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继文:幼儿园环境要见儿童见思想 | 园长行动

朱继文 予童教育研究 2021-05-25

园长行动 • 幼儿园环境创设

予同君:朱继文,是北京幼教界一张靓丽的名片。她1989年参加工作,1993年就被破格晋升为“小教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之星、北京市辛勤育苗先进个人,丰台区优秀共产党员、丰台区十大杰出青年、十佳教师、人民教师、优秀青年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朱继文从事幼教事业25年来,兢兢业业,践行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信念,用心做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而不懈追求。在管理过程中,她坚持以精神凝聚人、以情感打动人。园所的老师们经常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收到意想不到的礼物:“七夕节”,教师们会收到包装精美的巧克力,而自己的爱人则会收到朱继文园长亲笔写的感谢信;“重阳节”教师的父母会收到温暖的红围巾;“元旦”园长会邀请教师的爱人、孩子来园参加 “凝聚爱的智慧、传递家的温暖、共建美好家园新年家庭团拜会”……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爱心和关怀就像春风化雨,滋润着丰台一幼的每个人,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和孩子的心里。

这种爱心的传递,深入到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又如,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上,她坚持要“见儿童见思想”,让“活”的自然环境浸润在园所每一处角落。本期园长行动一起分享朱继文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和实践——幼儿园环境要见儿童见思想。



  —朱继文—   

北京市特级教师

北京市劳动模范

北京市正高级园长

北京市丰台一幼教育集团总园长


 

幼儿园环境要见儿童见思想


很多时候,一些幼儿园的环境成了“摆设”,孩子没有时间玩,没有机会玩,甚至不能玩;一些幼儿园的环境成了幼儿园的门面景点,并声称“如何高大上,耗费多少人财物”,此景竟让参观学习者羡慕模仿。作为一名管理者,更是一位教育者,这种现象让学前教育人反思,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是否常常南辕北辙,在环境设置上是否常常缘木求鱼,下了很大的力气,用了很多的经费,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反而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孩子可持续的发展呢?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显性层面上,环境是支持儿童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隐性层面上,折射出教育者所传递的世界观。事实上,孩子需要自然的环境、变化的环境、探究的环境、商讨互动的环境,我们应该摒弃重视装饰的“死”环境,让“活”的自然环境浸润在园所每一处角落。

                   朱继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让环境能互动:教育者先会玩

    

“教师要会玩,一个不会玩的教师就做不成一名好教师。”我经常用这句话提醒教师,只有真正懂得孩子,才能尊重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童的玩伴。玩伴要遵从同伴的喜好、玩伴要乐于倾听同伴的声音、玩伴要观察到同伴的游戏规则。

    

玩伴之间要乐于协商,齐心协力地参与环境的规划,让环境成为可变化的环境、能够随时调整的环境、没有破坏自然的环境、能够聆听到声音的环境。

    

豆豆边跑边招呼我:“朱妈妈,快跑,咱们躲起来不能被发现了!”我赶快学着他蹲在树后面,等待“老鹰”找我们。每次和孩子们玩得连呼带喘,我都兴奋不已。

    

教学相长,这是孩子们赐予园长的快乐,所以,要做一个会玩的管理者。离开孩子的园长一定不是好园长,看不到孩子的园长一定不是好园长,不能与孩子玩在一起的园长也一定不是好园长。我经常鞭策自己,走近孩子才是园长管理的起点。作为园长,既要能跟孩子们闹在一起,又要跟教师乐在一起,读懂幼儿、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

    

能和孩子一起玩,会和孩子一起玩,是优秀的教育者,那么支持孩子玩,才是园所环境规划的起点。



    

让环境充满教育:向自然学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与童年是美好的共同体。

    

与自然和谐、与生活为友,从审视儿童的环境转变为体会儿童的自然生活,那么就能理解儿童的需求和向往,领悟自然环境独具一格的教育趣味。

    

