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体性与主体间性:当代北欧文学研究中的共同体再审视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今天,“共同体”的概念也面临挑战。我们或在“共同体”中寻求自我定位,或被迫与它保持距离,但现在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对“共同体”的理解。当我们把北欧文学视为一个共同体的时候,它在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主体(间)性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场域。在其中,我们可以思考如何积极应对身处危机中的共同体,也可以思考不同学科、语言和文化间的边界如何得以调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重构北欧共同体中的国别文学的主体(间)性,并重新定位北欧文学共同体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

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建构”:在不同的语言、文本、文化、历史现象和学术领域中营造互动关联,创造有意义的对话;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在边界附近因距离和疏离而生成的意义。基于以上的文化张力,我们欢迎包括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历史学、女性及性别研究、残障研究、人类学、教育学、环境科学研究及创造性艺术以及其他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本次会议上交流。

本次会议集中讨论北欧文学领域中的文学作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重新定义“共同体”、“身份”、“危机”等关键术语

*作为重构形式的文化翻译

*(后)现代世界中的身份边界

*重新界定“中心”,并重新思考它与世界文学的关联

*距离与破碎:拒绝文学研究中“整体性”

*边界理论和分裂意识

*言语中的停顿与沉默

*操演性:包括具有构建和重构性质的戏剧表演

*重新界定国别、语言和族裔边界的分界线

*重构流散中的共同体、流散和难民研究

*对主体的重新定向

*沟通和表征中的破碎:伤痛和(后)记忆

*在后-伤痛叙述中重新界定身体

*与以上主题相关的文学创作、视觉艺术和表演


 主题发言专家:


Ellen Rees, professor and Chair of International Ibsen Committee


Kwok Kan TAM, professor of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ohs.Nørregaard Frandsen, professor and Chair of Center for  Andersen Studies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7日

会议形式:Zoom 平台,具体安排待进一步通知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复旦大学北欧中心

复旦大学北欧文学研究所


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9月30日,字数不超过250字,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发送到cliang@fudan.edu.cn,并欢迎学者申请分论坛。提取码:iep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