)一文中,分析过编得好的几部词典诠释相同词义时具体释义形式的不同。它们可以是释义方式的不同;可以是释义方式基本相同而词语运用不同;也可以是解释同一意义而内容并不相等。该文还提出把词义解释同词义出现的语境、语法格式、习惯格式结合起来的新认识和新要求。只要下功夫在这方面追求开拓,在借鉴的基础上,总会有所前进和创新。

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释义“共识”论及“趋同”论。这里不想分析这些理论,只想说明用这些理论证明“抄袭有理”是说不通的。释义中当然有共同的认识和相一致的地方,从上面我们分析的释义材料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但是,由于借鉴而出现的一致之处与由于抄袭而字字相同的现象,它们的界限是清楚的。

辞书的编纂始终要有借鉴,但难以由此而证明“抄袭有理”。


(原载《辞书研究》1995年第6期)


本文选自《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增订本)



图书信息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增订本)

符淮青  著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的学术高峰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的作者符淮青先生是我国词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的学术观点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该文集收录了他近三十年发表的论文四十余篇,除了先前《词典学语汇学语义学文集》中的原有文章,作者又新增加了十一篇论文和一个新版序言。作者从词典学、词汇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见解。其中,词的释义方式剖析、词义与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语素的结合能力分析、词义单位划分和义项等观点都曾引起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广受好评。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名物词的释义

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

表性状的词的释义

词典释义的比较

词的释义方式剖析

《现代汉语词典》在词语释义方面的贡献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讨论

义项的性质与分合

词义单位的划分和义项

表名物词义项划分的一些问题

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词性的认识

略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词类的作用

略论词典释义中的继承和抄袭

抄袭和借鉴

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

语素“红”的结合能力分析

“打”义分析

合成词中指人的语素

“看”和“看见”等词义的同异和制约

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

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

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

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

普通话和方言间的词群对比探讨

构成成分分析和词的释义

概念义分析的形式化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名物的词)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性状的词)

词义单位的划分

词义和词的分布

扩展性词语的作用

词义分析形式化的探讨

词的概念义特点探讨

组合中语素和词语义范畴的变化

词在组合中语义范畴的变化和词性标注——以“一”、“是”为例

指号义的性质和释义

词的语义范畴

略谈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符淮青(1936年7月22日—2022年12月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现代汉语方向教学研究,后重点转入汉语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研究。著有《现代汉语词汇》《汉语词汇学史》《词义的分析和描写》等专著。



相关图书信息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

符淮青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汪惠迪 丨《语言的魅力》后记

速查“繁简、正异字对照”的“掌中宝”:《汉字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小字典》

“汉语盘点2022” 前五位字词出炉啦!

字典词典,与你有关!12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工具书和百科全书学术研讨会,5大议题,专业研讨!

读出《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 丨《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试读

沈家煊先生在“纪念赵元任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的致辞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