3月9日小桃树开花了;3月22日小桃树开始长出了黄绿色的嫩芽;4月18日桃树树顶的小叶子发黄了;4月25日下面的一些大叶子也开始变黄,叶子外面有一层像蜘蛛网一样白白的东西……小桃树是不是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们焦急的心情难以言表,环境教给了孩子们善良与乐于助人,孩子们用电脑搜集有关病因的信息,对照网络图为生病的小桃树“会诊”,孩子们知道了这是黄叶病。为什么会生这种病呢?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请来了树医生。翻看小桃树下面的土壤,医生叔叔说有可能是土壤中缺少了铁,营养不充足时小树就会生病,就像我们的身体要吃各种食物才能健康一样。给小桃树治病的活动正在进行中……

    

这就是“一棵桃树带来的有关生命的记录与思考”,潜移默化地体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一个个发现、一个个问题带给孩子们的探究与惊喜,这就是孩子的环境:自主的环境、自然的环境、能随时关注的环境、可潜移默化获得熏陶的环境、触手可得的环境。幼儿园里一盆花的摆放,花盆样式的选择,花盆材质的观察都由孩子做主,孩子会发现吊兰叶子大小不一样,每种花需要喝的水也不一样多,孩子们关注着自然界的事物,通过细微观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实际操作获得新的经验。

    

充实的自然环境,扩展着孩子的生活范围,为孩子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就是教育赋予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让环境体现意义:旧物再利用

    

20多年来,幼儿园大班操场的滑梯总是孩子们首选的场地。但是近两年选择玩滑梯的孩子好像是越来越少,是玩具多了孩子不喜欢旧滑梯了吗?

    

带着疑惑,我们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要是能像体能运动场里的滑梯多好啊!”

    “我上次在游乐场还玩了高空滑道呢,特别刺激!”

    “还应该安点索道,那就好玩了。”

    “这如果有个坡能让我们跑上去就好玩了!”

    “如果这里有一个小桥就有意思了!”

    “要是能做一个长长的通道把我运到沙池多好玩啊!”

    

孩子们的想法千奇百怪,真是令老师欣喜。让梦想成真,让创意落地,于是滑梯改造开始了。

    

改造的玩具是不是真正能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我们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现场环境研究活动,把教研搬到了户外,同时大班孩子参与了教师的研究活动,跟环境进行互动研究。

    

孩子们说:“这么高能不能行,我来试一试。”几个男孩子试了试到中间就滑了下来。孩子们想了想说,“要是有根绳能拉着就好了”,于是在斜坡上多了一根绳子;“我还想跟他比赛呢,要是有两根绳多好啊,我不能跟他拽一根绳。”于是斜坡上变成了两根绳子。两个孩子拉着绳子上去了,成功后拍手击掌!

    

这就是环境改造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过程,更是尊重孩子发展的过程,也是让教师们真正感动的过程。环境创设的过程隐性地实施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原则,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北京市丰台第一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共同创建的野战营


谁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孩子才是幼儿园环境的真正主人。学会感受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缔造者。当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主人的时候,当环境尊重幼儿的意愿的时候,当环境协助幼儿实现创意的时候,带来的喜悦和惊叹,其实这就是环境的价值。

    

环境创设不仅是课程研究的过程,更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这种支持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这种支持应当以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核心动力,体现教育对人的尊重。环境就是孩子的家,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文| 转载自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9日2版

图|百度

编辑|予同教育智库    

                                                       - END-


/ 版权说明 
/

予同教育原创或独立编排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添加下方“予同教育”公众号二维码,并保持文章完整性。谢谢配合与支持。

本公众号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构建一个追求卓越的教育共同体

        

跨界、研学、行动、分享    

予同教育智库致力于民办学前教育改良,推动学前教育创新,为园所发展提供优质深入的资源联结和专属服务,助力园所从普通迈向卓越。


专业、专注、原创、共享   

予同教育公号以研究性视角引领专业阅读,每周与您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与政策趋势,探讨前沿性研究成果,交流园所发展实战经验。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咨询,请留言予同助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