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渔阳星火》:用一部微团剧回望外国语学社百年前

青春上外 2022-05-19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314064hzkb  

渔阳里百年纪念微团剧《渔阳星火》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设立了“外国语学社”,培养青年“学外语出洋,求知救中国”。百年后的今天,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剧团编创了微团剧《渔阳星火》讲述当时岁月,赓续青年志向。


一百年前的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动员和组织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国最早的共青团组织,于当时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成立。同年9月,在同一地址挂出了一块“外国语学社”的招牌,开设了英、俄、法、日等教学班。一批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年汇聚这里,成为外国语学社的学员,也逐渐发展成为青年团员。


今日这条已改名淮海中路567弄的里弄,当时成为一批有志青年漂泊上海,出国远方的中转,而渔阳里的灯光,也成为日后点亮中国革命的星火。




“到国外去,学外语救中国”



翻看外国语学社已知的学员名录,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等后来在中国革命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跃然纸上。他们在这里开始学习俄语,其中不少人也从这里出发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成为百年前的“少年留学郎”,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真经”“谋国家出路”。而当时担任外国语学社教员和操持学社的,也多是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创始地位的革命者。如社长杨明斋,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员”,周恩来赞誉他为党史上受人尊敬的“忠厚长者”,也是学社的俄语教师;秘书俞秀松,既是党的早期组织发起人之一,也成为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在上海期间实际承担着团中央机关执行者的角色;法语教员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国内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外国语学社和后来的中共一大会址,事实上就由他与兄长李书城共同租赁提供了场地……一时这里英雄豪杰荟萃,外国语学社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华俄通讯社这三个驻在一地的机构一起,成为教育革命者的重要场所。



因而,外国语学社,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外语,是在这里所学习的重要内容,但也不仅仅止于外语,李汉俊翻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必读书籍,甚至作为学习外语的教材;学社也是学习和实践合一体的组织机构,除了白天学习外,下午学员们有时还要去散发传单,或者去工厂体验生活帮助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此外,学习外语的目的也很清晰——去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为当时羸弱的中国探寻救亡图存和解放人民之道。正是这种目标清晰,而又志向远大的集合,在那个思想纷繁而又艰苦卓绝的时代,从外国语学社中最终走出了一批党的先驱与领导者,也成为中国外语教育史上的一段特殊情节。



“悟办学理,学外语建中国”



青年团、外国语、通讯社,这是渔阳里6号旧址纪念馆所承载的“三位一体”叙事框架,缺一不可,而又以青年团为核心组织,在这之后的支撑,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动员群众、寻找路径、团结进步青年、传播先进思想中的探索和指导。三者的融合,恰恰荟萃了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先进”而起到带动作用的要素:先进人群、先进思想、先进媒介、先进工具。故而追问外国语学社的历史意义,不单单是研究党早期如何组织青年革命,还可以探究党如何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而试图将这种文化适用于中国,或者说运用了何种途径立志于让中国“现代化”,在基于教育群众开革命之先的历程中,如何于肇始阶段就“放眼世界”,赋予中国革命进程一种“世界意义”。


所以,当外国语学社最终以设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归于历史时,探究、理解、继承乃至转化这种“世界意义”,也就有可能成为激励当代青年回望历史之际,跳出“语言学习”“正反智斗”框架之外,理解革命者文化意义的出发原点。


也正基于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办的第一家外国语学校,虽然与“外国语学社”并无组织延续,也无空间场所的继承,但“立党之始的外国语学社”和“建政之后的外国语学校”,皆体现了一个具有开放意识自觉全球视野的政党,对外语学习者在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学习新知、造福社会方面的革命性要求。


因此,从2017年了解到渔阳里旧址纪念馆重新布展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就开始在团员学生中通过学习历史来寻找意义。“从去追问团史中的历史出发点开始,到发现上海外国语学社的资料,再到经过学习和研究学社与团中央机关组织的关系”,渔阳里6号的纪念馆,已不再是一份简单的历史瞻仰地点,而成为上外团史教育、团员教育和育人的一份历史资源。



设立研究课题熟悉掌握历史资料探究今日意义、组织团员青年以支部为单位到渔阳里参观、让“外国语学社”成为学校青马工程教学内容的必学板块,用翻译学专业特长译介展览馆的介绍从中深化认识,直到外国语学社的资料进入上外的“语言博物馆”成为展陈内容和外语教育叙事部分……内容的逐渐丰富服务于思想的升华,从“外国语学社”到“外国语大学”,是让“学外语救国”与“学外语建国”的思想逻辑互相衔接,也是讲述外语教学也可以帮助青年明志、立身、求学、树人的叙事话题,乃至成为一种具有开放心态的独特思想源泉。


因此经历三年的学习传播和沉淀积累,在“外国语学社”设立百年之际,经过上外团委和艺术教育中心一拍即合的策划,以大学生艺术团·飞那儿剧团为班底原创的沉浸式情景微团剧《渔阳星火》,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题中之义。



“演前辈事,寓教于艺与自我教育”



《渔阳星火》是一部由黄浦团区委和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出品,由上外团委和艺术教育中心共同制作的短剧,由艺术指导教师李然编剧导演,飞那儿学生剧团演出,讲述了一位湖南青年摸索找到学社学习外语,读到《共产党宣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情景切片。


看似简单的剧情之后,其实有着严格的考证和严谨的训练。由于一些原因,党的早期组织资料在已经基本厘清的前提下,相对剧本所需要的细节而言,仍然有不少需要推敲之处。为此,自2020年1月开始承接任务开始,编剧李然就领回了一厚叠相关资料,“正好利用疫情‘禁足’期间仔细研读、考证推敲”,也努力在相对庞杂的历史情节中寻找主线,为此先后过了好几关。



第一关是史实关,外国语学社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上并没有女学员,要不要排一部“和尚戏”而又怎么呼应受众?当时的寓所变成教室到底是怎么安排的,等等,都成为编导需要考究的问题。就算这样,从写稿到编排,还是不断经历追问和斟酌,陈独秀先生当时到底该怎样称呼,谁能称呼“陈先生”,谁又可以叫“仲甫”?每个历史角色的个性到底如何,比方剧中罗亦农到底是个怎样的青年?随着排戏的过程,编导和演员,在揣摩和学习真实人物角色的笔记中,也在学习他们的为人与历史。


第二关是道具关。一部历史剧是育人的素材,但是历史剧则需要严谨的思考和琢磨。而舞台剧要变情景剧则需要倍加的付出,细心的编导复制了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全本,记得当时错印的封面不可忽略;共产党宣言的开篇“幽灵”与“怪物”两词翻译的变化也被细节捕捉;就连反面角色巡捕当时的着装和方言语气,都去查询了资料;既然是现场实景演出,连弄堂口的“包打听”角色设置都纳入了剧本。所有参演的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制作道具,在打磨细节的过程中酝酿思考。


第三关是排练关。因为是全国文保单位,如何在演出中维护好现场成为剧团的技术考虑聚焦;也因为是文保单位,因此没法安装空调,合成排练时恰逢上海连续七天“战高温”,演员长衫长裤,成衣成套,一场戏下来就得“湿一次身”,热得大口喘气。而困难的还有刚开始物色演员的时候,由于疫情封校,如何找到能来校排练的合适演员曾经是编导的“心头大事”,直到临彩排了还因为一位学生身处中高风险区无法来沪不得不删改剧本;来了学校则必须集中住宿,封闭管理,住宿条件有限便只能睡在硬板床上,每天宿舍与排练场两点一线,严格的作息让参演者发出感叹,“颇有种体会博文女校社会考察团前辈的样式,比拟话剧团的训练,有一种同一志向要做大事的临场感受。未曾有过的酷暑磨练,也让人亲身体验,有一种入戏的状态”。

几周的集训下来,学生们眉宇间有了当时人物的神情,对剧本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体会。作为一个在全国大学生话剧活动中屡获奖项,活跃在校园16年的剧团,飞那儿的成员也就在“演戏”的过程中亲近了历史,磨练了意志。


校党委书记姜锋教授看望演职人员


半年未曾线下授课,因此大家倍加珍惜能够上台演戏的机会,酷暑中的打磨也受到各方面的关爱。学校的党委书记姜锋教授去渔阳里看望师生排戏,鼓励大家通过知行实践,掌握话语能力,运用好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更要思考和继承落实外语学习与建设国家之间的时代任务。



这一段故事的剧本,现在已经公益发布,在“渔阳里: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上海青少年主题活动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也成为渔阳里红色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派出单位之一,“渔阳里”的故事也将延续,继续讲述外语人的初心赓续



了解更多,可点击查看

百年渔阳里正青春!今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传承初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